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志整理
旧志整理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8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信息与知识传播、社会科学机构、团体、会议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3813篇;相关期刊17种,包括黑龙江史志、中国地方志、广西地方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浙江方志研究论坛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旧志整理的相关文献由73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祝伟、张世民、张乃格等。
旧志整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813篇
占比:99.66%
总计:23894篇
旧志整理
-研究学者
- 周祝伟
- 张世民
- 张乃格
- 朱敏彦
- 秦邕江
- 俄文亮
- 刘善泳
- 刘培仓
- 刘开乾
- 刘艳平
- 卢润生
- 古永继
- 周余姣
- 唐继文
- 夏传玉1
- 姚金祥
- 孙善英
- 宋永平
- 宫冠丽
- 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 广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 张安东
- 张毅
- 房波
- 文崇礼
- 方未艾
- 晏源源
- 曹淑玮
- 朱丹
- 朱慧
- 李坤
- 李培林
- 李洪珍
- 李海毅
- 李贤臣
- 李锡全
- 杜祥武
- 来新夏
- 杨卓轩
- 杨晚潜
- 杨沂柳
- 杨豪明
- 殷智
- 沈扬
- 海笛
- 潘友林
- 潘斌
- 王丽娃
- 王建国
- 王晖
-
-
-
-
摘要:
2022年5月17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530多册的《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全部出版。截至1949年,江苏地域共编纂各种志书约1200种,流传至今的有近千种,占全国的1/10左右。2008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启动《江苏历代方志全书》编纂整理工程,由省地方志办公室具体实施,历经13年的不懈努力,至2021年底,这套鸿篇巨制全部交付出版。
-
-
陆瑞萍
-
-
摘要:
江苏连云港市古称“胸县”“海州”,历史悠久,民风淳厚,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旧志文献。为推动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心工作服务,连云港市地方志办公室精选旧志和乡土文献19种,在精选底本的基础上,对这些旧志文献进行认真校勘整理,弥补内容缺漏,核实史实史料,规范处理文字,统一体例格式,使《连云港历史文献集成》成为该地区迄今最为完备的旧志文献汇集本,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地方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全面、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和足资利用的善本。
-
-
周余姣
-
-
摘要:
来新夏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 文献学家、 图书馆学家,人称"纵横三学,自成一家".文章着眼于来新夏在方志学领域内的成就,尤其是其在旧志整理上的贡献.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来新夏积极投入旧志整理与研究工作当中.通过对旧志整理理论的探讨、 旧志目录提要的编纂,旧志的点校出版和旧志资料的类编等活动,来新夏形成了自己在旧志整理上的主要观点:重视对旧志经济资料的整理,主张点校和刊印旧志,强调对旧志的开发利用等.
-
-
-
-
-
摘要:
工作开展【河北省旧志整理进展】年内,河北省石家庄市志办规划整理旧志25部。石家庄市各县(市、区)也相继开展旧志整理工作,其中正定、行唐、井陉、赞皇4县完成旧志整理出版工作。(肖海军)【吉林省旧志整理进展】年内,吉林省地方志编委会继续开展旧志搜集工作。
-
-
-
-
-
-
-
摘要:
工作开展【河北省旧志整理进展】年内,河北省石家庄市共完成16部旧志整理工作,包括正德《赵州志》刻本、康熙《赵州志》抄本、康熙《无极县志》刻本、康熙《晋州志》抄本、道光《栾城县志》刻本、同治《栾城县志》刻本、康熙《高邑县志》刻本、康熙《高邑县志》抄本、嘉庆《高邑县志》刻本、民国《高邑县志》铅印本、乾隆《新乐县志》刻本、同治《续修束鹿县志》刻本、乾隆《行唐县志》刻本、光绪《获鹿县志》刻本、清《获鹿县乡土志》抄本、民国《平山县志料集》铅印本等。
-
-
张安东
-
-
摘要:
安徽旧方志是研究安徽省情、地情及相关问题的重要文献资料.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安徽旧志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受到国内特别是安徽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出版、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整理与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安徽旧方志,深入发掘蕴藏其间的历史文化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这一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回顾和总结学界的研究状况,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在更高层面上获得发展.
