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泥
尘泥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35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8184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天风、实事求是、冶金环境保护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年冶金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3年地球环境与钢铁工业国际研讨会、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等;尘泥的相关文献由76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鑫、刘晓轩、丁美英等。
尘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184篇
占比:99.82%
总计:58291篇
尘泥
-研究学者
- 李鑫
- 刘晓轩
- 丁美英
- 于淑娟
- 侯洪宇
- 刘万山
- 刘安治
- 吴佩佩
- 张晋霞
- 曹志成
- 李倞
- 李大伦
- 牛福生
- 张梦露
- 张浩
- 李贤明
- 胡孝武
- 范晓慧
- 谭龙辉
- 龙红明
- 余志友
- 刘坤鹏
- 唐复平
- 展仁礼
- 岳昌盛
- 张钟铮
- 权芳民
- 杨劲
- 王向锋
- 王明华
- 王欣
- 王飞
- 陈许玲
- 雷鹏飞
- 刘自民
- 卢艳蓉
- 彭程
- 欧钱江
- 王龙
- 郝以党
- 郭秀键
- 任伟
- 余广炜
- 吴家骥
- 吴胜华
- 吴龙
- 孙伟光
- 孙金铎
- 季志云
- 廖洪强
-
-
-
-
王毅
-
-
摘要: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新世纪提出的环保理念,如何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当前资源技术研发的重点.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对环保要求的提高,使钢铁生产中尘泥的处理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尘泥中含有C、Fe、Cr、Zn等物质,因此也可以作为二次资源被有效利用.虽然钢铁生产行业中,循环利用及排放量的降低方面进展显著,但实际生产中产生的粉尘无法直接作为原料予以利用并且由于含有其他杂质,无法回收纯度较高的可利用物质.由于尘泥中含有重金属及有害物质,若直接排放必然会污染环境,无论基于环保角度还是资源的利用角度,钢铁厂的尘泥回收利用已经成为钢铁生产技术研发的重点内容之一.
-
-
-
牧之
-
-
摘要:
1时光之殇里,尘世苍茫。命运的影子,如一道闪电,击碎了旷野的迷茫。远方便有海涛汹涌,潮汐澎湃。而梦之塬,如溪水潺潺,有深邃、有悠远、有落红、有沉醉……或淡、或浓、或风、或雨……都在夕阳下吻别黄昏,都在记忆的边缘穿越忘川之河。而正在飘飞的雨水与尘土,散发着落日的乡愁,一路向前……
-
-
-
-
虔谦
-
-
摘要:
在我的记忆中,爷爷这辈子只穿过两双鞋,两双鞋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就是那种黑布平底鞋,它的样式自然地顺着脚的样式。爷爷走路很轻,并且总是抬着脚跟走,从不让脚跟和地有摩擦,为的是延长鞋的寿命。我之所以记得这个,除了我记得爷爷走路的样子和几乎没有声音的声响外,我自己走路也很保护鞋。爷爷新买鞋的情形我还记得,他手捧着崭新的、结实的布鞋。
-
-
-
张晓风
-
-
摘要:
"这是什么菜?"晚餐桌上,丈夫点头赞许,"这青菜好,我喜欢吃,以后多买这种菜。"我听了啼笑皆非,立即顶了回去:"见鬼哩,这是什么菜?这是青江菜,两个礼拜以前你还说这菜难吃,叫我以后别再买了。""怎么可能?""怎么不可能?上次买的老,这次买的嫩,其实都是它,你说爱吃的是它,说不爱
-
-
-
朱桂林;
孙树杉;
郝以党
- 《2003年地球环境与钢铁工业国际研讨会》
| 2003年
-
摘要:
介绍了中国政府把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资源永持续利用,保证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是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面,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2亿t,综合利用率为40.7%.介绍了主要综合利用途径及最新研发成果,提出了"十五"期间应推广具有先进水平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工艺设备和利用技术.提出高炉矿渣处理工艺应推广炉前水淬和转轮法急冷工艺,淘汰池式法泡渣工艺;转炉钢渣处理工艺应推广热焖法、风淬法、转轮法工艺,淘汰渣跨或渣场热泼洒水冷却工艺.从老渣山回收废钢应推广自磨机一干磁选处理工艺,逐步淘汰钢渣破碎—筛分—磁选工艺和湿磨磁选工艺.推广尾矿再选回收铁精矿和中矿技术,尾矿代替铁精粉和粘土配烧水泥熟料技术;粒化高炉矿渣粉作水泥和混凝土掺合料技术;钢渣粉作水泥和混凝土掺合料技术,含铁尘泥作结矿混合料;粉煤灰作水泥掺合料和新型墙体材料和制品.逐步扩大产业化规模,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提高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是今后钢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主要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