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9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9篇、会议论文33篇、专利文献472498篇;相关期刊717种,包括中国纤检、标准科学、中国标准化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客车行业发展论坛暨2015中国客车学术年会、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等;强制性标准的相关文献由1017位作者贡献,包括程志军、李小阳、文松山等。
强制性标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2498篇
占比:99.66%
总计:474090篇
强制性标准
-研究学者
- 程志军
- 李小阳
- 文松山
- 姜波
- 李文娟
- 张传秀
- 本刊讯
- 王伟
- 颜祥
- 刘春平
- 吴憩棠
- 姚宇飞
- 程骐
- 陈渭
- 韩永明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标准化研究所
- 于婷婷
- 余梦洁
- 刘亚娟
- 刘刚
- 刘敏
- 刘斌
- 刘春青
- 刘柳
- 刘泽民
- 刘淑文
- 刘绪华
- 刘美芝
- 刘鑫
- 刘雁翔
- 卢新
- 卢积明
- 卫明
- 叶澄宇
- 司扬
- 吕士健
- 吴振祥
- 吴青萍
- 周宇
- 唐思远
- 孔迪
- 屠国平
- 常永岩
- 张亮亮
- 张培
- 张学义
- 张朋越
- 张玉虎
- 徐丽红
- 无1
-
-
本刊
-
-
摘要: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标准管理中心发布《医疗器械标准目录汇编(2022版)》(以下简称《标准目录》),《标准目录》对截至2022年2月18日,已颁布的1 851项医疗器械标准,其中国家标准235项(其中强制性标准91项,推荐性标准144项),行业标准1 616项(其中强制性标准298项,推荐性标准1 318项)。为便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与监督管理等相关单位参考、应用医疗器械标准,发挥医疗器械标准在服务科学监管、促进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特汇编了《标准目录》。
-
-
樊惠颖;
高淑红
-
-
摘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机构养老的社会需求日益增加,其在我国养老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了加强对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监管,2019年底我国颁布了养老服务领域的第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从2022年1月1日起将全面实施。文章结合笔者在养老机构中贯彻与实施《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工作经验,分析研究落实该国家标准的具体方式方法,从而为推动该国家标准的实施、养老机构的改革以及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参考,以期助推养老服务质量的提升,确保机构老年人的安全。
-
-
林志
-
-
摘要:
经过8年的研究与编制,《公路隧道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已于2019年11月26日颁布、2020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范编号为JTG2232-2019,为强制性标准。围绕建立“隧道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的总体目标,《规范》提出了基于使用功能的隧道抗震设防分类、不同设防分类隧道的三级地震动设防水准、对应不同地震动设防水准的隧道三级性能水平和性能目标、地震反应计算方法、结构性能参数选取及其设计控制目标等成果,建立了公路隧道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并将之推展涵盖钻爆、盾构、沉管和明挖等所有隧道形式。
-
-
-
-
摘要:
1.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和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保证医疗器械生产全过程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_。2.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经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依法取得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从事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活动,应当向所在地设区的_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医疗器械生产备案。
-
-
王伟
-
-
摘要:
一、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的概念(一)建设工程技术标准的内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二条的规定,标准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按照汉语辞典的解释,标准是对重复性概念、事物所作的统一规定.
-
-
敬瑞龙
-
-
摘要: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将“强化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作为我国“十四五”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提出“强化施工图审查作用,全面推广数字化审查,探索推进BIM审查和人工智能审查……,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问题的查处力度,建立施工图审查关键信息公开制度”等细化要求,对施工图审查制度在“十四五”期间的实施和发展路径作出总体部署。
-
-
-
-
-
摘要:
2021年9月7日,浙江省城乡和住房建设厅发布〔2021〕第39号公告: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21)(以下简称《标准》)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3.0.5条为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原《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33/1092-2016)作废。《标准》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主编,本次修编契合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中建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新理念,对原标准进行了梳理、整合与提高。
-
-
周庆强
-
-
摘要:
国务院在针对标准化改革方案中,对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提出了重要的指示,整合和精简强制性标准,建立国家强制性标准体系是当前主要的任务,国家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交通安全、工程的质量、绿色环保方面实施有效的强制性交通标准,但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标准技术和监管能力有着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本文将从交通强制标准的现状和要求为立足点,目的是为交通强制性标准体系献策。
-
-
-
郑寓;
程萌;
顾晓伟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对明确了我国政府主导制定的标准和市场主导制定的标准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2017年新标准化法修正案通过人大审议,明确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政府标准、团体标准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标准化改革过程中的文件分析和对新标准化法的解读,结合水利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政府标准、团体标准进行定位分析,探索各类边界范围,为标准体系建设、制修订工作规划等提供借鉴.
