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渗性
抗渗性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3年内共计112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6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604508篇;相关期刊393种,包括低温建筑技术、粉煤灰综合利用、混凝土等;
相关会议47种,包括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中国水泥协会特种水泥分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交流大会、第八届水泥技术交流会、第十一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等;抗渗性的相关文献由2447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清、G·斯蒂简、王桂明等。
抗渗性—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04508篇
占比:99.84%
总计:605478篇
抗渗性
-研究学者
- 杨清
- G·斯蒂简
- 王桂明
- 余剑英
- 刘杰胜
- 史美伦
- J·L·马丁
- 孟云芳
- M·L·哈维卡
- 刘竞
- 孙永波
- 潘钢华
- 王起才
- 胡现良
- 邓德华
- A·P·马西诺
- E·丁
- 付弯弯
- 刘冬梅
- 刘娟红
- 吴贤国
- 娄宗科
- 孙庆合
- 张戎令
- 张杰
- 彭浩
- 曾力
- 李鹏
- 杨明飞
- 王辉
- 田砾
- 薛力梨
- 许金余
- 贺鸿珠
- 赵腾龙
- 邓可库
- 马保国
- B·A·吉尔
- C·C·陶
- 余其俊
- 余婷
- 冀文政
- 刘军
- 刘曙光
- 周浩
- 唐明
- 孙伟
- 季韬
- 宋少民
- 崔晓宁
-
-
孙杰;
马稳;
吴爽;
冯川;
孙明星;
彭胜;
许奎
-
-
摘要:
基于混凝土抗渗性正交试验,系统分析了水灰比、改性橡胶粉、聚乙烯醇(PVA)纤维和温度4种因素对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对混凝土抗渗性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改性橡胶粉、水灰比、PVA纤维掺量和温度;改性橡胶粉的影响显著水平最高,其掺量对试件抗渗性影响显著水平为F_(0.05)>F>F_(0.1);在试验水平范围内,得出混凝土试件抗渗性最佳水平组合为:水灰比0.34,改性橡胶粉取代率12%,PVA纤维掺量0.1%,温度20°C。通过SPSS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PVA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相对渗透系数与水灰比、改性橡胶取代率、PVA纤维掺量、温度的经验公式。
-
-
覃千高
-
-
摘要: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地铁车站新型防水抗裂混凝土强度、膨胀性和抗渗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粉煤灰、矿粉、膨胀剂和纤维素纤维可以有效提高新型防水抗裂混凝土的强度。对抗压强度指标影响的顺序为膨胀剂>粉煤灰>矿粉>纤维素纤维;对劈裂强度影响的顺序为纤维素纤维>膨胀剂>粉煤灰>矿粉;对限制膨胀率影响的顺序为膨胀剂>矿粉>粉煤灰>纤维素纤维;对抗渗性影响的顺序为矿粉>粉煤灰>膨胀剂>纤维素纤维。综合考虑工程实际需要和各项力学指标,得到防水抗裂混凝土推荐配比为:粉煤灰15%+矿粉15%+膨胀剂6%+纤维素纤维1.6 kg/m^(3)。
-
-
吴昊;
邓跃全;
杨威;
吴婷;
贾彬
-
-
摘要:
采用研发的低成本水性微纳米石墨材料,制备了一种高疏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探究了水性微纳米石墨浆体掺量、聚合物防水涂料与水泥质量比对该防水涂料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微纳米石墨浆体后,该防水涂料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能满足GB/T 23445-2009中Ⅱ型产品的要求,涂膜的抗渗性最高达0.76 MPa;泡水和泡盐水一个月后,其与原试块几乎无异,超出96 h的标准要求;涂膜表面的接触角最大为110°,能达到疏水材料的要求;SEM图显示片状石墨嵌入涂料中,使其结构致密,具有较强的屏蔽作用,同时又增强了涂料的疏水性能。本产品成本较低、性能优越、水性环保,为石墨矿物利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
赖玉成
-
-
摘要:
建筑领域为了提升建筑抗渗、抗裂性能,逐渐研发出多种不同类型的施工技术,抗渗清水混凝土施工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通过该技术完成建筑工程建设,可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抗渗、抗裂性能,为建筑物更好使用奠定良好基础,因而被应用于水处理工程中。基于此,本文以某工程作为研究对象,对抗渗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更好应用该技术提供支持。
-
-
袁欢
-
-
摘要:
将高吸附性石粉替代粉煤灰应用于防水砂浆中,石粉替代率为0、25%、50%、75%和100%时,对M10、M15和M20这3种强度等级防水砂浆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石粉可以优化防水砂浆的颗粒级配,具有良好的填充、保水和晶核效应,能够促进水化反应进程,提高防水砂浆的密实度;掺入适量石粉,可有效改善防水砂浆的保水性、流变性能,提高强度特性、降低收缩率;石粉对压折比的影响较小。总体来讲,高吸附性石粉替代粉煤灰应用于防水砂浆具有一定的技术可行性,可缓解生态压力,实现砂石资源的高效利用。
-
-
孙垚垚;
宋家乐;
张栋梁;
郑斌;
李炜光
-
-
摘要:
