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关系
委托关系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9500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山东警察学院学报、中国律师、合作经济与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十一次微计算机学术交流会等;委托关系的相关文献由128位作者贡献,包括田兆阳、刘洪波、崔颖等。
委托关系—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00篇
占比:99.37%
总计:19623篇
委托关系
-研究学者
- 田兆阳
- 刘洪波
- 崔颖
- 文伟义
- 朱莲美
- 梅仲楠
- 法音
- 王云泽
- 韩丽丽
- 马寅翔
- 严少芳
- 严风瑞
- 临风
- 仇京荣
- 何啟星
- 何瑞雄
- 倪同木
- 冯仑
- 冯志远
- 刘世峰
- 刘吉龙
- 刘圃君
- 刘慧芬
- 刘明和
- 刘春竹
- 刘英来
- 华清
- 单逸
- 卢天宇
- 卢天宇1
- 印康平
- 古维永
- 史玉荣
- 吕继东
- 吴丹红
- 吴怡辰
- 吴明江
- 周冬君
- 周卫华
- 唐伟
- 唐婷婷
- 坚平
- 孙国安
- 宁亮
- 崔建民
- 庞清涛
- 张亚乐
- 张保华
- 张国明
- 张宏波
-
-
-
-
摘要:
作为全国首批12个住房租赁试点城市合肥市,为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建设了合肥市住房租赁交易服务监管平台,适应了租赁市场的新形势、新变化。主要功能1.多渠道房源核验。平台将个人、企业、集中式等各类租赁房源纳入监管,通过实名认证和房源核验,确保人、房、产权、委托关系真实。利用接入不动产、公安等数据,对录入房源自动核验,生成核验码。对产权库数据不完整,无法自动核验的,专人负责日常人工核验。对拆迁安置、集资房等无产证房源,根据提供的房源权属证明,现场核实后赋予房源核验码。
-
-
许璟剑
-
-
摘要:
为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我国于2018年4月出台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资管新规将银行、信托、证券、基金等7类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为投资者利益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地对受托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投资者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的金融服务,统一定义为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资管业务"),并规定适用统一的监管标准.自此,我国资管行业正式迎来统一监管时代.
-
-
徐冰
-
-
摘要:
本文在当代诠释学的语境中介绍和评论里德的现代权力理论,目的是推动中国文化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发展。里德以国王的两个身体的转变为线索,阐释了一种奇幻的现代权力的形成。奇幻的色彩指涉现代复魅,它经新尼采派棱镜的折射而炫目。这个棱镜倾向怀疑的诠释学,揭露虚假道德意识的伪装。笔者倾向信仰的诠释学,树立道德超越的信心。这两种诠释学都敏感于多元与霸权之间的关系,这是当代文化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的关键。
-
-
马勀
-
-
摘要:
事件,近日,深圳上线新版二手房交易系统,新交易系统使得个人自助卖房变得更加简单。除深圳以外,很多城市都对二手房市场加强了监管,并且上线了自助卖房的交易模式。点评,深圳新交易系统最大的亮点是在国内首次引用了“单边代理”模式,即买卖双方通过独立委托,与受托中介机构形成单边委托关系,中介方“各为其主”,只向自己的委托人负责,以争取委托方在实际交易中的合法利益最大化。新系统要求交易主体实名认证,通过与不动产登记部门数据对接,保证100%真房源,并在交易重要节点都会对房屋权属状态、买方购房资格等重要事项进行自动核验,以确保交易的安全。
-
-
-
-
-
日桥爪隆(著);
王昭武(译)
-
-
摘要:
成立侵占罪以侵占了“自己所占有的他人之物”为必要。所谓“自己所占有的他人之物”,须满足“他人之物”与“自己所占有”这两个要件。“他人之物”是指他人所有的财物,但只要他人之所有权及于财物即可,与他人共有之物也属于此。在侵占罪中,“占有”须基于委托关系,委托关系属于侵占罪之法益侵害的(次要的)内容;“占有”不仅仅是针对财物的事实性支配,还包括法律上的支配;“占有”概念不是法益侵害的内容,而是为侵占罪之主体性提供根据的要件。取得了无人占有的财物(脱离占有物)的情形,以及非基于委托关系而取得自己所占有的财物的情形,均成立侵占脱离占有物罪。
-
-
吴怡辰
-
-
摘要: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管理者与劳动者的双重属性,其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该如何定性,仍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且该问题在高级管理人员解聘的过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学者通常认为,应首先理清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的法律关系,而后便自然能适用相对应的部门法律规范,来对该关系进行调整.然而,此种问题思考方向,并未令问题得以解决,反而使得实务中的法律适用因法律关系不明而陷入重重困境,最终导致各法院裁判结果难以达成统一.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变换一个角度出发.本文将运用反向思维,以探讨法律适用的合理性来反向探析高级管理人员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以追求更平衡地保护公司及"特殊员工"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