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治无意识

政治无意识

政治无意识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1年内共计9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3537篇;相关期刊75种,包括理论界、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政治无意识的相关文献由87位作者贡献,包括林长洋、邓艮、毛晓迎等。

政治无意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 占比:2.48%

专利文献>

论文:3537 占比:97.52%

总计:3627篇

政治无意识—发文趋势图

政治无意识

-研究学者

  • 林长洋
  • 邓艮
  • 毛晓迎
  • 史晓宇
  • 吴学琴
  • 左佳
  • 张开焱
  • 张新军
  • 杨慧
  • 杨深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朱玉英
    • 摘要: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旨在构建一种具有元批评特征的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并在历史视域中探寻潜在于社会文化制品中的历史或意识形态.詹姆逊运用"历史化"策略使代表性阐释模式非神秘化,同时也让封闭的阐释体系向特定时期的历史敞开.他帮助文类批评的历史化恢复了理论方法在自我建构中掩盖和删掉的矛盾、压制、未说出的东西,从而将其被压抑的历史性揭示出来.此外,生产方式制约并影响着文化制品的生产,詹姆逊重点分析了在此影响下文学文本对异质叙事范式的重建,以及对历史现实的抑制.
    • 杨建刚
    • 摘要: 詹姆逊提出的"政治无意识"已经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中非常重要的关键词.詹姆逊提出"政治无意识"的目的是对当时美国文学理论与批评中新批评与历史文化学派之间的矛盾予以介入和回应,并恢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活力.詹姆逊对精神分析的"无意识"进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符码转换",并与"政治"相嫁接,形成了"政治无意识"理论.这种理论以"政治"为主符码,强调历史化方法,认为政治和历史都必须经过文学的形式化,才可以成为文学中的"政治无意识".以探寻文学中的"政治无意识"为目标,詹姆逊提出了 一种"三个同心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阐释模式.这种阐释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充满空间想象的文学认知理论.
    • 左路平; 吴学琴
    • 摘要: 詹姆逊在后现代语境下尝试推动意识形态研究的语境转换,他援引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意识形态概念进行了精神分析式阐发,并且以文学文本的政治无意识分析为切入点,以三重视角对意识形态存在方式进行了阐释,阐明了意识形态是如何借助政治无意识的方式渗入文本之中、进入历史发展的各领域,为我们理解意识形态的心理运作机制提供了思路。同时,他还将精神分析与意识形态融合起来,提出了快感意识形态和欲望的意识形态等观点。这些理论创新都为理解和分析意识形态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为我们重新认知历史、分析历史文本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但是,他的研究过分重视政治无意识对历史文本生产和再生产的作用,忽略了有意识的个体思维和精神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
    • 林长洋; 杨志昊
    • 摘要: 福克纳在小说 《掠夺者》 中超越了他此前作品中常见的身份认同困境,对美国南方共同体群体命运进行最后的沉思.他意识到现代变革不可逆转,试图在现代工商文明与传统道德之间寻求妥协.他冀望南方旧贵族后裔群体弘扬传统价值观,纠正新南方社会道德堕落的状态,作为"家长"领导南方重建和谐有序的理想社会.
    • 陈连贵
    • 摘要: 温妮弗蕾德·伊顿的《紫藤之恋》作为20世纪初通俗小说,从罗曼司体裁、叙事元素到最终呈现均定位准确.作为美国华裔混血女性作品,该作品体现了作者对少数族裔女性处境和消费主义思潮的观察和体悟.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坚持文本的语境化,挖掘形式和内容运动的潜在推动力,通过文本的政治无意识把握压抑和掩埋了的历史欲望,《紫藤之恋》因此具有了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解读意义,以“异己”姿态呈现出不同于一般浪漫爱情故事的历史格局,为美国少数族裔发声提供了新形式.
    • 王司维
    • 摘要: 莱卡(Laika)是第一个进入外太空的地球生物.冷战时期,"莱卡"这一形象在美苏两国中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后冷战时期,"莱卡"又被赋予新的内涵.根据巴赫金的理论莱卡在两国不同的"遭遇"证明它是作为意识形态中介的意识形态符号.而后冷战时期的重新解读表明它作为冷战"遗产"在消费社会成为了一种詹姆逊所谓的"政治无意识"象征结构.
    • 李杰琼1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 李杰琼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基本范式有怎样的特征?如何历史地、审慎地讨论这些特征产生的语境和发展脉络,以及主导研究范式所共享的研究假设和其中潜藏的偏差?从上述问题意识出发,基于对代表性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对学界围绕"中国新闻史该如何研究"的主导话语进行症候式的阅读,梳理了近40年以来中国新闻史研究者寻找学术主体性的基本方向与主要思路,即恢复被遮蔽的"报刊自身的历史".从认识论的角度,将既有研究成果中业已达成共识的历史叙述视为一套需要加以反思的话语体系,同时将未被学术共同体给予充分重视的一些批判性思考并置于聚光灯下,尝试揭示研究者们在重建学术主体性的探索过程中潜藏的认知盲区和理论误区,即中国新闻史研究中的"政治无意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中的几个典型阐释框架——"跨文化交流论""西方文明论""告别革命论""告别民族国家论"——给予理论反思,旨在剖析知识结构中未经充分检视的"西方主义"心态对历史认知的遮蔽效果.从文化去殖民化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研究者如何在重新认识"东方"同时也是重新认识"西方"的基础上,对知识结构和研究视野进行重校,即沿着"人的解放"和"全球正义"这一主题,在新闻事业自身发展的历史与被压迫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的交相辉映中,找回新闻史研究的学术主体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