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乌鲁木齐
  • 出版时间: 2013-07-27

主办单位:兽医导刊杂志社

会议文集: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 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犬产后低血钙病又称产褥热、产乳痉挛、产仔热、产后抽出症、产后子痫等。rn 本病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2-4周左右、产仔多的母犬,以小型犬为主,大中型犬很少发生,临床诊断时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条件允许可采血测血清钙含量。犬的正常值一般为9-12mg/100 ml,病犬血清钙测定值在8 mg/100 ml以下。rn 本病多发生于冬夏两季,主要由光照不足和产后日粮不合理引起。尤其是在我国北方,犬在生产过后身体普遍虚弱,犬主一般不会在冬夏两季带着爱犬出来散步,因为冬天气候寒冷,怕爱犬感冒,而夏天气候又太热,怕爱犬中暑,因此造成低血钙症的发生。同时犬主在爱犬生产后,经常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给犬补充营养,导致犬过于肥胖,而且日照的缺乏使犬对钙、磷及维生素D的吸收、转化、利用率下降。犬在泌乳时也会损失大量的钙,如果不及时调整日粮结构,产后很快会发生低血钙症。rn 该病的临床症状明显,补钙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除是该病的一大特征。临床上应早诊断早治疗,一般都能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加强饲养管理,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在母犬妊娠和哺乳期适当补充富含钙、磷和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是预防本病的有效途径.对小型产仔多的母犬,在妊娠和哺乳期间除了要保持充足的营养,还应多喂一些骨汤、钙片和鱼肝油,使食物中的钙磷比例保持在1.2:1,保证钙质有效的吸收。同时应保证母仔分开,定时哺乳,最好做到母犬哺乳和人工哺乳同时进行。另外,尽早训练仔犬进食,可以减少母犬的负担,利于母犬的康复。rn 静脉补钙时要缓慢进行,因为速度过快、剂量过大会引起血钙骤升,造成犬心力衰竭死亡。
  • 摘要:本文就《动物防疫法》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第四十六条规定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具体包括关于运输动物和动物产品管理规定的实践应用,关于动物和动物产品输入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规定的实践应用,关于跨省引进乳用和种用动物管理规定的实践应用等。
  • 摘要:亚太区域内各成员国(地区)、FAO、OIE、WHO等有关方面必须通力合作、携手共进,按照《亚太区GF-TADs五年行动计划(2012 2016年)》要求,把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作为区域优先防治病种,在GF-TADs框架下设计、规划项目活动,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共同推动控制和消灭跨境动物疫病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 摘要:微生态制剂或称益生素、益生菌、生菌剂等,是在动物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采用已知有益的微生物,经筛选、培养、发酵等特殊工艺制成的益生菌及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活菌制剂。因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耐药性、无污染、无残留等优点,同时还具有防病治病,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作用,而且克服了抗生素所产生的菌群失调、二重感染、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等缺点,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2012年新饲料法规颁布以来,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重视,其有望成为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最有潜力的替代品,对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养猪业中的应用。在猪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猪的生长速度,改善饲料利用率,防治疾病,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防止仔猪腹泻。许多研究表明,在肉禽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家禽的成活率,增强消化酶活性,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日增重及饲料报酬。在蛋禽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提高产蛋率,延长产蛋高峰期,改善蛋壳质量,减少畸形蛋,并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酵母菌、曲霉菌等添加在反刍动物饲料中,可以改变瘤胃的发酵形式,提高消化道尤其是瘤胃微生物的活性,并可以合成维生素、酵母和霉菌等微生物,促进瘤胃菌体蛋白合成,从而有利于反当动物生长发育。在水产养殖业中,用芽孢杆菌降解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以调节水质,从而减少疾病发生。同时也用于饲料中改善水产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促进水产动物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 摘要:随着夏季的来临,梅雨的增多,最近一些鸽子养殖场,疾病发生较多,尤其鸽子的嗉囊炎在幼鸽期最易感染,发病率最高。如有继发感染,会有很高的死亡率。幼鸽临床表现嗉囊积液、积气、积食等症状。鸽子的嗉囊炎病只是疾病的表现,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嗉囊炎。以下个人观点,分析当前引起嗉囊炎的病因和治疗方法。rn 霉菌中毒:(1)如使用发霉的饲料要及时更换,杜绝饲喂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保证饲料的品质。(2)对于发病的鸽群,饲料中要添加制霉菌素和脱霉剂连用四天为一疗程。(3)饮水要添加保肝的药物。(4)对于个别饲料有发霉的颗粒,要用蓝矾进行清洗。rn 鸽新城疫:(1)加强鸽舍或鸽棚的消毒,选用碘制剂或氯制剂交替使用。对于发病的幼鸽要进行隔离,及呕吐物要进行清理。(2)本病无特殊治疗药物。疫苗防疫最为关键,疫苗要选择有知名度的厂家。同时要选择适合于本地的毒株,才有一定的保护,还要注意疫苗的免疫部位及方法。(3)本病发生时,要根据情况进行紧急接种。有一定的风险,不可冒然行使。(4)治疗时,采取保守治疗,选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胸腺肽成分等,配合一些抗细菌药物如恩诺沙星,防止继发感染。(4)在饮水中可以单独使用多维,增加幼鸽的体质。(5)对于鸽群的预防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中药方剂如清瘟败毒散等中药方剂。
  • 摘要:养猪生产“三思”而“后行”,要协调好营养、免疫、疫病三者之间的关系。要打破固有集约化养殖模式束缚,探寻母猪新型健康养殖之路。其“三思”包括:动物生产要遵循自然法则;消除风险、努力寻找病的困惑;中医朴素辨证唯物主义的整体观辨证论治。
