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文献
数字化文献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55590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办公室业务、晋图学刊、科技文献信息管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国际医学图书馆科学大会等;数字化文献的相关文献由9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新国、但旺、周密等。
数字化文献—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5590篇
占比:99.99%
总计:655665篇
数字化文献
-研究学者
- 于新国
- 但旺
- 周密
- 周小明
- 姜璐
- 徐大明
- 李小霞
- 郝培芬
- Suzanne F.Grefsheim
- 丁蔚
- 俞红国
- 刘伟
- 刘元超
- 刘光华
- 刘娟
- 刘小兵
- 刘志恒
- 刘惠娟
- 刘明信
- 刘荣弟
- 司新霞
- 吕丹羚
- 吴彦平
- 吴文华
- 吴雁
- 周书锋
- 周波
- 唐开
- 孔铮
- 孙忠贵
- 孙玉华
- 张庆伟
- 张彦
- 张成昱
- 张润莲
- 张运良
- 彭聪
- 徐硕
- 文榕生
- 曾文
- 曾章美
- 李丽
- 李云江
- 李慧芳
- 李波
- 杨国栋
- 杨存耿
- 杨晓强
- 杨玫
- 林伟
-
-
王永华
-
-
摘要:
在目前文旅融合背景下,为确保当地公共图书馆可以抓住文旅融合发展契机,应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并做好数字化文献建设的转型与升级。地方文献是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文献资料,也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存地方史料、弘扬地方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
孔铮
-
-
摘要:
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藏资料的管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评估图书馆服务水平以及工作效率的主要指标。随着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资料逐渐被数字化文献资料所取代,所以对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有必要与新兴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现对图书资料管理现状进行具体的阐述,并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给图书资料管理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出信息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和创新方法。
-
-
司新霞
-
-
摘要:
分析了图书馆用户服务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比较了文献资源数字化与文献资源数据化的异同,探讨了如何通过文献资源数据化,将文献资源分解成更细粒度的知识元,依据用户需求重组更细粒度的知识元,得到满足图书馆用户需求的知识,达到提供更精准的图书馆用户服务的目的.
-
-
魏颖
-
-
摘要:
时代不断带给艺术家和策展人新的视角与灵感,同时也抛出新的难题。美术馆在打破传统,解决数字时代赋予的数字化展览、数字化公教项目、数字化观众信息、数字化文献、数字化藏品一系列任务之后,又进入了新一轮的转向。“再物质化”(Rematerialization)是艺术界观念艺术等形式带来“去物质化”(Dematerialization)以及数字革命带来的“非物质化”(Immaterialization)后的一次转向,其包含的生物艺术、生态艺术以及打破传统的人机界面的互动艺术都将对美术馆的展示系统和收藏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再物质化’变得更为丰富,因为它从认识论层面上为艺术开启了一条平行线,得以超越过去数十年的‘唯信息’范式”1。
-
-
-
刘荣弟;
杨国栋;
马东霞
-
-
摘要:
陕北民歌数据库,是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2009年启动的“特色数据库”建设项目之一.经过近十年的日臻完善,业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之一.通过数字化技术,数以千计的陕北民歌文献得到了发掘和保护,通过集中分类管理,有效保证了文化遗产的存储和使用.然而,在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陕北民歌数据库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
-
姜璐
-
-
摘要:
OA数字化文献资源目前已经成为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所有互联网用户重要的数字化文献资源类型.文章对图书馆OA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中的文献搜索问题,限定条件下载问题,以及开放获取数字化期刊设定密码限定性下载获取实例,下载过程中的问题,文献存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可为图书馆OA数字化文献资源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和启示.
-
-
刘元超
-
-
摘要:
在复合图书馆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的传统技术与当今网络技术融合的产物,具有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并存且可相互转化和馆藏资源的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在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需遵循优先性、重点性和精选性原则.对于印刷型文献资源,常用工具书要采用在线方式使用,核心学术文献采取双重保障模式,时事、文学与通俗类文献缩减规模;对于数字化文献资源,要增加全文数据库建设,扩大数字图书规模,加强数字资源共享等.
-
-
-
-
陈晖
- 《第四届全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图书馆文献提供是基于"知悉、获取信息"、基本人权的公益事业.文献提供服务(DDS),"通常是指图书馆向其最终用户提供文献的一个完整过程,包括明确地表述和发出请求以及对文献的物理和电子通过过程的管理",是图书馆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文献提供按内容分为两种形式,即传统文献提供,以及数字化文献提供.提出要重视数字化文献提供的实践,关注数字化文献提供的合作,普及数字化文献提供的教育,普及数字化文献提供的教育,注重数字化文献提供的创新。
-
-
-
-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国古典文学文献数字化相关研究文章,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对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走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多数研究局限于经验性的感想,缺少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因而从总体上看,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20年来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丰富实践.虽有一些技术性研究成果较有价值,但由于机制等因素,无法得到推广应用。基于此分析,作者认为,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从宏观上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根本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根据典藏、辅助整理与研究、传播与普及等三个层面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古典文献数字的标准制定问题及体系结构研究;文献数字化进入国家层面运作的可行性及其机制与模式研究.
-
-
-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国古典文学文献数字化相关研究文章,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对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走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多数研究局限于经验性的感想,缺少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因而从总体上看,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20年来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丰富实践.虽有一些技术性研究成果较有价值,但由于机制等因素,无法得到推广应用。基于此分析,作者认为,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从宏观上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根本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根据典藏、辅助整理与研究、传播与普及等三个层面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古典文献数字的标准制定问题及体系结构研究;文献数字化进入国家层面运作的可行性及其机制与模式研究.
-
-
- 《2007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中国语言文学》
| 2007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近10年来中国古典文学文献数字化相关研究文章,认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涉及了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对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未来走势,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多数研究局限于经验性的感想,缺少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分析,因而从总体上看,理论研究仍明显滞后于20年来我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丰富实践.虽有一些技术性研究成果较有价值,但由于机制等因素,无法得到推广应用。基于此分析,作者认为,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展开深入研究:从宏观上研究分析影响中国古典文献数字化的根本因素及其影响方式;根据典藏、辅助整理与研究、传播与普及等三个层面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关键技术研究;古典文献数字的标准制定问题及体系结构研究;文献数字化进入国家层面运作的可行性及其机制与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