-
-
王金富
- 《2017冀皖方志理论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开展旧志整理,有利于保存地方历史、发挥旧志的史料价值、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旧志整理意义十分重大.旧志整理有影印、校勘、标点、今译等多种方式.县级地方志机构存在缺乏专业人才、视野不宽、研究深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要在人才引进、旧志整理审核上下功夫,确保旧志整理质量,更好的服务地方发展.
-
-
孙善英
- 《2015年新方志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旧志作为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录了丰厚翔实的物质文化资源,也沉淀了大量的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旧志整理工作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充分利用旧志之间架起衔接桥梁.然而旧志整理工作受制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因素,未能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因此,只有不断优化旧志整理的路径选择,拓宽旧志开发利用渠道,才能真正深入挖掘和阐发蕴含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
-
谭烈飞
- 《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自元、明、清到民国,北京地区的志书编修从未间断,为北京旧志整理奠定了基础.一般旧志整理的形式有影印照排、标点断句、点校勘误、文白对照全译等.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对旧志的系统整理出版是从2006年开始,冠名《北京旧志汇刊丛书》,所纳入的旧志采用繁体字竖排加框,加上新式标点和校勘,以线装书形式出版.在整理中明确整理的方法是:以点校整理与出版相结合;点校整理与研究相结合;旧志整理的有序推进和重点攻关相结合;旧志整理底本的选取与底本的鉴别相结合.但是在整理中会遇到出版和点校的问题,因此需要就出版的问题达成共识,增加所涉及的地区修志人员的参与,出版的二校稿增加有当地修志人员审读,重点查看当地的地名和专有名词,最大限度地降低点校整理中的错误。
-
-
王建国
- 《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全面介绍了山东省有关旧志整理的情况,首先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对旧志整理的形式及主要成就,而后,以主要的笔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地方志系统及社会各界对山东的旧方志的校勘、辑佚、注释、及重印等的整理情况给以全面的概括和系统的梳理.并归纳出山东省旧志整理的七个特点,即:版本的多样性;结集出版;保护或挽救了不少的孤本、善本、抄本、稿本;专志种类的增加;扩大了明代志书的存量;乡土志的扩充;整理出大批的名志.
-
-
马小彬;
朱丹
- 《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所称旧志,主要指的是自宋代方志定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以行政区域为范围编纂的省、府、州、县志.四川为我国方志大省,著述家辈出,地方文献资源富集,整理出版与开发利用既有良好基础,又因其数量庞大导致难度增加.四川省旧志整理出版与开发利用工作起步较早,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四川历代旧志提要》的编辑出版即是其中之一,此书无论是着录书目种数,还是体例严谨程度,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可谓四川历代旧志的总结性研究,对编辑出版《四川历代旧志集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方未艾;
张乃格
-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旧方志不仅是珍贵的地情资源库,而且是区域文化的载体,对传承文明,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年代久远,旧志收藏形势严峻,必须在深入普查的基础上,开展"抢救性"收集整理.同时,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开发利用,让旧方志走出书斋,走进社会,焕发青春活力,充分发挥方志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传承人文历史的功能.当前旧志整理主要存在三大“拦路虎”。首先,这是一项重在社会效益,较少甚至基本没有经济效益的工作。而且资金投入高,持续时间长,形成社会效益慢,离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强力部门的有力支持,将会捉襟见肘,寸步难行。其次,旧志整理涉及文字、音韵、训诂以及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专业人才难觅。第三,绝大多数修志人员缺乏旧志整理实践,一步不慎,不但会影响成果质量,贻误子孙,而且得不偿失,劳民伤财。必须积极争取领导的关心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打造专业人员和兼职人员相得益彰的人才队伍,制定并完善科学的工作机制,努力保证旧志整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
-
胡玉冰
- 《第四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常见的旧志整理方法包括校注、影印、笺证、辑佚、专题资料汇编等.整理旧志前,需要全面了解整理对象,对其编修者、编修经过、主要内容、文本的语言风格、版本传世情况等要深入研究,以便选择最佳底本,准备合适的参校文献,制定规范的整理方法.录文要求内容仍是底本原貌(包括卷帙、卷次、文字、分段等),不改编,以保持内容的原始性、完整性和独立性.除对疑难字词、典故、人名、地名等做注解外,还应加强旧志史料出处、体例中资料互见者等的注解工作.要加强旧志校勘工作力度,综合应运校勘四法,他校资料不能失之过简,亦不能失之过滥.旧志整理要力求做到存真复原,规范整理.评价旧志要事实求是,充分考虑旧志编纂的时代特点,不苛求古人,不求全责备,亦不有意虚美其学术价值.一部完整的旧志整理之作,至少要包括前言、校注说明、新编目录、旧志正文、参考文献等五部分内容,某些旧志,可根据需要增加索引、附录等内容.
