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总体性

总体性

总体性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86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中国文学、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23篇;相关期刊504种,包括学理论、理论界、现代交际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5·第四届京津冀高校青年哲学论坛等;总体性的相关文献由835位作者贡献,包括仰海峰、唐鸿、李睿等。

总体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0 占比:28.3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923 占比:71.65%

总计:2684篇

总体性—发文趋势图

总体性

-研究学者

  • 仰海峰
  • 唐鸿
  • 李睿
  • 赵文
  • 阎巍
  • 刁隆信
  • 单世联
  • 崔丽华
  • 王金胜
  • 罗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贺来; 武姗姗
    • 摘要: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理解马克思唯物史观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人们习惯于从实证主义角度去理解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导致它的真实意蕴被无形中掩盖。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必须重申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哲学维度”。从哲学视野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超越实证主义对“社会形态”的碎片化理解,把它理解为一个蕴含“结构总体”和“历史总体”的“总体性哲学范畴”;其次,超越实证的知性化思维方式,为理解“社会形态总体”提供符合其特性的矛盾性、历史性和否定性等辩证法的思维方式;最后,超越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和“价值无涉”的价值旨趣,使社会形态理论彰显出与其辩证法的批判思维立场一致的价值旨趣,即对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价值关怀。
    • 杨华锋; 霍妍羽
    • 摘要: 国家安全的维系与保障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尺。国家安全概念的界定历经“状态”说、“状态—感知”说、“状态—能力”说及“状态—感知—能力”说。映射到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中,表现为情境、意识与行动的三维架构:在数字时代、全球化背景下,安全风险在国际与国内、传统与非传统领域间的相互转化、溢出、演变等特性日益突出,风险治理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与日俱增,在治理情境端凸显“总体性”症候;在总体性的情境下,如何有效地把握治理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成为治理体系中的道德自觉与理性觉识,“人民性”的意识架构既是锚定风险终端的治理要求,也是治理发轫的逻辑起点与价值原点;在情境识别与意识觉识的基础上,行动端则聚焦于“协同性”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行动,在服务行政范式转型的历史进程中,明晰协同性要件与条件、识别协同性的限度,在时间、空间与安全事务的供需关系中,不断调适治理行动以回应总体性与人民性之要求。
    • 徐继存
    • 摘要: 作为教师,现实的教学可以理解为个人的职业活动,但这种职业活动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疑是教师个人职业活动得以展开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因此,教师只有站在国家、社会与个人相统一的立场上去认识和理解教学,才有可能形成教学的一种总体性视域,找到并确立起教学价值和意义的“阿基米德支点”。第一,作为国家事业的教学。
    • 杨蕾
    • 摘要: 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卢卡奇论述了总体性辩证法的思想。总体性是一种历史的总体,也是一种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方法。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代表人物,其总体性思想对探索中国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道路蕴含着总体性逻辑,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由“两个文明”演变为“五位一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和不断探索的时代精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确立,进一步深入了以人为本的理论意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机体理论,是对历史基本线索的理论创新,并且为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基于此,探究了总体性辩证法在中国的实践及其应用价值。
    • 欧阳彬
    • 摘要: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秉持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域,将货币置于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历史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揭示了货币所具有的劳动生成性、关系物化性与主体抽象性三重意蕴。从历史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社会生产劳动的直接代表与资本增殖中的生产要素构成了货币的生产本源。从结构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物化社会关系和劳资关系物化形式体现了货币的关系本质。从价值总体维度,货币作为现实的人的对象化与资本抽象统治的主体存在蕴含着货币的主体本性。马克思的货币概念超越了单纯的经济学、哲学或社会学范畴,上升为总体性、革命性的社会历史范畴,在破解人类历史上的“货币之谜”的同时,也祛除了资本主义的“存在之谜”。
    • 金万姜
    • 摘要: 总体性思想是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的重要思想。虽然他在书中没有专门阐述总体性思想的内涵,但他在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如何把握社会历史活动以及对人的总体性认识这三个方面都有涉及总体性思想。本文试图从这三个方面归纳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从而阐述总体性思想的意义。
    • 樊迎春
    • 摘要: 李宏伟多年来创作节奏缓慢,却始终在价值观念和风格技艺方面有其个人坚持。《引路人》借助类型文学的手段,试图摆脱既往“纯文学”的限制,重构宏大叙事,重返以总体性认知世界的伟大传统。然而,信奉存在主义哲学的李宏伟始终无法摆脱积极的现实关切,小说中处处可供解读的细节与隐喻也不断提示着对“纯文学”风格逻辑的回归,他的类型文学写作手法因此不断遭遇想象力的边界,无法将宏大的结构性难题以自洽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呈现。李宏伟同时是人文主义的忠实信徒,始终坚持维护“人”的尊严,也就难免深陷“最后的人”的窠臼,无法真正突出重围进入科幻文学更为广阔的宇宙空间。李宏伟似乎是站在未来的时间坐标回望现在,却没有携带真正的先进经验,而是只身返回。李宏伟出走的勇气与实践的局限或许恰是一代甚至几代科幻写作者共享的创作姿态与写作限度。
    • 王维平; 薛俊文
    • 摘要: 中国现代化极具特殊性与复杂性,不宜仅用单一视角进行学理与特征阐释,在方法论上应该诉诸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经典现代化和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范式与实践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道路。在总体性方法论的视域下,这种新型现代化道路与现代文明的特殊性应该予以整体性、系统性观照。在论述、补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释义的基础上,鲜明提出“总体性”方法论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内容与特征。
    • 王奕涵
    • 摘要: 文学是一种虚构的艺术,而历史是一种客观的真实,李敬泽却通过重新言说历史,将书写悬置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诠释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观与历史观。他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叙事策略,以实现自己的文学目标。首先,时间是叙事的基本维度,李敬泽作品中时间的历时性与共时性是并置的,呈现出兼具历史纵深感与当下延展感的叙事效果。其次,作为一种叙事目的,“总体性”是李敬泽一直以来的追求,他从话语层面对个体与总体进行了辩证统一,尝试观照历史中的每一位个体,并在文学中找到通往总体的路径。最后,任何一种策略最终都指向对真实、虚构问题的思考,李敬泽在书写中打破了虚与实之间绝对的二元对立,并反向重构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开放的关系中走向良性互动,以实现对抗巨大的现代性焦虑这一终极目的。
    • 徐勇
    • 摘要: 贾平凹的《秦岭记》沿袭了《山海经》的写法,但因时间因素的引入,以及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小说表现出了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摇摆不定状态。这种矛盾,同时也决定了小说中各个篇什之间的零碎化,无法有效重构成一个整体。《秦岭记》中总体性的重构的努力,因为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而变得不再可能。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之下,经验的贬值成为必然,贾平凹一方面感慨着传统的衰弱,一方面却寄希望于现代文明的启示之光,如此种种,都使得笔记体小说呈现出其内在的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