  • 摘要:母猪产后瘫痪是母猪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症。在养殖过程中,由于畜主在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善,补充的钙、磷不足,或因胎儿过大助产时挫伤坐骨神经而引发的一种疾病,俗称“产后风”。该病发生后,治疗及时可以完全治愈;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引起全身败血症。rn 本病发生后如能及时治疗,可基本痊愈。用药时要坚持对症治疗和预防感染相结合的原则。对症治疗主要方法:一是用10%的葡萄糖酸钙50-150 ml或50%的葡萄糖100 ml,一次静注,每天1次,连用药3- 4d;二是葡萄糖酸钙片10片,鱼肝油胶丸10粒,每天1次,连喂5-7d,同时一侧肌注普鲁卡因10 ml,另一侧注射维钙胶性钙20 ml,每天2次,连用3d;三是骨粉270 g,防已40 g,马前子20 g,研为细末混匀喂服,50 kg以下的每次喂10-20 g,50 kg以上的猪用20-35g,每天2次,连用7d;四是用温肥皂水洗肠治疗粪便干燥,也可每天喂服一次硫酸钠50 g,大黄苏打片50片,直到便通为止。产道消炎及预防继发感染主要配合使用抗生素,用葡萄糖生理盐水稀释青霉素加维生素C等药物,静脉注射,连用4-5d。对于一些重症病猪,可以添加适量的强心剂,如安钠咖、樟脑磺酸钠等。
  • 摘要:笔者听了无害化处理的报告,介绍了两种技术都是经过高温降解,但是农业部没有确定标准,所以下面都比较犹豫。第一,环保问题。杭州市一直使用化尸窖,不用把废弃物取出来就不涉及污染、渗漏问题,对监管的要求也不高,但是焚烧化制的处理方法对于环保要求不能达标,有二次污染的问题,环保部门和农业部也没有认可,所以都不能去做。第二,资金没有保证。设备投入的资金和新技术的成本问题,包括使用发酵菌种、锯末等还要进行二次投入,以及设备运转的耗电量都要进行核算。第三,补贴问题。对于农业部无害化处理的80元补贴是否能直接补贴给养殖场进行设备的资金投入。还有标准问题,只有屠宰场的化制可以使用国家标准,对于新技术的出现,国家、地方或是企业都应该有标准以利于执行操作。第四,转运问题。设备对于养殖场来说可以满足需求,但是对于散养户又用不上,转运的车辆问题以及运输中的散播污染都还有很多问题,而不光是处理技术的问题。
  • 摘要: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对疫病防控和动物卫生监督都很有针对性,就无害化处理难题,也参加过农业部的试点会议,但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强制性标准。按照国家的生物安全处理的标准规程提出了几种方法:化制、焚烧、深埋等,今天也听到了爱牧公司和台湾的技术,但是在推广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没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支撑,是否能使用还有待商榷。大家虽然申请了专利,但是安全性、环保指标如何并没有国家的鉴定,但是这个技术还是很有用的,应该纳入强制性的国家标准范围,这样我们推广起来就会比较方便。疫病防控专场中讲到疫苗的问题,现在很多疫苗说明书上都没有标明疫苗残留的时间,注射疫苗多长时间后动物产品可以食用?对于玉林举办狗肉节,国际动保组织提出,注射了狂犬疫苗后的狗肉是不能吃的,但是现在并没有找到证明的依据,注射狂犬病弱毒苗后狗肉是否可以食用,或者需要多长时间的休苗期。这也涉及到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猪瘟疫苗和口蹄疫疫苗等等。
  • 摘要:猪口蹄疫疫苗抗原性,特别是O型口蹄疫病毒的特性决定了疫苗对猪的免疫应答比较弱,在2007年开始进行实验,研究猪瘟、口蹄疫、蓝耳病三种疫苗的注射时间,先注射猪瘟后注射口蹄疫和蓝耳病能保持猪瘟免疫抗体的持续时间,今天得到了哈兽研蔡雪辉研究员的理论证明。另外,邓光明研究员介绍口蹄疫要在免疫一个月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实际操作也是在猪的138天进行二次免疫,从而专家也证实了实验的正确性,对工作大有启发。
  • 摘要: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可引起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乳腺发生硬结、萎缩,甚至化脓、坏疽,完全丧失泌乳机能而被迫淘汰,给奶牛养殖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奶牛乳房炎是由于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原因而引起。通常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和各种损伤使乳房感染。临床型乳房炎,根据乳汁颜色、性状变化、乳房局部变化以及全身反应,即可确诊。对隐性乳房炎目前采取干奶期前定期用试剂监测,其方法简易、准确,便于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减少临床乳房炎的发生。要通过加强饲管、环境卫生、接种疫苗等方面加强疾病的预防。治疗方法包括按摩乳房,患区药敷,乳房基底封闭,注射抗生素,全身疗法,注入碘酒等。
  • 摘要:现在内蒙古自治区5万多家养殖场,包括老式和新式处理设备在内,配备无害化处理设备的只有780家,比例只占到了1.5%左右,即使是规模养殖场也很难做到,更不用说散养户,他们能够就地掩埋就很不错了。根据政府要求、上级安排以及调研情况,内蒙古动物卫生监督所代自治区政府起草了《内蒙古自治区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的意见》,主要推行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因地制宜、属地管理的原则,企业要起到责任主体的作用,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对于今天讲解的无害化处理新方法也是耳目一新,值得在工作中探讨和研究,也希望政府给予推动。
  • 摘要:随着国家对各类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加大,规模场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养殖方式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规模养殖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今后的防疫不再是一家一户遍地开花式的,而重点转向规模场的防疫和监管。规模场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防控更难,风险更大。面对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畜产品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近年来,就如何加强规模场的防疫监管,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模式,在防疫监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调查中发现还存在认识不明,责任不清,监管体系能力不强,防疫体系不健全,各项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要加强宣传,全面提高养殖业主的法律和科技意识,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建场的行政许可和行业准入,加强日常监管,全程跟踪服务规模场的防疫监管。