-
-
朱敏彦;
胡训珉
- 《第三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两岸四地方志文献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民国《上海市通志》20世纪30年代初期上海市通志馆创建伊始,编修的一部记载上海历史和现状的重要方志,是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该志记载的时间跨度从上海的溯源到1933年,内容范围从自然地理到经济、文化、社会.该志书初时计划编纂25编,每编计划编纂10万字,预计全稿250万字以上.后完全成稿并排出二校稿的3编,70万字;已经完全成稿的11编,277万字;尚未完全成稿的10编,存有志稿203万字.合计该志稿共存有文字稿550万字.另有各种资料共17纸箱,各种资料500万字以上,两项合计1000多万字.民国《上海市通志》稿的学术价值是无可估量的.首先,该志稿和上海市通志馆馆藏资料是研究上海近代史以及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其次,从方志学的角度来看,该志稿本身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在新旧方志学之间树立的一个特征鲜明的标杆,为当代新方志的编纂提供了值得参照和借鉴的范本.
-
-
周祝伟
- 《浙江方志研究论坛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嘉定《赤城志》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志书之一,历史上素称佳志.由于历史客观条件限制,该志亦颇多缺漏讹误之处.文章对该志《秩官门》所载唐代台州首官情况分缺漏失载、人名讹误、任职时间讹误三个方面进行校考、补正.并认为对旧志尤其是对名志佳作进行拾遗补阙、校勘纠谬,是地方志实现"存史"、"问道"功能的必然要求.
-
-
周祝伟
- 《浙江方志研究论坛暨第四届学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嘉定《赤城志》是中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宋代志书之一,历史上素称佳志.由于历史客观条件限制,该志亦颇多缺漏讹误之处.文章对该志《秩官门》所载唐代台州首官情况分缺漏失载、人名讹误、任职时间讹误三个方面进行校考、补正.并认为对旧志尤其是对名志佳作进行拾遗补阙、校勘纠谬,是地方志实现"存史"、"问道"功能的必然要求.
-
-
-
-
-
-
-
-
- 太仓棨淂服装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6-26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仔布的石磨水洗返旧整理工艺,按照浴比1:20-1:30加水并升温到50°C-60°C,加入2wt%-5wt%浮石,加入1wt%-3wt%的次氯酸钠及0.5wt%-1wt%浓漂水,加入2wt%-4wt%工业皂,放入牛仔布处理20min-40min,排放浴液,水洗二次,加入1wt%-2wt%大苏打,脱氯处理5min-10min,冲洗,加增白剂和柔软剂,甩干,烘燥,整烫。本发明的牛仔布的石磨水洗返旧整理工艺较传统的石磨水洗整理方法,流程少,时间短,而且所使用的一些化学试剂对环境污染少,耗能量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