-
-
程萌;
方勇;
许国
- 《中国水利学会2018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我国存在大量的强制性标准,2017年新修订的《标准化法》对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和制定主体做了新的界定.而在国外的强制性标准大多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依附于技术法规而存在.近年来,专家学者对我国对强制性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的认识不尽一致,本文旨在强制性标准与技术法规的来源依据、定义的基础上,结合二者的法律属性与异同点,对强制性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进行探索,厘清二者的关系,为强制性标准的开展提供建议.
-
-
朱毕生
-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按国家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要求,开展水土保持领域强制性标准分类和精简评估研究.在全面收集梳理水土保持领域强制性标准基础上,通过分类汇总,并尝试按标准制定必要性、目的、核心内容、适用范围等因素逐条逐款进行研究分析.71条186款国家、行业强制性标准中,研究建议保留19条74款,整合24条35款,废止7条10款,转化22条67款,为水土保持领域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提供研究参考.
-
-
Ye Ling;
叶凌;
Cheng Zhijun;
程志军;
Wang Qingqin;
王清勤
-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2016年
-
摘要:
我国强制性标准相当于世界贸易组织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的技术法规.本文调研了美国《国际绿色建造规范》、新加坡《建筑物环境可持续规范》、阿联酋《迪拜酋长国绿色建筑规定规程》等官方发布的技术规范,以及我国江苏、浙江、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地的绿色建筑地方立法和强制性地方标准.通过这些实践,分析得到了对于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在发展前提、技术体系、应用实施等3方面的启示建议.从技术体系而言,国内外标准规范均关注了绿色建筑在节能、节水、节材(新加坡较少)、室内环境等方面的性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理念及技术体系框架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高度的共识。同时,绿色建筑的因地制宜也在技术体系中得到了考虑和体现,从发展前提而言,绿色建筑是国民经济发展、居民生活品质提高、资源环境压力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国外、国内大体均是如此。在此基础上,绿色建筑的强制性标准更多了一项前提,即对于绿色建筑技术及其标准化的探索基础,从应用实施而言,首先是绿色建筑的推广及其标准规范的强制性,得到了国家、地方上位法律法规至少是政府部门的要求和保障,有法可依。其次是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规范,一般配套有相应的评估体系、实施指南等作为技术支撑,有据可循。
-
-
董长娟;
胡孟;
李建国;
武秀侠;
李志平
- 《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概述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标准化改革发展新形势;分析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领域标准化发展现状,按照《改革方案》及《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等有关要求,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研究,提出了整合精简结论与建议。文章指出,要制定水质安全标准,水量安全标准。此外,现行相关标准中涉及水源保护、水处理、消毒、水质指标、水量、应急供水保障等强制性技术内容以及包含强制性条文等相关标准,建议针对供水安全保障需求将相关强制性内容汇编为一本农村饮水安全强制性标准,原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饮水领域推荐性标准,相关主管主持部门,选择工作需求迫切、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的领域,开展强制性标准前期研究和试点编制工作。
-
-
-
李小阳;
程志军
- 《第二届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我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发展,体现了国家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体制的不断自我完善.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发展历程,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我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体系发展的建议.
-
-
-
-
李伟刘;
思然;
张亮亮;
郑爽;
郭明
- 《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紧扣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各项战略要求,结合水利标准化工作实际,剖析在新形势下开展《水利标准化管理办法》修订的必要性,并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对强制性标准的清理与加快团体标准的培育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建议指出,应根据国家要求严格控制强制性标准范围,应科学界定政府在水利标准化工作中的定位与职责,要稳步加强各有关部门的协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