  • 摘要: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为此,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开展了行业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评选活动,并于2013年1月进行了表彰。rn 创先争优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开展,从中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他们带头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创业致富、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先锋形象,为推动畜牧兽医事业科学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再建新功。rn 以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的争先创优活动为例,可以看到全国各地的基层兽医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着,他们是新时代兽医的典型代表,也呼呼全国的广大兽医工作者,以受表彰的先锋人物为榜样,充分发挥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为养殖户和兽医工作服务,展示了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深入推进畜牧兽医事业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国的新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n 获得“广西水产畜牧兽医行业创先争优十大先锋人物”荣誉称号的10名同志是玉林市水产畜牧业协会会长庞宏忘、南宁市邕宁区野猪养殖协会会长李冬兰、广西水牛研究所所长杨炳壮、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赖永雄、梧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赵春宝、来宾市武宣县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黄政强、河池市凤山县袍里乡谋屯村动物防治员黎承鑫、北海市渔政渔港监督支队海上稽查大队大队长张图文、玉林市博白县博白镇水产畜牧兽医站站长邹冰、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畜牧品改站站长龚天洋。
  • 摘要:灰菜为藜科藜属植物藜,别名有灰苋菜、灰条菜、瞬芒谷和胭脂菜等。全国各地均有生长,牲畜灰菜中毒事件常有发生。灰菜含毒成分和毒理目前尚为明确,可能与灰菜中光敏物质咔林质产生光毒性反应有关,表现为日光性皮炎。rn 2012年7月2-4日,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柴达木一牧民32头牛出现拉稀粪,精神不振,不食草料等情况而速请兽医师诊治。经检查56头牛中有32头牛出现拉稀、涨肚,皮肤青紫两耳肿胀明显,结膜充血发绀等症状,部分牛体温偏高。触诊皮肤较敏感,皮肤背毛呈点状簇立,簇立区皮肤有硬币大的黑斑,低于周围皮肤。rn 通过了解近几日草料及饮水情况,发现放牧草场有大量灰菜生长。结合临床表现确诊为灰菜中毒。rn 治疗方法为:将病牛圈养于暗棚避免日光照射,按体重灌服兑水液体石腊1000 ml,以排出胃肠道内毒物。静脉注射0.5%氢化可的松以抗过敏。静脉注射5%葡萄糖、维生素、氯化钙以起到补液、制止渗出、利尿作用。对体温偏高的牛,应用解热药对乙酰氨基酚以起到退烧作用。更换放牧草场,避免灰菜中毒。rn 通过上述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d后病牛症状消失,皮肤黑斑形成的结痴脱落而恢复原来的颜色。病牛精神及食草量恢复到健康状态。
  • 摘要:高温生物降解是利用高温灭菌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有机结合,处理病害动物尸体组织,杀灭病原微生物,避免产物、副产物二次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技术方法。以高温灭菌技术和生物降解技术有机结合,对病害动物及组织灭菌降解,达到环保的资源利用目的;生物降解基于堆肥理论,在控制水、异味和资源利用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采用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技术处理1吨病害动物或动物产品需经费300元左右(处理每吨含电费170元,生物降解酶、锯末等辅料130元),与通过焚烧、深埋、化制等传统无害化处理技术相比,可节约处理成本70%以上。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设备在操作中采用了电脑控制模式,投料、出料及设备运行全程实现自动化。同时被处理物无需肢解、搬运,省时省工,防止了死亡动物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情况发生。高温生物降解无害化处理过程分为降解、灭菌两个程序。在设备仓内温度达到50℃~70℃时,生物活性酶发挥分解转化有机物的功能,对处理仓内动物尸体进行降解处理。处理完毕后,仓内温度上升到150℃左右,持续两小时对降解尸体进行高温杀菌消毒,彻底杀灭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过降解无害化处理后的处理物可以直接用作有机肥原料或锅炉燃料,不留安全隐患。同时,在处理过程中无味、无烟、无油、无水,清洁环保。
  • 摘要:近年来蛋鸡温和型禽流感时有发生,产蛋鸡采食下降,产蛋率下降0%~40%不等。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为了探讨饥饿疗法对温和性禽流感的治疗效果,笔者对发病鸡群采取口服抗流感纯中药及防继发感染西药饮水,停光照停料饥饿疗法。分别实验了发病初期饥饿疗法、发病中期饥饿疗法、发病后期饥饿疗法及常规方法治愈后强制换羽临床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发病初期饥饿疗法投入最少、恢复最快、产蛋率恢复到等于或高于发病前,总结出饥饿疗法治疗温和型禽流感确有奇效。
  • 摘要:商品肉鸡中目前接种疫苗诱发疫病成为一个主要的疫病发生形式;商品鸡群发生的疫病,有85%~90%是通过接种疫苗诱发的。主要原因有鸡群免疫力低下,商品肉鸡H9隐性感染率高,病菌感染普遍,冻干疫苗污染等。健康鸡群预防措施包括防垂直传播关,防接种疫苗诱发疫病关,出栏保障关等三关。rn 7日龄内鸡群发病后,一定要有效控制后再接种NDH120冻干疫苗,否则,会引起大量的死亡;导致鸡群终生疾病不断。在14日龄、21日龄、28日龄疫苗接种时期,鸡群发生疾病,同样不可以照常接种疫苗。否则,接种后鸡群呼吸道症状更为严重,接种3-4d后死亡率增高,甚至并发流感气囊炎、大肠杆菌等,导致最终无法控制。rn 在21日龄左右发病的鸡群,如果治疗后效果理想的,可以再接种疫苗;如在此时期治疗后效果不理想或不彻底,是不能接种应该接种的疫苗。那么,应该在28-30日龄新城疫易发日龄段进行新城疫治疗性预防;如用抗新城疫特效药物配合气囊炎专用药物,使用一个疗程3-4d;可以保障后期不发生新城疫或传支。
  • 摘要: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或红细胞引起的一种急性血孢子原虫病,是一种高度致死的原虫病,也是危害我国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养鸡户受传统饲养方式的影响,在平时疫病的预防中,主要针对高致病禽流感、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等传染病的预防,而往往忽视本病的预防,一旦发病,将给养殖户带来很大损失。鸡住白细胞虫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避免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做好预防,在本病即将发生或流行初期,进行药物预防,是目前预防本病发生的最有效和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发生本病时,药物应早期使用,效果较佳,当内脏器官已被损害时,效果一般不好。(注意,本病易与鸡新城疫、禽霍乱、曲霉菌病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应注意鉴别)经常保持鸡舍卫生,清除运动场及周围环境中的杂草和灌木,杀灭传播媒介——库蠓及蚋可阻断本病的流行。同时,在流行地区选留鸡群时应全部淘汰曾患过本病的鸡,还应避免从外界输入病鸡。
