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水降氟
改水降氟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0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3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89549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上海预防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第8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4届全国地方性氟(砷)中毒学术会议等;改水降氟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范中学、银恭举、云中杰等。
改水降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9549篇
占比:99.80%
总计:89729篇
改水降氟
-研究学者
- 范中学
- 银恭举
- 云中杰
- 刘晓莉
- 姜玉亭
- 王军义
- 葛相金
- 许立凡
- 赵俊兰
- 陈培忠
- 陈少贤
- 余江
- 张莉
- 徐火周
- 李伯灵
- 李平安
- 李晓茜
- 梁索理
- 王学松
- 白爱梅
- 马景
- 余波
- 孙献忠
- 张新习
- 张栓虎
- 朱孝连
- 李跃
- 王玉涛
- 章和平
- 路建立
- 边建朝
- 郑来义
- 马爱华
- 高红旭
- 黄长青
- 乔生
- 侯国强
- 吕胜敏
- 吴锦权
- 周金水
- 咸树梅
- 孙哲民
- 崔留欣
- 成锦丽
- 朱文明
- 李广德
- 杜国歆
- 杨晓丽
- 程溆
- 范利华
-
-
李希吉;
焦炳茹;
李永胜
-
-
摘要:
目的:调查新疆农三师伽师总场改水降氟后12~15岁少年氟斑牙的患病特点,分析其相关因素,了解改水降氟对伽师总场地氟病的效果.方法:2018年对伽师总场下属的12个连队进行水氟检测,包括7个水氟合格连队和5个水氟未合格连队.检测所有连队12~15岁少年的氟斑牙及尿氟含量,对氟斑牙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12~15岁少年1148名,氟斑牙检出率为71.5%,氟斑牙缺损检出率为28.4%.水氟合格连队的氟斑牙检出率(50.7%vs 95.2%]、中重度斑检出率(3.1%vs 24.0%)、氟斑牙缺损检出率(0.0%vs 28.4%)均明显低于水氟未合格连队(P<0.05).12~13岁少年的氟斑牙检出率(65.4%vs 76.9%)、中重度氟斑牙检出率(8.6%vs 16.7%)、氟斑牙缺损检出率(11.2%vs 15.2%)均明显低于14~15岁少年(P<0.05).男性少年的中重度氟斑牙检出率(9.2%vs 16.8%)、氟斑牙缺损检出率(10.6%vs 16.3%)均明显低于女性少年(P<0.05).水氟合格连队的尿氟含量[(1.5±0.4)mg/L vs(5.1±2.9)mg/L]、超标率(71.0%vs 95.5%)均明显低于水氟未合格连队(P<0.05),12~13岁少年的尿氟含量[(3.2±1.5)mg/L vs(4.4±2.6)mg/L]、超标率(79.5%vs 85.1%)均明显低于14~15岁少年(P<0.05).氟斑牙检出率与尿氟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615,P=0.000),尿氟含量随着氟斑牙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不断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氟未合格连队的氟斑牙发生风险是水氟合格连队的15.462倍,尿氟超标少年的氟斑牙发生风险是尿氟未超标少年的2.584倍,14~15岁少年的氟斑牙发生风险是12~13岁少年的2.065倍,女性少年的氟斑牙(中重度)发生风险是男性少年的1.998倍.结论:改水降氟能够有效控制伽师总场12~15岁少年氟斑牙的流行,水氟、年龄、性别是氟斑牙发生的相关因素.
