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绘
日本浮世绘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4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专利文献2986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国际交流、收藏.拍卖、中外文化交流等;
日本浮世绘的相关文献由85位作者贡献,包括余韵、刘玄、刘禾等。
日本浮世绘
-研究学者
- 余韵
- 刘玄
- 刘禾
- 姚颖
- 张文辉
- 杨艳平
- 胡颖
- 乔春梅
- 伍潇
- 何田田
- 余明建
- 允芳
- 冯亚男
- 刁秀航
- 刘小岳
- 刘建宁
- 刘永涛
- 包慧怡
- 区五一
- 卢琪琪
- 史纲
- 叶桦
- 吴克诚
- 吴歆悦
- 周娟
- 姜小丢
- 孙晓伟1
- 孟岩
- 尤一唯1
- 张人捷
- 张利恒1
- 张林
- 张玎苑
- 张綠子
- 张缘子
- 张雅
- 戚明
- 文德盛
- 曹显娜
- 李平凡
- 李慧红
- 李洁冰
- 李湜
- 李雪艳
- 李静睿
- 杨俊艳
- 杨力舟
- 杨子媛
- 杨彦懿
- 杨晓辉
-
-
杨子媛
-
-
摘要:
浮世绘艺术作为反映日本社会和世俗精神风貌的绘画,以其独特的色调与构图方式影响了西方现代化艺术的发展。作为多元文化相融合的产物,19世纪浮世绘所代表的异国趣味吸引了多位欧洲艺术家的目光,尤其是浮世绘中鲜艳、明快的色彩运用更对梵高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了他原有的绘画轨迹,让梵高的绘画风格独具特色。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梵高绘画中的色调倾向性,可以进一步了解到浮世绘的传播影响力,对于探究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发展也有一定的帮助。
-
-
刘禾
-
-
摘要:
浮世绘版画,起源于17世纪初,盛行至19世纪末,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民俗百科全书.浮世绘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西方艺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丰富和发展了凡·高的绘画技能和思想,使其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自成一派,在艺术层面上实现中西方画法的完美结合.
-
-
刘禾
-
-
摘要:
浮世绘版画,起源于17世纪初,盛行至19世纪末,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民俗百科全书。浮世绘的构图、色彩、线条等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在世界美术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中西方艺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丰富和发展了凡·高的绘画技能和思想,使其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自成一派,在艺术层面上实现中西方画法的完美结合。
-
-
张雅
-
-
摘要:
在社会变革的影响下,从19世纪起,欧洲艺术开始逐渐走向现代化,欧洲绘画艺术也从传统学院模式逐渐转变为现代绘画模式.从19世纪欧洲绘画艺术发展史看,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浮世绘艺术,对欧洲绘画艺术的革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浮世绘艺术为以印象派为代表的艺术家摆脱传统学院艺术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可能.
-
-
卢琪琪
-
-
摘要:
现代绘画在诞生的初期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日本浮世绘木刻版画、东方原始艺术等都对现代绘画的表现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马奈、凡·高、高更等画家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对浮世绘木刻版画的借鉴,通过浮世绘,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而同时期的日本艺术家也同样受到了西方美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显露出"西化"倾向.通过分析浮世绘在印象派绘画中被"引用"的审美因素、现实主义晚期绘画中的平面意味、野兽派绘画中的东方因素,研究现代绘画中东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推动今后东西方绘画的融合发展.
-
-
韩舒臣
-
-
摘要:
中国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是当今世界艺术研究和艺术体系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十分重大。本文主要通过比较学的方法,针对中国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从题材文化、构图形式、色彩搭配、线条运用四个方面展开对二者的艺术特色辨析,反映了两国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民族特性,以及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与审美思想。
-
-
-
-
摘要:
中国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是中日两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二者同源于明代书籍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制作工艺;同时,由于社会功能、艺术传统的不同而各具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纪的东方世界里大放异彩、相映成趣。
-
-
-
-
-
摘要:
中国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是中日两国民族艺术的瑰宝。二者同源于明代书籍版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相近的制作工艺;同时,由于社会功能、艺术传统的不同而各具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在17至19世纪的东方世界里大放异彩、相映成趣。此次展览甄选中国美术馆馆藏清代木版年画和日本浮世绘共计l00余件。
-
-
李洁冰
-
-
摘要:
2020年8月5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异域同绘——中国美术馆藏日本浮世绘和清代木版年画精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也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的又一重要展览。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表示,近年来,中国美术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