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干缩

干缩

干缩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81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89225篇;相关期刊304种,包括混凝土、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山西建筑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特种混凝土技术及工程应用”学术交流会暨2008年混凝土质量专业委员会年会、2007年中国木材标准化研讨会、2006中国混凝土技术交流会等;干缩的相关文献由177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加平、杨华全、蔡安兰等。

干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6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9225 占比:99.25%

总计:89897篇

干缩—发文趋势图

干缩

-研究学者

  • 刘加平
  • 杨华全
  • 蔡安兰
  • 刘毅
  • 安平
  • 张国新
  • 张磊
  • 方坤河
  • 查进
  • 田育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许婷
    • 摘要: 随着建筑结构向着更大跨度、超高层方向的发展,如何在保持超高性能混凝土超高密度的同时,进一步降低其自重和收缩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文中基于最紧密堆积理论,采用不同等级陶砂制备了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并对比了陶砂预处理工艺对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砂会显著影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但同时也可以明显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掺入800级陶砂的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28 d抗压强度大于90 MPa。此外,预湿处理陶砂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陶砂等级越高,预湿处理工艺对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越小。说明采用预湿陶砂制备满足施工要求的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是可行的,在改善轻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同时,又节约施工成本。
    • 刘及进; 张昊翔; 徐革
    • 摘要: 文章分析了木结构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通过规范公式及力学概念分析了不同类别的裂缝对构件产生的危害性,并建议根据不同危害性的裂缝采取有针对性的裂缝加强措施,最后文章简单分析了规范针对构件干缩裂缝的加固方法,介绍了现今较为常用的木结构裂缝加固方法。
    • 张锦涛; 林炜杰; 余希林; 黄世瑜; 敖渝越
    • 摘要: 该文研究了橡胶颗粒按照不同掺量等体积取代砂(体积分数为0%、5%、10%、15%、30%)制成橡胶混凝土后,混凝土相关性能的变化规律。结合控制变量法,设计了相关的混凝土试块性能试验,研究橡胶含量对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吸水率、密度、弹性模量和干缩等相关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除力学性能以外的各项性能(弹性模量、干缩性、吸水率、密度)会呈现不尽相同的非线性变化规律。而力学性能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橡胶混凝土破坏时脆性较小,破坏过程中裂缝多、变形大;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混凝土各强度指标均降低。
    • 魏宁; 李仲玉; 刘汉云飞
    • 摘要: 根据在建张尚高速路段挖方石料以多孔玄武岩为主的实际情况,为节约矿产资源和工程成本,拟采用多孔玄武岩碎石作为高速公路路面基层材料。项目地处冀北寒冷地区,昼夜温差大且常年干燥多风沙,在寒冷地区应用水泥稳定多孔玄武岩碎石作为路面基层材料在国内外研究中都没有相关工程案例,对该气象条件下多孔玄武岩碎石基层材料的收缩性能有待研究。为探究其收缩性能,通过不同剂量水泥稳定多孔玄武岩碎石材料进行干缩、温缩试验,分析其在各项影响因素下的收缩性能变化趋势以及控制要素。试验表明,失水率、暴露时间、水泥剂量和环境温度均对材料的干缩和温缩性能产生明显影响。
    • 陈军
    • 摘要: 以某高速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将水泥混凝土面层板破碎骨料进行再生利用于水稳基层,对不同掺量、龄期条件下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温缩性能进行分析,并与天然集料水泥稳定碎石进行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再生水稳混合料干缩发展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10 d以内)、增速放缓区(10~30 d)、缓慢增长区(30 d以后)。再生集料水泥稳定碎石在0~10°C温度区间时,温缩效应最小。结果表明:工程应用中应减少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养生后暴露时间,建议在工程应用时以0~20°C的条件养生30 d或养生10 d后施工封层、沥青层等上结构层。
    • 欧阳幼玲; 傅勇明; 钱文勋; 陈迅捷; 陈思兴
    • 摘要: 为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渗透性能并避免表面裂缝的产生,从而提升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采用真空脱水工艺,通过宏观性能试验结合微观孔结构分析,研究了真空脱水混凝土的性能及其性能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1)真空脱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取较低的初始水胶比、较少的单位用水量和比非真空混凝土增加约20%以上的适宜砂率,可以提高真空混凝土的真空脱水率和混凝土性能;(2)采用真空脱水工艺后,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增加;混凝土72 h抗冲磨强度的提高值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减小,低水胶比混凝土的抗冲磨性能的提高效果尤为显著;(3)与非真空混凝土相比,真空混凝土的干缩变形减小,抗渗透性能显著提高。孔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脱水主要增加了混凝土中20~50 nm这一孔级的体积含量,混凝土总孔隙率明显降低、最可几孔径减小、临界孔径和平均孔径均明显减小,从而优化和细化了混凝土孔结构。真空脱水工艺可以作为提高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性能的有效措施,供设计和施工参考。
    • 侯永生; 单继雄; 刘雄伟; 吕军军
    • 摘要: 文中研究了自然养护和覆膜养护条件下,膨胀剂、硅灰、可再分散乳胶粉对砂浆体积变形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然养护下,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膨胀剂后,自流平砂浆短期膨胀后干缩迅速增大,14 d干缩值明显大于空白样,掺入硅灰后对掺10%膨胀剂试件的膨胀和收缩均有抑制作用,掺入乳胶粉后干缩略有增大;而采用覆膜养护时,掺入膨胀剂有良好的补偿收缩作用.
    • 闫翔鹏; 安平; 丁伟; 张国鹏; 徐钦升
    • 摘要: 为改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拌和的裹附程度及均匀性,提高混合料的路用力学性能,采用改变混合料各组成分拌和顺序的拌和工艺,分析分步拌和技术降低混合料水泥用量的可行性.结果 表明:与常规拌和相比,分步拌和可有效改善混合料的流动状态和均匀性,提升混合料的力学性能;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提高8.1%,水的质量分数降低至4.3%,弹性模量增大30% ~ 40%,在同等强度、模量指标要求下可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缩短养护龄期;相同环境下,基于分步拌和工艺的梁式试件干缩系数降低18.8%,圆柱形试件干缩系数降低14.4%,分步拌和技术可有效提高混合料的干缩、抗裂性能.
    • 乔伟华; 陈灿灿
    • 摘要: 采用矿渣微粉、粉煤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配制C40预拌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施工和使用性能试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掺和料可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特别是减小混凝土的干缩程度,而且复合掺加优于单独掺加.
    • 张强; 牛寅; 李洋
    • 摘要: 针对住宅楼填充墙开裂的具体案例,分析填充墙开裂的原因.根据检测数据和分析可知,其填充墙的裂缝并非由主体结构承载能力不足引起的.砌筑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干缩性能和砂浆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是造成填充墙裂缝的主要原因.结合该项目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文献,提出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裂缝控制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