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效果
政策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01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4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76717篇;相关期刊569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经济研究参考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年(首届)国际经贸青年学者论坛、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政策效果的相关文献由1238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光伟、向颖娣、栾敬东等。
政策效果—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717篇
占比:98.84%
总计:77617篇
政策效果
-研究学者
- 余光伟
- 向颖娣
- 栾敬东
- 刘鹏凌
- 张立群
- 吴建南
- 徐玲
- 徐策
- 朱丽萍
- 杨萍
- 梁艳芬
- 江滨
- 王芳
- 田淼淼
- 穆凯锋
- 赵玉红
- 雷进愿
- 丁建成
- 乔榛
- 任凤辉
- 任淑红
- 何植民
- 侯孟阳
- 健君
- 关奥
- 刘海
- 刘海江
- 刘闪
- 包群
- 吴金铭
- 周定根
- 夏越
- 娄文龙
- 娄泉松
- 孙悦
- 孙立坚
- 孙翠香
- 孟斌
- 巴曙松
- 庄芮
- 庞驭文
- 张子欣
- 张忠果
- 张承惠
- 张晶
- 张永庆
- 张汉
- 张秀利
- 张黎黎
- 朱泽山
-
-
张群
-
-
摘要:
面向上海"十四五"科技人才工作要求,以当前上海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与人才发展需求的差距为落脚点,建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框架。基于1978—2020年上海市380份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结果和276份科技人才问卷结果,从政策供需两个层面评估上海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尽管上海科技人才政策频发,但政策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效果仍存在不足:对人才流动、交流和评价的目标关注不够;需求型政策工具、信息支持和住房保障政策应用不足;对青年人才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欠缺,重视外国人才而忽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基于以上供需偏差问题,建议上海进一步促进人才流动和交流,构建灵活的激励和评价方式,加大需求型政策工具供给力度、整合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包,更加重视对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管理服务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培育,开展科技人才政策系统的整体性评估。
-
-
韩璟
-
-
摘要:
从负利率政策的理论发展和传导机制出发,梳理负利率政策在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的实施背景及实施效果,并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失业率等的影响,发现欧元区负利率政策对稳定汇率、维持物价稳定以及降低失业率方面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影响力非常有限,而在刺激欧元区经济增长方面,负利率政策并不是有效的手段。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力提升货币政策边际成效、关注负利率政策外溢效应、加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力度的政策建议。
-
-
何丽娟;
马琼;
侯玉龙
-
-
摘要:
棉花种植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关系兵团农工收入水平。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兵团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效果及"价格保险+期货"的试点效果,对促进兵团棉花种植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棉花主产区向新疆及兵团转移,优质优价导向使棉花产量向质量转移,实现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棉农对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较为满意。兵团棉花种植选择"价格保险+期货"的意愿更加强烈,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及"价格保险+期货"试点正向引导了植棉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决策,同时还存在保险费的缺口严重、棉农对两种棉花政策认知不同,机制约束棉花补贴边界不明晰等问题。因地制宜完善"价格期货+保险"与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解决保险费缺口,提高棉农风险认知程度,完善棉花补贴机制,保障棉农收益、稳定生产能力,促进棉花高质量发展。
-
-
吴培;
俞心怡;
李军;
茅宁莹
-
-
摘要:
[目的]为我国短缺药品储备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为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江苏省短缺药品储备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供应保障方面,储备目录中84.6%的药品供应情况较未列入时有所改善,8个国家重点监测短缺品种中75%的药品较全国供应保障效果好;经济效益方面,66%的储备品种价格低于同时期全国中位价,57%的品种价格增长控制情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效应方面,不仅相关企业对政策配合度高,储备品种的覆盖面也逐年扩大,更加贴合临床和社会需求。[结论]政策实施后药品供应保障效果良好,基本满足省内临床用药需求;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应,间接提高了药品可及性和卫生健康保障水平。
-
-
陈宇斌;
王森
-
-
摘要:
基于农地流转驱动农业发展的契机,文章进一步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战略和政策评估视角,采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法和中介模型探析农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持续的提升效果,并且这种提升效果在平行趋势检验、考虑因变量评价策略误差、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以及改变政策实施时点等不同稳健性检验下仍旧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实施对农业发展落后地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相较于农业发展领先地区更为明显;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土地流转政策实施通过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率而间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据此,提出坚持贯彻与灵活调整土地流转政策、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保持政策的相对独立性等建议,以此强化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果。
-
-
洪建国;
陶婷;
陈峰
-
-
摘要:
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构建和落地需要充分评估其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基于商品住宅“双市场”均衡机制,研究泡沫化和单市场调控下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对“双市场”均衡的影响,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落地提供建议。研究表明:短期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会使租赁市场出现“量升价减”,销售市场热度降温;长期当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量调整到“双市场”均衡下的供给量时,租赁市场和销售市场出现“量价趋稳”,且政策效果因住房需求群体和城市人口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未来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在“以需定供”确定供应结构、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和健全住房体系方面发力。
-
-
胡乃军;
索朗坚参
-
-
摘要:
基本养老保险中央调剂对于解决当前养老保险地区间不平衡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2008—2017年各省有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历史数据,根据调剂金制度规定,建立测算模型。对调剂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假设以2008年的3%为基准,之后每年增加0.5%,到2017年的7%,研究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检验中央调剂金政策的调剂效果。