  • 摘要:本文对鸡传染性鼻炎、败血霉形体感染、滑液囊霉形体、鸡痘、鸡流感、鸡毒支原体感染等六种鸡传染病从特征性症状,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最后提出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 摘要: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呼和浩特地区犬消化道寄生虫仍居高不下,笔者认为还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存在。第一,养犬者普遍存在一个误区,他们认为,犬和主人同室居住,环境卫生,认为犬不可能存在寄生虫,所以没有及时驱虫。第二,目前许多养犬户的犬主要购自于宠物市场,来源比较复杂,卖犬户多未定时驱虫,买犬者买回的犬体内可能已经携带有寄生虫。第三,由于养犬户中许多人并不知道何时该给宠物犬驱虫。第四,一些养犬户常常因自行驱虫而引起犬的中毒或驱虫失败。所以应对养犬户普及养犬知识,建议养犬户对新购进的犬要及时到正规宠物医院按医嘱进行驱虫,并对家养宠物犬每年定时驱虫。1~3月龄的犬蛔虫感染率最高,达70.52%。其次是4-6月龄的犬,感染率达15.27%。而7月龄以上的犬很少感染。这是因为犬蛔虫病的病原主要为犬弓首蛔虫,3月龄内的幼犬吞食感染性虫卵后在小肠发育为成虫。而成年犬感染后,幼虫在其组织中形成包囊,但并不进一步发育,所以成年母犬体内器官组织中隐匿着一些幼虫,可抵抗抗蠕虫药的作用,当母犬怀孕后,幼虫可经胎盘感染胎儿或产后经母乳感染幼犬,幼犬出生后23-40d小肠内即有成虫寄生。姜红和夏德成等报道犬寄生虫感染呈现明显的年龄差异性,即幼龄犬容易感染寄生虫而成年犬不易感染。90%以上都在1-6月龄的幼年犬中。这可能是由于幼年犬抵抗力低以及没有及时驱虫等原因所致。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此阶段的幼犬抵抗力差,更容易感染寄生虫。因此,在进行犬寄生虫病防治时,应将幼龄犬作为防治重点。
  • 摘要: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加快、依法执法的进程也在快速推进,监管问责机制也逐渐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履职追责力度也越来越大。针对动物养殖场环节,动物运输环节,监督执法办案环节的风险点,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免疫过程的全程监管,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防检监测“四位一体”(即防疫、检疫、监督执法、“瘦肉精”监督抽测)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争取推进执法硬件建设,官方兽医要熟练掌握总结提炼技能。
  • 摘要:当前,在我国规模化鸡场中,普遍存在着免疫失败、疫病非典型化、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多、大肠杆菌等条件性疾病常发且难以控制等问题,给鸡场管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免疫抑制的普遍存在,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原发性免疫抑制病的存在。原因主要有过量及不规范地使用疫苗引起的免疫抑制,霉变饲料引起的免疫抑制,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饲料营养缺乏造成的免疫抑制,环境、饲养管理和应激因素导致的免疫抑制。要加强饲养管理,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免疫抑制性疾病的接种预防。适当使用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中草药或免疫增强剂,合理使用药物。
  • 摘要:介绍了台湾目前畜牧业废物处理再利用现状:签约畜牧场病死畜(6 500场),其中生猪存栏约600万头,签约化制车126辆、化制场7家来制成饲料、肥料、油脂。采用化制场运营模式:猪牛羊养殖户的病死家畜通过集运车送到化制场处理,形成肉骨粉和动物油。病死畜禽经过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实现油水分离,化制后可用于制作肥料、工业用油等。rn 处理过程:投入酵益密码→投入木屑或麸皮→收集病死猪、死胎、胎衣等并投入机器中→经过5小时、24小时、36小时三个处理阶段,如水份太大就加入木屑或麸皮,如水份太干就加入清水→48小时后成品可出炉→成品自动出料,无臭无尘,操作简单方便→成品直接打包放置。处理后成品为富含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小肽肉骨粉可作为高档有机肥,用于农作物种植,实现资源循环。设备占用场地小,地址灵活,选择运输方便场地即可。处理过程简便,病死畜禽无需人工切割、分离,可实现全部自动化操作。处理过程无烟、无臭、无污水排放,符合绿色环保要求。处理后产物可作为生物有机肥用于种植蔬果,且蔬果成长表现良好。
  • 摘要:规模养猪户雷某自述,近日改用了刚在农户家中收购的新玉米来喂猪,第一天就发现猪群不喜吃饲料,认为是换了玉米的正常情况,可是过了2d就发现猪群中有10多头猪不进食,精神沉郁,检查体温正常,随后的4~7d中病猪就增至到90多头,且在各种阶段的猪都有发病,病情严重的是妊娠母猪和架子猪。有两只妊娠母猪出现了流产,架子猪也发生了4头猪的死亡。同时自用了解热镇痛、抗生素和磺胺类等药物治疗均不见效。rn 可根据猪的临床症状、死尸剖检情况特别是对饲喂的玉米等饲料的检查情况等,可初步诊断为黄曲霉素中毒病。要确诊此病需进行实验室诊断。rn 防治本病重要在预防,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建议养猪户绝对不能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发现猪黄曲霉素中毒的可采取以下措施:应当立即停喂发霉玉米饲料,对场内所有生猪要加强饲养管理,将发病猪与健康猪分开饲养和管理。对病猪要供给适量富含糖类的混合饲料,如小麦麸、大麦粉和稻谷粉等饲料饲喂。也可在病猪饲料中交替投拌硫酸钠和人工盐(硫酸钠44%,碳酸氢钠36%,氯化钠18%和硫酸钾2%混合物),剂量均按5%的比例投拌饲喂。对病情严重的猪静脉注射25%葡萄糖溶液500-1000 ml.同时在病猪饮水中加入口服葡萄糖或多维素,让猪自由饮服。rn 通过采取以上防治措施,3d后病猪采食和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好转,重症病猪通过对症治疗也得到康复。rn1周后所有病猪都恢复了健康。
  • 摘要:7月27日,由兽医导刊杂志社主办,新疆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兵团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天康畜牧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3第九届兽医发展高层论坛在瓜果飘香的新疆乌鲁木齐市盛大召开. 大会专门针对有关无害化处理问题进行了圆桌讨论,代表们结合本地区自身情况和不同特点实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就当前无害化处理工作,亟需厘清并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一是对于无害化处理建设,国家应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就动物无害化处理,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新的技术手段,但安全性、环保指标如何没有国家的鉴定,在实际推广中会存在许多的问题,应有一个国家强制性的标准会更好。二是必须明确无害化处理的责任主体是谁?根据《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兴办动物饲养场,应有相应的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染疫动物产品的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和清洗消毒设施设备。明确了无害化处理的责任主体是养殖企业而不是政府。三是对无害化处理的补助要落到实处。国家目前对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有80元补助,一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偏差,认为是对病死动物的补助。建议这笔资金投入到设施装备上,发挥实际作用。四是各地在推动无害化处理建设时,应推行企业参与、因地制宜的原则。对一些偏远地区、地广人稀的散养户能做好就地掩埋就不错了;对集中饲养区和人口稠密区,企业要起到责任主体的作用,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政策倾斜。
