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撞击坑

撞击坑

撞击坑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1篇,主要集中在天文学、航天(宇宙航行)、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1939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地质学报、地理研究、地学前缘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一届“月球·行星·科学与探测”学术研讨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年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等;撞击坑的相关文献由276位作者贡献,包括倪宇恒、凌宗成、岳宗玉等。

撞击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1.27%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1939 占比:98.69%

总计:12097篇

撞击坑—发文趋势图

撞击坑

-研究学者

  • 倪宇恒
  • 凌宗成
  • 岳宗玉
  • 张江
  • 李勃
  • 欧阳自远
  • 武中臣
  • 程维明
  • 郑永春
  • 陈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佳; 刘斌; 邸凯昌; 岳宗玉; 于天一; 王镓; 芶盛
    • 摘要: 利用火星5 m分辨率的火星背景相机数字正摄影像图(Context Camera Digital Orthophoto Map,CTX DOM)及“天问一号”轨道器获取的高分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产品数据,在以着陆区点为中心的20×20 km^(2)范围内,对“天问一号”着陆点附近的撞击坑分布密度、撞击坑的深度、深径比等进行定量分析,着重从火星车着陆区的撞击地貌入手,对着陆区的地质背景进行解译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着陆点周边20 km范围内,除了包含大规模的小型撞击坑以及大量的横向风成脊外,还存在很多凹锥、构造脊和沟槽;火星着陆区表面的撞击坑大部分是二次坑或是已退化的撞击坑,深径比介于0.001~0.136之间。研究对着陆区地质地貌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为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的地质演化历史研究提供支撑。
    • 摘要: 北京时间4月19日15时30分左右,美国"机智"号无人机在火星耶泽罗撞击坑6秒内爬升到3米的高度,并在空中盘旋了30秒,随后缓慢下降直到无人机下部四个支架接触到地面。"机智"号无人机成为了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星球上完成的可控飞行无人机。据悉,其直径1.2米的共轴反转双旋翼螺旋桨由碳纤维泡沫夹层结构制成,另外还有4根碳纤维复合材料支撑腿。"机智"号无人机全机仅重约1.8公斤,高0.5米。机身内装载了机载计算机、锂电池、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同时还携带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为锂电池充电,每个火星日可飞行一次,每次持续90秒,飞行距离最长300米,飞行高度最高5米。
    • 徐璐媛
    • 摘要: 充分认识外太阳系撞击体的来源类型和分布特征,对认识外太阳系固态天体上撞击过程,明确外太阳系天体上的撞击坑生成率和撞击坑定年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得益于海量高质量探测数据的获取,如今我们对内太阳系主要天体表面的撞击分布和来源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对外太阳系天体的撞击分布和来源还知之甚少.不同大小频率的撞击体会在外太阳系冰卫星表面形成不同大小频率分布的撞击坑,不同飞行速度的撞击体也会在同步自转的冰卫星上留下程度不同的前导-后随半球不对称分布的撞击坑,因此,对外太阳系冰卫星上撞击坑的大小频率分布和前导-后随半球不对称性分布的观测,可以用于反推外太阳系的主要撞击来源.木星系统中大坑(D>10~30 km)的主要撞击来源是日心小天体(环绕太阳),但目前在木卫三和木卫四上观测到的前导-后随半球不对称性程度与黄道彗星引起的不对称性程度并不相符,更接近于近各向同性彗星(NICs)引起的不对称性,这与目前的天文观测和理论计算结果不一致;木卫二上的大坑稀少,小坑(D<1 km)则主要受一次坑的溅射物影响.对土星系统,土卫五和土卫八的大坑(D>20~30 km)分布更符合日心小天体来源;而土卫一、土卫四、土卫三上的分布则与行心碎屑物(以行星为中心)一致,尤其是小坑更可能来自以土星为中心的撞击体影响,例如大型盆地的溅射物或卫星碎片残骸.
    • 肖智勇
