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线跟踪
射线跟踪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171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应用科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电子学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全国电磁兼容与防护技术学术会议、2014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第十一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等;射线跟踪的相关文献由506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晋生、何丹萍、官科等。
射线跟踪—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1710篇
占比:99.78%
总计:81893篇
射线跟踪
-研究学者
- 杨晋生
- 何丹萍
- 官科
- 袁正午
- 陈为刚
- 张望
- 丁珣
- 吕锡纲
- 孟德智
- 朱秋明
- 杨帆
- 梁爽
- 西穷
- 郭立新
- 阚绍忠
- 黄国胜
- 孔范增
- 曹伟
- 毛钧杰
- 路晓彤
- 刘忠玉
- 周力
- 周晓平
- 柳朝阳
- 江虹
- 邱光染
- 郑国莘
- 陈小敏
- 万卫星
- 仲伟志
- 刘大扬
- 吴剑锋
- 周宇
- 姚梦恬
- 孔祥博
- 季忠
- 张杰
- 李林
- 杨婧文
- 柴舜连
- 沐维
- 王丹丹
- 王豪行
- 程勇
- 艾渤
- 赖智华
- 赵友平
- 邹澎
- 郑娜娥
- 郭嘉琦
-
-
任静;
姚远程;
秦明伟;
朱悦
-
-
摘要:
无线应急通信作为综合应急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时有着传统网络无可比拟的便捷性和经济型。中继节点作为无线中继网络的关键环节,其选址将直接影响整个应急通信网络的性能。复杂环境无线应急通信中继节点选址依靠现场实地调查和测量,但会存在选址速度慢、中继节点冗余和通信链路质量差等问题。针对以往这些问题,使用站点间传播路径损耗作为评价站点品质的依据,在使用射线跟踪方法建模及仿真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研究,实现了复杂环境下无线应急中继节点的快速、精确选址,并在与传统选址方法的对比实验中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
杜晓
-
-
摘要:
随着铁路通信系统的发展需要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快速推进,5G-Railway(5G-R)有望成为铁路通信系统的下一代标准。2100 MHz作为5G-R的潜在频段,其在经典铁路场景中的传播特性亟待研究。构建符合场景典型特征的三维模型,基于射线跟踪仿真法研究半封闭式高铁站台场景2100 MHz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在车站立柱、扶梯旁部署发射机,定义传播模型参数,分别在手持移动设备与车载移动台处进行大量仿真。计算路径损耗、时延扩展、角度扩展等信道特性,为5G-R部署的覆盖功率预测和网络规划与优化提供参考,弥补该频段在铁路应用方面研究的短缺。
-
-
郭嘉琦;
赵友平
-
-
摘要:
为了满足未来无线通信中信道建模日益增高的精度需求,针对射线跟踪信道仿真中电磁参数难以准确确定这一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种射线跟踪信道仿真的电磁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利用局部实测的无线电传播信息绘制出无线环境图,基于感知哈希算法快速对比实测与射线跟踪仿真的无线环境图,从而调整仿真环境中的电磁参数使仿真数据逼近测试结果.针对多种材料构成的反射面,还提出了栅格化处理方法,用以提高信道预测精度.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文参数选取方法仿真获取的接收功率均方根误差为2.7 dB,误差小于采用材料库查询电磁参数的传统方法误差.该方法能够避免对于难以测量环境的实测,同时可以更新(或补充)从材料库查询的电磁参数.
-
-
弋浩凡;
官科;
何丹萍;
艾渤;
赖峥嵘;
钟章队
-
-
摘要:
首先,综述太赫兹电波相较于低频电波传播的不同特性,包括气象因素和材料粗糙表面对电磁波的影响。接着,提出利用射线跟踪技术仅通过有限的信道测量数据校准目标场景中的三维环境模型以及材料电磁参数;然后,利用从射线跟踪仿真反演出的参数在类似场景中进行大量仿真,代替信道测量生成大量真实有效的全维度信道数据;最后,提取并分析信道特性,例如路径损耗、阴影衰落、莱斯K因子、均方根时延扩展、角度扩展及多普勒参数。2个案例研究是从室内桌面通信到室外智能车联网场景,分别代表了6G移动通信从近到远用例的两端,对于室外场景还额外考虑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对信道参数的影响,对太赫兹系统的设计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
-
杨琪;
单馨漪;
冯敬然;
郭兴海;
何丹萍
-
-
摘要:
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我国高速铁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5G-R)系统将成为铁路智能联接的首选。2.1 GHz频段有望承载5G-R系统,支持铁路产业不断涌现的新业务。高速铁路枢纽场景是列车行车指挥和客货调度的中枢,具有业务量大、业务类型复杂等特点,对铁路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厦门北站铁路枢纽为研究场景,基于电子地图建立三维场景模型,采用射线跟踪方法,仿真并分析场景的信道与传播特性,并提出了通信系统设计的相关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为铁路枢纽场景5G-R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提高铁路枢纽场景无线覆盖质量。
-
-
曾成胜;
单馨漪;
何丹萍;
陈付坤;
丁建文
-
-
摘要:
为推进智能铁路总体建设,实现高速铁路智能化,高铁信息基础设施将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建设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2.1 GHz有望成为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承载频段。高铁站台作为客货乘降与调度中转的功能核心,其在2.1 GHz下的电波传播特性亟待研究。本文以厦门北站高铁站台为研究场景,利用射线跟踪(RT)技术仿真2.1 GHz频段下的电波传播,基于仿真结果分析此场景无线信道特性,包括均方根时延扩展(RMS DS)、到达/离开方位角扩展、到达/离开俯仰角扩展(ASA/ASD, ESA/ESD)、交叉极化比(XPR)和以上参数的互相关。根据以上结果,对高铁站台场景中铁路5G专用移动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评估提出相关建议。
-
-
李津汉
-
-
摘要:
为解决铁路工程设计中难以快速评估上盖物业建筑结构对设施中的无线网络覆盖带来的影响,导致无线网络规划上的困难,结合BIM和射线跟踪技术对上盖物业动车所的无线覆盖情况进行仿真,探索场景下满足射线跟踪算法高效计算的三维模型构建方法,讨论此种铁路环境下的无线系统设计规则,为今后类似场景下的无线网络规划提供指导。
-
-
薛鹏飞;
郭嘉琦;
赵友平
-
-
摘要:
为了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的需求,基于最近提出的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系统架构,研究了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特性——信道非对称性.根据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架构和影响毫米波信道非对称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刻画上下行信道非对称性的新参数——非对称因子.同时利用实验室自行研发的射线跟踪平台对非对称毫米波信道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站收发天线阵列配置不同是导致信道非对称性的根本原因,复杂的传播环境使得这种非对称性更加突出,严重情况下室内场景非对称因子可达到-30 dB左右.同时室外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场景下的非对称因子累积分布函数(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CDF)与高斯分布拟合程度较好,而NLoS场景下明显比LoS场景下的非对称因子小.因此,非对称因子能够直观地描述出不同场景中上下行信道的非对称程度,而且非对称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也应以场景为导向进行信道特性分析.
