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
岳麓山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67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旅游经济、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760篇;相关期刊422种,包括文史博览、档案时空、教育艺术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等;岳麓山的相关文献由7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继兴、戴海、胡滔滔等。
岳麓山
-研究学者
- 刘继兴
- 戴海
- 胡滔滔
- 李元洛
- 佚名
- 刘应迪
- 卞国良
- 叶倾城
- 唐春元
- 孙敏坚2
- 张克荣
- 彭重华
- 朱晓文
- 李斌
- 邓学建
- 陈文中
- 何立伟
- 冯秋瑜
- 刘云波
- 刘同
- 刘坤付
- 刘广新
- 刘淋
- 刘赞
- 刘金艳
- 叶梦
- 吴义国1
- 吴志斌
- 吴晓君
- 吴甫成
- 周大庆
- 周琼
- 唐仁春
- 唐振南
- 大鲁
- 姚成胜
- 尹红芳
- 崔海波
- 巴陵
- 张瑜
- 彭益和
- 文连阳
- 曹隽平
- 李卫飞
- 李顺宏
- 杨定海
- 杨海明
- 杨霞
- 柳王敏
- 毛岸青
-
-
张淼;
易立文
-
-
摘要:
以岳麓山地区为例,在提出该地的可开发思政元素与地理研学活动对接意义的基础上,以国情教育理念、爱国主义情怀、可持续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提出岳麓山地区可开发的思政元素,围绕教学资源、教师素质、教学机制与评价体系四个角度提出地理研学活动实践路径,并得出在思政视角下开展地理研学旅行需要充分挖掘岳麓山思政元素,加强教师有效引导,构建地理研学机制,完善研学综合评价体系。
-
-
张聪;
夏邵刚
-
-
摘要:
在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更应结合本地实情与资源禀赋,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康养发展路径。本文以岳麓山“爱在森林”森林康养活动为例,对“无门槛”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活动概况地点:“回到森林”农家小院及周边森林区域(该小院位于岳麓山南部山脚的桃园村)人员:森林康养师1人、体验者2人活动主题:爱在森林活动目标:森林减压。
-
-
梁波
-
-
摘要:
湖南大学是国人皆知的重点大学,历史悠久。公元976年,官府即捐资修建岳麓书院。嗣后,历经宋、元、明、清各代,1897年改为时务学堂,1903年改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为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一直设在长沙河西岳麓山下,是世界仅有的一千余年来校址不变的高级学府。然而,从1938年至1946年,湖南大学却西迁至湘西辰溪,经历了长达八年的艰难办学的岁月。
-
-
张瑜
-
-
摘要:
兴林业首先要兴种业。5月17日,湖南省林业局印发《岳麓山实验室林大林科院片区建设方案》,对岳麓山实验室林大林科院片区项目建设进行全面部署,标志着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该方案以湖南省人民政府2021年12月出台的《岳麓山实验室建设方案》为根本遵循,提出对标创建种业国家实验室,投入10~15亿元,新建10~12万平方米科研基础设施,力争用5到10年时间,打造林业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国家种业安全、粮油安全、生态安全、木材安全和林业现代化提供坚强科技支撑。
-
-
-
-
摘要:
2021年12月10日,由湖南省民政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湖南日报社共同主办的“创新与高质量发展--2021中国(湖南)岳麓山养老服务高峰论坛”在长沙开幕在开幕式上,湖南省民政厅副厅长蒋建华致欢迎辞,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致辞暨主旨报告,湖南日报社党组书记、社长姜协军,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养老服务分会名誉会长、中国红十字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江丹。
-
-
张瑜
-
-
摘要:
6月20日上午,岳麓山实验室林大林科院片区开工建设,标志着湖南林业科技创新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岳麓山实验室长沙总部四大片区之一,林大林科院片区的功能定位是木本油料和特色林木育种与利用创新区,旨在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林业种业创新高地,为保障国家种业安全、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
-
-
摘要:
长沙市岳麓区博才中海小学创办于2014年秋季,面朝岳麓山,傍依郁郁葱葱的洋湖湿地公园,学校现有教学班83个,教师220余名,其中市级卓越教师2名、市级骨干教师4名、区级骨干教师40名,学生近4000人。教师年轻且善于钻研,学生乐思而热爱探索,是一所充满朝气、蓬勃发展的学校。
-
-
霍修勇
-
-
摘要:
青春是美好的,拥有五彩斑斓的颜色。信仰就是青春最鲜亮的底色,描绘出最绚丽的景象。有信仰,青春就有了正确方向。信仰是灯塔,指引青春之舟在茫茫大海上始终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广大青年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1918年4月,新民学会在岳麓山下的周家台子召开成立会。参会人员中,绝大多数都是20多岁的青春年华。新民学会的78名会员中4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
-
-
胡珂;
李成;
张佳琦;
罗堯;
杨道德
-
-
摘要:
2021年10月4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岳麓山景区内(28°10′45.32″N,112°55′57.53″E;海拔210 m)观察1只柳莺科(Phylloscopidae)鸟类在林间觅食,并拍摄到照片(图1)。该鸟行动迅速,几乎不停息,形态特征为:喙黑色较细长,虹膜深色,头顶暗绿色,顶冠纹不明显,黄绿色的眉纹长而明显,上体橄榄绿色,腰淡黄色,具2道橙黄色的翼斑,其中一道非常醒目,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具黄绿色羽缘,最外侧3对尾羽大多为白色,下体灰绿色。根据现场观察和拍摄照片,经过比对,确定该个体为橙斑翅柳莺(Phylloscopus pulcher)。查阅相关文献[1-6],确定本次在长沙市记录到的橙斑翅柳莺为湖南省鸟类分布新纪录种。
-
-
刘绪义
-
-
摘要:
1918年4月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溁湾镇,正值春天,一栋绿色竹篱笆围绕的双合门平房,一群年轻人正在屋里讨论得热火朝天。这座农舍是蔡和森租住的,挂着门匾“沩痴寄庐”,坐北朝南,青瓦木柱,左有菜地,前有朝门、水塘。很快,一个组织诞生了:新民学会。这群年轻人中,后来成长起来十多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最著名的就是毛泽东、蔡和森。新民学会在党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其宗旨从“改良人心风俗”到“改造中国和世界”的转变,对于当时探索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