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盖层

盖层

盖层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3年内共计2420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681篇;相关期刊268种,包括石油天然气学报、东北石油大学学报、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0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2008年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2005年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国际研讨会等;盖层的相关文献由5572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广、吕延防、咸昊完等。

盖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2 占比:30.2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29%

专利文献>

论文:1681 占比:69.46%

总计:2420篇

盖层—发文趋势图

盖层

-研究学者

  • 付广
  • 吕延防
  • 咸昊完
  • 安贤哲
  • 权桐热
  • 金东骏
  • 付晓飞
  • 李成圭
  • 王晓东
  • 刘学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琦
    • 摘要: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主要含气层系为二叠系盒8段~山1段,苏s区块位于苏里格气田西北部,在区块南部、北部烃源岩发育程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区块含气饱和度具有南部比北部低的特征,单井产量差异较大。为了弄清区块南部气藏控制因素,开展了产层段上覆的盒8上和盒7段泥岩盖层封闭性研究,结果表明,盒8下3小层与盒8上2小层的泥岩为直接盖层,盒8上1小层+盒7的泥岩为区域盖层;不同类型泥岩盖层发育及展布特征不同;定量评价泥岩孔隙度、渗透率、排替压力、含砂率,明确区块不同类型盖层的封闭能力;明确了盖层特征对产层段含气饱和度、产量的控制作用,落实了有利目标区。
    • 王亮; 胡从亮; 张嘉玮; 陈国勇; 张美雪; 杨武; 张应文
    • 摘要: 关于贵州地热成因,人们多倾向于地震活动和断裂控制“地温梯度”机械能升温,不具备岩浆热源及放射性产热条件。本文通过研究前人成果和热储、盖层特征及区域重磁等资料,推测深部断裂和中酸性、基性—超基性岩体,分析天然地热及地热井的区域分布特性,并结合有关的地质资料,提出贵州地热可能存在2种基本成因模式:一是深部断裂控制的“地温梯度”自动增温循环生热,该导热方式驱使地下水持续升温最为发育,二是岩浆岩余热作用,此导热方式的推测作为一种新的产热类型及成因来源补充,而贵州作为我国重要的铀、钍等资源区域成矿地区,目前研究程度低、资料少、规模小,是否存在放射性生热基础尚不清楚。对地热成因深入研究,可为下步区内精准地热调查和找矿方向拓展提供相关依据。
    • 季天愚; 杨威; 武雪琼; 蒲仁海; 李德江; 刘满仓; 缪卫东; 苏楠; 叶颖
    • 摘要: 【研究目的】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寒武统发育大面积的膏盐岩、膏质泥岩和膏质云岩地层,探讨该套地层的油气封盖能力和展布可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领域的勘探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对4口井的44个岩心样品进行镜下薄片、物性参数和突破压力测试。通过建立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定量地对研究区中寒武统不同岩性岩石的封盖能力进行评价;结合二维地震和14口钻井资料对研究区中寒武统膏盐岩、膏质泥岩和膏质云岩地层的厚度进行研究;最终综合研究区中寒武统微观和宏观的评价结果,并以实际钻井的勘探情况作为约束,建立针对该研究区盖层封盖能力的综合评价方式。【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认为膏盐岩相比膏质泥岩与膏质云岩具有更好的封盖能力,但断裂和石膏的埋藏地质条件会影响盖层的封盖能力。其中阿瓦提凹陷、塔中隆起北部、满西低凸起南部以及巴楚隆起中北部膏盐岩盖层厚度较大,以巴楚隆起北部为中心,膏盐岩厚度向四周呈不规则状递减,环绕状分布。【结论】认为阿瓦提凹陷、满西低凸起西部和南部、塔中隆起北部和西部,以及塔北隆起中部为盖层发育的有利区。
