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润滑
机械润滑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机械、仪表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55篇、专利文献363061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科技资讯、设备管理与维修、凿岩机械气动工具等;
相关会议37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全国第十七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等;机械润滑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苑雪涛、董旭辉、郎国军等。
机械润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3061篇
占比:99.96%
总计:363190篇
机械润滑
-研究学者
- 苑雪涛
- 董旭辉
- 郎国军
- 徐根元
- 蒋满珍
- 丁雪峰
- 严海纲
- 冯雨萌
- 杨丹玥
- 杨国太
- 杨潘
- 罗前星
- 鲁川艳
- 丁世举
- 丁少鹏
- 何智南
- 关蕴奇
- 刘斌奇
- 刘明松
- 刘赵淼
- 刘辉
- 刘鹏飞
- 北川胜秀
- 原田健一
- 史正良
- 吴登渊
- 周劲松
- 周飞
- 夏志煌
- 官益斌
- 尹忠慰
- 庹文敏
- 张健
- 张强
- 张普雷
- 张玉昌
- 张艳玲
- 彭颖红
- 徐倩南
- 曹波
- 曹阳
- 朱志
- 李大永
- 李永生
- 李津津
- 村上元一
- 杨竣翔
- 森正树
- 樊利智
- 熊峰
-
-
葛永生
-
-
摘要:
当前,我国化工行业发展迅速,其技术应用也日新月异,化工机械的运行寿命在增长,降低整体故障概率的要求也随之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提升化工机械的应用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针对化工机械故障现象中最为常见的润滑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明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探研有效的润滑故障控制策略,从而降低化工机械的故障概率,实现化工企业良好的发展目标.本文对化工机械进行润滑的必要性与主要作用进行分析,随之就润滑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阐述,并研究其相关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
-
-
-
-
-
-
-
-
-
孙金良
-
-
摘要:
当前我国化工机械行业的装备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同时化工机械在我国的各类轻、重化工行业中广泛发挥着重要基础支撑作用.在化工产品的生产方面,化工机械的高效、平稳运转是保证化工产品质量的重要前提,而机械由于润滑不好产生的故障率较高,因此要保证化工机械的高效、平稳运转就必须保证化工机械的内部齿轮等部件时刻处于润滑的状态.本文重点从化工机械的润滑方面,探讨了其润滑故障的具体控制措施.
-
-
田鹏晖;
郭峰;
王志君;
刘长松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实验研究了面接触条件下,不同润湿性的固液界面对流体润滑挤压效应的影响.利用光学玻璃圆盘和微型滑块构成面接触摩擦副.界面润湿性由接触角(CA)和接触角(CAH)来评价.实验保持外载荷和倾角不变,测量了不同微间隙条件下,各界面的挤压下落时间,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面接触条件下,挤压下落的时间随润滑剂粘度和微间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对挤压效应存在重要的影响.一般的,界面润湿性差,挤压下落时间更加短促;特别的,在CAH较小的情况下,界面会克服粘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挤压下落时间.
-
-
田鹏晖;
郭峰;
王志君;
刘长松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实验研究了面接触条件下,不同润湿性的固液界面对流体润滑挤压效应的影响.利用光学玻璃圆盘和微型滑块构成面接触摩擦副.界面润湿性由接触角(CA)和接触角(CAH)来评价.实验保持外载荷和倾角不变,测量了不同微间隙条件下,各界面的挤压下落时间,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面接触条件下,挤压下落的时间随润滑剂粘度和微间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对挤压效应存在重要的影响.一般的,界面润湿性差,挤压下落时间更加短促;特别的,在CAH较小的情况下,界面会克服粘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挤压下落时间.
-
-
田鹏晖;
郭峰;
王志君;
刘长松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实验研究了面接触条件下,不同润湿性的固液界面对流体润滑挤压效应的影响.利用光学玻璃圆盘和微型滑块构成面接触摩擦副.界面润湿性由接触角(CA)和接触角(CAH)来评价.实验保持外载荷和倾角不变,测量了不同微间隙条件下,各界面的挤压下落时间,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面接触条件下,挤压下落的时间随润滑剂粘度和微间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对挤压效应存在重要的影响.一般的,界面润湿性差,挤压下落时间更加短促;特别的,在CAH较小的情况下,界面会克服粘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挤压下落时间.