-
-
水宜水;
卢毅;
李芳
-
-
摘要:
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异常复杂,电磁波从发射端发射出去后,不同方向上的电磁波会经过能量衰减、障碍物绕射和衍射、物体反射、多普勒效应后最后达到接收端,最终造成接收信道复杂的信道特性。对于通信物理层特性的设计,除了需要精确地估计出来电磁波能量的衰减特性外,准确的估计出不同环境的信道的多径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传统的信道分析算法很难对具体场景下这些信道特性进行分析,使用了射线跟踪算法对航空信道的地表反射特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出复杂地形下的信道多径的时延和角度域特征。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接收端高度的不断升高,均方根时延和角度扩展的均方根特性都在不断增大。
-
-
刘建国;
李柯
-
-
摘要:
目前通信传统网络质量方案制定,常基于人工现场勘测及二维地图分析,存在室内测试协调困难、高度信息缺失、人工核查误差大诸多问题,导致现网质量评估精度低,从而造成有限的站点资源无法利用最大化。在通信数智化转型时期,基于此,文章提出基于一种多层网射线跟踪模型仿真算法,该方法利用高精度三维电子地图,对建筑物三维立体真实还原,基于多层网射线跟踪模型仿真结果,可分层渲染出楼宇信号强弱情况,在优化措施实施或规划站点落地前,便可精确预估方案可行性、准确性,避免反复性现场操作。
-
-
YANG Bo;
杨博;
GUO Lixin;
郭立新;
LIU Zhongyu;
刘忠玉;
Guan Xiaowei;
关晓伟
- 《第十四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能快速预测不规则地形的无线覆盖情况,本文在数字高程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地形的三角形网络建模用于电磁仿真.首先介绍了射线跟踪的理论基础,包括几何光学和一致性几何绕射理论.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无线信道参数及其相应的计算公式.为了提高仿真速度,基于射线跟踪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形三角剖分方法,根据地表复杂程度采取不同的精度表示,起伏变化比较大的区域,采用精细的网格进行剖分,在地形较平坦的地方,可以采用较为粗略的网格表示,在保持地形基本特征的条件下,减少地形的几何面数量,提高仿真速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多精度地形割分方法具有较好的仿真效果,可大幅提高仿真速度,同时保持较小的误差.
-
-
-
刘芫健;
张业荣;
曹伟
- 《第九届全国电波传播学术讨论会》
| 2007年
-
摘要:
极化方式是电波传播的一个重要特性。基于射线跟踪方法研究了微蜂窝的无线电波传播特性,考虑了多次反射的极化特征,建立起三维的射线跟踪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和已知文献结果对比,一致性良好。
-
-
-
王君波;
姚远;
俞俊生;
陈晓东
- 《第三届全国太赫兹科学技术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本文设计了一套大口径三反射镜紧缩场天线测量系统,这套系统由一个口径为3m的抛物面主反射镜和两个赋形子反射镜组成.此设计基于动态射线跟踪法,搭配一定的系统结构配置可以实现高交叉极化.仿真结果表明当工作频率为50GHz到500GHz时,设计的静区在主切面上可以实现幅度抖动小于1dB,相位抖动小于10°,交叉极化隔离度大于38dB,静区利用率接近70%.
-
-
-
-
-
-
-
-
-
-
-
-
-
-
-
-
- 西门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13-06-2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射线治疗设备(51),包括:用于提供照射运动的目标体积(51)的射线的治疗用射线源,和-用于将射线对准目标体积(51)的射线跟踪装置,其中,所述射线跟踪装置包括:具有用于限制射线的准直器开口的准直器(11,55),用于相对于射线定位目标体积(15)的定位装置(31,59),和用于如下地控制准直器开口相对于射线的位置和控制定位装置(31,59)的位置的控制装置(63):在跟踪射线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准直器开口来补偿目标体积(15)在第一运动方向(23,27)上的运动,和通过利用定位装置(31,59)重新定位目标体积(15)来补偿目标体积(15)在第二运动方向(25,29)上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