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病变
上消化道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1年内共计7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专利文献240274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浙江预防医学、齐鲁护理杂志等;
上消化道病变的相关文献由17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爱民、王玮、王雪勤等。
上消化道病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0274篇
占比:99.97%
总计:240345篇
上消化道病变
-研究学者
- 李爱民
- 王玮
- 王雪勤
- 丁怀军
- 乔永芳
- 余超
- 冯春云
- 刘变英
- 张小勇
- 揭苏平
- 施利娟
- 李芳芳
- 王小忠
- 章泾萍
- 肖凤
- 邓凤英
- 黄耀奎
- 黄霞Yue
- 任万英
- 伏亦伟
- 何旭
- 何正在
- 侯晓华
- 党彤
- 关玉盘
- 刘世花
- 刘俊
- 刘国华
- 刘平云
- 刘建芳
- 刘德萍
- 刘敬业
- 刘晗
- 刘桂章
- 刘正基
- 刘燕燕
- 刘青山
- 刘颖
- 华萍
- 卢娟
- 卯许有
- 厉有名
- 史菲
- 叶佩燕
- 叶晓丹
- 向梅
- 向雪莲
- 吴云林
- 吴克拉
- 吴巍
-
-
段庆琳;
石睿;
刘青山;
邓仰欣
-
-
摘要:
目的:探讨无痛电子胃镜在老年糖尿病伴发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中应用价值及疾病特点。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58 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与 82 例老年单纯上消化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无痛电子胃镜检查。 结果:两组在食管、胃底、胃体、胃窦黏膜损伤程度类似,老年糖尿病患者贲门口松弛、溃疡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痛电子胃镜更直观地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胃肠道损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患者无痛苦,接受度高,值得广泛推广。
-
-
-
张其良
-
-
摘要:
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检查使用的器具,它借助一条长约70~140厘米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同时更能对部分缩减病变进行内镜下治疗。
-
-
华萍;
陶震华;
金寅;
李霞
-
-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思维下全程优化护理对上消化道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1日~2020年3月1日接受ESD治疗的80例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思维下全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治疗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治疗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接受ESD治疗的上消化道病变患者进行预见性思维下全程优化护理,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
黄耀奎;
陈乐川;
黄小萍;
叶晓丹;
王小忠
-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Hp抗体相对于13 C-UBT的诊断效能,指导Hp非侵入诊断的合理选择;探讨13 C-BUT DOB值的意义、Hp感染与上消化道病变的相关关系.方法 收集在本院初诊同时行13 C-UBT和血清Hp抗体检测患者共328例,以13 C-BUT作为"金标准"采用ROC曲线判断Hp抗体水平合理的阳性临界值;在本院同时行13 C-UBT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患者658例,对DOB值与上消化道病变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13 C-UBT定性结果 与上消化道病变行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内镜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1)13 C-UBT的DOB值与血清Hp抗体水平存在线性关系,但拟合度不高(r=0.375,P<0.01).(2)当血清Hp抗体参考值为0~18AU/mL时,约登指数最大,灵敏度为86.9%,特异性为74.7%,诊断效能与13 C-BUT拟合度较佳(AUC=0.817),可以作为Hp诊断的有效补充.(3)13 C-UBT的DOB值与上消化道各类病变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66~0.593).(4)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是Hp感染的相关因素,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Hp感染风险逐步升高(GU:P=0.012、β=0.510、OR=1.665;DU:P<0.01、β=0.456、OR=1.578),该类患者应常规检测Hp.结论 (1)13 C-UBT的DOB值与Hp抗体水平存在线性关系,Hp抗体检测效能参考范围为0~18AU/mL时与13 C-UBT拟合度较佳,可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1)DOB值高低与上消化道病变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建议13 C-UBT和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以定性判读,不推荐分档判读.(3)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应常规检测Hp,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
-
-
-
姚志伟
-
-
摘要:
目的 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病变的胃镜检出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243例,按诊断分为失代偿期组135例,代偿期组108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胃镜检查结果、胃黏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比较两组反流性食管炎(RE)、消化性溃疡(PU)、食管静脉曲张(EV)、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检出情况.结果 RE、PU、EV、CAG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0.29%、20.16%、78.60%、84.77%;失代偿期组RE、PU、EV及中重度EV、CAG及中重度CAG的检出率均高于代偿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RE、PU、EV、CAG临床上多见,RE、PU、EV及中重度EV、CAG及中重度CAG的发生率与肝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
-
王翱;
向雪莲;
胡耿诚;
宋军;
刘俊;
谢小平;
侯晓华
-
-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控胶囊胃镜(MCGE)对不同特征体检人群上消化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行MCGE检查的无症状体检人群168例的临床资料,统计MCGE对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情况、受检者耐受度及安全性,比较不同特征体检人群的病变检出率.结果 168例受检者中,男104例,女64例;≤45岁者78例,>45岁者90例;单纯体检者138例,有特殊原因者30例.总体病变异常检出率为44.6%,其中胆汁反流、糜烂性胃炎、胃息肉检出率均>8%,糜烂性食管炎、胃隆起病变、胃溃疡检出率为3% ~5%,食管下段岛状橘红黏膜、食管隆起病变、胃黄色素瘤、小肠溃疡及小肠血管畸形检出率均45岁受检者总体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45岁者(54.4%比33.3%,P=0.006),以胃息肉和隆起病变为主;单纯体检组总体异常检出率与特殊原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8%比53.3%,P=0.291).所有受检者均无胶囊滞留.结论 MCGE安全可耐受,对男性及>45岁受检者的病变检出率更高,为临床上选择受检者及评估检查结果提供依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