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李佩甫

李佩甫

李佩甫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篇、专利文献1322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中州学刊、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李佩甫的相关文献由23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佩甫、樊会芹、孔会侠等。

李佩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8 占比:17.38%

专利文献>

论文:1322 占比:82.62%

总计:1600篇

李佩甫—发文趋势图

李佩甫

-研究学者

  • 李佩甫
  • 樊会芹
  • 孔会侠
  • 孙荪
  • 李春
  • 付玉
  • 刘宏志
  • 刘海燕
  • 刘超越
  • 卜海艳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圣刚; 韩冰莹
    • 摘要: 李佩甫是坚守本土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河南作家。李佩甫的文学世界和成就主要体现为小说创作。李佩甫把自己小说的成功,首先归结为好的开头。他认为,开头能定下整个作品的写作情绪和写作方向,与作品的行进方向、语言的形态关系很大,开头不好,作品很难成功。其次是找到平原,占有平原。选定了自己熟悉的写作领域,从乡村出发,包括乡村和城市,从许昌到郑州,进入更大的平原,执着探索着特定地域的生命状态和生命意义,坚守着对中原文化和乡土精神的探寻。再次是不断探索,不断突破自我。每一次写作都是对世界、对特定地域生命状态的一次次重新认识,是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虽然总体上他是书写平原,但主要还是从中原的历史、现实和文化中去审视具象的平原和文化上的平原,建构“文学中原”壮阔景观,体现出他对平原叙事的坚守与延伸。
    • 韩优
    • 摘要: 面对现代化进程中城乡关系产生的新变化,李佩甫在延续“平原三部曲”风格的同时,运用其擅长的植物书写方式,以作为北方主要粮食作物的小麦暗喻小说的主要人物,对城乡社会的结构性失衡、个体的价值选择以及迷失状态中漂浮的个人,通过《平原客》这部长篇小说,灌注了其新的思考。
    • 姬亚楠
    • 摘要: 在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中蕴含着对文化的深刻思考与冷静剖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文化的“绵”性、“泥”性和“韧”性。“绵”性既是“无骨却有气”的“耐磨”之力,也是遇事“想点子”坚持己见的智慧;“泥”性既是故乡对人的牵绊,也是人对故乡的牵挂,更是善打马虎眼、“和稀泥”的处世之道;“韧”性既是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物质资源的匮乏而生长出的韧劲,也是“在‘败’处求生,在‘小’处求活”的生存本能。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李佩甫努力探索传统文化的内在属性和特征,反思中原人民的生存之道与求赎之术,表达对故乡无限的悲悯与希冀。
    • 吴磊; 饶海虹
    • 摘要: 李佩甫的创作中,平原大地为其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他笔尖下的主人公是平原上的植物和人。《平原客》是一篇以反腐题材为主的小说,改编自真实事件。本文在深入探讨与分析作品以后,可以了解到作者通过最真实的描绘方式将自己心中最真实的平原表现出来,植物象征和寓意着人生,又揭示矛盾冲突,批判人性丑陋面,更是将作者对平原家乡美好的期望表达了出来。
    • 朱永富
    • 摘要: 作为一个符号,"凤凰男"是社会阶层差异和阶层流动的产物。当代中国最突出的社会阶层差异是城乡差异。城乡二元结构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内化成了李佩甫的小说意义结构。在书写城乡二元结构时,"凤凰男"成了他一个重要的叙事符号。正是通过"凤凰男"的阶层流动,李佩甫小说映照出了当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李佩甫小说中"凤凰男"往往是在农村吃"百家饭"长大的,进入城市之后,往往对乡亲们有着很强的使命感。
    • 张丽; 杨莉
    • 摘要: 作家李佩甫一直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他把笔下的人物都安放到了中原这片土地上.李佩甫的创作,年轻时没有井喷现象,年过五十之后也没有减速,而且越来越炉火纯青.他是文学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此外,他对中原文化的解读,让河南在全国产生了新的影响.作家李佩甫从文品到人品,都是一流的.
    • 孔会侠
    • 摘要: 对于中国当代作家来讲,鲁迅是师承之"源",也是中国百年文学发展的背景,影响深远.用类比法,来考证李佩甫文学追求和创作方法的特征,溯源这特征的成因;并以《城的灯》为例,来审思这特征与他的创作经验相结合后,所造成的文本效果.
    • 刘宏志
    • 摘要: "平原"对于李佩甫的小说书写来说意义重大,找到自己的"平原"是他从一个作家到优秀作家的分水岭.找到自己的"平原",意味着李佩甫具有了对现实进行透视性观察的能力,同时也意味着他可以从他的"平原"中不断汲取滋养自身的养料.李佩甫的"平原"未必能够解读成真正的现实中的平原,他透视性的观察未必就是对当下现实正确的发现,但是通过建构文学"平原",他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人性、文化人格自然显现的载体,从而让他笔下的人物在其中自然地呈现人性的幽暗曲折.
    • 刘海燕
    • 摘要: 作家李佩甫把平原作为写作的故乡,由此找到写作的根基,几十年来持续开掘,成为当代文学豫军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代表性的当代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大气象,恢宏辽阔而又扎实可感,深度呈现了乡土社会及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心灵和命运,对世事人伦有审视和引领的力量.
    • 叶君
    • 摘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发展史上,"乡下人进城"早已成为一个较为恒定的叙事母题.某种意义上,描写乡下人进城的作品,所观照的虽是乡下人在城里的生活,实质上却是当代乡村叙事的自然延续.值得注意的是,李佩甫众多"乡下人进城"叙事文本基本共享着一种"城乡两地书"的结构模式.这种惯常使用的有意味的形式,传达出这一书写模式背后作家个人的意识形态动机.这一特点在长篇小说《城的灯》《生命册》里表现得尤为典型,折射出李佩甫在对城市、乡村进行书写的过程中价值与情感取向上的执着以及关于现代性的迷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