-
-
黄成凤;
申丽君;
杨燕绥
-
-
摘要:
目的:评估按疗效价值付费的政策效果。方法:选取6个病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医疗质量、成本和患者体验三个维度对柳州市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的政策效果进行探讨。结果:柳州市中医优势病种按疗效价值付费政策具有低成本、高疗效和体验好的特点,但也存在住院时间过长、可选病种十分有限等问题。结论:柳州市应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可操作性为前提选择病种实行按疗效价值付费,并构建多维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
-
-
李平
-
-
摘要:
2015年教育部提出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下简称“教学诊改”),其后经历了部分试点和全面推进两个阶段。文章利用2013—2018年成渝地区85所高职院校面板数据,基于倍差法实证分析了教学诊改政策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研究显示,教学诊改不仅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整体上产生了显著的政策效应,也对“就业率”“月收入”“母校满意度”和“自主创业比例”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对“雇主满意度”的贡献作用不明显。最后,从健全教学诊改复核制度和工作机制、破除行业企业参与诊改障碍、将诊改与短板条件统一起来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
刘佳;
彭佳
-
-
摘要:
研究目的:探究土地约谈是否有效抑制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研究方法:基于2004—2016年中国28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土地约谈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长短期影响效应。研究结果:(1)土地约谈对土地财政绝对规模没有影响,但对土地财政相对增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有效缓解土地财政不断扩张;(2)土地约谈政策效力仅能维持两年,难以起到长期持续的抑制作用;(3)土地约谈在中部地区和经济水平较低城市具有显著约束作用,而对东西部地区及经济水平较高城市没有影响。研究结论:建议深化土地约谈制度,强化问责刚性约束;提升信息公开程度,搭建多渠道监管平台;实施差异化约谈,精准土地约谈效果。
-
-
-
黄方亮;
张奎
- 《2008年国际应用统计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对中国实行曾经实行的固定价格、上网竞价与询价三种不同机制下的新股发行的抑价程度做了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政策演变对发行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化改革的政策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其主原因一方面是新机制的执行环境与执行力度不利,干扰因素比较多,推行过程经常被扭曲;另一方面,由于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其中应该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时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现象。政策改进的方法主包括增强市场参与者的诚信意识、加强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约束、引入更多的股票发售辅助机制等几个方面。
-
-
刘小川
-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是一项规范性较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与标准化的程序.首先,政府采购政策的可行与否,要具备必要的基础条件,为政府采购政策的功能实现奠定基本前提;其次,政府采购政策的制定,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政策目标;再其次,政府采购政策的执行,需要对其政策效果进行适时评估,以利于不断完善与提高政策效能.
-
-
刘鹏凌;
栾敬东
- 《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利用安徽省农户调查资料对2004年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认为:补贴政策达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支撑和稳定粮价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民比较满意,但良种补贴效果不甚理想,农民拥有较多闲置宅基地现象值得关注.建议逐步适量增加补贴资金,谨慎使用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补贴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小农户的利益,调整良种补贴方式,择时启动闲置宅基地良田化改造补贴.
-
-
Yan Yajun;
阎亚军
-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评价教育改革得失成败的前提是明确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改革而不是教育发展.评价教育改革,实际上评价的是教育改革的效果、效益和效应.评价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问题,而是更为复杂的政治问题.政府部门、社会民众、专家学者等都十分关心教育改革的评价问题,因为评价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
-
-
Yan Yajun;
阎亚军
-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评价教育改革得失成败的前提是明确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改革而不是教育发展.评价教育改革,实际上评价的是教育改革的效果、效益和效应.评价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问题,而是更为复杂的政治问题.政府部门、社会民众、专家学者等都十分关心教育改革的评价问题,因为评价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
-
-
Yan Yajun;
阎亚军
-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评价教育改革得失成败的前提是明确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改革而不是教育发展.评价教育改革,实际上评价的是教育改革的效果、效益和效应.评价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问题,而是更为复杂的政治问题.政府部门、社会民众、专家学者等都十分关心教育改革的评价问题,因为评价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
-
-
Yan Yajun;
阎亚军
- 《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评价教育改革得失成败的前提是明确评价的对象是教育改革而不是教育发展.评价教育改革,实际上评价的是教育改革的效果、效益和效应.评价不是简单的技术手段问题,而是更为复杂的政治问题.政府部门、社会民众、专家学者等都十分关心教育改革的评价问题,因为评价关涉他们的切身利益.
-
-
王姣
- 《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华北平原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农业生产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这些地区种植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认为虽然在各种因素作用下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但是现有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本身对种植业结构并没有太大影响.要实现促进粮食生产的目标,农业政策应落实到提高粮食收益率,尤其是秋粮作物收益率上.而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的重点应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现有耕地上面.
-
-
王姣
- 《2005年全国中青年农业经济学者年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在对华北平原河北、山东和河南三省农业生产情况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对这些地区种植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结论认为虽然在各种因素作用下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有很大提高,但是现有的粮食直接补贴政策本身对种植业结构并没有太大影响.要实现促进粮食生产的目标,农业政策应落实到提高粮食收益率,尤其是秋粮作物收益率上.而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的重点应放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现有耕地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