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农业科学>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西安
  • 出版时间: 2004-04-03

主办单位:中国鸵鸟养殖开发协会

会议文集:2004年世界鸵鸟发展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种鸟饲养管理在诸多生产环节中可喻作龙头,龙头不举,整个龙身就不会活络。本文现结合几年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谈点浅见。指出鸵鸟系谱档案的建立是搞好生产各环节管理的首要前提;确保高产核心群管理的思路;建立科学的淘汰机制;规律性的培育后备种鸟,保证种群生产性能的最优化。
  • 摘要:蓝颈鸵鸟是非洲鸵鸟的主要品种之一,而且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养殖鸵鸟品种之一,因其体型比黑颈鸵鸟大,肉及皮张产量高和生长速度快(9~10月龄即可达到屠宰要求)而受到养殖者的青睐。但在养殖上仍存在很多技术问题,其中育雏、饲养与疫病防治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要问题。另外,指导鸵鸟口粮配制的饲养标准及饲料营养价值,多数是参考其它家禽(特别是火鸡)的资料而拟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了解鸵鸟的解削特点。本文对一只15日龄雄性蓝颈鸵鸟进行了解剖观察及部分测量工作,旨在提供一些蓝颈雏鸵鸟的解剖学基础资料,希望能对鸵鸟的临床医学及管理有所帮助。
  • 摘要: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带动了分子育种学的兴起,结合鸵鸟育种工作的现状,本文讨论了基因定位、分子标记育种和分子进化在鸵鸟遗传育种工作中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分子遗传学在鸵鸟遗传改良中应用的重要性。
  • 摘要:红颈鸵鸟的蛋重、蛋壳重、蛋壳厚度分别比黑颈鸵鸟重81.8g、15.45g和厚0.1 mm;红颈鸵鸟种蛋在同一湿度下,出雏时间比黑颈迟12小时,孵化温度提高0.2 可与黑颈种蛋同步破壳;需要助产率为1 5-20%,种蛋在80-85%自动出壳之后存下来未啄壳的进行检查判定助产打孔的位置:(1)胎位正的弱胎在钝端气室阴影处打孔;(2)胎位不正,必须寻找胎儿喙的部位决定打孔的位置;(3)找不到胎儿喙的位置在卵的锐端打孔;打孔的方法,用钳子或尖咀钳在确定的部位打破硬壳硬壳钻孔,孔的直径O.5-1mm。
  • 摘要:对15只体况较好的黑颈公鸵鸟分别用电刺激法、按摩法、假阴道法进行采精。电刺激法和按摩法属于强制采精,获得的精液品质较差;而假阴道法采精效果较好,而且对鸵鸟的刺激较小,精液品质优良。试验表明,在对雄鸵鸟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教之后,利用台鸟,采用假阴道法采精是简单可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方法。
  • 摘要:初步测定鸵鸟精液的几个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鸵鸟精液是乳白色略有腥味不透明的液体。鸵鸟的射精量为0.1 7--2.05ml(平均为0.95m1),精液PH6.7--7.5(平均7.0),精子密度为15.7--48亿/ml(平均为51亿/ml)原精液精子畸形率5.09%--13.5%(平均为9%),精子活率范围0.78--0.92(平均为0.88)。通过对鸵鸟精液用不同稀释液稀释后低温保存效果此较研究,初步获得在0--5℃时用改进MEM液作稀释液以1:2比例稀释后,精子在设计的条件下存活时间平均达72hrs,而相应原精液或0.85%Nacl液作1:2稀释的精液在同样条件下精子仅能存活24hrs左右。
  • 摘要:边疆产蛋鸵鸟在排孵周期内血浆17β-E2峰值(0.932+-0.049ng/ml)出现在产蛋前10-2h,若在此期间无峰值则表明鸵鸟即将停产;不产蛋鸵鸟血浆17β-E2基础值差异不显著;连续产蛋鸵鸟在热电厂孵周期内血浆P4峰值(8.82+-0.49ng/ml)出现在产蛋前10—2h,且峰值有较长的持续期,峰值出现到产蛋血浆P4水平是缓慢下降的;产蛋前血浆P4无峰值表明鸵鸟不再排孵产蛋;不产蛋鸵鸟血浆P4无显著峰值出现,且不产蛋鸵鸟血浆P4含量基础值比产蛋鸵鸟的基础值要低,但差异不显著。
