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肌缺血总负荷

心肌缺血总负荷

心肌缺血总负荷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专利文献44562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科技信息、中国保健、中华保健医学杂志等; 心肌缺血总负荷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仟、余新思、刘凌华等。

心肌缺血总负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44562 占比:99.83%

总计:44638篇

心肌缺血总负荷—发文趋势图

心肌缺血总负荷

-研究学者

  • 余仟
  • 余新思
  • 刘凌华
  • 刘华
  • 刘爱国
  • 刘钰
  • 吕聪敏
  • 孙红霞
  • 张宁宁
  • 张振香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林伯理; 郭孝云; 刘伍妹
    • 摘要: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患者心肌缺血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信丰县人民医院门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31例,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4 h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情况、血脂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RMSSD)、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24 h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显著(P<0.05)。在心绞痛持续时间方面,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更少(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可缓解胸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血脂及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肌缺血总负荷水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贾魁; 李志娟; 邢适颖
    • 摘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依照Gensini评分结果分为观察组(完全阻塞组)和对照组(有病变组),每组50例;同期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研究健康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动态心电图及超声检测,分析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心肌缺血总负荷与其冠心病疾病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次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对照组及观察组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次数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4.61 mm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4.61 mm患者比例数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心肌缺血时间、缺血次数、缺血总负荷及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4.61 mm)均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5).结论:通过评估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及心肌缺血总负荷可有效评估患者病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厚度及心肌缺血总负与其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任丽颖
    • 摘要: 目的 探析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后心率变异性和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变化.方法 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总负荷情况及心率变异性、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心肌缺血总负荷(190.2±2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5±2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50 ms的心搏数占窦性RR间期总搏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RMSSD)、24 h窦性心搏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分别为(108.4±12.1)ms、(15.1±3.4)%、(43.6±9.0)ms、(112.4±18.1)ms,均高于对照组的(98.5±11.4)ms、(12.1±3.9)%、(38.4±8.1)ms、(102.1±15.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美托洛尔治疗能够改善患者心率变异性,同时明显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缓解心绞痛临床症状,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李为; 朱坤; 郑玉水; 陈振岭; 方勇
    • 摘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和心肌缺血总负荷(TIB)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CHD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未发生心肌缺血的32例患者纳入非心肌缺血组,发生心肌缺血的80例患者纳入心肌缺血组。对比两组受试者血清CTRP3水平和TIB,并分析CTRP3与TIB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及CTRP3、TIB对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非心肌缺血组相比,心肌缺血组患者CTRP3较低,TIB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血清CTRP3水平与TIB呈负相关(r=-0.665,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TRP3、TIB均可能是导致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得知,CTRP3、TIB预测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2、0.913,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结论血清CTRP3和TIB与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对CHD合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孙红霞; 胡智慧; 刘凌华; 余仟; 金涛; 杨小乐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TIB)指导稳定型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10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HRV、TIB、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HRV指标、T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TIB均低于治疗前,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T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NT-pro 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均能改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HRV指标、TIB、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HRV、TIB选择的治疗方案可能治疗效果更好。
    • 孙红霞; 胡智慧; 刘凌华; 余仟; 金涛; 杨小乐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HRV)联合心肌缺血总负荷(TIB)指导稳定型冠心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10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HRV、TIB、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HRV指标、T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TIB均低于治疗前,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SD)高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T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均低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次数和NT-pro BNP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药物治疗和血运重建治疗均能改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HRV指标、TIB、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功能,对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HRV、TIB选择的治疗方案可能治疗效果更好.
    • 潘婉娟; 黄莉青
    • 摘要: 目的 探究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徐闻县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1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105例和联合组105例.常规组采用降血压、调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及心率变异性指标.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均显著降低,其中联合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值为(187.32±11.04),常规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为(304.17±12.28),联合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DANN、SDNN、RMSSD均显著提高,其中联合组患者SDANN(146.37±20.35)、SDNN(144.45±20.73)、RMSSD(11.37±3.55),常规组患者SDANN(117.82±17.16)、SDNN(113.37±15.48)、RMSSD(7.52±2.37),相同指标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托洛尔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提高心肌变异性指标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魏希进; 张宁宁
    • 摘要: 目的 观察平心颗粒治疗心肌梗死病人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6年10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门诊及住院的陈旧性心肌梗死病人93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中药平心颗粒,对照组43例用西药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疗效.观察各组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心肌缺血总负荷、心率震荡(HRT)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室性早搏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平心颗粒能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况,提高心率震荡现象,对心肌梗死后迷走活性有增强作用.
    • 摘要: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病人120例,以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24 h心肌缺血总负荷及心率变异性,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心绞痛分级.结果 治疗后,两组心肌缺血总负荷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24 h RR平均间期标准差(SDNN)、短时程平均RR间期标准差(SDANN)、连续RR间期差值均方(RMSSD)、连续50 ms百分数(PNN50)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提高(P<0.05),且观察组SDNN、SDANN、RMSSD、PNN50心率变异性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分级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降低病人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心率变异性和心绞痛症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