-
-
李军;
吴赵明;
李鹏飞;
荆玉兰;
武敏
-
-
摘要:
目的 观察氟中毒病区经过多年改水降氟后的防治效果,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可信的依据.方法 选择实施改水多年的饮水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县盐湖区开展调查,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点,对每个调查点8岁~12岁儿童的氟斑牙及成人重度氟骨症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儿童氟斑牙检查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重度氟骨症患者检查按照氟骨症临床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水氟、尿氟含量分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采取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多年后,各类病区的水氟含量与改水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但部分病区水氟含量超过了国家控制标准.各类病区中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均在40%以上,接近中等流行强度,调查未发现重度氟骨症患者.与改水前相比病情明显好转,尤其是重病区控制水平大部分已达到轻病区水平,检出率随病区严重程度增加而增高,中、重病区防治措施难度要大于轻病区.结论 改水降氟是饮水型氟中毒病区的有效防治措施,今后在加大改水力度的同时,更重要是严把改水工程质量和管理,加强监测,提高防治效果.
-
-
张硕1;
陈玉明1;
罗文明1
-
-
摘要:
目的分析罗定市高氟地区水改后饮用水氟检测结果,提升高氟地区饮用水安全性。方法分析2004年-2010年罗定市高氟水地区5个自然村(连州车战村、连州鱼龙塘村、生江镇云桂石塘基村、素龙凤塘大岭脚村、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饮用水氟含量,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饮用水中氟化物合格标准为:氟化物≤1.0mg/L。结果2004年-2010年共收集水样本101份,合格91份,总体合格率90.10%,10份水样本氟化物超标,超标率9.9%。2004年、2008年、2010年水样本氟化物合格率均低于90.0%;5个自然村饮用水氟化物总体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9);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的饮用水氟化物合格率显著高于连州车站及连州鱼龙塘村,校正χ2=4.085、4.602,P=0.043、0.032;各村落改水后氟水平均显著低于改水前(P<0.001)。结论罗定市高氟地区氟改水工程实施后饮用水氟水平显著低于氟改前,但仍旧有部分水源存在氟超标,需加大防治力度确保群众饮用水氟含量维持正常范围。
-
-
张硕;
陈玉明;
罗文明
-
-
摘要:
目的 分析罗定市高氟地区水改后饮用水氟检测结果,提升高氟地区饮用水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4年-2010年罗定市高氟水地区5个自然村(连州车战村、连州鱼龙塘村、生江镇云桂石塘基村、素龙凤塘大岭脚村、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饮用水氟含量,参考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5-2006),饮用水中氟化物合格标准为:氟化物≤1.0 mg/L.结果 2004年-2010年共收集水样本101份,合格91份,总体合格率90.10%,10份水样本氟化物超标,超标率9.9%.2004年、2008年、2010年水样本氟化物合格率均低于90.0%;5个自然村饮用水氟化物总体合格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9);罗平镇围头大岭脚村的饮用水氟化物合格率显著高于连州车站及连州鱼龙塘村,校正χ2=4.085、4.602,P=0.043、0.032;各村落改水后氟水平均显著低于改水前(P<0.001).结论 罗定市高氟地区氟改水工程实施后饮用水氟水平显著低于氟改前,但仍旧有部分水源存在氟超标,需加大防治力度确保群众饮用水氟含量维持正常范围.
-
-
-
-
-
景晓林;
徐立荣;
殷长帅
-
-
摘要:
通过实地调查和水样采集分析,研究山东省单县地下水中氟的分布及高氟水的成因,分析研究区饮水安全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大部分地区氟含量超标,氟含量为1.1~3.5mg·L-1;影响氟在该区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因素主要包括水文地质条件、气候及径流条件和地下水化学因素等.针对该区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改水降氟建议.
