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有
占有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1年内共计1647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8篇、专利文献99篇;相关期刊961种,包括法学、法制博览、法制与社会等;
占有的相关文献由1906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文昊、吴文嫔、周红等。
占有
-研究学者
- 陈文昊
- 吴文嫔
- 周红
- 段国重
- 王洪亮
- 覃远春
- 马寅翔
- 余阳
- 刘爱琴
- 张喻忻
- 李志忠
- 柳真真
- 潘思佳
- 臧鲍
- 项倩
- 丁威
- 万琳琳
- 伊沙
- 但颖丽
- 修竹青
- 全永波
- 刘云峰
- 刘俊伦
- 刘博然
- 刘志强
- 刘惠
- 刘明祥
- 卜祥洪
- 卢永明
- 吴冰
- 吴娉婷
- 周依苒
- 周兴合
- 周其仁
- 周宇
- 周海丰
- 周铭川
- 咸鸿昌
- 喻文莉
- 夏俏骅
- 夏尊文
- 姚秀荣
- 孙洋
- 孙雅杰
- 孝红波
- 孟育凤
- 常怡勇
- 廖焕国
- 张君周
- 张宁
-
-
冉克平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民法典》对占有提供全方位的体系性保护,主要包括物权编、合同编以及侵权责任编.物权编并未规定占有人的自力救济权,由此形成法律上的漏洞.占有之诉与本权之诉相互独立、互不排斥,占有之诉不能基于本权之诉的理由加以裁判.在第三人侵害占有这一点上,基于债权的占有人与基于他物权的有权占有人并无本质区别,均作为绝对权利,而无权占有则作为法益,同受侵权责任编的保护.侵害占有赔偿损失的范围因占有是否具有本权,以及是善意占有还是恶意占有,而有所不同.
-
-
张倩;
何珊
- 《中国检察官》
| 2020年
-
摘要:
对非法占有死者财物行为的定性,可以以场所之封闭属性为基础,结合公共开放程度,把取财行为发生地划分为公共空间与非公共空间,进而将出入场所人员的不同身份作为二级标准,根据实际情形,判断行为当时死者财物之占有状态,并最终作出罪刑判断.
-
-
马乐;
刘奕禄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 2020年
-
摘要:
“占有是盗窃罪的法益”这一命题的批评者主张抛弃以往的“本权/占有”讨论框架,并以“财产”替代“占有”或“本权”界定盗窃罪等财产犯罪的法益.批评者对占有说的质疑可以得到合理回应,就狭义的财物而言,将占有视作盗窃罪的法益并不会导致处罚范围过宽、混同法益与构成要件等问题,司法实务的立场也并不与占有说相冲突.在盗窃罪的认定中,“财产损失”并非不可替代的违法性要素,财产损失说错误定位了“财产损失”要素,将盗窃罪的法益界定为财物的经济价值或“财产”会使盗窃罪滑向整体财产犯罪,缺乏实质的合理性.“财产损失”和“非法占有目的”共同发挥着限制处罚机能,盗窃罪中的数额是就“财产损失”而言的,数额的认定要受到财物本身价值、非法占有目的和个别计量的三重限定.
-
-
-
-
卢盈华
- 《现代哲学》
| 2020年
-
摘要:
对于吃醋这一情感体验,国内哲学界并无关注,西方学者所讨论的jealousy与envy亦难以与之对应.本文试图通过现象学的描述与分析,澄清与醋意相关的体验及其背后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的作用在于推动情感现象学与汉语现象学的发展,促进我们更整全地了解心的现象,为更明确地指导道德实践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区分了嫉妒、 羡慕、 怨嫉、 妒忌与吃醋,主张醋意是一种以爱为核心的妒忌;其次,澄清了醋意的表现与类型,通过辩证考察,界定了醋意的契机、 本质、 意义.
-
-
-
吴珍;
王渭玲
-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物质主义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动机等都有影响.借助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物质主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系统梳理出物质主义的概念、维度和测量,重点分析了物质主义的前因、影响及其与幸福感、感恩的相关实证研究.从当前物质主义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来看,仍存在研究的空白区和浅水区,未来可从跨文化、代际群比较、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等方面做进一步深化研究.
-
-
黄鹏
-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除影院营利的内在动因外,电影产业结构与全国放映市场发展水平等外在诱因,也是影响影院偷票房的原因.偷票房行为,不仅损害了电影制片方等票房分账主体的利益,侵犯了国家税收以及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征收秩序,还危害国家电影文化行业的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对偷票房的行为应纳入法治轨道进行规制.
-
-
黄鹏
- 《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 2020年
-
摘要:
除影院营利的内在动因外,电影产业结构与全国放映市场发展水平等外在诱因,也是影响影院偷票房的原因。偷票房行为,不仅损害了电影制片方等票房分账主体的利益,侵犯了国家税收以及电影发展专项基金征收秩序,还危害国家电影文化行业的可持续健康有序发展,对偷票房的行为应纳入法治轨道进行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