  • 摘要:鸟类血浆FSH,LH的测定,由于纯品来源困难研究较少。本试验用人(FSH,LH)-RIA系统来测定鸵鸟血浆FSH,LH含量表明,鸵鸟血浆FSH,LH分别与人FSH,LH抗体之间有一定的交叉反应。排除血浆等干扰因素后,测定结果能反应鸵鸟不同重量状态。在72 h内,连续产蛋鸵鸟血浆FSH在产蛋前14-10h内出现峰值(5.33±0.67mlU/ml),血浆LH在产蛋前10-2h内出现峰值(5.6 5士o.41mlU/ml);即使停产鸵鸟血浆FSH,LH在最后一枚蛋产出前24h不出现明显峰值;长期不产蛋鸵鸟血浆FSH,LH无明显峰值出现;三个生理状态下,鸵鸟血浆FSH,LH各自的基础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 摘要:鸵鸟肉的营养成分与常用的畜禽肉相比,胆固醇的含量低,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的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组氨酸的含量高,Ca,Fe,Zn,Se的含量极高,脂肪含量虽为一般水平,但在质量上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这些成分均有利于人体健康;鸵鸟肉的胆固醇低和钙,硒的含量高有利于老年人的健康;鸵鸟肉含钙铁及锌高,特别是含锌量高,有助于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 摘要:本文论述了商品鸵鸟饲养管理中存在的或易被忽视的几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饲养管理的方法与对策。这些问题都曾给养殖户造成过损失,希望引以为戒。
  • 摘要:养好种鸵鸟,使种鸟产更多的优质种蛋,这是种鸵鸟饲养者的目标,既是鸵鸟养殖业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方法。又是决定能否拓展鸵鸟产品国内市场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后备种鸟的选留情况,简述了饲养方式的选择、栏舍的建造、饲料供给、人工助配、人工助产等内容。
  • 摘要:非洲鸵鸟在江门地区养殖已经十年了。对江门地区的气候是否适应,以及气候变化对鸵鸟生产有何影响,总结一下很有必要。本文对江门地区的气候特点与原产地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灾害性天气的意义,分析了灾害性天气对鸵鸟生产的影响,并对灾害性天气危害的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减轻灾害性天气危害的措施:改进栏舍设计、及时收集种蛋、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等。
  • 摘要:走禽指一类不能飞翔的大型鸟类,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平胸总目。经人类驯养的主要有鸵鸟、鸸鹊、美洲鸵鸟、鹤鸵等。人类不断探求和挖掘新的可利用物种,驯化后培育成新品种。这种过程与现存的品种消亡逆向而行。在目前动物遗传资源存在危机的情况下,发展新的家养动物品种,开发新产品,改善人民生活,尤为重要。文中论述了走禽的渊源,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开发的产品,走禽业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走禽业作为一种新的实业,它将逐步给社会提供物质和文化方面的产品,使畜牧业锦上添花。
  • 摘要:笔者通过对全球,特别是对主要生产鸵鸟肉和皮产品的欧洲的观察,发现在20世纪末人们对鸵鸟产品产生的兴趣日渐浓厚。本文对鸵鸟肉、皮和皮革、羽毛、食用鸵鸟蛋等方面的研究分析,指出在中欧和东欧,肉和皮是鸵鸟产业的主要收入来源。鸵鸟分割的标准化也是必需的。尽管人们对鸵鸟产品的兴趣越来越大,但在东欧,鸵鸟肉将不会取代牛肉,猪肉和鸡肉而成为主要的肉食。它只是作为一种优质产品而成为国内肉类市场的补充。由于来自亚洲国家的鸵鸟皮价格合理因此成为市场E的主要产品。额外的收入可以来自于羽毛,供食用的鸵鸟蛋、蛋壳、脂肪,有关鸵鸟的农业观光旅游,也可获得较高的收入。通过广泛的宣传,市场对鸵鸟产品的需求仍会增加。
  • 摘要: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保持鸵鸟产业的运作正常和高利润,唯一的出路是实行全面、有效可行的饲养管理和防预工作。其中影响鸵鸟产业未来发展的最关键的问题也正是生物安全和预防疾病。近10年内,在鸵鸟工业中出现了种种不当的管理和不良的环境因素,以及能够引起如新城疫和禽流感等严重的甚至是覆灭性的传染病的传染媒介有所增加的现象。由于鸵鸟对传染性的和与饲养管理相关疾病的特殊易感性,使实施基于生物安全、预防医学和优化管理的综合疾病控制方案更加必要。本文介绍了鸵鸟的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感染等,对其临床症状和病理诊断进行了简述。