    • 金大伟; 王海勇; 刘世超; 张铭; 赵新文
    • 摘要: 随着碳酸盐岩油气藏的研究深入,碳酸盐岩盖层也受到了重视,其封闭有效性研究成为油气成藏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岩石物性分析参数在盖层的封闭有效性评价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塔里木盆地东部古城地区为例,基于突破压力、孔隙度、渗透率、比表面积、扩散系数、泥质含量等岩石物性分析参数的数据分布特点及相互之间的数据关系,建立了研究区的碳酸盐岩盖层的封闭有效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研究区目前的取芯样品岩石物性分析数据为基础,其研究区的碳酸盐岩盖层可分为五级,古城地区盖层的封闭有效性主要在Ⅲ级、Ⅳ级,其中具有的优势盖层条件为,较大的突破压力、较小的孔隙度、较小的渗透率;劣势条件为,过小的比表面、偏大的扩散系数、过低的泥质含量,碳酸盐岩盖层条件较差。本次研究目的是通过实验室分析的物性数据来评价盖层的封闭有效性,建立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新方法,为碳酸盐岩盖层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江青春; 李建忠; 汪泽成; 黄士鹏; 苏旺; 姜华; 曾富英; 鲁卫华; 毕赫
    • 摘要: 膏盐岩为盖层的油气藏在全球大型油气藏中所占的比例极高。四川盆地东部地区(以下简称川东地区)寒武系膏盐岩层分布广泛,但厚度不均匀,受川东地区构造变形程度高、二维地震资料品质较差等因素的影响,地球物理技术预测膏盐岩厚度难度极大。为此,在寒武系膏盐岩沉积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正演模型建立了不同膏盐岩层岩性组合地震识别模式,并应用相控校正系数法预测了川东地区寒武系膏盐岩的厚度分布,最后结合勘探成果指出了该区的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寒武系膏盐岩岩性组合可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无膏盐岩组合型、薄层膏盐岩组合型、互层膏盐岩组合型和厚层膏盐岩组合型;②建立了4种岩性组合类型所对应的地震正演模型,结合平面插值的方法,定量落实了各种岩性组合的平面分布特征;③依据不同岩性组合类型中膏盐岩厚度和地层厚度的比例关系,确定了不同岩性组类型的膏盐岩厚度校正系数,并预测了膏盐岩平面厚度分布。结论认为,①川东地区寒武系膏盐岩层具有自北西向南东逐渐增厚的特征,其中膏盐岩中心主要发育在建深1井区和太和1井区;②膏盐岩盖层之下的寒武系—震旦系地层,可能是未来深层常规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③围绕膏岩湖盆中心边缘的古地貌高部位是寒武系龙王庙—高台组颗粒滩储层发育的有利区。
    • 李铁军; 孟祥瑞
    • 摘要: 河南省平顶山北部地区蕴藏丰富的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该区位于华熊台缘坳陷地热亚区中的平顶山凹间隆起地热异常区,有良好的形成地热的区域背景,区内主要为一套煤系地层,主要热储层为寒武系崮山组—张夏组热储和朱砂洞组下部灰岩热储,上石炭统太原组以上地层均为本区盖层,研究区所能接受的热量主要是地球深部的热能。热传导方式为对流-传导复合模式,在平面上地温梯度从西北向东南沿着李口向斜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在垂向上变化均匀。地表降水通过断层进入深部,在深循环对流加热增温后,沿两断层上涌至与其连通的其他断层,进入热储层。同时地球内部的热量还会以传导的方式向上传递,为热储层持续加温,形成沿两个热储层层状分布的地热资源。以上地热概念模型的建立,对今后区内中深层地热勘查开发有一定指导意义。
    • 滕振超; 张品金; 贾善坡; 徐萌; 张广权; 贾跃玮
