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YSZ

YSZ

YSZ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工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6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功能材料、热喷涂技术、仪表技术与传感器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5(第十七届)全国热喷涂技术经验交流会、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暨中外新材料企业家峰会能源材料专业论坛、第十二届中国固态离子学学术会议等;YSZ的相关文献由843位作者贡献,包括卢革宇、梁喜双、刘方猛等。

YSZ—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41.3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2.24%

专利文献>

论文:176 占比:56.41%

总计:312篇

YSZ—发文趋势图

YSZ

-研究学者

  • 卢革宇
  • 梁喜双
  • 刘方猛
  • 孙鹏
  • 刘凤敏
  • 王光伟
  • 吴也凡
  • 梁明德
  • 王晨光
  • 简家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继东; 李重; 高会玲; 谢娇容
    • 摘要: 氧化锆(ZrO_(2))基固体电解质的电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是影响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文章采用交流阻抗谱法测试不同工作温度下6YSZ(Y_(2)O_(3)含量为6 mol%)的阻抗谱,结合Arrhennius公式,拟合出活化能,并研究其电性能;在800°C下对材料进行抗热震性实验研究其热力学性能。研究发现,在450~550°C条件下,6YSZ的活化能为1.54 eV;在550~750°C条件下,其活化能为1.31eV,抗热震性次数为27次以上。该材料与传统的5YSZ(Y^(2)O_(3)含量为5 mol%)相比,具有较好的电性能;与8YSZ(Y^(2)O_(3)含量为8mol%)相比,具有较好的热力学性能。
    • 万博; 张骋; 郑晓虹; 罗凤羽
    • 摘要: YSZ作为一种固体电解质,因其优异的离子导电率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到气体传感器中.该文简要介绍了YSZ的结构、特性以及基于YSZ的混合电动势型NO2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影响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分别从三相界面、敏感材料的种类以及敏感材料的形貌3方面进行综述.增大三相界面面积、合成新型敏感材料、改变敏感材料的微观结构会提高传感器的性能.最后,对YSZ在混合电动势型NO2传感器中的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开发新形貌的敏感材料是未来高性能混合电动势型传感器的研究重点.
    • 杨广峰; 翟巍; 张杭; 路梦柯; 崔静
    • 摘要: 通过在钛合金表面引入稀土氧化物改性"7YSZ"即7 wt%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涂层,提升传统热障涂层的综合性能.采用预制法并应用YLS-3000型光纤激光系统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钛合金表面制备了不同Gd2 O3添加量的Gd-YSZ涂层,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硬度仪分别表征涂层的宏观形貌、显微形貌、元素分布及相结构、硬度分布.引入的Gd以富稀土第二相Al3 Gd及氧化物形式存在,并少量固溶于ZrO2和α-Ti晶格引发其晶格畸变而提升材料隔热性能,稀土Gd会抑制有害相Ti O x而促进增强相Ti C析出并优化其分布,并通过细化晶粒及优化Ti C生长来提升组织显微硬度,Gd引入量增至10 wt%时这种优化作用被显著削弱.在7YSZ熔覆材料体系中掺杂Gd2O3能够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其添加量为影响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应超过10 wt%,否则会粗化晶粒,使Gd偏析、富集在晶界处,恶化材料性能.
    • 王鹏程; 赵运才; 刘明; 王慧鹏; 马国政; 王海斗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面对日趋复杂的工作环境,传统的氧化钇部分稳定的氧化锆(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热障涂层材料在高于1200°C的环境下服役时,易出现相变、烧结收缩严重等问题,降低了涂层的隔热性能,同时伴随有一定的体积变化而加速涂层的剥落,需要研发性能更好的热障涂层以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新一代热障涂层分为以下几类:(1)掺杂稀土氧化物改性YSZ热障涂层;(2)萤石或焦绿石结构热障涂层;(3)钇铝石榴石或磁铁铅矿热障涂层;(4)钙钛矿结构热障涂层.其中,采用稀土氧化物掺杂对YSZ进行改性的热障涂层由于可以有效降低热障涂层的热导率,提高其高温相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高温抗腐蚀性能等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几种有希望代替传统YSZ涂层的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稀土氧化物包括CeO2、Sc2 O3、Gd2 O3、La2 O3,对不同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其中掺杂CeO2可降低涂层的热导率,使其耐Na2 SO4腐蚀能力增强,并提高其热稳定性;掺杂Sc2 O3不仅降低涂层的热导率,还大大提高其相稳定性,使涂层在1500°C高温下经过长时间热处理后仍然保持单一的t'相;掺杂Gd2 O3可有效提高其耐热腐蚀性,但过量掺杂会降低涂层的力学性能;掺杂La2 O3可增强涂层的抗烧结能力,有效降低其热导率.本文还对影响稀土氧化物掺杂改性YSZ热障涂层性能的其他因素(如制粉方式、喷涂工艺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今后热障涂层体系的发展趋势及研发思路进行总结,为新型热障涂层的研制提供参考.