  • 摘要:各行各业都试图寻找更多的途径来降低生产成本,农民更是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民按照合同定单为加工企以及全球的超市提供的农产品(谷物、水果和家畜)等明显增加。这对帮助降低成本有许多好处。首先,是生产者、加工者和市场形成了合作的伙伴关系。本文将就生产者与加工企业的伙伴关系为什么是降低鸵鸟生产成本以及提高鸵鸟产品整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
  • 摘要:本研究利用皮肤植块法建立了鸵鸟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并进行了传代,冻存,复苏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传代试验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试验表明,鸵鸟胚胎成纤维细胞系可在体外存活7~8代,且保持核型正常,而且,细胞冻存和复苏对核型也没有显著影响,从而证明,保种利用体外培养的体细胞是可行的。
  • 摘要:微卫星标记广泛用于许多动植物的遗传作图、群体遗传学、分子进化及系谱检测等研究中,而鸵鸟(Struthio cameius)的微卫星位点非常有限。构建了一个富集CA重复的微卫星文库。用PCR法筛选该富集文库的603个克隆中得到499阳性克隆。设计的90对微卫星引物中有61对引物在17个不相关的鸵鸟个体中检测出多态。这表明分离的新的多态微卫星位点将对鸵鸟遗传作图、系谱检测以及研究鸵鸟与其它物种间的进化关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参数,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估测出非洲鸵鸟生长终极体重为108.69kg,达到最大体增重的时间为204.49天。为今后非洲鸵鸟在我国开展选育和科学饲养、适时出栏屠宰提供了一定依据。
  • 摘要:1998年江门某鸵鸟场零星发生鸵鸟厌食而导致死亡的情况,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经调查,结合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诊断为鸵鸟的腺胃积沙。经救治,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文现介绍了鸵鸟腺胃积沙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诊断等内容,并简述了保守治疗以及手术治疗方法,讨论指出:鸵鸟胃积砂主要发生在腺胃,原因有饲料不足,饲料中营养物不均衡,大肠杆菌等疾病引起的恶癖等;轻微的胃积砂可用少量泻药与饲喂含粗纤维较多的青料刺激胃肠蠕动的方法解决,病情发展到严重的程度时只有采取手术的方法解决且成功率较高。在种鸟价值较高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 摘要:育雏是鸵鸟养殖业的难点。该场在饲养环境与饲养技术上作了改进,成活率获得了较大提高。本文介绍了改进措施与饲养效果,分析讨论后指出:1、弱雏经过治疗及更加细致的护理,也可有较理想的成活率;2、残雏成活率基本上为零,应及时淘汰;3、腿病,胃积沙,卵黄吸收不良,是影响育雏成活率的三大主要病症。控制了这三种病症,鸵鸟的成活率可获大的提高;4,育雏成活率受种鸟质量、营养水平、孵化等各环节的制约,只有每个环节搞好,提高育雏成活率才有可能。
  • 摘要:本文阐明广东省饲养鸵鸟十年来鸵鸟大肠杆菌病的发生、诊断、控制方法和研究现状,并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和生产实践提出对本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 摘要:鸵鸟的繁殖,主要靠种蛋,种蛋的孵化率直接关系着种群的繁衍和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孵化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种鸟的年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种蛋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孵化设备和孵化技术及管理等。与其相关的种蛋污染,致使孵化过程中胚胎死亡、出现"臭蛋"或孵化出弱雏、畸形病雏,从而影响种蛋的孵化率,是导致孵化率低下,影响产出优良雏鸟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在对国内许多鸵鸟养殖场进行技术服务时,多次遇到孵化过程中的"臭蛋"、"炸蛋"问题。在孵化过程中,照蛋检查,将发现的"臭蛋"或"炸蛋"、"死蛋"打开,找寻死亡原因,接种培养基等。研究发现4个鸟场的种蛋污染率分别为2%-5%。分离到的污染病原微生物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芽孢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不动杆菌;真菌有烟曲霉菌、黑曲霉菌、黄曲菌、白霉菌等。本文现将种蛋污染的途径、微生物病原和预防作一简单介绍。
