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42107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制冷与空调、石油和化工设备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2011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等;总传热系数的相关文献由36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伟、张振鹏、张淑艳等。
总传热系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107篇
占比:99.67%
总计:42248篇
总传热系数
-研究学者
- 杨伟
- 张振鹏
- 张淑艳
- 朱聪
- 蒋洪
- 陈文峰
- 雷利
- 于成龙
- 于继飞
- 刘永贞
- 吴植仁
- 吴琦
- 宫敬
- 李成见
- 杨海东
- 王晋生
- 王海琴
- 田娜
- 白冰
- 相政乐
- 罗彭
- 陈保东
- 韩树衡
- 饶心
- 齐桃
- CHEN Xun
- K.S. Ong
- Liu Jiuyi
- Qian Caifu
- SHAO Guangshuai
- WANG Wenruo
- 丁凯利
- 万军
- 万宇飞
- 丘锦萌
- 严嘉
- 严永彪1
- 乔沐
- 于家旭
- 于涛
- 仇晓东
- 付子文
- 何金宝
- 侯付彬
- 俞天兰
- 俞潭洋
- 兰美丽
- 冀顶飞
- 冯紫微
- 冷学礼
-
-
谷小兵;
向凤龄;
岳朴杰;
荆亚超;
张金瑶;
王祖武
-
-
摘要:
将平板陶瓷膜组成膜组件对烟气水分和余热进行回收,考察了烟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流速和冷却水温度等参数对膜组件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工况下,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温度、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和冷却水温度的降低而上升;水通量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而上升,水回收效率随着烟气流速的加快先上升后降低;膜组件的水通量和水回收效率最高分别可达22.0 kg/(m^(2)·h)和36.3%。平板陶瓷膜回收的热量主要来自烟气潜热,烟气潜热换热量与水通量呈正相关变化趋势。在实验工况下,平板陶瓷膜组件的总传热系数最高为412 W/(m^(2)·°C),高于多通道管式陶瓷膜和单通道管式陶瓷膜。
-
-
袁林国;
顾永超;
孟丽双;
段余龙;
郭鹏远
-
-
摘要:
通过粘温特性实验及环道实验等,对顺北外输原油的结蜡模型及其建立过程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不加热管道最优经济清管周期模型及满足安全运输的约束条件,结合顺北1联合站-3号阀室间管道不同季节运行工况,分别对其最优清管周期及经济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不加热原油输送管道最优清管周期,相比于其实际清管周期,可以使每公里平均运行成本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分别节约11%、19%、30%和13%。
-
-
庄岳昕;
康迪
-
-
摘要:
根据海外某沙漠油田的特点和前期项目实施经验,针对埋地集输管道设计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管道路由的确定、管道覆土层厚度的确定、管道防腐措施、管道保温方案的确定、总传热系数的选择、溶气原油的黏度和凝固点等问题,以期为后续具体设计提供参考。
-
-
万军
-
-
摘要:
为研究加热输送原油管道总传热系数的计算,确定仪长线的总传热系数,对仪长线沿线各段四季分4次采用探针法测量现场土壤导热系数,结果基本在0.9~2.0 W/(m·°C)之间。考虑到仪长线管径从864 mm到406 mm,采用分段式计算方法,根据苏霍夫温降公式、油流至管内壁放热系数α1的计算公式以及热平衡方程,计算出各管段的总传热系数,并确定了沿线各段总传热系数为2.0~3.0 W/(m^(2)·°C)。根据仪长线运行参数,利用苏霍夫温降公式,进行投产后管道“总传热系数”的反算,结果表明投产初期大冶—武汉段数值比设计值大60%。
-
-
李文龙;
张新国;
王报春
-
-
摘要:
处于地下水环境中的埋地热油管道周围难以形成稳定的温度场,热损失较大,应优先考虑采用保温措施.选择保温层厚度时应综合考虑经济性及安全性.本文根据地下水环境下埋地热油管道的传热规律,对管道总传热系数K值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在给定油品种类和管道直径的条件下,计算得到了不同保温层厚度时的出站温度;对比了不同管径时保温层厚度变化对费用净现值的影响,给出了保温层厚度的推荐值.
-
-
陈寓兴;
周章程;
林霖钊;
田志强;
邓中华;
黎春;
袁小平
-
-
摘要:
为保障长庆—呯和浩特原油管道(长呯原油管道)安全、平稳运行,实现降耗输送,在分析历年沿线温降、地温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经典油温预测工具计算了各管段总传热系数K,且在充分考虑油品物性、运行经验和风险因素基础上,确定了原油安全进出站温度及输量,进而探讨了长呼原油管道夏季一站启炉优化运行方案的可行性.实践结果表明:管道的总传热系数是预测出站温度的关键参数,须选择合适的预测工具;进站温度23°C是确保管道安全平稳运行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出站温度的重要依据;合理的输量可进一步提高方案的稳定性.方案实施后,管道运行能耗较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分别下降了25%、44%、22%、26%,节能降耗效果显著,证实了长呼原油管道夏季一站启炉的可行性,为后续运行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为类似原油管道优化运行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
-
-
-
张在孝;
黄启玉;
张汛;
单锦旭;
朱祥瑞;
张雨
-
-
摘要:
流花16-2油田海底管道原油在深水不保温输送过程中,管壁结蜡对管道全线总传热系数的变化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室内环道蜡沉积实验建立流花16-2油田管道蜡沉积预测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沉积时间条件下管道沿线结蜡速率及结蜡厚度的变化,并引入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概念对管道全线结蜡速率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在管壁结蜡层的保温作用下,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位置处的总传热系数迅速降低导致后管段油流温度升高,管道沿线蜡沉积速率峰值向管段末端移动;随着沉积时间的增长,管道全线结蜡区域逐渐扩大,导致单位时间管道全线总结蜡量增大;根据管道沿线最大蜡层厚度2 mm或管道全线总结蜡量10 m3的沉积时间,推荐流花16-2海底管道清管周期为3~5 d,以保障海底管道的安全运行.
-
-
段云星;
杨浩
-
-
摘要:
固体界面不完整接触会产生接触热阻.为研究固井界面不完整接触产生的微环隙对井筒温度场预测的影响,推导了接触热阻计算方法,并设计空气条件下测试接触热阻的实验进行了验证,最后研究了不考虑固井界面接触热阻的经典方法在预测井筒温度场时产生的偏差.结果表明:接触热阻与接触表面的间距和温度有相关性;固井界面微环隙增大(0.05~1 mm)、注蒸汽时间增加(2~40 d)、地层温度升高(305~400 K)等情况下,预测井筒温度场时不考虑固井界面充填气体的微环隙,将使计算的水泥环外壁温度略有偏低(约3 K),而水泥环内壁温度和地层内壁温度偏高较大(约14 K).提出的将固井界面接触热阻应用到井筒径向传热的方法,可以使井筒温度预测更符合现场实际.
-
-
-
-
Liu Jiuyi;
刘久逸;
Qian Caifu;
钱才富
- 《第八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
| 2013年
-
摘要:
大小孔折流板是一种新的管壳式换热器壳程导流结构,波纹管是一种应用较广的传热强化管,本论文对由大小孔折流板、普通弓形折流板、波纹管及直管构造的几种不同结构管壳式换热器进行流体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比较壳程流动阻力和总传热系数,结果发现在结构参数和流动条件相同的前提下,采用大小孔折流板结构的换热器壳程压力降比采用常规折流板结构换热器降低69%左右;采用波纹管结构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比直管结构换热器的高3%~28%;大小孔折流板和波纹管组合结构的换热器综合性能最好,应用前景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