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西地酸钠
夫西地酸钠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9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6296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护理与康复、护理学报、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2年云南省药学大会、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2011抗感染药物与耐药菌防控专题研讨会等;夫西地酸钠的相关文献由382位作者贡献,包括仲伟潭、尼拉坎丹·纳拉亚南·许利耶尔、李敏娜等。
夫西地酸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296篇
占比:98.81%
总计:16493篇
夫西地酸钠
-研究学者
- 仲伟潭
- 尼拉坎丹·纳拉亚南·许利耶尔
- 李敏娜
- 苏鲁·苏布拉马尼·瓦南加穆迪
- 马达范·斯里尼瓦桑
- 宋霏
- 常亮
- 张雪霞
- 杨平
- 王崔岩
- 蒋燕杰
- 郭月玲
- 孔飞飞
- 张民
- 李秀娟
- 王娟
- 王浩
- 王颖
- 盛忠英
- 魏增辉
- 于德春
- 任东
- 任志红
- 余小萍
- 冯卫
- 刘小东
- 刘理南
- 华智军
- 吴国庆
- 孙巍
- 孟凡清
- 左伟
- 库普萨米·森蒂库马尔
- 廖胜斌
- 张宇婷
- 张明法
- 张玲
- 方专
- 曹秀梅
- 朱秀良
- 李志强
- 李明杰
- 李耿
- 李英
- 杨家亮
- 杨春燕
- 杨梅
- 杨淑萍
- 杨磊祥
- 柏江贝
-
-
王娟;
陈艳华;
王燕
-
-
摘要:
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在临床上常用于敏感菌的抗感染治疗,但输注夫西地酸钠可引发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甚至引起组织坏死,增加了儿童的用药风险.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给予相应的措施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从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的识别与判断、风险点分析、预防措施、治疗措施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儿童输注夫西地酸钠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
-
-
谢珠蓉;
黎红英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预防夫西地酸钠致静脉炎中使用水胶体敷料产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筛选出80例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患者,时间选为2019年1月~2019年6月,使用抽签法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在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前使用水胶体敷料覆盖穿刺点皮肤上方为实验组,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分析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静脉炎总发生率35.00%低于对照组65.00%(P<0.05);实验组29例0级,9例1级,2例2级,对照组14例0级,21例1级,5例2级,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静脉滴注夫西地酸钠患者使用水胶体敷料能有效降低静脉炎发生率,对缓解患者疼痛、消除水肿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
-
-
-
彭亮;
赵洪娥;
常亮;
宋盼;
周站云;
仲伟潭
-
-
摘要:
目的 以夫西地酸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成盐后,采用溶析剂丙酮进行溶析结晶得到夫西地酸钠晶体.方法 本研究通过考察夫西地酸钠结晶工艺中的酸溶解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浓度、溶析剂用量、结晶温度对夫西地酸钠结晶的影响,最终确定了夫西地酸钠结晶新工艺.结果 该工艺制备的夫西地酸钠晶体呈短粗棒状,粒度均匀,晶型稳定,易于分装.
-
-
王浩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10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与实验组(n=51),对照组施以头孢克肟治疗,实验组施以夫西地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头孢克肟,夫西地酸钠对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王浩
-
-
摘要:
目的探讨夫西地酸钠和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102例呼吸系统感染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1)与实验组(n=51),对照组施以头孢克肟治疗,实验组施以夫西地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86%,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头孢克肟,夫西地酸钠对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
杨志忠;
杨洋;
陈赫军;
平泽;
方妍;
李洁
-
-
摘要:
目的 比较3种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药物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3月-2014年5月的MRSA肺部感染患者150例,按不同的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分成夫西地酸钠组、万古霉素组和替考拉宁组,各50例,运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夫西地酸钠组、万古霉素组和替考拉宁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8.0%、70.0%、80.0%,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18.0%、6.0%,成本分别为7437.4元、6805.7元、6966.7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9.37、97.22、87.08.结论 替考拉宁治疗MRSA感染的经济性优于夫西地酸钠和万古霉素.
-
-
-
张民;
李秀娟;
顾万红
- 《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夫西地酸钠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过程中出现的1例夫西地酸钠引起血小板减少病例进行因果分析.结果: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夫西地酸钠的使用存在时间相关性.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DITP)可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临床应用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同时做好药学监护.
-
-
-
孔飞飞;
郭良君;
谭兴起;
王翔;
褚冬蕾
- 《2011抗感染药物与耐药菌防控专题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分析讨论夫西地酸钠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年1月-2011年8月中国医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全文数据库内的有关夫西地酸钠ADR的文献,结合我院2009年1月-2011年8月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夫西地酸钠致不良反应有17例,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生,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临床表现主要是变态反应、肝胆系统损害,严重者可致局部组织坏死。结论:应进一步规范夫西地酸钠的临床应用,重视夫西地酸钠的ADR,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
-
-
-
张民;
刘效栓;
李秀娟
- 《第四届临床药学实践案例分析与合理用药学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目的:药源性血小板减少(DITP)可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且常常被忽视,应为临床所重视。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过程中出现的1例使用夫西地酸钠致DITP病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夫西地酸钠的使用存在时间相关性。结论:应用可致DITP病的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控制用药剂量,减少联合用药,增强预防意识,并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一旦出现DITP减少的症状或体征,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并采取措施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