利用复配硅酸盐与水解的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水泥砂浆表面进行防水处理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通过SEM观察微观形貌,以接触角、透气性与毛细吸水系数试验,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剂对砂浆抗渗性能的提升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硅酸盐-硅烷复合处理可以抑制单独使用复配硅酸盐的固化开裂问题以及弥补单独使用水解硅烷难以浸渍裂缝的缺陷,提高了表面致密性且形成大量分布均匀的絮状结构,水接触角104°,与未经表面处理的砂浆件相比,7 h气体溢出率降低63.5%,24 h毛细吸水系数降低78.2%,表现出优异的抗渗性。
-
-
李军超
-
-
摘要:
混凝土结构表面质量在建筑物结构或预制构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及强度均匀性对于今后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混凝土结构表面强度也会对建筑物结构的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耐腐蚀性、抗硫酸盐侵蚀性等产生一定影响。文章针对混凝土表面增强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表面增强剂后,混凝土结构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基本没有影响,但可以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混凝土结构回弹强度)和高性能混凝土结构表面3~5mm的密实性能,从而大大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渗性能。
-
-
肖力光;
刘晓天
-
-
摘要:
针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较差的现象,综述了国内外对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研究现状,并对再生混凝土的渗透机理和影响再生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适当降低再生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再生骨料取代率、加入适量矿物掺合料等方法是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几大重要措施,并对再生混凝土在多种矿物掺合料共同作用下抗渗性的变化规律以及再生骨料的强化方法等方面提出展望。
-
-
靳璐
-
-
摘要:
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研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的混凝土具有十分重要工程意义和价值。以室内试验的方式,探讨纤维素纤维混凝土的力学和抗渗性能变化规律,综合工程经济性,建议在具体工程设计中添加1 kg/m^(3)的纤维素纤维和10 kg/m^(3)的膨胀剂。
-
-
郭寅川;
谢波;
周利超;
赵子豪;
黄炜
-
-
摘要:
为了探究动态疲劳荷载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衰减规律及机理,基于抗渗性优选了玄武岩纤维最佳参数;利用自主研发的加载装置设计了疲劳试验,分析疲劳荷载下电通量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荷载作用下微观结构的演化以揭示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渗性衰减机理。结果表明:混凝土抗渗性随玄武岩纤维长度和掺量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规律,基于抗渗性推荐玄武岩纤维的最佳长度为12 mm,掺量为0.08%(质量分数);随疲劳作用次数和应力比增加,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电通量增加幅度低于基准混凝土,其更适合在重载、重交通地区应用;玄武岩纤维细化了混凝土孔结构,无害孔比例增加18.51%,疲劳荷载下混凝土孔径呈扩张趋势,孔分布呈粗化状态;疲劳加载前期混凝土微裂缝主要沿长度方向延伸,而加载后期以宽度扩展为主;玄武岩纤维延缓了混凝土孔结构劣化和微裂缝扩展,从而降低了抗渗性衰减幅度。
-
-
-
Wang-xiquan;
王希泉;
颜世涛;
张云飞
- 《第八届水泥技术交流会》
| 2013年
-
摘要:
研究了石膏掺量对高阿利特水泥抗海水侵蚀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并与普通水泥进行了比较.利用XRD、SEM-EDS等测试方法对水泥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分析、观察;用压汞法对水泥硬化浆体的孔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膏掺量对高阿利特水泥硬化浆体的致密性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水泥砂浆的抗海水侵蚀性能,石膏的适宜掺量为5%,在此掺量下高阿利特水泥的抗蚀系数达1.01,而普通水泥的抗蚀系数仅为0.87,高阿利特水泥的有害孔较少,总孔隙率较低,抗渗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
-
-
Gong Ying;
龚英;
Xiong Huanhuai;
熊焕淮;
Zhu Xiaoliang;
祝小靓
- 《“第九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废弃石粉取代日益紧张的粉煤灰,不仅可解决实际工程中原材料紧缺问题,还可减少石粉对环境的污染.为探索石粉取代粉煤灰用于配制大坝碾压混凝土的可行性,石粉以不同掺量取代粉煤灰,试验研究了石粉掺量对碾压混凝土工作性、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抗渗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吸水动力法测试砂浆孔结构,探讨了石粉掺量对砂浆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粉取代粉煤灰,细化了砂浆平均孔径,致使砂浆微观结构更密实,改善了混凝土工作性和抗渗性;却降低了混凝土强度.若石粉对粉煤灰的取代率不超27%,配制的碾压混凝土性能可满足设计要求,为石粉掺合料在大坝碾压混凝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