  • 摘要:雏鸵鸟腿病多发生在0-3月龄期间,一旦发生,康复困难,一般予以淘汰,由腿病造成的死亡,在雏鸟死亡率中约占50~80%。本文介绍了雏鸵鸟腿病的临床症状,对其病因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在供给雏鸟的饲料中,应含有充足的钙、磷和其它矿物元素;防止雏鸟偏食,挑食,保证采食均匀;及时正确纠正新生鸟的歪脚趾;治疗,初时发现雏鸟腿病时,首先应分析起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雏鸟饲养环境,防止意外发生。
  • 摘要:鸵鸟皮革作为一种高档皮革,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本论文在归纳和分析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的论述了鸵鸟皮的微观组织结构。以此为基础,对鸵鸟皮制革中的关键工序,如浸水、去肉、脱脂、漂白、染色加脂等进行了研究。制定出了较为合理的鸵鸟皮制革工艺,得到了柔软,丰满,毛盖突起,立体感明显的鸵鸟皮革。
  • 摘要:广东省从1997年开始鸵鸟皮试制,经过几年的发展,至今已有鸵鸟皮革加工厂及皮具加工厂多家,自2001年开始有皮革、皮具出口。鸵鸟皮革从试制成功以之后不断总结经验,研究存在问题,探讨、摸索解决各种存在问题的措施,使质量逐步提高,现广东制的鸵鸟皮革、皮具每年已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交易,外商已接受了我们的鸵鸟皮革、皮具。几年来,在试制、生皮收购、加工过程中发现了不少问题,研究原因,不断提高质量水平。本文简述了皮存在的缺陷,分析了产生各种缺陷的原因,研究分析了影响鸵鸟皮质量的因素,提出了提高鸵鸟皮革质量的措施。
  • 摘要:雏鸟通常是指3个月龄以内的小鸟。雏鸵鸟期是鸵鸟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时期,是需要技术性和经验性最强的一环。保证该时期雏鸟的正常发育是良好生长、理想的产蛋成绩的前提和基础,是使企业获得良好经理效益的保证。本文介绍了雏鸵鸟的生长发育特点,并从温度、湿度、光照、饲料等方面对其饲养管理进行了简述。
  • 摘要:本文介绍了提高鸵鸟雏鸟成活率的措施:1、获得优质的种蛋;2、种蛋孵化要克服湿雏现象;3、育雏;4、适当增加雏鸟运动。
  • 摘要:矿物质,其中包括微量元素,在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尽管食物中的能量、蛋白质和其它有机物都很丰富,完全能满足机体的需要,但缺乏矿物质,则动物生长发育会出现问题,会患营养缺乏症,也会造成死亡。动物体不可缺少矿物质微量元素,家养鸵鸟同样不可缺乏矿物质饲料,特别是微量元素添加剂。本文现就微量元素的功能,来源以及鸵鸟缺乏的不良后果进行叙述,供同仁参考。
  • 摘要:非洲鸵鸟由野生到人工饲养繁殖这是很大的进步。天然孵化的鸵鸟种蛋孵化率仅30%,实施人工孵化,按入孵蛋种蛋孵化率为50%至70%,比天然孵化提高1.7至2.3倍。按受精蛋的孵化率达80%以上,取得较好的成绩。本文是近两年的情况报告,并探讨了饲料类型对孵化率的影响;孵化机内相对湿度对孵化率的影响;拾蛋时间和种蛋储存天数与孵化率;翻蛋次数对孵化率的影响;凉蛋对孵化率的影响。
  • 摘要:鸵鸟原产于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鸟类.它具有生长发育快、肉质鲜美、皮质优良、耐粗饲、适应性强、食草性和便于管理等特点,因此被很多国家进行驯养和繁殖。研究鸵鸟在自然和饲养环境中的正常或异常行为,并利用和顺应其行为特点,进一步改善饲养管理、选种选育、调教方法、防疫治病等,是获得最大生产力和最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笔者在鸵鸟养殖实践中,对不同时期的鸵鸟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琐记了它们的大部分行为表现,借以发现和处理鸵鸟的异常行为,为鸵鸟养殖提供更为可靠的方法及措施,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加以运用和实践。