    • 樊文琪; 宋雪梅; 黄怡玲; 常程康
    • 摘要: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中钙镁铝硅酸盐(CMAS)对氧化钇部分稳定氧化锆(YSZ)涂层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手段对涂层腐蚀前后的微观结构和相变进行了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环境中CMAS腐蚀YSZ涂层从顶部到底部呈现层裂、致密、较致密以及层状结构的特征.在YSZ涂层的顶部发生了熔融/再结晶现象,导致涂层的t-ZrO2相转变为m-ZrO2相,从顶部至底部相变程度依次减弱.研究还发现,由于熔融的CMAS更易沿着涂层的晶界进行渗透和侵蚀,CMAS诱导相变主要发生在晶界处.
    • 冀晓鹃; 于月光; 卢晓亮
    • 摘要: 降低热障涂层面层中的低熔点杂质含量,可提高涂层的高温稳定性和延长服役寿命.SiO2、Al2O3和Fe2O3是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ttria-Stabilized Zirconia,YSZ)热障涂层中几种常见的低熔点氧化物杂质,均会对涂层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制备SiO2、Al2O3和Fe2O3的含量从小于0.01wt%增加至1.00wt%的YSZ热障涂层.采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上述涂层的微观结构;采用激光热导仪测试了涂层的热扩散系数和抗热震次数.研究结果表明,低熔点氧化物杂质对YSZ涂层的导热性、热处理状态的孔隙率具有明显影响,且更容易引起涂层的热震失效.当杂质氧化物含量在小于0.2wt%范围内变化时,涂层的性能变化更为显著.
    • 郭磊; 辛会; 张馨木; 叶福兴; 高远
    • 摘要: 目的改善Y2O3部分稳定ZrO2(YSZ)热障涂层的抗熔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脉冲Nd:YAG激光系统对大气等离子喷涂YSZ热障涂层进行激光表面改性,优化激光参数,将喷涂态以及激光改性涂层在700°C和1000°C的V2O5熔盐下进行4 h热腐蚀实验。采用XRD、SEM和EDS表征腐蚀前后喷涂态和激光改性涂层的物相成分、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通过计算热腐蚀后涂层表面的单斜(m)ZrO2含量,分析激光改性对涂层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涂层表面的激光改性层呈现致密柱状晶结构并有一些贯穿的垂直裂纹。与原始涂层一样,改性层呈现亚稳态(t′)四方相。改性涂层在700°C腐蚀4 h后,腐蚀产物为ZrV2O7、YVO4和少量m-ZrO2;在1000°C腐蚀4 h后,腐蚀产物为m-ZrO2和YVO4。对未改性的YSZ涂层进行相同条件下的熔盐热腐蚀,其腐蚀产物种类与改性涂层相同,但是m-ZrO2含量更高,表明更多的t'相受熔盐腐蚀而分解。结论激光改性可提高YSZ涂层中t'相的稳定性,使得涂层具有更好的抗熔盐腐蚀性能。然而,熔盐易沿垂直裂纹在改性层中渗入,不利于涂层的长期稳定性。
    • 魏晓东; 侯国梁; 赵荻; 安宇龙; 周惠娣
    • 摘要: 随着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热障涂层服役温度、服役寿命以及隔热性能的不断提升,研制温度高、使用寿命长和隔热性能优异的热障涂层材料,已成为国际高温防护涂层领域的研究热点。氧化物掺杂YSZ涂层因其良好的热学性能,成为最有可能替代YSZ涂层在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表面获得应用的热障涂层材料。综述了氧化物掺杂YSZ热障涂层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不同氧化物掺杂对YSZ涂层性能的影响机理,并简述了目前国内外对该类涂层相关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未来关于热障涂层的研究,应在进一步优化设计多元氧化物掺杂改性YSZ涂层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模拟,对多元氧化物掺杂的耦合作用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同时结合新一代高温合金的性质,发展高温合金-粘结层-陶瓷层相匹配的新型热障涂层体系,从热力学-动力学两个方面考察其使役行为和失效机制,最终促进该类涂层的实际应用。
    • 王光伟; 陈鸿珍; 李友凤; 谢波; 吕国岭
    • 摘要: 利用碳酸锂-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所形成的复合物作为敏感电极材料, YSZ作为固体电解质, 构建二氧化碳电化学传感器, 并通过扫描电镜、 XRD、二氧化碳响应等方法, 对不同原料配比的传感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碳酸锂-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的YSZ二氧化碳电化学传感器具有快速和准确的电动势响应, 其电子转移数近似为2; 随着测试温度的升高, 所制传感器对待测气体中CO2 浓度变化的电动势响应更快, 稳定状态更好; 随着敏感电极中锂钡掺杂氧化碳酸盐量的增加, 传感器在350 °C下的最高CO2 响应浓度降低, 但在400 °C时的稳定响应特性变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