  • 摘要:今年黄浦江事件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农业部也将无害化处理工作列为了重中之重,国家发改委也划拨了一定资金,对无害化处理进行80元补助,这个补助是有必要的,但是如何将这笔补助用在关键处是核心问题。就山西来讲,申报制度和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有时国家大量资金投入后不一定能收到预计的效果,建议这笔资金是否能投入到设施装备上,发挥实际的作用。一个县的补助一年可以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可以来购进设备分布到乡镇和大型养殖场、屠宰场。建议农业部同志能起草政策性的文件报告,将补助经费落到实处,发挥社会效应。无害化处理措施的环境、条件等国标方面应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出台强制性的措施,国家投资百万、千万建设的大规模养殖场很多都没有无害化设备,一旦发生大规模疫情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无处理设备的养殖场国家就不应该投资,会给疫病的防控带来很大的隐患。
  • 摘要:对于不同阶段的鸭的饲养管理,本文提出,在产蛋初期(130-200日龄)和前期(201-300日龄)要精心饲养保持光照和温度,公母合理、嬉水促“性”,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在产蛋盛期(201-400日龄),本阶段应提高饲料质量(增加日粮营养浓度),喂给含19%-20%蛋白质的配合饲料,并适当增喂颗粒型钙质和青饲料。当放牧时间减少时或者从不放牧时,需给蛋鸭补喂10%的鱼粉和适量的“惠中全维”。在产蛋后期(401-500日龄),此阶段的管理要点是:根据体重和产蛋率确定饲料的质量和喂料量,加料,每天保持16 h的光照时间,不能减少,增加鸭子的运动时间。
  • 摘要:本试验对采用不同工艺生产的铝胶配制的稀释液,对猪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较,结果表明,新工艺生产的铝胶稀释液同传统工艺铝胶比较,免疫后14d攻毒保护率无差异,但在免疫后30 d的猪丹毒抗血清生长凝集效价,明显高于传统工艺铝胶组,也高于生理盐水组。铝胶佐剂作用机制,目前研究认为主要存在两种机制“储存库效应”和“免疫刺激效应”,新工艺生产的铝胶颗粒达到纳米级,纳米级铝胶颗粒粒径小,并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其佐剂效果好于微米级铝胶,特别是免疫刺激效应好于微米级铝胶。试验发现同批猪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分别用传统铝胶、新工艺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免疫小白鼠,发现只有传统铝胶组出现死亡,小白鼠的死亡是在攻毒前,所以可以判定死亡是由铝胶副作用引起,而相应的试验猪是安全的,但发现传统铝胶组试验猪,接种部位出现红斑、肉芽肿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铝胶组和生理盐水组未发现,导致试验猪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传统铝胶颗粒大,注射后,不易被机体吸收,从而在局部形成炎症。实验结果还证实,两种铝胶佐剂稀释液明显好于生理盐水,因此本实验对在实际生产中免疫猪丹毒、肺疫二联活疫苗使用铝胶稀释液,可提高免疫效果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摘要: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的企业要做的不是怎样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更不是以次充好,抄袭冒充,而是沉下心来,脚踏实地把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做好。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更应该从基本国情出发,在制定政策时认真评估政策的可执行性,不要因为一味的向“国际看齐”,而忽略了行业的实际状况,当制定的标准超越执行能力的时候,那执行者必然会想出各种“非常规”办法来达到标准了。只有从这些点滴做起,才能让畜牧行业重新走上正路。
  • 摘要:在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及整个社会关心和关注的重大问题的今天,影响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关口——畜禽养殖生产环节,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负责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工作和其他有关动物防疫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第五十八条规定,“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本法规定,对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以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加工、贮藏、运输等活动中的动物防疫实施监督管理。”规模养殖场(户)要确保畜禽健康,实现正常生产,并保证所生产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除了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搞好场址选择、给畜禽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并实施、建立严格的防疫及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且有效执行外,在我国,作为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也就显得非常必要。rn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工作要求和规定,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认真履行动物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全面施行官方兽医驻场(户)监管制度,从政府部门层面有效地监控和保障了动物防疫和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rn 上级动物卫生监督制定完善统一的畜禽养殖场驻场官方兽医监管工作职责内容,以便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实施。rn 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进一步细化畜禽养殖场驻场官方兽医工作职责内容,强化目标责任考核,以进一步增强官方兽医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对单位负责、养殖场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责任感,踏实、认真、仔细地做好畜禽养殖场的监管工作。rn 加强自身学习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基层动物卫生监督部门整体业务素质和动物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是近些年根据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而由原来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门组建的一支新兴农业行政监督执法队伍。