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贫血
新生儿贫血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0714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优生优育、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现代医院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6年全国儿科热点研讨会等;新生儿贫血的相关文献由16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玉、凌奕、华少萍等。
新生儿贫血—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14篇
占比:99.28%
总计:10792篇
新生儿贫血
-研究学者
- 张宏玉
- 凌奕
- 华少萍
- 郑思华
- 李秀红
- 符晓琴
- 谢立民
- 乔林霞
- 于荣
- 云畅
- 仇爱英
- 付四毛
- 何均
- 何欣梅
- 储友群
- 党丽英
- 冯星
- 冯晓虹
- 刘昕
- 刘海霞
- 刘钦文
- 包迎来
- 单彩凤
- 史春
- 叶鸿瑁
- 吴向华
- 吴妙君
- 吴燕
- 吴绍霞
- 吴颖
- 周元国
- 周国霞
- 周红
- 唐丹丹
- 姚丽玲
- 姜玲玲
- 孔小娟
- 孙先玲
- 孙桂君
- 孙金侠
- 孟庆梅
- 尚丽新
- 崔雪珍
- 常立文
- 常缨
- 平立
- 张先莉
- 张娟
- 张惠玲
- 张永超
-
-
陈蕾;
包迎来;
贾晓宁;
尚丽新
-
-
摘要:
目的探讨胎母输血综合征(FMH)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例FM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1)13例患者中有3例妊娠期糖尿病,2例合并轻度贫血,1例亚临床甲减,1例高龄孕妇在妊娠晚期合并羊水过多;4例因高龄做过羊膜腔穿刺,1例行无创DNA产前筛查;(2)6例患者胎动频次减少,5例患者胎动力量减弱,其余2例无异常主诉;(3)13例患者胎心监护均为异常:1例正弦曲线,3例无反应,6例晚期减速,3例变异减速。所有患者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均升高;(4)13例新生儿均贫血:3例新生儿为重度贫血,最终放弃抢救,新生儿死亡率为23.08%(3/13);10例新生儿为轻、中度贫血,经抗贫血或输血等治疗后转归良好。结论FMH发病隐匿,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新生儿预后差。临床工作中应对可疑病例仔细问诊,结合胎心监护、多普勒超声及AFP检查,可做到早期诊断,提高围产儿的预后。
-
-
冯晓虹
-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贫血患儿接受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信封法将恩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新生贫血患儿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实施3周铁剂治疗并联合重组人促红素。比较两组血液指标、NBNA评分及贫血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经3周治疗后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水平、原始反射、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及主动肌张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铁剂与重组人促红素治疗新生儿贫血可改善患儿各项能力和血液指标,提升贫血治疗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
-
毛晓琴
-
-
摘要:
新生儿溶血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疾病的发生时间为胎儿或者新生儿早期,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孕妇和胎儿的血型不合造成的免疫疾病,这种疾病一般情况下和对产妇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新生儿贫血,严重的还会造成胆红素渗入脑细胞,造成新生儿的死亡,所以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此需要孕妇要做好孕前检查,减少溶血现象的发生,关于发生新生儿溶血后如何处理,你知道吗?
-
-
仇爱英;
乔林霞;
张海燕;
李洁;
徐玉婷
-
-
摘要:
目的:分析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20年5月收治新生儿ABO溶血症患儿198例,按是否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分为A组和B组;A组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B组未使用;A组按使用丙球蛋白的时间点分为A1亚组及A2亚组,A1组使用时间点在生后48 h内,A2亚组使用时间在生后48 h.比较各组临床效果.结果:A1组光疗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出院时血色素、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胆红素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减少黄疸光疗时间,早期使用(生后48 h内)效果更明显,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
-
张燕;
马德冉;
赵凤绵;
常缨;
马莉;
王凤红;
云畅;
牛校敏
-
-
摘要:
目的 分析石家庄地区新生儿用血现状,探讨新生儿输注不同储存期去白悬浮红细胞的输注效果,为进一步保证临床新生儿输注红细胞的效果和评价,为临床供血服务水平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按照去白悬浮红细胞储存天数、以周为单位进行界定分成1~3周;新生儿按照诊断分内科和外科、按照胎龄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按照出生体重分为低出生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分析各分组新生儿输注相同储存周数的去白悬浮红细胞和同组输注不同储存周数红细胞的输血效果.结果 内科外科新生儿的平均日龄、平均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组患儿比较:1~3周输注悬浮红细胞的有效率均呈下降趋势,各分组患儿比较:输注同周数去白悬浮红细胞的有效率,内科>外科、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早产儿组>足月儿组.结论 本研究为石家庄地区新生儿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的治疗效果和评价为临床供血服务水平提供了循证支持.