  • 摘要:几年来在鸵鸟饲养中,通过对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的细致观察和科学统计分析,笔者发现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紧密相关的关系。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对于具体生产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长期对该场整个鸵鸟种群的观察与分析,认为鸵鸟的性行为与繁殖力之间既有内在的同一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正常的,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生产条件下,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但是,由于受到内在与为在的两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产生明显变化,甚至产生极大的背离。本文分析了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鸵鸟的性行为和繁殖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既构成鸵鸟繁殖后代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又为人工优化选种提供了外在的表现与内在的具体参数指标。
  • 摘要:本研究比较了7月龄鸸鹋与7月龄火鸡和15月龄公鸡对饲料的利用性。鸸鹋的采食量(370.40 g/只)显著高于火鸡(164.01g/只)和公鸡(106.30 g/只)。鸸鹋对GE和NDF的消化率(74.42%、43.61%)显著高于公鸡(69.60%、11.28%),但与火鸡(73.68%、37.71%)无显著差异,对CF和ADF的消化率(14.58%、9.32%)显著高于公鸡(8.07%、6.36%)和火鸡(9.50%、7.53%)。研究结果表明,与同月龄的火鸡和成年公鸡相比,鸸鹋能从饲料纤维成分中获得更多的能量;虽然对日粮蛋白质的消化能力与鸡和火鸡相同,但能通过增加干物质采食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量。
  • 摘要:青贮饲料的应用可解决全年草料平衡供应,降低生产成本;南方青贮材料来源是种植牧草,低价收购甜玉米秆等;制作优质的青贮饲料关键是避免窖内漏气和雨水渗入窖内。南方青贮饲料的制作需要建筑水泥窖,并需要有遮雨棚,建青贮窖的数量可根据市场的规模及每年的生产计划来定。鸵鸟爱吃青贮饲料,吃青贮饲料的鸟群营养状况良好。
  • 摘要:人工孵化主要是给予鸸鹋蛋以适当的温度、湿度、通气和翻蛋条件等,为鸸鹋的胚胎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合造的条件下可使受精卵发育为雏鸸鹋。本文介绍了孵化技术,简述了雏鸸鹋的饲养管理与成年鸸鹋的饲养管理。
  • 摘要:随着鸵鸟行业的发展,鸵鸟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仅靠本场有限的场地饲养已无法跟随行业发展的脚步。于是鸵鸟代养制便随之产生了,本文指出目前鸵鸟代养制实施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英考模式、江门模式、金鹭模式,并分析了代养制出现的原因,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
  • 摘要:鸵鸟是草食动物,青粗饲料质量和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要素之一。青贮饲料以其经济实用的特点已被鸵鸟饲养实践所证实,青贮的二次加工,较好的满足了冬季干草季节鸵鸟对青粗饲料的需求,本文为鸵鸟正确利用青贮饲料提出了方法与对策。
  • 摘要:鸵鸟育雏成活率低是困扰鸵鸟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育雏模式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育雏成活率。经过多年探索,已总结出能全面满足雏鸵鸟对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和密度要求的一整套育雏模式规范,从而使育雏成活率显著提高。