因此在行政监管和执法能力方面都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以强有力的部门监管手段和措施,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并从生产基础环节保障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 摘要:2013年4月5日,淮安区季桥镇一养鹅户丁某饲养的18日龄、3500只雏鹅发生以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拉稀、死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丁某曾先后使用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痢菌净、氟哌酸等药物进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截止4月8日共死亡812只.于是丁某前来求诊.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小鹅瘟.应立即隔离发病雏鹅,紧急注射小鹅瘟高免血清和禽类干扰素,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预防。
  • 摘要:猪链球菌感染是对集约化规模养殖场造成重要影响的一种疾病。目前,美国兽医诊断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链球菌是猪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此外,曾经感染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症(蓝耳病,PRRS)的母猪所哺乳的保育猪,其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显著增加。rn 猪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球菌,可在大多数猪的扁桃体内存活,引起脑部(脑膜炎)和其他组织器官(败血症)产生病变。虽然猪链球菌大多与脑膜炎有关,但也会有其他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瓣膜性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流产。而且,猪链球菌也被认为是肺炎的继发病因。猪链球菌有多种类型。在北美,2型和3型,然后是1型、7型和8型是最为普遍的,不过各血清型间可能会由于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rn 在了解链球菌对抗生素易感性之前,可对受感染的仔猪分别注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并给予支持性护理。早期治疗可有效预防猪只死亡,且完全康复的机率大大增加。通常来说,链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rn 如果猪只出现沉郁或痉挛时,可对其使用镇静剂、消炎药以及输液治疗。受感染的病猪必须从栏舍中隔离出来,因为它们可能会排出大量的病原菌,感染同栏的其他健康动物。病猪需要经口服或直肠给予水和电解质。而输液的比例为12 ml/kg体重(5 ml/磅)。此外,受感染的病猪应给予舒适、温暖的环境,并在其胸骨处撑起。rn 一般情况下,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大多数猪链球菌是无效的。针对同群其他动物的治疗措施也必须考虑在内。全群注射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或其他对链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具有一定价值。如果其他动物受感染,或以往经验证实这是个不错的方法,这尤其如此。rn 适当的改变管理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拥挤、通风不良、干旱、混养以及移动猪群等应激因素,对于有效的控制发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在确认畜群处于发病高风险时期之前,策略性的进行抗生素饲料用药会有显著的效果,但这往往会导致临床发病的压力转移到生产周期的后期。如果疾病对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根除和重的控制措施。rn 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工具来监控畜群感染的情况,重点考虑重新引种的畜群中是否存在临床地方性疾病。而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包括在畜群中使用当地猪链球菌流行株的菌苗(商业或自家苗)等。不过,这些菌苗只对疫苗中特定血清型的猪链球菌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从康复的病猪中鉴定链球菌的血清型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在一些猪场中已发现商业菌苗(通常仅适用于2型链球菌)免疫失败的案例,这可能是由于其他血清型链球菌感染所造成的结果。另外,也可对畜群使用自家苗(从康复猪群中分离的菌株)。不过,无论是商业苗还是自家苗,其成功率都不是很高。迄今为止,免疫失败的原因还不明确。活的强毒株可使机体产生巩固的免疫力,而灭活毒株诱发机体产生的免疫力则较差。然而,目前市面上并没有可供使用的活苗。为了避免把猪链球菌引入未受感染的猪群,询问种畜来源的具体情况显得尤为重要。引种前必须向当地的兽医了解详细情况以获得足够的信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或交叉培养等遗传育种措施也可能使得病原菌在畜群间传播。
  • 摘要:从事兽医临床工作多年,发现有很多的乡村兽医和养殖大户在猪疾病防治中存在误区, 看到猪发热,就立即使用安乃近、氨基比林等退热药,看到猪腹泻,就立即用止泻药或抑制胃肠平滑肌蠕动的药物如阿托品、地芬诺酯等,看到猪咳嗽,立即使用止咳药物,看到呕吐立即用止吐药,有的养殖户盲从临床兽医的治疗,而不听取专职兽医的预防忠告,以及消毒的误区等,常因用药策略不当使小病变大病、大病变疑难杂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不但提高治疗成本,而且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告知广大乡村兽医和养殖户,避免疾病治疗误区非常必要.
  • 摘要:近些年,我国虽然在奶牛养殖与疾病防治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很多地区由于奶牛饲养粗放、规模小,养殖户对于奶牛养殖技术又比较薄弱,而且奶牛在一年中总是处于高负荷运作状态,所以常引发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疾病的防治方法,包括奶牛酮病、骨软症、佝偻病、低镁血症、异食癖、白肌病、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缺乏症、微量元素锰、锌缺乏症、自咬症等;也有的学者将母牛卧地不起综合征,产后瘫痪及瘤胃酸中毒等疾病列为奶牛的营养代谢疾病。
  • 摘要:1987年高致病性蓝耳病首先出现在美国;1990年欧洲各国相继出现PRRS疫情;1992年OIE正式命名该病毒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1996年我国郭宝清等首次分离到该病毒,即CH-1a株;2006年我国出现高致病性PRRSV的变异毒株,现已成为主要流行毒株,中国江西首先暴发,传播迅猛。高致病性蓝耳病为高发病率(50%~100%),高死亡率(20%~100%),可持续高热长达10 d(41℃),多发生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中大猪多发。发病初期皮肤潮红、嗜睡、厌食,发病快速的可在一周之内死亡。紧急预防接种时,对发病猪可先行隔离,高热便秘的猪应采取退烧和通便等对症疗法,待有所缓解时,再实施免疫,这样会减少损失。紧急预防接种时,可能会加速感染猪和发病猪的死亡,请用户正确对待。建议使用药物:黄芪多糖、双黄连、鱼腥草、VC和阿司匹林。抗生素慎用。