-
-
-
-
-
-
-
-
马景;
贾丽辉;
杜永贵;
马东瑞;
梁索理
- 《第七次全国地方病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科学评价防治效果,有效地指导防治工作。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县中,抽取10个县,每县抽取3个村,对改水工程进度及运行情况、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情况,定期开展病情监测工作。结果:2010年全部监测县完成改水工程227个,改水率为79.9%,监测改水工程93个,正常运转工程88个,占94.6%.共调查30个自然村,其中23个已改水村,7个未改水村。23个已改水村中,检查8~12岁学生1601人,氟斑牙检出率为33.2%。缺损型氟斑牙检出率为0.24%,氟斑牙指数为0.74,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轻微流行。7个未改水村中,检查8~12岁学生332人,氟斑牙检出率为33.4%,未检出缺损型氟斑牙,氟斑牙指数为0.72,氟斑牙流行强度为轻微流行。已改水村X线拍片1155人,检出氟骨症病例66人,检出率为5.7%。未改水村X线拍片350人,检出氟骨症病例10人,检出率为2.9%。结论:监测的10个县改水工程正常运转率较高,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通过多年改水降氟防治措施的落实,我省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得到缓解。但监测发现改水工程水氟含量合格率较低,因此加强改水工程的管理,保证居民吃上合格的低氟水,是防治地氟病的关键。
-
-
陈培忠;
云中杰;
边建朝;
马爱华;
高红旭;
王玉涛;
李亨祥;
宋术亮;
赵力军
- 《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
| 2009年
-
摘要:
山东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分布在全省17个市、113个县(市、区)、11656个村,其中轻病区村7102个,中病村3840个,重病村714个,病区总人口达979万余人,均为饮水型,改水降氟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截止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改水降氟病村近7900个,改水完成率为67.60%。本省鲁西南地区地处黄河沿岸的黄河冲积平原地带,是地方性氟中毒严重流行区。为了更好地指导今后地氟病防治工作与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实现2010年基本控制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的规划目标,于近期对鲁西南有代表性的嘉祥、郓城、梁山3县地氟病流行情况与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对结果进行报告。
-
-
云中杰;
陈培忠;
边建朝;
秦启亮;
王玉涛;
马爱华;
高红旭
- 《第三届泰山微量元素高级论坛》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山东省氟中毒病区的水氟分布和改水降氟工程的现状,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按照《国家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方案》进行,水氟测定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rn 结果:筛查了6 940个村的饮水水样,水氟≤1.00mg/L的村为2 987个(占43.04%),>1.00mg/L的村为3 953个(占56.96%),最大值为13.31mg/L。检测了4 415处改水降氟工程的饮水氟含量,水氟≤1.00mg/L的工程为2 983处(占65.53%),>1.00mg/L的工程为1 522处(占34.47%),最大值为9.71mg/L。rn 结论:在全省仍有1/2以上的村和1/3以上的改水降氟工程水氟超标,防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须尽快落实防制措施和加强改水降氟工程的监测工作。
-
-
-
成锦丽;
赵俊兰
-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探讨忻州市饮水型氟中毒流行现况和改水降氟工程的防治效果. 方法:在饮水型氟病区抽取未改水和已改水降氟病区各4个(村),按照的监测指标,氟斑牙诊断标准按Dean法,水氟、尿氟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结果:未改水4个村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均>50﹪,儿童尿氟平均值范围在3.45~4.68mg/L,水氟平均值均>2.8mg/L.已改水的4个村氟斑牙患病率均≤20﹪,尿氟平均值<1.0mg/L,水氟平均值均<1.0mg/L,达到国家饮水标准. 结论:已实施改水降氟的病区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指数明显低于未改水的病区村,儿童尿氟也低于未改水村.改水降氟能有效控制饮水型氟中毒病的流行,证明改水降氟是防治饮水型氟中毒病流行的良好措施,要加大改水降氟工程的力度。
-
-
刘学慧;
李树海
- 《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分会第7届暨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委员会第3届全国氟砷中毒学术会议》
| 2005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新巴尔虎右旗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氟中毒病情现状.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氟检测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以标准曲线判定水、尿氟. 结果:阿敦础鲁和克尔伦苏木改水后水氟5年间一直在1.38~4.35mg/L之间;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在40.00﹪~74.00﹪之间;儿童尿氟在3.28~4.4mg/L范围. 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即便改水,而水氟含量不能控制在1.0mg/L以下,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很难得到控制,因此必须阻断氟源,方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