  • 摘要:众所周知,鸵鸟原产于非洲,南非是世界上第一大鸵鸟生产国。20世纪80年代,全球鸵鸟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工养殖鸵鸟的国家增多,养殖区域扩大,养殖规模增大,鸵鸟产业在很多国家兴起。中国也是在这一时期加入到人工养殖开发鸵鸟之列。根据目前我国鸵鸟产业的发展势头和所具备的各种条件,笔者认为,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完全可以成为续南非以后又一新的国际性鸵鸟产区。本文提出中国具备发展鸵鸟产业的自然条件和市场消费环境,世界鸵鸟产业重心有向我国中西部转移的可能,我国应努力做好工作,促进鸵鸟产业向纵深发展,迎接世界鸵鸟产业重心向我国转移。
  • 摘要:鸵鸟是畜牧产业中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然而疾病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新城疫是一种必须申报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禽流感可以由水禽、海鸥、海岸鸟传染给鸵鸟。博纳病毒是一种神经侵染病毒,主要通过啮齿类动物和猫科动物传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以由璃眼蜱属的壁虱传染给人类。禽痘病毒对鸵鸟的幼雏危害很大,它是通过蚊虫或是直接与病痘接触而被传染的。要保持牧场的清洁和盈利,就需要在当地兽医部门的支持下,实施完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必要的预防措施。
  • 摘要:1988年广东英吉利实业有限公司引进澳大利亚鸸鹋在中国驯养并首创规模化饲养鸸鹋成功,1992年开始种源推广饲养。经过16年的选种、育种,培育了品种优良及稳定的优质高产的鸸鹋种群,成为亚洲最大的鸸鹄饲养基地(鸸鹋的存栏量占全国90%以上),亦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鸸鹋种源基地。由于鸸鹋为草食禽类,耐粗食,易饲养管理,个大体重长得快,营养和经济价值高,近年各地逐步发展鸸鹄养殖。同时,英吉利公司已开发出鸸鹋绿色食品、鸸鹋油化妆品以及鸸鹋皮革制品等终端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鸸鹋产业化初步形成。本文对鸸鹋的肉食市场和皮市场等进行了分析,并简述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增加农户收入的需要、建立我国特色农业体系的需要、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的需要,最后就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摘要:为探讨分子遗传标记在鸵鸟育种中的应用,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养殖的三个主要鸵鸟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变异。蓝颈鸵鸟、澳洲灰和非洲黑三个品种在品种内和品种问显示出低水平的变异。品种间的遗传距离较好地说明了三个品种的育种改良过程,同时预示出澳洲灰与其他品种鸵鸟进行杂交育种的可能性。选择的20条在鸡中能稳定扩增的RAPD引物其75%能在鸵鸟基因组中扩增出产物,显示出两种禽类DNA具有同源性,为今后利用鸡的微卫星引物对鸵鸟进行基因组扫描分析奠定基础。
  • 摘要:笔者对本场1998年以来种鸟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种鸟产蛋性状的一般性规律。总结指出:水份大、粗纤维含量低、营养价值不高的青绿植物勉强作为鸵鸟饲草是得不偿失的;种鸟使用全价颗粒饲料不仅不会造成浪费,反而会节约成本;样本所呈现的个体生产性能的年度统计值与种群的生产性能总体上是吻合的,它表明整个种群持续的生产能力是稳定的,而且是一种逐年上升的良性态势。
  • 摘要:本文介绍了鸵鸟蛋的孵化条件、孵化设备,以及种蛋消毒与孵化的概况,对照蛋、出雏和雏鸡下地等进行了简述,并例举了孵化实例以供参考。
  • 摘要:鸵鸟业是新兴的行业,发展迅速,伊朗许多农民对此也很有兴趣。虽然在南非鸵鸟的饲养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是兽医和农民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来提高有关鸵鸟的饲养、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知识。因为成功的饲养和繁殖需要良好的设备也需要好的管理工作。前胃-胃积食是鸵鸟饲养中常见的疾病,特别在幼鸵中常见。大多是由于管理不善而致鸵鸟摄取异物。应激或者采食砂砺、秸杆、金属是引起幼鸵摄取异物而发生前胃积食的重要原因。本文对伊朗首例鸵鸟前胃切开术进行了介绍,总结指出施行手术的幼鸵两天后其中的4只饮水、采食和排粪都恢复了正常,而一只幼鸵由于身体衰竭在术后一天死亡。由于鸵鸟价格昂贵,鸵鸟场应该重视管理的标准,比如健全的管理措施,减少应激;采用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及避免接触异常的物体。