  • 摘要:兽药是防治动物疫病和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关系到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针对经营者素质,认识不足,不按要求操作,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经营场所、库房不达标等问题,提出要加大对兽药经营者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兽药市场准入制度,提高监管力度和执法水平,加大对无证经营或经营假劣和违禁兽药的打击力度,强化兽药安全使用的指导。
  • 摘要:本文对鸡沙门氏茵病、禽弯曲杆菌性肝炎、鸡白血病、鸡包涵体肝炎、鸡盲肠肝炎、鸡弧菌性肝炎、鸡淋巴细胞白血病等七种肝脏明显病变的鸡传染病从特征性病变,流行特点从临床症状,病理特点等方面进行鉴别。最后提出了药物治疗的方案。
  • 摘要:支原体是一种能够引起肉牛和奶牛多种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也是牛呼吸道综合症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牛支原体除了导致肺炎、乳腺炎外,还可导致关节炎、角膜结膜炎、耳炎、生殖道炎症、流产与不孕等多种疾病。在临床病例中牛支原体引起的疾病没有典型症状,且常常与其他多种致病菌混合感染,与其他疾病难以区分,所以极易被忽视。自1961年在美国首次分离到支原体以来,之后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发生过牛支原体相关疾病的疫情;我国在2008年也首次报道了牛支原体肺炎的疫情,发病率为50%~100%,病死率高达10%~50%,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牛支原体相关疾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方法以及疫苗研究进展,提出要早诊断,早治疗,加强牛群引进管理和检疫,加强牛只的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
  • 摘要:畜禽免疫是有效预防传染病流行和发生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力度。然而,由于畜禽个体差异、疫苗质量、操作技术、健康状况等诸多因素影响,免疫后经常发生副反应或病理过程,有些甚至引起死亡,常出现了“不打疫苗不发病,一打疫苗就发病”的尴尬局面。造成养殖户对防疫工作持有怀疑和误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防疫工作也越来越难以开展。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和观察,从机体应激反应,机体疫病潜在因素,机体过敏反应,人为因素四个原因入手分析了产生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
  • 摘要:高温与生物降解复合处理技术,是高温灭菌与生物降解技术的结合,即在特定的处理器中高温灭菌、破碎并启动降解的过程。处理病害动物尸体,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可以实现环保及资源利用的目的。工艺流程:动物尸体→破碎灭菌和降解→形成有机肥料。rn 高温汽化技术通过对压力容器的汽化加热,达到彻底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效果,有效控制污水的产生,并结合相关处理技术实现不同的产物利用目标的方法。工艺流程:动物尸体→直热汽化→细碎干燥和细碎降解→形成肉骨粉和油脂或者有机肥料。经过200℃(4 kg/cm2),维持4小时以上,即可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 摘要:鸡球虫病是鸡的一种常见且危害十分严重的寄生虫病,以下痢、血便、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死亡为特征。该病对雏鸡、育成鸡危害尤为严重,除引起雏鸡死亡外,病愈鸡生长、发育、增重、产蛋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根据鸡群大量减食、排血痢以及盲肠病变可初步诊断为鸡球虫病;从病鸡血便和病死鸡盲肠黏膜镜检到球虫卵囊可进一步确诊该群鸡患球虫病。在疾病防治上要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免疫预防。
  • 摘要:新城疫(ND)和禽流感(AI)是危害养禽业最为严重的两种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这其中,ND与H9亚型AI混合感染发病率最高,在临床上最常见,给我国的养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国内外普遍使用疫苗(有活苗和灭活苗两种)预防这该疾病,单苗的使用较为普遍,但单苗存在使用不便,两次免疫造成养殖成本上升。为此研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二联疫苗将两种病毒抗原联合,达到一针防两病的目的,对预防控制危害养禽业的两种主要病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灭活疫苗是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杀死病原生物所制备的一种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灭活疫苗是先对病毒或细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灭活疫苗即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主要是由甲醛灭活后与油佐剂混合乳化制成。所有的乳化剂分子都是由极性的亲水基团和非极性的亲油基团两部分组成。而且两部分分处分子两端,形成不对称的结构。这样的分子结构使得乳化机分子一部分可溶于水,另一部分易于和油相结合。乳化剂的作用就在于使用机械作用分散所得的液滴不互聚集结。乳化机在成品质量方面发挥的很大的功效,影响着产品的质量,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对不同乳化剂进行研究,以便指导生产。研究表明,美国进口佐剂、法国进口佐剂、杭州10号兽用白油三种佐剂制备成单相油包水型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通过观感、剂型、粘度、稳定性、免疫效果几方面的观察、检验,得出进口佐剂乳化效果好,更符合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二联灭活疫苗的生产,但是法国进口佐剂、美国进口佐剂没有得出明显的区别,下一步我们将对这两种进口佐剂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在相同条件下,将选择质优价廉的进口佐剂。
  • 摘要:刚产下的仔猪有的出现全身瘫软,没有呼吸,但心脏仍在跳动的假死状况,如不及时抢救或抢救方法不当,仔猪就会由假死变为真死。急救前应先把仔猪口鼻腔内的粘液与羊水用力甩出或捋出,并用消毒纱布或毛巾擦拭口、鼻,擦干躯体。急救的方法有下列10种。rn 立即用手捂住仔猪的鼻、嘴,另一只手捂住肛门并捏住脐带。当仔猪深感呼吸困难而挣扎时,触动一下仔猪的嘴巴,以促进其深呼吸。反复几次,仔猪就可复活。rn 仔猪放在垫草上,用手伸屈两前肢或两后肢,反复进行,促其呼吸成活。rn 仔猪四肢朝上,一手托肩背部,一手托臀部,两手配合一屈一伸的猪体,反复进行,直到仔猪叫出声为止。rn 倒提仔猪后腿,并抖动其躯体,用手连续轻拍其胸部或背部,直至仔猪出现呼吸。rn 用胶管或塑料管向仔猪鼻孔内或口内吹气,促其呼吸。rn 往仔猪鼻子上擦点酒精或氨水,或用针刺其鼻部和腿部,刺激其呼吸。rn 将仔猪放在40℃温水中,露出耳、口、鼻、眼,5 min后取出,擦干水汽,使其慢慢苏醒成活。rn 将仔猪放在软草上,脐带保留20~30 cm长,一手捏紧脐带末端,另一只手从脐带末端向脐部捋动,每秒钟捋1次。连续进行30余次时,假死猪就会出现深呼吸;捋至40余次时,即发出叫声,直到呼吸正常。rn一般捋脐50-70次就可以救活仔猪。rn 一只手捏住假死仔猪的后颈部,另一只手按摩其胸部,直到其复活。rn 如仔猪因短期内缺氧,呈软面团的假死状态,应用力擦动躯体两侧和全身,促进其血液循环而成活。
