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32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旅游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64182篇;相关期刊454种,包括花卉、现代园艺、风景园林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等;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文献由149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滨谊、李战、王崑等。
景观规划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4182篇
占比:99.33%
总计:165295篇
景观规划设计
-研究学者
- 刘滨谊
- 李战
- 王崑
- 周燕
- 安明
- 樊磊
- 付军
- 吕博
- 张岚
- 张越
- 张颖
- 徐晞
- 温全平
- 王敏
- 王鹏
- 蒋锋
- 许先升
- 陈跃中
- 霍菲菲
- 魏巍
- 丁元春
- 丁洁
- 万敏
- 于冰沁
- 付晖
- 任永刚
- 俞孔坚
- 冯静
- 刘林
- 刘森
- 刘洋
- 刘粲
- 刘钧
- 卢覃晴
- 史常凯
- 吴伟
- 吴海燕
- 吴长英
- 周向频
- 周钰宸
- 唐丽玉
- 夏忠华
- 夏舫
- 姚京
- 姚雪艳
- 孔维喜
- 孙博
- 孙慧
- 孙皓
- 孙轶家
-
-
齐宝玉
-
-
摘要:
每一座城,都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城市河道景观建设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类景观的营造是最具挑战性和地域性的。一处独特、可读的空间场景能够反映出当前城市的经济水平、地域属性以及人文风貌,是城市的名片和象征。以嘉峪关讨赖河为例,从河道防洪安全、地域人文结合、滨水空间营造及城市绿地融合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文化运动、滨水休闲、绿地科普教育及生态修复保育等方面进行设计,探讨如何将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河道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使历史文化、河道自然环境和城市河道景观相互渗透和融合,与城市的整体建设相得益彰。
-
-
陈欣欣;
谷康;
麻菁
-
-
摘要:
将地域特色融入景观设计是构造宜居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该文从彰显地域特色的目的出发,分析地域特色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重要价值和实现途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通过充分调研,总结高淳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突出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方法。
-
-
曾琳;
朱捷
-
-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向存量提质方向发展,大量后工业景观园区得到保护和发展。该文以重庆中心城区后工业景观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在顺应山水城市格局、凸显山水特色的基础上,从城市功能、公共空间、交通组织、场所精神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对景观园区提出后工业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可为更系统地发展重庆后工业景观,以及为同类型景观空间的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
-
刘学文;
李萍;
秦丽君;
王甜甜
-
-
摘要:
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区,湿地资源丰富。在城市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城市湿地资源面临的现状是湿地大面积的减少和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湿地资源没有得到更好的利用和保护。通过对广利南岸湿地资源及绿地现状进行态势分析,将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建设成集景观湖泊、生态湿地、丛林休闲、森林景观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公园。确定了设计目标、原则及相应的技术手段,介绍了广利河森林湿地公园在功能分区、水系营造、植被营造、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具体手法,以修复湿地、营造森林环境,形成中心城湿地集中、特色鲜明的城市森林湿地公园。
-
-
王新军;
席娟
-
-
摘要:
“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基于该课程的特点,采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和阶段性理论构建项目式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项目式教学改革应用于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一共由2个项目单元组成,设计难度由简单到复杂,每个项目单元都是由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3个阶段构成。课程使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辅导方式,学生的设计作品以参赛和在线展览的方式进行展示,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最终以景观设计方案和学习笔记作为课程成果,由课程教师、景观设计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课程评价。
-
-
孔卓琳;
周练;
龙岩芸露
-
-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得到快速发展。但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融合不够深入,地域性特色表达不鲜明,导致乡村建设出现严重单一化、同质化等现象,影响乡村的长远发展。故在乡村景观建设中引入在地化概念,即立足乡村本土景观,秉承地域特色,延续乡村文脉,并以长沙市宁乡县沩水源村为例开展设计实践,以期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一些新思路。
-
-
张艺献
-
-
摘要:
本文从现有养老社区景观设计问题入手,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出养老社区景观设计原则。尝试探索中国养老社区,景观公共空间设计,存在形式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为老年人营造出更加宜居的社区景观环境。
-
-
张慧
-
-
摘要:
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景观方向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涉及面广,是一门要求严谨的基础课程。文章首先分析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与景观规划设计课程相关联的理论知识,结合项目实践教学,然后对《景观规划设计方法》课程的内容、组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并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多样化教学方法等,提出针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促进课程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能够运用景观设计方法理论知识解决设计问题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
-
-
吴伟平;
梁勇军;
金一航;
姜扬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私家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系统日渐完善,加上欧美国家汽车露营活动的示范作用,国内居民休闲旅游方式随之改变,房车露营活动逐渐引起人们关注,随着房车露营活动的开展,改变了传统旅游模式,更加注重旅游活动参与体验与趣味性。基于此,以房车主题露营公园需求、运营模式为基础展开分析,探讨了房车主题露营公园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以期能促进房车主题露营公园景观规划。
-
-
钟琪
-
-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要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广大乡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种社会经济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应运而生,它是对乡村居民生活、居住、劳动、休息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进行优化设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分析了乡村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探索了规划设计的一些策略,以期通过乡村景观、庭院风貌的提升、村民公共活动空间设计、乡村文旅产业发展,建设更加宜居、宜业的美好乡村环境,从而实现乡村村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脱贫,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
-
李春静
- 《2013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本文从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出发,探讨了当代景观规划设计当中的非生态倾向,剖析了我国现代景观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生态学原理构建针对问题的生态思维观即景观视觉设计、文脉设计、环境保护与开发以及公众参与过程的生态思维.
