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断层滑动

断层滑动

断层滑动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77篇,主要集中在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44644篇;相关期刊36种,包括地震学报、四川地震、中国地震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年会、2011大地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六届全国大地测量研究生学术论坛、2017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CGU2017)等;断层滑动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谢富仁、张红艳、刘洁等。

断层滑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4644 占比:99.84%

总计:44716篇

断层滑动—发文趋势图

断层滑动

-研究学者

  • 谢富仁
  • 张红艳
  • 刘洁
  • 宋毅
  • 巫映祥
  • 荆振杰
  • 陈朝伟
  • 项德贵
  • C.
  • J.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许光煜
    • 摘要: 确定断层滑动的大小和分布是地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震滑动有助于阐明活动断层的几何形状、强度和摩擦特性,可以用来估计断层带附近应力释放、保持或增加的区域,这些可以作为判断断层和断层附近区域接近破裂或远离破裂的指向标。论文基于InSAR和GPS数据,采用建模、反演等方法对一些典型地震事件的发震参数、断层特征和震后形变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利用Sentinel-1、ALOS-2卫星的SAR数据和GPS站点位移观测数据分析了意大利中部地震序列中4次主要事件的震源参数解和滑动分布模型。
    • 于书媛; 张国宏; 张迎峰; 丁娟; 张建龙; 范晓冉; 王绍俊
    • 摘要: 文中运用D-InSAR技术获取的2021年3月19日西藏比如县M_(S)6.1地震的同震形变场显示:升、降轨LOS向同震位移场的长轴为NE向,其中最大抬升量和沉降量分别约为5cm和6cm;在此基础上,基于Okada模型反演断层面的精细滑动分布特征。反演结果表明近场残差得到有效控制,其中发震断层参数为:走向228°,为SE倾向断层,宏观震中位于(31.94°N,92.87°E),矩震级为M_(W)5.8,平均滑动角为-56.42°,最大滑动量达0.2m,倾角为55°。最后,运用Column33软件计算以反演断层为接收断层的不同深度的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比如地震震中附近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降,深部断层滑动量很小。后续地震事件通常发生在5~15km深度,这与相应深度的应力增加区域一致;以班公湖-怒江断裂和聂荣北断裂为接收断层的应力变化显示,比如地震在2条断裂的部分区域产生了应力加载,库仑破裂应力值ΔCFS>0.01MPa,需要引起关注。结合地表形变观测资料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初步认为,比如M_(W)5.8地震的发震断层为NE向隐伏次级断裂,位于班公湖-怒江断裂带西段北侧,断裂活动方式以正断为主,兼具少量走滑分量,发震断层与主断层的关系需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综合确定。
    • 王磊
    • 摘要: 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频繁、活动断裂发育地区,通过泉州钻孔地应力测量,获得该地区的现今构造应力场,结合断层滑动摩擦准则,进行断层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清源山断裂和寺角—晋江断裂应力积累水平高,τn/σn比值超过了0.60,已经达到临界破坏状态,建议加强针对断裂带关键构造部位的地质监测和防灾减灾.乌石山—紫帽山断裂应力积累水平也较高,τn/σn比值接近0.60,需关注沿断裂带应力场的长期变化规律.
    • 鲁雪松; 张凤奇; 赵孟军; 卓勤功; 桂丽黎; 于志超; 刘强
    •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缘是典型的高压—超压含油气区,明确超压成因机制以及强超压条件下油气保存机制,对于认识油气富集规律、预测有利勘探区十分重要.从高探1井超压油藏特征及其勘探成果出发,在分析高探1井超压成因机制的基础上,对超压系统中盖层水力破裂动态封闭的烃柱高度进行了预测.研究认为: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超压为多种成因,其中构造挤压增压占51.03%,超压传递占14.94%,欠压实增压占34.03%,喜马拉雅运动期的构造冲断—侧向挤压应力是深层异常高压的主要诱因.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泥岩盖层厚度大,排替压力大,封闭能力强,超压系统盖层水力破裂和先存断层重新滑动动态控制了盖层能承受的最大超压和能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高探1井白垩系清水河组和侏罗系头屯河组为2套独立的压力系统,清水河组压力系数为2.32,接近先存断层滑动的临界压力条件,推测盖层破裂前能够动态封闭的最大烃柱高度为200 m.高泉背斜中—上侏罗统为下一步重点勘探层系,河道—三角州前缘砂体可为优质储集层,构造-岩性油气藏可能是下一步勘探重点.
    • 范宇; 黄锐; 曾波; 陈朝伟; 周小金; 项德贵; 宋毅
