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草
席草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2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植物保护、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5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技术与市场、江淮、湖北农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等;席草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国彪、马祥孝、陈先国等。
席草
-研究学者
- 卢国彪
- 马祥孝
- 陈先国
- 马明
- 马祥友
- 厉永强
- 夏新界
- 施国新
- 朱华伦
- 黄丽芳
- 吕建表
- 周宗玲
- 周治安
- 杨文成
- 焦忠
- 王帅
- 王成军
- 秦道珠
- 赖联赛
- 郑克武
- 陈庆翔
- 黄平娜
- 严厚永
- 吴乐尚
- 吴春赞
- 周生茂
- 姚为广
- 左期祥
- 徐光中
- 徐明岗
- 戴惊光
- 朱志凌
- 李方敏
- 李献辉
- 杨红
- 欧阳丰
- 王海生
- 王连荣
- 申华平
- 荆风雪
- 钱绍启
- 齐家新
- 严捷
- 中心
- 何松耐
- 余利开
- 余席茂
- 余贵成
- 俞国君
- 刘守云
-
-
李光员(文/图)
-
-
摘要:
近年来,云南省文山市红甸乡小六寨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通过积极引导村民种植亭荞实现增收。2021年,全村共种植荸荠1500亩,产值达1125万元。小六寨村下辖席草寨、糯乍比等6个村民小组。一直以来,村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种植荸荠、辣椒等经济作物。近年来,由于荸荠售价好,加之种植技术并不复杂,因此很多农户都会种上几亩,以增加收入。
-
-
-
-
马明;
马祥孝;
唐桂林;
余贵成;
马祥友
-
-
摘要:
The results of comparative tests of mat grass varieties in 2012-2013 showed that,stalk’s average amount of Bancao No. 1 was the highest,and effective rate was the highest(53.1%),length of stalk was the highest(150.1 cm).Stalk’s flowering rate and dieback rate was the lowest,they were 0.70%and 2.09%respectively. The yield of Bancao No. 1 was 15 907.5 kg/hm2,it was 11.55%higher than that of Ningbo Chang Zhong,and 16.02%higher than that of Gangshan No. 3. Further experiment should be conducted.%2012-2013年度席草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板草1号丛均草茎数多,有效草茎率最高,为53.1%;草茎长度长,顶草长为150.1 cm;草茎着花率和枯梢率最低,分别为0.70%和2.09%;产量达15907.5 kg/hm2,分别比宁波长种和冈山3号增产11.55%和16.02%。建议进一步进行试验。
-
-
厉永强
-
-
摘要:
研究种植密度对席草东席1号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席1号随着行株距增大,产量极显著下降,丛有效茎增加但长草数减少,单株草茎增粗但丛高下降,丛茎数显著增多但无效分蘖增加,倒伏风险减小;有效茎分蘖终止期出现在5月1日前后.
-
-
-
-
龚成
-
-
摘要:
一个人,如果是一辈子专做一样事体,俗话讲,若不是专家也是行家里手。有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婆婆做了一辈子的草席,也做了一辈子的织席梦,成了草席编织专家、成就了她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草席编织工艺项目的惟一传承人。说起草席,全国各地都有,但是草席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就在宁波,在宁波的西郊古林镇,境内芦
-
-
许宗祺
-
-
摘要:
斜塘,这个弹丸小镇的名字自我有记忆起就经常或听或说的。冬天有斜塘的白菜、萝卜、荸荠、茨菰;夏秋时节,有斜塘出产的西瓜、倭瓜(既绵又甜,俗称老太婆瓜)、莲藕和"馄饨菱"(大青菱,四角退化,形似元宝,故又称元宝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夏天,苏州城
-
-
顾俊
-
-
摘要:
一钟才根把堂屋里的农用三轮车推开,靠墙的一架榉木席机满是灰尘,他随手掸了掸,木色温润依旧,一如窗外淡淡的余晖。你看这木料,正宗青冈榉,老祖宗传下来的。我小时候,阿爹就用这织席!啪,啪,他用力在上面拍了几掌,机架纹丝不动。喏,直到现在它还结实得很。不过,上一回用它织席究竟是在一年
-
-
- 《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 2008年
-
摘要:
苍南县是“中国席草之乡”,是全国4大席草生产基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栽培范围以“浙南席草第一镇”的观美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数个省市级贫困山区乡镇,是该区域农业的支柱产业。由于对浙南地区席草田的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不很清楚,严重制约了当地席草生产的发展.为了给席草田有害生物的测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4~2007年在浙江省苍南县(地处东经120°07'~121°07',北纬27°09'~27°36')对席草田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本文现将结果进行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