-
-
朱琳祎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学术委员会2012年度学术交流会》
| 2012年
-
摘要:
游憩和景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于温饱问题以外的例如游憩、环境、景观等等与生活品质相关的问题.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游憩与景观的需求,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试图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从中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得到对于我国的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与发展的一些启示.rn 首先,从国外的情况来看,游憩规划设计(尤其是其中的游憩空间布局规划)与景观规划设计都是由景观建筑师来完成的。但是现在教育课程中明显地偏重于原有风景园林规划的学科设置,比较注重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衔接,重视物质形态的规划。而对于游憩学及游憩规划的学科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似乎觉得与现在的景观规划设计格格不入。因此,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的状态,研究的落后造成了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上的缺陷,使得现在大多数的景观规划设计仅仅重视了视觉景观形象的方面。rn 然而,从一个比较全面的人类聚居环境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的话,这就要求人们学习规划设计的人同时具有两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专业所要求的以风景规划及景观设计为中心,以科学合理的利用土地,满足景观形象、生态自然、游人活动的要求,而且同时需要了解游憩规划设计所涉及到的如人的闲暇计划、游憩行为、游憩计划、游憩管理等等方面。从而改变与促进景观规划设计与理论传统上只注重美学形象与自然生态的观念,使得景观规划设计同时也考虑到人类社会发展对于景观的要求,从而做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rn 其次,游憩规划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虽然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并不是说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谁包含谁的问题,因为毕竟两者之间在考虑角度及深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rn 因此,游憩规划实际上基本属于城市规划与景观规划的一种专项规划,它是跨专业的,不完全属于哪个学科。这正像城市规划中的给排水规划、电力电讯等专项规划一样,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其中的内容,但是其学科本身是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的研究范围与深度。只有互相的借鉴与合作才能使得规划设计更加的合理与可行。
-
-
-
-
- 《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是后工业时代城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一类问题。上世纪60年代以来,针对这个问题已经产生了很多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相比来说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在研究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意识到不同的发展道路所带来改造上的特殊性,避免生搬硬套.本文以北京首钢第二通用机械厂更新改造课程研究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在我国的实际条件下进行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的规划设计方法.并且重点关注景观规划设计在改造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
-
- 《第三届全国风景园林教育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面对今天景观规划设计业内的种种问题,景观规划设计教学必须进行深刻反思,思考如何能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需要的设计师和为行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理论指引.本文提出了当前景观设计教学中的三个严重问题,并留给教学研究者三个关于景观设计的基本问题。
-
-
林墨飞;
唐建;
陈岩
- 《2007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年会》
| 2007年
-
摘要:
城市滨水地区是一类独具特色的城市开放空间。本规划着力于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依托的创新突破,力求展示场地中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历史文脉,注重空间形态多样性的塑造。将文化娱乐、生活居住、游览观光、产业开发等空间功能进行有机复合,为人们创造一个整体、舒适、便捷、高效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新景观。
-
-
徐璐
- 《北京大学第五届景观设计学教育大会暨2007中国景观设计师大会》
| 2007年
-
摘要:
乡土景观的研究是当代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的热点课题,同样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与乡土景观维系与发展之路,是广大中国农村地区面临的又一个严峻考验。本文的内容来源于对我国西部地区农村建设的考察,以遵义市四个村落为例,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考察方法,对当下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包括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保护与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加以归纳,并结合国内外相关专业理论与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