-
-
田鹏晖;
郭峰;
王志君;
刘长松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实验研究了面接触条件下,不同润湿性的固液界面对流体润滑挤压效应的影响.利用光学玻璃圆盘和微型滑块构成面接触摩擦副.界面润湿性由接触角(CA)和接触角(CAH)来评价.实验保持外载荷和倾角不变,测量了不同微间隙条件下,各界面的挤压下落时间,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面接触条件下,挤压下落的时间随润滑剂粘度和微间隙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固液界面的润湿性对挤压效应存在重要的影响.一般的,界面润湿性差,挤压下落时间更加短促;特别的,在CAH较小的情况下,界面会克服粘度的影响进一步降低挤压下落时间.
-
-
王伟;
杨斌;
刘焜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使轻合金和高强度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些难成形材料对制造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严酷工况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制造环境,传统的油脂已不能实现有效地润滑甚至失去润滑能力;摩擦界面的固体颗粒润滑以其十分突出的优点,很早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固体干性粉末润滑在极端工况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形状测量激光显微系统对粉末颗粒介质润滑界面演化过程的特定时刻试验后下试件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可以将粉末介质润滑演化过程分为四个典型阶段:磨合、稳定、恶化和破坏阶段;在不同阶段观察到边界层的全膜覆盖、片状脱落、局部粘结、分层脱落、鼓包、大量气泡和擦伤破坏等多种微观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表明润滑界面边界层由完整到破坏转变。
-
-
王伟;
杨斌;
刘焜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使轻合金和高强度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些难成形材料对制造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严酷工况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制造环境,传统的油脂已不能实现有效地润滑甚至失去润滑能力;摩擦界面的固体颗粒润滑以其十分突出的优点,很早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固体干性粉末润滑在极端工况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形状测量激光显微系统对粉末颗粒介质润滑界面演化过程的特定时刻试验后下试件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可以将粉末介质润滑演化过程分为四个典型阶段:磨合、稳定、恶化和破坏阶段;在不同阶段观察到边界层的全膜覆盖、片状脱落、局部粘结、分层脱落、鼓包、大量气泡和擦伤破坏等多种微观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表明润滑界面边界层由完整到破坏转变。
-
-
王伟;
杨斌;
刘焜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使轻合金和高强度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些难成形材料对制造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严酷工况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制造环境,传统的油脂已不能实现有效地润滑甚至失去润滑能力;摩擦界面的固体颗粒润滑以其十分突出的优点,很早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固体干性粉末润滑在极端工况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形状测量激光显微系统对粉末颗粒介质润滑界面演化过程的特定时刻试验后下试件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可以将粉末介质润滑演化过程分为四个典型阶段:磨合、稳定、恶化和破坏阶段;在不同阶段观察到边界层的全膜覆盖、片状脱落、局部粘结、分层脱落、鼓包、大量气泡和擦伤破坏等多种微观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表明润滑界面边界层由完整到破坏转变。
-
-
王伟;
杨斌;
刘焜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航空航天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使轻合金和高强度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这些难成形材料对制造成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严酷工况如高温、高负荷、超低温、超高真空、强氧化或还原气氛、强辐射等制造环境,传统的油脂已不能实现有效地润滑甚至失去润滑能力;摩擦界面的固体颗粒润滑以其十分突出的优点,很早就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且固体干性粉末润滑在极端工况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已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形状测量激光显微系统对粉末颗粒介质润滑界面演化过程的特定时刻试验后下试件表面进行微观观察和分析,可以将粉末介质润滑演化过程分为四个典型阶段:磨合、稳定、恶化和破坏阶段;在不同阶段观察到边界层的全膜覆盖、片状脱落、局部粘结、分层脱落、鼓包、大量气泡和擦伤破坏等多种微观形态特征(如下图所示),表明润滑界面边界层由完整到破坏转变。
-
-
王志君;
郭峰;
田鹏晖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界面的亲和性与固液界面的粘附功相关联.利用面接触油膜润滑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界面组合的油膜厚度-速度曲线,并对不同界面组合的接触角及粘附功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接触角不能完全用来判定油膜厚度关系,而对于粘度相近的润滑液体,油膜厚度与粘附功有关联性.
-
-
王志君;
郭峰;
田鹏晖
- 《2016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界面的亲和性与固液界面的粘附功相关联.利用面接触油膜润滑测量系统测量了不同界面组合的油膜厚度-速度曲线,并对不同界面组合的接触角及粘附功进行了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接触角不能完全用来判定油膜厚度关系,而对于粘度相近的润滑液体,油膜厚度与粘附功有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