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金融
政策性金融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57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446074篇;相关期刊526种,包括经济研究参考、农业发展与金融、福建金融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4中国城市大会、2011年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年会、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博士后论坛等;政策性金融的相关文献由132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伟、白钦先、贾康等。
政策性金融—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6074篇
占比:99.72%
总计:447331篇
政策性金融
-研究学者
- 王伟
- 白钦先
- 贾康
- 秦伟新
- 农业发展与金融编辑部
- 谭庆华
- 张坤
- 仝爱华
- 吴丽霞
- 李钧
- 杜军
- 王雪祺
- 陈元
- 丁振京
- 伍博超
- 刘子赫
- 刘璐
- 刘艳
- 孙蕾
- 孟艳
- 张亦男
- 张令骞
- 张勇
- 张耀谋
- 朱元梁
- 李世新
- 李全根
- 李军
- 李力
- 李娟
- 李志辉
- 李莎莎
- 林松辉
- 牛晓健
- 王伟1
- 王华
- 王桂堂
- 王硕
- 甘绍群
- 肖东平
- 肖科
- 胡晓炼
- 莫壮才
- 詹花秀
- 邓汉华
- 郑才林
- 金麟根
- 韩亮
- 饶国平
- 马雪彬
-
-
张斌
-
-
摘要:
总需求管理政策需要新的政策工具组合,才能在扩大内需的同时避免过去刺激政策的后遗症。四万亿刺激政策的主要教训不在于面对需求不足的时候采取刺激政策,而在于较少使用规范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工具,过度使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相互配合下的投资扩张。通过更多依靠规范的利率政策、财政政策和政策性金融工具,减少对地方政府平台公司的过度依赖,我国能在实现合理经济增长目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政策后遗症。
-
-
李天聪
-
-
摘要:
随着“三农”发展的深入推进,打造供应链链接农户与市场,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及责任捆绑,以链条中的物资最终销售回款自偿作为风险控制的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于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尤其是“粮食银行”,如何通过物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升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是农发行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以连云港地区粮食市场为例,通过剖析地区粮棉油业务现状和难点,探索政策性金融物资供应链服务发展路径。
-
-
何彦然
-
-
摘要:
2022年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副庄席方春明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广西将与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的新机遇,深度融合政策性金融优势和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优势。
-
-
-
田丰
-
-
摘要:
农发行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积极创新探索政策性金融党建领航机构协同,设立控股公司党委,探索种业投贷联动新模式,全力当好金融服务种业振兴主力军。
-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课题组;
李孟明
-
-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主体,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我国农业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发展阶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助推经济金融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值得探究的课题。立足“三农”,从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在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发展实践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参照同业做法,探索农业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
-
无
-
-
摘要:
农发行海南省分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作用。一是聚焦重点支持领域,立足南繁产业十五年规划、海洋产业“十四五”规划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规划等重点产业长期规划,明确重点支持的具体领域,确保信贷投放支持精准。二是强化融资融智服务,对重点客户进行政策产品宣介,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企一策”“一项目一策”信贷服务方案,有效提升客户服务质效。
-
-
肖艳丽;
向有涛
-
-
摘要:
近年来,创新日益成为企业竞争及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2010—2019年中国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研究政策性金融对我国先进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活动的作用,并从生命周期视角研究政策性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先进制造业,受到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企业创新能力更强,具体表现在其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更高。(2)从生命周期阶段来看,政策性金融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具体而言,政策性金融的提升作用集中体现在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企业上,对初创期企业的影响不明显。本文研究有利于深入认识政策性金融在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为政策性金融更好地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参考思路和微观经验证据。
-
-
农业发展与金融编辑部
-
-
摘要:
《农业发展与金融》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理论期刊。本刊成立于1995年,为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全文收录期刊。本刊聚焦“三农”、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问题,致力于展示政策性金融和乡村振兴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优秀成果,服务“三农”和农业政策性金融事业发展。
-
-
石宗英
-
-
摘要:
保障性安居项目是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农发行通过信贷支持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提供了强力支撑,也对全行特殊时期贷款规模稳定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然而,随着政策变迁和资金供需结构变化,信贷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如何因势利导,统筹发展,为改善民生福祉持续作出贡献值得研究。笔者在此谈谈个人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
-
-
-
- 《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近些年来,中国政策性金融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政策性金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政策性金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政策性金融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为促进中国政策性金融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
-
谭庆华
- 《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与金融稳定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政策性金融作为政府干预经济金融的一种方式,主要通过对特定产业的促进效应来实现政策性金融的应有功能。本文在对政策性金融产业促进效应进行简单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然后以中国政策性金融的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性金融具有明显的产业促进效应,但对各个产业促进效应的强弱存在差别,其中对出口影响最为明显,对农业影响其次,对基础建设的影响最不明显。这个结论与直觉存在明显差别,由此引申出重要的政策含义。
-
-
- 《自主创新振兴东北高层论坛暨第二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地区差距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因此,区域经济开发就成为一个永久性的课题.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区域开发项目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金融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而仅仅依赖商业性金融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关于成立区域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讨论越来越多,政策性金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并且在这一方面,日本已经有了北海道东北开发公库等成功经验.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政策性金融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作用是互补的,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此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在的必要性.然后通过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政策性金融作用的对策.
-
-
胡怀邦
- 《2014中国城市大会》
| 2014年
-
摘要:
"人到哪去、地怎么用、钱从哪来"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三大问题,其中的资金保障是关键一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期限长,社会外部效益强但商业效益不高,需要以改革创新思维,推动建立市场化、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有效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和促进作用,避免地方政府债务无序扩张,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平稳释放城镇化潜力.
-
-
-
- 《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通过研究,本文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给出了科学的基本内涵和外延,并对“三元结构”制度本身的理论特征给出了明确规定,特别是在借鉴金融功能理论和金融协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不同理论层次.从而对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理论认识不断深入而越发科学,可贵地是更加接近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金融功能及功能和结构相结合的视角分别研究了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的三个构成要素——农村商业性金融、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合作性金融的基本功能特征和特殊功能特征,对其在重构和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三元结构”制度中的实践形式给出了更加明确的理论概括.
-
-
-
金麟根;
李娟
- 《2006年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初步建立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以及民间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但还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农业发展银行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农村信用社的合作金融机制很不健全;商业银行在农村的分支机构和业务大规模缩减;农村民间金融活跃但存在较高风险,农业、农村、农民的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为了满足“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金融支撑,本文在剖析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对策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