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资源化
废弃物资源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567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666760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中国科技成果、猪业科学、中国饲料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2年亚洲国际燃煤副产物-粉煤灰及副产石膏处理与利用技术大会、山西省第二十三次铸造会议、2009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等;废弃物资源化的相关文献由109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友良、刘光富、刘涛等。
废弃物资源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6760篇
占比:99.95%
总计:667101篇
废弃物资源化
-研究学者
- 金友良
- 刘光富
- 刘涛
- 刘立鹤
- 千智伟
- 向文国
- 周浩
- 姚利
- 常志州
- 本刊讯
- 朱昌雄
- 李玮
- 李鑫
- 杜国扬
- 杜静
- 杨光
- 王丽鹏
- 王云飞
- 穆永超
- 赵保明
- 陈广银
- 陈晓平
- 万启玮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鑫
- 于凯
- 于猛
- 付龙云
- 代锁柱
- 何伟发
- 何成国
- 何洋洋
- 余传林
- 余昭胜
- 余晓来
- 余苗
- 党杰
- 关小川
- 冉文静
- 冯云
- 刘书洪
- 刘会友
- 刘其电
- 刘君杰
- 刘孟夫
- 刘志刚
- 刘志华
- 刘志昌
- 刘春华
- 刘梦月
-
-
-
-
摘要:
权宗刚(1976-),男,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省级中青年领军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享受三秦人才津贴,现任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其同时担任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瓦屋面技术分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理事、陕西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从事墙体材料节能与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与设计工作22年,具有系统、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墙体材料产品和技术发展方向,对墙体材料行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深入的研究和前瞻性思考,特别是在城市废弃物资源化墙体材料和建筑工业化方面具有较大的成就。
-
-
赵志育;
钟林新;
王栋;
董应超
-
-
摘要:
含油废水排放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因此,本文以实际含铜污泥与氧化铁(Fe_(2)O_(3))混合,采用干/湿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热转化法制备得到尖晶石CuFe_(2)O_(4)中空纤维膜,在实现含油废水高效处理的同时,也对含铜污泥进行高效回收。结果表明,在1000°C条件下,铜离子稳定在尖晶石相中,制备的CuFe_(2)O_(4)膜具有高的水渗透性(320 0L/(m^(2)·h·MPa)),超亲水-水下超疏油性质(水下油接触角为156°)。该膜对水包油(O/W)乳化液的的截留率达99.69%,水渗透率稳定在177 L/(m^(2)·h·MPa),表明了其优异的分离性能。将制备的CuFe_(2)O_(4)膜用于实际含油废水分离,渗透通量可达33 L/(m^(2)·h·MPa),油的截留率也可达到96.46%。这表明以尖晶石相稳定铜离子的机制,将含铜污泥转化为CuFe_(2)O_(4)膜,并最终应用于含油废水的分离,契合了“以废治废”的环保理念。
-
-
陈金霞
-
-
摘要:
农业废弃物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农业绿色清洁化发展的主要任务;加快农业废弃物治理,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载体。在“十四五”新发展阶段,要牢固树立绿色生态导向,以投入品减量化、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质量安全优等化、品牌高端化为主线,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格局。强化项目支撑,把推进废弃物资源化与促进农业循环发展有机结合,确保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落到实处。
-
-
-
-
摘要: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逐步减少、限制、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固体废物进口,推广可循环、可降解的替代产品,提升塑料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十四五"期间,中国还将继续加大塑料污染防治力度。高峰表示,作为《塑料污染和环境可持续塑料贸易非正式对话部长声明》主要推动方之一,中方将和其他联署成员一起进一步争取更多成员参与讨论。
-
-
杨庆永;
阮芳涛;
付应平;
夏成龙;
胡程文;
章劲草
-
-
摘要:
采用热压成型法制备了竹纤维/废弃聚乙烯(PE)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和竹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偶联剂处理前后竹纤维表面形貌变化,并通过高清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后的断裂形貌。结果表明:随着竹纤维含量的增加,竹纤维/废弃PE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先下降后上升,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先上升后下降;偶联剂改性处理对竹纤维与废弃PE界面黏合性、相容性和黏结强度的改善作用明显;未改性和改性后复合材料中竹纤维和PE的质量比分别为9∶3和6∶3时,拉伸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分别为19.09 MPa和21.10 MPa,未改性和改性后复合材料中竹纤维和PE的质量比为7∶3时,弯曲性能和冲击性能最好,弯曲强度分别为29.94 MPa和34.96 MPa,冲击强度分别为11.94 kJ/m^(2)和15.13 kJ/m^(2)。
-
-
徐佳
-
-
摘要:
因化石燃料消耗持续而产生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造成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等恶果,严重威胁全人类生存。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要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为了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学界专业领域内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秘籍”。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研究领域为生物质能、废弃物资源化、氢能、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
-
-
-
-
摘要:
同济大学:解析氨基酸构型对挥发性脂肪酸生产的影响,微生物法合成挥发性脂肪酸与化学法相比具有操作条件温和、二次污染少等优点,已成为蛋白质废弃物资源化研究热点。在蛋白质废弃物生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过程中,蛋白质需要水解成氨基酸,氨基酸构型影响挥发性脂肪酸转化率。
-
-
覃潇雅;
李佳璐;
丁永祯;
申锋
-
-
摘要:
分别采用无溶剂机械球磨法和浸渍法合成了V/ZSM-5固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N2物理吸附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表征了催化剂的物相、表面形貌、V的价态、比表面积以及V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催化剂中V元素的负载量接近(约为1.7%).相比于传统浸渍法,本研究提出的球磨法无需任何溶剂,时间短(1 h),其合成的催化剂颗粒较小,比表面积更大(367.0 m2·g-1 vs 223.9 m2·g-1),且球磨法得到的催化剂V的价态较高,相同催化条件下球磨法合成的催化剂性能优于浸渍法合成的催化剂(45%vs 35%).系统研究了不同实验因素对催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在温度180°C、水为溶剂、催化剂与底物质量比为1:2、氧气3 MPa、反应时间30 min时,葡萄糖转化产甲酸的产率最高,达到45%.此外,在该球磨法合成的催化剂作用下,多种生物质基碳水化合物均能用来制备甲酸.本研究为金属负载型催化剂的设计合成提供了另一种途径,简单、高效、易操作且环境友好,对于木质纤维素类农林废弃物向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
-
金友良;
唐美德
-
-
摘要:
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仍然不高.如何改善工业废弃物再利用产业普遍存在的低效益现状,调动企业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积极性,是当前实现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关键.基于上游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给下游制造商提供再生原料这一背景,建立了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基本模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型,得出集中决策结果更优;在此基础上以集中决策结果为标杆构建收益共享模型,实现了对工业废弃物再利用供应链的协调优化,并引入案例验证模型结果.研究表明:收益共享可有效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在收益共享情形下,大大降低了上下游企业之间再生原料的交换价格及产品生产成本,并且各企业可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收益共享关系的建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的投资压力,促进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的集聚发展.
-
-
-
-
-
林阿典;
林东教;
廖新俤;
罗健;
刘士哲
- 《2009中国·寿光国际设施园艺高层学术论坛》
| 2009年
-
摘要:
以猪场沼液为水培营养液,通过植物净化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结果表明,蕹菜用沼液作为营养液水培,在3个月的种植期间内,兑水1:3、1:5沼液处理总收获量分别为11.59 kg、10.14kg,但均显著低于常规营养液处理。沼液水培品质优良,可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但养分不平衡现象及沼液中缺乏元素的补充等养分调控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
-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发展迅猛,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并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分析,有色金属材料的提取、制备、生产、使用和废弃又是一个不断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有色金属材料产业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其生产、制造和使用等过程中的环境负荷,实现其持续发展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对此,本文提出我国有色金属材料产业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通过综合集成多种路径,优化资源供应结构;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战略,实现节能降耗减排;加快发展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实现“三废”的处理和再利用;广泛开展生态设计,为实现有色金属循环利用创造有利条件等具体对策,全面促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的生态化改造和提升,走出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
-
- 《2008年中国国际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减排高层论坛暨中国建材工业利废国际大会》
| 2008年
-
摘要:
解决传统物质资源枯竭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知识经济,开发智力资源,逐渐减少传统物质资源的消耗,不断开发新的物质资源;同时以知识经济为基础,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从废弃物或污染中开发再生资源.这是自上个世纪末以来国际上建材工业资源利用的基本演变方向和深入发展的趋势.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智力资源开发替代传统物质资源,以循环经济的废弃物资源化为基本模式的新型建材产业的资源利用发展态势,是传统建材产业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渐形成主导潮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