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模式
护理干预模式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1篇、专利文献174466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母婴世界、医药前沿、中外健康文摘等;
护理干预模式的相关文献由294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满满、任俊香、刘婷等。
护理干预模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74466篇
占比:99.90%
总计:174647篇
护理干预模式
-研究学者
- 丁满满
- 任俊香
- 刘婷
- 刘立新
- 吴海燕
- 房锡桂
- 朱燕莉
- 李娟
- 李文丽
- 李燕
- 栾芳
- 王婷
- 王新峰
- 王日娟
- 王熊
- 王琳
- 王阿东
- 甘秋萍
- 蔡云霞
- 袁国芳
- 袁晓霞
- 车翠微
- 郑晓云
- 韩萍
- 顾丹丹
- 香慧娟
- 丁丽
- 丁佐鼎
- 万炜
- 于小翠
- 于慧
- 于海城
- 于靖靖
- 伍琴
- 何梦蓉
- 何清
- 何燕
- 何金竹
- 何霁
- 侯照银
- 俞秀丽
- 兰丹
- 兰文丽
- 关利沙
- 农礼荣
- 冯茜茜
- 冯青
- 刘丽娜
- 刘军娥
- 刘凤芹
-
-
黎丽;
陈艳;
许丽;
许莲芝;
黎家明
-
-
摘要:
胃肠道是消化的主要器官,会存在粪便,尽管在手术前已经将肠道清理干净,但是在手术过程仍会存在一定的粪便残留物,行手术切口后粪便残留物极易流出,对切口以及周边皮肤造成污染,若处理不当,术后极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从而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因此,在进行胃肠道手术时,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需要对该类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临床常规护理虽然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护理措施缺乏预见性,导致护理效果始终达不到预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一种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目的的护理干预模式[1-2].本文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应用于胃肠道患者,现对其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如下.
-
-
戴薇;
王婷
-
-
摘要:
目的 探讨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骨肿瘤病区收治的骨盆恶性肿瘤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60例,按基本资料组间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根据骨盆肿瘤切口愈合不良影响因素,采用专家会议论证建立护理干预方案,内容包括手术前后切口系统管理、湿性切口处理、跟踪随访、居家护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和护理。分别于术后14 d开始干预至术后1个月。结果 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切口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第14天,观察组切口愈合计分(PUSH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结束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切口组织修复,提高切口治愈率并缩短切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
-
-
孙秀琴;
黄阿莲;
陈小英
-
-
摘要:
聚焦解决模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是个体信念锻炼的一种教育方法[1],其本质在于通过利用相关资源来寻求解决指定问题的方法与方式.与传统问题解决模式相比,该模式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充分尊重个体、相信个体自身资源和潜能的临床干预模式.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我国发病率较高,约占世界发病人数的35%[2].
-
-
陈碧军;
王丽梅
-
-
摘要:
目的:主要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间在医院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共计60人,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在两组患者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蛋白尿与血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蛋白尿与血肌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能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患者蛋白尿与血肌酐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王梅杰;
崔晓敏;
李亚杰;
姚卓娅;
刘芳丽
-
-
摘要: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EMBASE、JBI数据库中应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20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实验组患者的体质指数[MD=-0.43,95%CI(-0.86,-0.01),P=0.04]、改善其焦虑症状[MD=-0.80,95%CI(-1.33,-0.27),P=0.003]和抑郁症状[MD=-0.66,95%CI(-1.14,-0.18),P=0.008].结论:基于"互联网+"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指数,改善其焦虑和抑郁症状.
-
-
廖秋姣;
周兰岛
-
-
摘要:
cqvip:脊柱结核(spinal tuberculosis,STB)是导致脊柱畸形和瘫痪的主要原因之一,占肺外结核的50%[1]。化疗和手术是STB治疗的主要途径。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脊柱畸形或寒性脓肿的形成[2]。STB为慢性消耗性破坏性疾病,术后可出现如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应激性精神障碍(stress mental disorder,SMD)、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感染、便秘、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等并发症[3]。护理干预是STB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部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对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显著[4]。随着护理理念不断更新,STB术后护理干预模式出现多样化。本文对STB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对策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
张美倩
-
-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针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慢性肾炎患者40例开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参照组20例患者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0例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数据结果表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参照组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患者中运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的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
-
刘珊珊
-
-
摘要: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主要的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仍以常规化的护理服务为主,实验组则构建护理干预模式,渗透优质护理服务理念.通过观察两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发放调查问卷后统计两组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有效构建护理干预模式,使实验组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合理应用护理干预模式,使实验组慢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普遍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模式的有效构建、临床应用价值颇高,可以为慢性肾炎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整体优化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提升慢性肾炎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关键所在.
-
-
王琪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脏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2020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的慢性肾脏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结果:研究组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肌酐和尿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
-
郑月
-
-
摘要: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模式对整体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天津市海河医院2019年1月—10月80例分娩产妇,信封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无痛分娩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产痛、负面心理得分、分娩耗时、不良结局比例.结果 试验组产痛、负面心理得分、分娩耗时、不良结局比例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产妇实施无痛分娩模式,有助于缓解其不良心理,减轻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和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