-
-
曾兰平;
黄秋红;
覃小珍;
杜权娥;
朱丽红;
唐丹丹
-
-
摘要:
目的:研究延迟断脐时机对降低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贫血发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早期快速断脐(ECC)组(80例)和延迟断脐(DCC)组(120例),对两组新生儿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g)、红细胞比容(Hct)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DCC组新生儿RBC、Hct、Hbg平均水平较EC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延迟断脐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贫血发生,由此可以将延迟断脐这种措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
王伟;
袁琼英;
曹钟
-
-
摘要:
目的:探讨流式网织红细胞分析技术在新生儿贫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确定流式细胞术在网织红细胞中的分析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3月至2019年03月进行健康检查的新生儿60例,其中30例为贫血患儿,30例为健康新生儿,采集全部新生儿的血液标本,进行流式网织红细胞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流式网织红细胞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新生儿组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0.011±0.001)、贫血患儿组的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为(4.023±0.234).且分析测定中应用噻唑橙为RNA荧光染料标记网织红细胞,在RNA残留荧光强度上,健康新生儿组为(22.49±33.89)au,贫血患儿组为(40.17±32.90)au.两组数据对比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贫血在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测定网织红细胞百分数进行诊断,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在网织红细胞分析测定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荐.
-
-
高小午
-
-
摘要:
目的 探究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查对新生儿贫血的预测价值.方法 便利选择2018年1—12月于该院出生的121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检测,以80cm/s为分界线将121例新生儿分为正常组(68例)和异常组(53例),对两组新生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对比两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平均流速(Vm),而后将异常组新生儿按照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分为80~90 cm/s、91~100 cm/s、100 cm/s以上3组,对比3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并就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与新生儿血红蛋白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①正常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为8.82%(6/68),异常组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为67.92%(36/53),正常组新生儿Vm明显低于异常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07;t=41.694,P<0.05);②分析发现,血流速度为80~90 cm/s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为35.00%(7/20),91~100 cm/s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为81.25%(13/16),100cm/s以上新生儿贫血发生率为94.12%(16/1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新生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与其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性(r=-0.635,P<0.05).结论 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检测对新生儿贫血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利于提前对新生儿实施干预,改善其预后.
-
-
-
吴燕;
李会英;
史春;
郭仁妃;
凌奕;
黄元华;
张宏玉
-
-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晚断脐对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及病理性黄疸的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足月剖宫产产妇63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9例.其中等待脐带搏动自然停止后行断脐者为晚断脐组;按新生儿常规执行生后即刻断脐者为早断脐.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和3天后足跟血的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胆红素水平及产妇的产后出血量 、胎盘端的残血量等指标.结果 两组新生儿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晚断脐组新生儿3天后足跟血血红蛋白(176.79±23.43)g/L,高于早断脐组(171.38±17.53)g/L,t=3.300 P=0.001;红细胞压积(53.53±8.36)g/L,高于早断脐组(49.73±8.37)g/L,t=5.743 P=0.001;胎盘残血量(14.30±6.38)mL,低于早断脐组(34.44±20.66)mL,t=13.29 P=0.000;两组第3天 、第5天和第7天的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新生儿均良好存活,未发生严重病理性黄疸.结论 足月儿剖宫产时晚断脐比早断脐能增加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有更少的胎盘端残血量,提示有更多的胎盘输血,并且未增加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未发现对母儿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