  • 摘要:曲麻莱县约改镇长江村位于曲麻莱县东北部,2012年9月16日,疫控中心接到该村一家的疫情报告,说自家放牧的牦牛有86头,有22头发病,已死亡8头。接到疫情后,县动物防疫部门立即安排专人对该次疫情进行了诊治控制和扑灭。根据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并对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初步诊断为牛出败,随后组织人员对该家的牦牛进行隔离,紧急免疫注射,对厩舍进行全面消毒等措施,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rn 据现场调查记录,病牛初期体温可高达41℃-42℃,精神萎靡,结膜潮红,呼吸和脉搏加快,食欲不振,全身衰弱,鼻子流出带血泡沫,有的腹泻,粪便带血、恶臭,被毛粗乱,肌肉震颤,常伏卧不起、流泪,最明显的症状是头颈、咽喉等部位出现水肿,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病牛咽部发生吞咽、呼吸困难,卧地不起,常常来不及查清病因和治疗就虚脱死亡。rn 病牛尸检可见咽喉部、下颌间、颈部与胸前皮下发生明显的凹陷性水肿,手按时会有压痕;肿胀部呈出血性胶样浸润,上呼吸道黏膜卡他性潮红。全身浆膜、黏膜及肺、舌和皮下组织广泛性出血,肝、肾实质变性,淋巴结显著水肿,体腔积浆性、纤维素性渗出液。rn 根据流行特点、症狀和病变可对牛出败作出诊断。其病理诊断要点为:(1)败血型常见多发性出血及咽喉部水肿;(2)肺炎型常见纤维素性肺炎与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3)牛出败与炭疽及气肿疽要区别诊断。rn 预防牛出败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抵抗力。根据调查,牦牛巴氏感菌病主要发病期在每年的4-6月份,因为这个时期是牧草青黄不接的匮乏时期,加上青藏高原气侯寒冷,当地的牦牛整个冬天只是露天圈养,牦牛的膘情处于最瘦弱时期,因此,要做好牦牛的冬季保温和补饲工作。同时要定期预防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100 kg以下牦牛皮下或肌肉注射4 ml,100 kg以上牦牛注射6 ml,免疫力可维持九个月。rn 发病时,应立即隔离病牛,并对污染场所严密消毒。病牛的垫草、粪便等排泄物中有大量巴氏杆菌,要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病牛厩舍及周围环境要用石灰水或3%的来苏儿液消毒。病死畜是该病的重要传染源,病牛和死尸必须在防止细菌扩散的原则下宰杀或进行无害化处理。病牛可用磺胺嘧啶钠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续注射3d。重症病牛在用磺胺药物的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钾,四环素配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疗效也较好。
  • 摘要:对于口蹄疫,依照国情,应采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制策略,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行政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早、快、严、小”的扑疫原则,有效的“五强制”综防措施来予以防范。国内控制FMD的关键问题。免疫预防是核心内容,来保护易感动物。扑杀病畜及同群畜是关键措施,用以扑疫灭源,但是实际工作中很难实施,主要还是经费问题。严格控制疫源移动,切断传播途径。加强诊断监测,早快严小的扑灭疫病。加强疫苗免疫应用,坚定免疫信心。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可以增强动物机体抵抗疫病的能力,减少或缓解疫病流行和发生强度。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很多,并不是所有经过免疫的动物都能达到预期目的,甚至发生免疫失败。应对新疫情的举措。由于病毒病原性和宿主嗜性的变异,使疫情更加趋于复杂,研发部门及时研发推出了新型疫苗: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MYA98/BY/2010株)和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利用合理的免疫程序,高度免疫覆盖率和规范的免疫操作能够很好的控制疫病流行,但是对于口蹄疫强调要进行二次的强化免疫来产生有效的IgG抗体,并且增强抗体的持续时间和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保证全程“冷链”体系,防止疫苗保存不当导致疫苗失效。
  • 摘要:本文从人员管理,设施设备的管理,车辆流通,清洁和消毒,清洁和消毒后要进行检测,保证清洁和消毒的效率等角度介绍下美国的生物安全和采取怎样的措施保证农场动物的生物安全良好。生物安全最主要的目的:第一:要预防新来的疾病,第二,要控制现有的疾病,从而防止动物疾病在农场间的传播。动物的生物安全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同时影响动物的健康和动物产品的产量以及农场的效益,是治疗动物疾病最经济的方法,这也是农场主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保证良好生物安全的关键因素:第一是有计划性,第二要考虑到农场的风险因素,采取正确的对策方法。生物安全的计划要灵活简单,容易实施,且多方位而考虑全面。农场的风险要考虑到某种疫病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存在和传播,也必须了解哪种疾病对于自己的农场是最重要的,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农场以及疫病是如何传播的,从中分析出最重要的关键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考虑风险时,也要考虑动物的几种因素,比如动物的年龄、免疫状况、健康状态、环境和压力因素、种属因素。
  • 摘要:今年8月3日,泰州市胡庄镇刘元村邻近4户农家的生猪相继发病、死亡,农户间生猪发病间隔时间约一周左右,同圈生猪一般3- 4d内相继发病死亡,4户共存18头,发病共17头,其中包括一只怀孕4个月的发病待产母猪,病猪以呕吐为重要临床表现,呕吐前生猪饱食无任何明显先兆,一旦呕吐症状出现后,一般3h左右死亡,最快约2h,截止8月23日,共死亡10头,早先发病的2户16只生猪已全部死亡,病猪曾用阿托品2 ml/只,青霉素钾盐160万国际单位/只肌注急救无效。rn 病猪体温正常,在39.2℃~39.5℃,架子猪体重在35~50 kg。母猪在150 kg左右。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且发病的怀孕母猪还表现呼吸急促,呼吸次数为60次/min,频死猪粪便腥臭,皮肤,嘴角呈紫色,死猪可见肛门直肠黏膜充血稍外翻,像有一红色圆环。rn 以胃肠道黏膜出血为主要病变。剖检3只,见心内膜出血,外冠状沟可见出血点,喉头黏膜充血,胃黏膜出血,胃底壁有8~10cm2见方不等的出血斑,十二指肠端有散在密切的出血点,但未见血样内容物,空肠、回肠端出血严重,只见肠黏膜呈血红色,肠管内充满血水,大肠黏膜出血少,仅见散在少数出血点,直肠端黏膜未见出血点,膀胱黏膜均有散在出血点,腹股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外周出血,其他脏器未见病变。rn 肝脾涂片镜检未见可疑病菌,肠内容物涂片染色镜检,未见梭菌,送检2份样品至扬大牧医学院微生物教研组,结果检测为溶血性大肠杆菌,用病猪肝、脾1:5稀释的研钵液30 ml腹腔注射于小白鼠,一周内未见异常。rn 用氨苄青霉素1g/只和庆大霉素16万单位分点联合用药,1d2次,病猪连用4d,同群猪做预防性治疗,连用2d。VK3肌注40 mg/只,用药一次。猪圈内外用百毒杀消毒。rn 一周后回访,仔猪未发病,母猪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尚能半饱。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