    • 摘要: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开发区在水力压裂施工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套管变形,给压裂施工及后续生产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厘清套管变形问题原由,探寻解决途径,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区块H平台为实例研究对象,观察该平台的套管变形分布情况,识别断层产状,建立地质力学模型,并分析水力压裂施工下断层滑动的风险概率。H平台套管变形位置与蚂蚁体断层、微地震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力压裂诱发的断层滑动可能是造成套管发生变形的原因,且MIT多臂井径测井显示套管变形形状呈S型剪切变形,该变形特征与断层上下两盘相对错动的剪切特征一致。由此,基于该区块的地质构造特征,以蚂蚁体技术识别的断层为主体,以微地震信号解释的断层为补充,全面观察断层产状并建立断层模型。分析该区块的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小型压裂测试等数据,获取该区块的地应力及孔隙压力,建立该区块地质力学模型。利用摩尔库伦准则分析断层在水力压裂施工后的激活状态,并应用定量风险分析(QRA)评价断层滑动风险高低及各因素对断层滑动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大部分断层在现今地应力状态下均接近临界应力状态,处于优势滑动方位的断层在当前施工条件下容易被激活。在水力压裂诱发的孔隙压力扰动值为17 MPa情况下,与套管变形井段相交断层的滑动概率最低达65%,证明大部分套管变形的确是由水力压裂诱发的断层滑动所引起。在本例分析中,孔隙压力和摩擦系数对断层滑动风险结果的影响最大,将两者的误差控制到最小可以使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的结果更准确。综上,基于此风险评估结果,可以识别水力压裂施工下断层滑动风险的高低,为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以减缓套管变形提供参考,该方法可能为解决套管变形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 范宇; 黄锐; 曾波; 陈朝伟; 周小金; 项德贵; 宋毅
    • 摘要: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开发区在水力压裂施工期间发生了严重的套管变形,给压裂施工及后续生产作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厘清套管变形问题原由,探寻解决途径,本文以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区块H平台为实例研究对象,观察该平台的套管变形分布情况,识别断层产状,建立地质力学模型,并分析水力压裂施工下断层滑动的风险概率.H平台套管变形位置与蚂蚁体断层、微地震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水力压裂诱发的断层滑动可能是造成套管发生变形的原因,且MIT多臂井径测井显示套管变形形状呈S型剪切变形,该变形特征与断层上下两盘相对错动的剪切特征一致.由此,基于该区块的地质构造特征,以蚂蚁体技术识别的断层为主体,以微地震信号解释的断层为补充,全面观察断层产状并建立断层模型.分析该区块的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小型压裂测试等数据,获取该区块的地应力及孔隙压力,建立该区块地质力学模型.利用摩尔库伦准则分析断层在水力压裂施工后的激活状态,并应用定量风险分析(QRA)评价断层滑动风险高低及各因素对断层滑动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平台大部分断层在现今地应力状态下均接近临界应力状态,处于优势滑动方位的断层在当前施工条件下容易被激活.在水力压裂诱发的孔隙压力扰动值为17 MPa情况下,与套管变形井段相交断层的滑动概率最低达65%,证明大部分套管变形的确是由水力压裂诱发的断层滑动所引起.在本例分析中,孔隙压力和摩擦系数对断层滑动风险结果的影响最大,将两者的误差控制到最小可以使风险评估模型预测的结果更准确.综上,基于此风险评估结果,可以识别水力压裂施工下断层滑动风险的高低,为优化井眼轨迹设计以减缓套管变形提供参考,该方法可能为解决套管变形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 魏向志
    • 摘要: 断层滑动是诱发冲击地压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其滑动模式的研究将能够为深化对于断层冲击地压的理解.通过设计双面剪切摩擦试验,研究了不同介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滑动模式.结果表明:试验中出现了3种不同的断层滑动模式,即连续失稳滑动、非连续失稳滑动以及稳定滑动,同时,由于加载过程中试件内弹性能的耗散或释放使得滑动速率表现出与加载速率不一致的特征,其中,强度较大的同种介质出现稳定滑动时具有最大的危险性,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滑动特征的分析可得,接触面法向应力及滑动介质属性的综合作用是影响滑动模式的关键.%Fault slip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that induce rock burst, and study on slipping mode coul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fault rock burst. Double-sides shear friction test was designed to study the slipping modes under different media and loading condition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3 different slipping modes in the test, which are continuous instability sliding, discontinuous instability sliding and steady sliding, meanwhile, the velocity of sliding and loading shows an unsynchronized feature for the dissipation or release of the elastic energy, and the steady sliding between homologous medium with high strength shows the greatest dang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sliding featur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normal stress on interface and properties of sliding media is the key to the sliding mode.
    • 徐慧(编译); 朱建东(校)
    • 摘要: 目前,科学家们对于地震的测量方式较为单一,都是在每次地震发生之后,地震仪器才可对此进行测量。根据最新研究报告称,科学家们已开发出一种新型测量方式,可通过捕获可能具有相似大小的事件沿断层滑动的量和持续时间的变化,测量地震断裂带的复杂度,从而计算出可能发生的地震所释放出的能量并换算出相应的里氏震级,这种测量方式被称为REEF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