  • 摘要:非洲鸵鸟引进养殖以来,发展很快,除西藏,青海外,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幅缘辽阔,各地的气候差异大,非洲鸵鸟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亦不相同,因此,探讨非洲鸵鸟在各地的产蛋规律,有助于发挥鸵鸟最大生产力。这也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本文仅就非洲鸵鸟在广东省江门地区十年的产蛋情况进行总结,试图探讨鸵鸟产蛋的规律性,为鸵鸟产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 摘要:腿病是雏鸵鸟培育过程常见的病,其发病率可高达30%以上,不少的鸵鸟养殖场为此蒙受重大损失。笔者就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雏鸵鸟腿病诱发原因及预防进行介绍。
  • 摘要:新城疫是鸵鸟养殖业中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属于禽类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鸵鸟也会感染此病,特别是雏鸟一经发现,不可收拾,也很难医治,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很难医治,但可以预防。只要不间断提高鸵鸟自身的免疫能力,同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采取相应有效措施,并持之以恒,完全可以在一场、一个地区,甚至在全国鸵鸟养殖企业,杜绝新城疫的发生和发展。本文介绍了新城疫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等内容,简述了新城疫的主要特点,提出加强鸵鸟的免疫能力,并分析了新城疫免疫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正确掌握和执行新城疫的免疫程序;疫苗的购买、运输、保管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介绍了鸵鸟亚硝酸盐中毒的发病情况,简述了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进行了实验室检验,并提出治疗措施:1、立即停喂可疑饲料;2、用20%葡萄糖500ml混入安钠加500mg,阿托品5mg,维生素C3g,翼部静脉注射;3、同时结合1%亚甲蓝0.1-0.2ml/kg体重深部肌肉注射;4、1h后重复静脉注射一次,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健康。
  • 摘要:荣城市北方鸵鸟实验场始建于1995年3月,在头两年时间里,曾有2只种鸟感染沙门氏菌病,22只雏鸟因沙门氏菌病而死亡。某院先后使用抗菌素、呋喃类、磺胺类药对鸵鸟沙门氏菌病进行防治,效果均不理想,后改用中草药进行防治,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对其进行介绍。
  • 摘要:鸵鸟自啄或互啄而引起被啄鸟的体表某部位羽毛过度脱落的现象则属于病态,称之为啄羽综合症或啄羽总。鸵鸟有叨啄习性,在饲养管理不当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恶性叨啄行为,形成恶习总,主要表现为啄羽。啄羽部位多发生在臀部和背部,直接影响鸵鸟的生产性能,外观美感及不利安全过冬。本文介绍了啄羽综合症的病因,并对其症状、诊断与防治进行了简述,指出通过综合防治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损失,健康鸟群由于得到及时的用药预防和免疫接种,绝大多数得以安全保护。