    • 摘要: 注采扰动会导致碳酸盐岩储气库盖层微观孔隙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弹塑性变形,甚至会使盖层发生宏观破坏,从而导致盖层泄漏。针对储气库高速往复注采的特点,从地质特征、毛细管物性密封和宏观力学完整性三个方面出发,开展了注采条件下的盖层动态密封性评价。以Q储气库碳酸盐岩盖层为背景,通过开展注采条件下的动态密封性试验,明确了交变力学对于盖层动态密封性的影响,发现交变荷载下渗透率和突破压力呈现出下降—稳定—上升的趋势,当围压较大时,规律主要表现为下降—稳定;通过研究应力—应变曲线及声发射特征,明确了盖层疲劳破坏风险及声发射特征,表明注采条件下交变疲劳破坏风险较低;综合运用AHP和可拓学理论,对碳酸盐岩储气库盖层动态密封性进行综合评价,Q储气库评价为盖层动态密封性极好。评价体系的建立为碳酸盐岩储气库盖层动态密封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陈超; 郑海; 韦宝东; 黄开创
    • 摘要: 野外露头和A井钻探表明,思茅坳陷二叠系烃源岩、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层较发育,保存条件是本区油气成藏的关键。通过盖层、构造、岩浆、地下水、地表油气显示等分析,本区发育侏罗系-白垩系、龙潭组两套区域性泥岩盖层,盖层条件好,膏岩局部分布,但构造活动强烈,发育通天断裂,地表水下渗深度大,火山活动强烈、局部发现热变质现象,地表油气显示丰富,综合分析认为思茅坳陷保存条件较差,局部保存条件较好的区域为下步勘探工作重点。
    • 李大伟; 米石云; 温志新; 王兆明; 刘祚冬; 汪永华; 吴珍珍; 牛敏; 张倩
    • 摘要: 亚太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油气产区和最大的油气消费市场。亚太地区155个主要沉积盆地中,已有90多个盆地内发现了油气田或有油气发现,共发现油气田约6900个。根据地理位置及构造特征等,亚太地区可进一步分为东亚分区、东南亚分区、澳新分区和南亚分区,约有131个主要的含油气系统。本文对亚太地区不同分区的油气成藏条件(包括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含油气系统等)进行了总体分析与高度概括。在此基础上,以成藏组合为基本评价单元,不同勘探程度盆地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对本地区各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亚太地区常规总油气可采资源量为673.7×10^(8) t油当量,占全球的6.1%,非常规油气资源类型以重油、页岩油、油页岩、页岩气、煤层气为主,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390.4×10^(8) t当量,占全球非常规油气技术总可采资源量的6.1%。根据待发现资源结果及盆地勘探程度,近海和深海勘探是将来的勘探热点:主要勘探领域为深海和成熟盆地新层系及岩性—地层圈闭等;海相三角洲体系是寻找天然气田的重要领域;东南亚弧后盆地群新生界湖相是页岩油的有利勘探领域;澳大利亚中部克拉通盆地群泥盆系—石炭系为页岩气的有利勘探领域。
    • 王忱; 贾善坡; 杨军伟; 仲国生; 陈振龙; 常永松
    • 摘要: 深入认识多周期注采循环下盖层的动态应力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科学有效地预测气藏注采过程中对上限压力的设定。根据储气库注采运行机理和岩石力学理论,地层变形和孔隙压力变化是影响盖层应力场扰动的主要因素,即储气库盖层应力场的变化是由于储层变形与盖层渗流场变化两种因素造成,这两种因素对盖层应力场影响作用的大小在传统的盖层应力解析理论中没有准确的评价。为补足上述理论,以松辽平原S气藏型储气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盖层的不同工况展开相应研究,基于岩石流—固耦合理论,将盖层岩石视为多孔介质,建立了考虑盖层、储层及底层的地质力学模型,把上述两种因素通过忽略储层变形效应、盖层无渗透能力以及实际地层条件三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同时考虑了储气库全生命周期(气藏枯竭期、注入期和多周期注采三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盖层渗流场变化是主控因素,对盖层应力场影响作用最显著,其应力变化最敏感部位位于盖—储交界面。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将丰富储气库盖层密封性评价理论,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