王朋
- 《“第九届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三种砂搭配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三种砂即高石粉机制砂、铁尾矿砂和天然砂.通过对三种砂分别进行了筛分试验后,确定了四种不同比例的混合砂搭配方案并进行了筛分试验.根据筛分试验的试验结果,用四种不同比例搭配方案的混合砂对比单独使用的天然砂,对C20、C30、C40三个标号的混凝土进行了试配试验.检测了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力学性能和抗渗性,并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试验得出了结论:三种砂搭配使用组成的混合砂是可以用于混凝土生产的,并且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抗渗性也非常良好,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外加剂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
-
邓淑玲;
曾娟娟;
黎新基;
钟国锋;
蔡铭辉
- 《第十七次全国化学灌浆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以丙烯酸盐溶液、环氧树脂为原料,引入各种助剂,制备了水性丙烯酸盐—环氧树脂互穿网络复合灌浆材料,并对其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环氧树脂与丙烯酸盐在其他助剂的作用下可形成互穿网络交联结构,得到的灌浆材料凝胶体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并且通过调节促进剂、引发剂或固化剂的用量可以实现凝胶时间的控制.
-
-
LI Laibo;
李来波;
LIU Guangzhong;
刘广忠;
LIU Fei;
刘飞;
YAN Zhen;
闫振;
LU Lingchao;
芦令超
-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第九届二次理事会、中国水泥协会特种水泥分会2017年年会暨学术交流大会》
| 2017年
-
摘要: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国家重点推广基础设施,使管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解决了管线直埋带来的诸多问题,是市政管线建设的趋势和方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网络的构建,能够改变以往城市建设中经常性开挖施工的局面,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生态环境.本文以粉煤灰、矿渣微粉为辅助胶凝材料,研究其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用混凝土塌落度、抗压强度、抗渗性的影响,并通过水化热分析、TG分析和颗粒堆积密实度分析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矿渣微粉可以有效的提高新拌混凝土的塌落度,当粉煤灰掺量为67.5kg/m3、矿渣微粉掺量为45kg/m3时,新拌混凝土塌落度增大至110mm;适量的粉煤灰-矿渣徽粉可以提高混凝土28d龄期的抗压强度;粉煤灰-矿渣微粉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水化放热量,有利于改善管廊制品的开裂;适量的粉煤灰-矿渣微粉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抗渗性,当粉煤灰掺量为67.5kg/m3、矿渣微粉掺量为45kg/m3时,混凝土抗渗性能最佳,其抗渗压力达到1.2MPa、抗渗等级达到S12.同时,粉煤灰-矿渣微粉的掺入可以显著降低预制综合管廊的制造成本.
-
-
-
马山
- 《江苏省第十届混凝土新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大规模的建筑开发大量消耗资源,作为短期内不可再生的天然砂资源,从开采到运输的成本都在不断增加,甚至出现部分地区无天然砂可用的情况.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对天然砂的开采更是严加管控.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发使用机制砂已成为解决天然砂资源枯竭、使用成本高昂的重要措施.因此,开发使用机制砂己成为解决天然砂资源枯竭、使用成本过高的重要措施。目前,机制砂混凝土己得到广泛应用,但机制砂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如收缩徐变性能、抗冻性能以及抗渗性能等)仍值得长期深入研究。在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中应不断加强研究,积累机制砂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参数,促进其在工程中更广泛的应用。
-
-
田玉栓;
徐丰博;
陈伟;
唐菊华
- 《中国加气混凝土协会第37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绿色施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号召之下,建筑节能保温也经历了由内保温到外保温、自保温的一系列转变.由于内保温效率低、减小业主使用面积等缺点,应用范围一直比较窄.目前建筑节能保温主要为外保温,在钢筋混凝土或砌体墙外包裹有机或无机保温材料,但在工程应用中有不少缺点:因保温材料防火性能差,当施工质量差时导致火灾及坠落伤人案例时有发生.与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的其他自保温材料相比,伊通保温一体化板具有独特性,其节能、防火、抗渗、质轻且强度高等性能一直备受关注.本工程经方案及设计优化,经节能计算,确定采用250mm厚B04级伊通保温一体化板来满足工程的外墙保温系统要求,这样无需另做保温层或仅在小范围内做附加保温即可满足节能要求,具有高效、安全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