  • 摘要:广东省自1992年开始引进,饲养鸵鸟以来,由于繁殖成活率低严重制约其发展规模,其中最突出的是幼龄鸟因发生拐腿症而大批死亡,其发病率高达90%以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关幼龄鸟日粮中Ca、P的含量Gandini推荐为2:1,其中Ca为1.4%,P为0.7%。但国内尚缺乏这方面的试验研究。根据鸵鸟养殖业的需要,作者进行了本试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该病的病因、发生发展机制,为临床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痛风证又称尿石症、肾性痛风,是家禽(尤其是鸡)的一种常见病。在近几年的鸵鸟生产实践中,也发现数例此病,多见于在孵胚胎及低日龄雏鸟,该病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序上影响孵化率、育雏成活率而造成损失。本文就雏鸵鸟痛风病做一阐述,分析了雏鸵鸟痛风症的临床病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以及病因及发病机理。
  • 摘要:大肠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畜、家禽共患病。大肠杆菌是各种动物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一般来说,对很多动物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类型能够引起动物机体发病。在鸵鸟各种年龄均可发生大肠杆菌病,特别是1-30日龄雏鸟十分易感,该病的发生严重威胁育雏阶段的正常生长发育。笔者在鸵鸟业临床实践几年,曾多次遇见此病,本文将大肠杆菌在鸵鸟各阶段的危害性及其防治措施作一阐述,希望能引起重视。
  • 摘要:本文通过对鸵鸟饲养实践及临床治疗的观察、分析,认为鸵鸟腹水综合症与环境中缺氧时鸵鸟的过度代偿、体质弱、感染、便秘有直接及间接的关系,经过加强通风,改善舍内空气质量,调整多维、矿物质及配合饲料营养,降低饲草粗纤维含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介绍了鸵鸟阴茎麻痹症一例发病情况,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指出该鸵鸟造成阴茎麻痹是由于交配次数过多,后期食欲不佳,营养失调所致,按中医五脏论曰,垂缕不收,并对治疗方法做出详细简述。
  • 摘要:鸵鸟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素有"百蛋之王"的美称。每枚重达1.6kg左右,蛋壳厚2-3mm,能承受60kg左右的压力而不破碎,其质地坚硬,外形独特,色泽光如象牙,其本身就是一件纯天然的艺术品。经过工艺美术设计后更是巧夺天工,另人爱不释手。伴随着中国鸵鸟业的发展,鸵鸟蛋工艺美术业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书法,彩绘,贴金,掐丝蓝画,镂空。在各种工艺方法中浮雕当数中国最有代表意义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本文介绍了浮雕的工艺方法及步骤。
  • 摘要: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00年12月发布关于"鲜、冻禽产品"GB16869-2000国家标准,是GB2710~1996《鲜(冻)禽肉卫生标准》和GB/T16869-1997《分割鲜(冻)鸡肉》的合并修订版,并于2001年6月1日开始执行。本文鉴于目前国内鸵鸟肉出口以此作为标准,将新旧两个标准作一比较,并对屠宰操作中容易产生超标的环节做一探讨。
  • 摘要:对国内大多数鸵鸟养殖者而言,对蓝颈鸵鸟、黑颈鸵鸟(即"非洲黑")比较熟悉,而对红颈鸵鸟的了解可能较少些,目前,国内大多数鸵鸟养殖场养殖的鸵鸟大多是黑颈及蓝颈鸵鸟。据了解,一些养殖企业在引种时顺便购进几只红颈鸵鸟,但未能得到理想的繁殖性能,因而有部分人认为红颈鸵鸟繁殖力低,野性大,难饲养。事实上,只要是真正优良的红颈种鸟,加上良好的饲养管理,仍会达到优良的生产性能。笔者经观察比较后认为:利用红颈鸵鸟来生产商品鸟或用其作为父本与蓝颈或黑颈鸵鸟进行杂交,对鸵鸟业的商品化很有意义。本文现仅就有关红颈鸵鸟的一些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 摘要:当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地增加,而鸵鸟肉是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并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特点,它已日渐成为人民喜爱吃的健康食品之一。因此,人们对高质量鸵鸟肉产品的需要量比较大,欲要大力发展鸵鸟的生产或获得高质量的鸵鸟肉,必须关注和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鸵鸟的饲养管理、屠宰场的设置与要求、加工要求、包装要求。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