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卫星
天文卫星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航天(宇宙航行)、天文学、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7028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现代物理知识、国际太空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2008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机电与空间光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等;天文卫星的相关文献由1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开封、庞之浩、吴伯冰等。
天文卫星—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028篇
占比:99.71%
总计:37134篇
天文卫星
-研究学者
- 李开封
- 庞之浩
- 吴伯冰
- 江山
- 于永军
- 何勋
- 倪伟
- 倪润立
- 刘兆刚
- 刘妮利
- 刘安宁
- 刘建业
- 刘晓静
- 司祎
- 吴枚
- 士元
- 姜鲁华
- 安正华
- 宋江波
- 小默
- 崔苇苇
- 张大力
- 张志强
- 张承模
- 张永杰
- 张爱梅
- 张童
- 张艺
- 徐岩冰
- 徐平
- 徐玉朋
- 文向阳
- 文青
- 曾庆化
- 李佳宁
- 李延国
- 李新乔
- 李渝昕
- 李炜
- 李立钢
- 李荣冰
- 杨彦佶
- 杨生
- 梁中坚
- 梁晓华
- 樊亮
- 熊智
- 王东新
- 王于仨
- 王唯一
-
-
吴伯冰;
马宇蒨;
张双南;
常进
-
-
摘要:
过去4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内发射了数颗天文卫星,未来几年还将有一些天文卫星计划发射.本文简要回顾了国际空间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空间天文学过去40年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包括1970年代第一颗天文卫星计划、气球空间天文探测、基于载人航天工程的空间天文实验以及天文卫星等.此外,介绍了中国空间天文项目,并对未来10年中国空间天文学研究进行了展望.
-
-
桑榆
-
-
摘要:
当今世界是信息社会,上至天文卫星,下至海底先缆……谁掌握了核心信息,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一想到这里,黑熊将军便火冒三丈,愤怒地拍着桌子说,“想当年,讨厌的情报可害惨我了!”“情报万岁!”黑熊光火,虎司令却哈哈大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
-
Zhao Haisheng;
Li Chengkui;
Jia Shumei;
Song Liming
-
-
摘要:
天文卫星获取的数据需要经过卫星下传数据处理系统的一系列加工.生成可以分析的数据产品, 这些产品及相应软件要发布给国内外用户, 同时数据处理系统还要监测载荷状态、数据质量及天体源爆发等.这样, 下传数据处理系统的建设直接关系到物理成果的获取, 规划该系统就变得非常有意义.从数据产品定义、子系统规划、数据流程等方面介绍卫星下传数据处理系统的规划, 并提出以模块化开发方式从整体上协调各个子系统的开发, 使各个系统及其软件相互配合, 共同促进科学产出.
-
-
-
-
摘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翻卷,70年奋斗探索,无数中华儿女把勤劳和智慧贡献给了祖国,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70个第一,记录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见证新时代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
-
-
-
摘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风云翻卷,70年奋斗探索,无数中华儿女把勤劳和智慧贡献给了祖国,在新中国的美丽画卷上留下了许多值得铭记的"第一""首次"。我们梳理出70个第一,记录新中国砥砺前行的奋斗历程,见证新时代开拓创新的精神力量。
-
-
-
-
-
-
-
-
摘要:
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发射成功6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该卫星的发射将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来源:科学网)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公布英国高等教育资讯和分析数据提供商QS发布了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创纪录地第6次排名世界第一;清华稳居全球第25,成为中国排名最高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