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府质量

政府质量

政府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2874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世界经济、会计研究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中国商业会计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届(2010)《中国金融评论》国际研讨会等;政府质量的相关文献由153位作者贡献,包括冯蕾、刘洪生、廖景行等。

政府质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2874 占比:99.86%

总计:82987篇

政府质量—发文趋势图

政府质量

-研究学者

  • 冯蕾
  • 刘洪生
  • 廖景行
  • 李思飞
  • 赵冉冉
  • 陈德球
  • 姜琪
  • 张晨宇
  • 李晓
  • 杨兴全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燕梅; 吴云霞
    • 摘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创新理论,选取我国科技资源匮乏区域的448个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政府质量与企业创新驱动战略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资源匮乏区域的政府质量对企业创新驱动战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引入管理者先前经验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家精神可以更有效地发挥政府质量对企业创新驱动的促进作用。因此,培育企业家精神,政府质量与企业家精神协同发展,有效发挥管理者先前经验,是我国科技资源匮乏区域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 毛丰付; 周玉芳
    • 摘要: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政府治理形态,其质量成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数字政府的相关研究,总结了数字政府的本质特征及数字政府质量评估的共性,发现数字政府质量评估是以政府绩效为核心,对数字政府建设的不同阶段展开研究;对比传统政府质量评估和数字政府质量评估,发现处于发展阶段的数字政府质量评估体系回应和强化了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忽略了数字政府的内部部门协同和外部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制约了地方数字政府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对数字政府质量的探讨需要兼顾数字政府供需两侧和机构内外的实际运行情况,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围绕政府信息化程度、政府效率、营商环境、公共服务以及政府腐败五个维度全面考察数字政府的建设成效,科学地构建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政府质量理论和评估框架,并以更多的实践案例推动中国数字政府质量持续优化,形成更好的数字政府,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 杨慧青
    • 摘要: 学术界鲜有运用定量分析方法探析政府质量对大学信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对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民意与舆情调查研究中心第七次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测量政府质量的4个指标除了学校教育对大学信任无影响外,其余3个指标都对大学信任产生显著影响。其中腐败感知对大学信任产生抑制作用,政府体制运行满意度和民主满意度对大学信任发挥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好的政府质量背后反映着较强的腐败抑制、民主满意度和政治体制运行满意度,说明关注政府效率和政治自由,提高政府质量的清廉性、公正性、回应性,对重塑大学信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刘斌斌; 李梅羲子
    • 摘要: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与技术溢出理论,首先分析地方政府质量对FDI进入方式选择的影响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然后再以2012—2018年我国省区市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FDI倾向于以合资方式进入政府质量较低的地区,而以独资方式进入政府质量较高的地区;以独资方式进入的FDI有利于我国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且政府质量的进一步改善有利于强化其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FDI以合资方式进入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政府质量不敏感,其不仅无益于我国创新产出数量的增加,而且也不利于区域创新质量的提升。并基于所得研究结论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 杨兴全; 韩贺洋
    • 摘要: 基于中国深沪A股市场2003~2017年国企混改非平衡面板样本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政府补助与国企创新,以及国企混改对政府补助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能够促进国企创新,国企混改显著增强政府补助的创新效应。政府质量越高则政府补助的创新效应越好,国企混改对政府补助创新效应的提升作用越强。通过对《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中“突出主业”的政策趋向的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显著增加企业主业研发投入,国企混改不仅能够促进政府补助的主业研发投入,同时还可以抑制非主业研发投入。
    • 蔡培鹏
    • 摘要: 警察是政府形象在基层的载体,民众对警察的信任不仅能够减少执法成本,更是政治信任的“风向标”。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探讨政府质量和社会安全感对警察信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的有效性、法治性和回应性对公众警察信任的形成产生显著而稳定的影响,但政府的廉洁性影响并不稳定;公众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警察的信任程度就越高;社会安全感在政府质量与警察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尽管廉洁性没有直接对警察信任产生影响,但也能通过带给公众更多的社会安全感来增进对警察的信任水平。
    • 蔡培鹏
    • 摘要: 警察是政府形象在基层的载体,民众对警察的信任不仅能够减少执法成本,更是政治信任的"风向标".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基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探讨政府质量和社会安全感对警察信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政府的有效性、法治性和回应性对公众警察信任的形成产生显著而稳定的影响,但政府的廉洁性影响并不稳定;公众的社会安全感越高,对警察的信任程度就越高;社会安全感在政府质量与警察信任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尽管廉洁性没有直接对警察信任产生影响,但也能通过带给公众更多的社会安全感来增进对警察的信任水平.
    • 甄美荣; 江晓壮
    • 摘要: 政府征收环境税是解决企业环境污染外部性的重要规制手段.文章探讨了环境税影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成本导向和信息导向机制,通过选取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检验了环境税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质量和绿色购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环境税征收水平下,企业对于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有着不同的偏好,具体而言,环境税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存在倒"U"型关系,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存在"U"型关系,当环境税数值位于2.201~11.291的区间时,能够对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均产生正向影响;高水平的政府质量能够强化环境税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正向影响,推迟环境税与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倒"U"型拐点的到来,同时弱化环境税对企业绿色工艺创新的消极影响,促进环境税与企业绿色工艺创新"U"型拐点提前到来;高水平的绿色购买能够显著提升环境税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积极效应.因此,制定合理环境税征税区间,提高地方政府质量和绿色购买力度,对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杨兴全; 韩贺洋
    • 摘要: 基于中国深沪A股市场2003~2017年国企混改非平衡面板样本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政府补助与国企创新,以及国企混改对政府补助创新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助能够促进国企创新,国企混改显著增强政府补助的创新效应.政府质量越高则政府补助的创新效应越好,国企混改对政府补助创新效应的提升作用越强.通过对《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中"突出主业"的政策趋向的效果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显著增加企业主业研发投入,国企混改不仅能够促进政府补助的主业研发投入,同时还可以抑制非主业研发投入.
    • 刘佳慧; 赵合云; 刘珊
    • 摘要: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级政府的面板数据,利用DEA-Tobit模型,系统分析政府质量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质量会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其中,政府行政效率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反腐败力度与该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也呈正相关关系,但政府过度追求经济绩效会降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这种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效果不一样.这不仅为理解政府质量如何影响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提供了证据,更为如何通过政府质量的提高来提升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