    • 摘要: 在太阳系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发生在天体物质间的撞击作用是最重要的地质过程之一.撞击构造是地外天体表面最常见的地貌单元,大部分天体的地貌演化主要受撞击作用控制.撞击过程产生的温度、压力和应变速率比岩石圈内的其他地质过程高多个数量级,形成广泛分布的撞击产物,如气化物、熔融物、冲击变质和变形等.虽然撞击过程转瞬即逝,撞击作用向天体注入能量并改变其内、外结构,对天体的圈层系统产生长远影响.持续撞击在天体表面累积了大量的撞击坑,撞击坑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受外来撞击的历史.内太阳系在~3. 8 Ga前的撞击频率更高,但是大量撞击盆地是否灾变式的密集形成仍在持续争议;~3. 8 Ga以来的撞击频率趋于稳定,但是缺乏具有明确事件指代性的标定样品.在同一天体上,撞击坑的空间密度指示了相应地质单元的形成时间,因此撞击坑统计常被用于估算地外天体表面地质单元的相对年龄.基于月球软着陆探测任务返回的样品,前人已约束了不同直径的月球撞击坑的形成频率,进而建立了使用撞击坑统计估算月球表面地质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的方法.另外,内太阳系天体可能经历了相似的撞击历史,因此地-月系统的撞击频率已被缩放至其他类地行星.撞击坑统计是探索太阳系天体的撞击历史、遥估地外天体表面的相对和绝对年龄的主要方法,也是行星地质研究的基本工具.该方法的整体可靠性已得到大量实验的验证.同时,该方法在理论基础和技术细节上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修正该方法是完善太阳系撞击历史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未来采样返回探测任务的重要科学目标.
    • 陈彦冰; 陈圣波; 杨丛宇; 王梓博; 张玉峰
    • 摘要: 撞击坑是月球表面最为普遍且显著的地貌单元和地质构造标志,其形态和布局特征蕴含了月球形貌发育演化的关键信息.基于中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嫦娥一号CCD、嫦娥二号CCD影像数据和LOLA激光高度计等影像数据,结合专家知识,以LQ-2为研究区识别直径>10 km的撞击坑共计589个.并从撞击机理和撞击能量大小两个方面对坑物质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不同地质年代、不同类型撞击坑在月球表面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该区域撞击坑分布密度高,直径较小的撞击坑成片出露,形貌特征较为单一;直径较大的撞击坑主要集中在艾肯纪和酒海纪,数量较少,但撞击坑形态类型丰富.
    • 纪晓
    • 摘要: 很久以前,太阳是怎么样的?银河系又发生了什么不得不说的故事?想知道这些秘密的话,来月球翻阅它记载的“日记”吧。月球如何写“日记”运用地层覆盖、撞击坑密度统计分析以及月岩同位素测年法等方法,科学家推测,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4亿~46亿岁。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中,月球日夜暴露在太空环境中,长年累月地接受着来自太阳和银河系的其他星体发射的高能粒子辐射。这些粒子“灼伤”了月球,并与月球表面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这就是月球记录下的“宇宙日记”。
    • 李铁映; 顾征; 周晓伶
    • 摘要: 火卫二(Deimos)是火星自然卫星之一,研究人员利用火星探测器对其地形地貌开展了大量研究.首先对火卫二的基本参数及起源假说进行了介绍,进而全面梳理了与火卫二相关的航天探测活动,重点对地形地貌探测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围绕火卫二地形地貌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表明火卫二表面分布有撞击坑、风化层、明亮的反射物质及块状物,并存在物质移动.最后针对火卫二探测不全面的情况,给出了中国关于火卫二探测的建议.
    • 王小事儿;
    • 摘要: 2020年底,我国发射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带回了月球上的“土特产”,那就是月球上的土壤,也叫作月壤。今天我们来看看它和地球的土壤有什么不同吧!月壤是怎么形成的太空中存在着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撞击。发生撞击时会在较大天体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月球表面大块的基岩在小天体的撞击之下被不断打碎、混合、翻动,最终形成了细腻的沙土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月壤。
    • 摘要: 地球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遭遇过无数陨石撞击,其中一些陨石来自太阳系的其他星球。据研究,科学家们已知至少166块火星岩石降落在地球上,但它们在火星上的确切起源地以及它们是怎么到达地球的一直是个谜。近日,天文学家终于利用人工智能追踪到火星陨石的起源:其中一块陨石正是110万年前从火星托廷火山口被"抛射"进太空,最终来到地球。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包含9000万个火星撞击坑的数据库,使用人工智能进一步缩小了候选的陨石来源地——这其中,托廷是第一个和地球上火星陨石相匹配的陨石坑。
    • 张超
    • 摘要: 1伽利略的密语--折射望远镜石破天惊1608年,荷兰人汉斯(Hans Lippershey)用水晶造出了第一台望远镜。仅仅一年多之后,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就通过对望远镜的改装,完成了它的一大步进化--天文望远镜出现了。利用这台望远镜,伽利略发现了月球上的撞击坑,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发现了银河实际上是由众多暗弱恒星组成,也发现了土星形状诡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