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草

大草

大草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3年内共计161篇,主要集中在体育、水产、渔业、书法、篆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专利文献11277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新西部(上旬刊)、人与自然、致富天地等; 大草的相关文献由194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建军、曾凡荣、刘昌燕等。

大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12773 占比:99.88%

总计:112911篇

大草—发文趋势图

大草

-研究学者

  • 毛建军
  • 曾凡荣
  • 刘昌燕
  • 张帆
  • 王甦
  • 肖达
  • 佟力军
  • 侯振远
  • 党国瑞
  • 刘晨曦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亚中跃
    • 摘要: 王吉臣,字枫乔,山东临朐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对外交流委员会委员,潍坊市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副主席。王吉臣从唐楷写起,后攻墓志造像,稍有面目后又溯源钟鼎,涉及汉隶,再写残纸,然后走近“二王”,近年习明清大草,把魏晋的典雅书风和明清荡逸的大草结合起来,既有当代传统的笔墨做支撑,又有明清的狂放杂糅其中,写出了个人面目。
    • 韩振海
    • 摘要: 在中国书法中,“草书”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其历史深厚而悠久。为了更好地认识草书,能够帮助人们对草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此文中,介绍了草书的形成,并且分析了草书的规律以及演变,希望可以让人们加深对草书的认识,更好地传承草书这种传统文化。
    • 许飞飞
    • 摘要: 专家推介:需要重点评述一下的是许飞飞的草书特别是大草创作。关于大草的学习和创作的难度,人们一再言及,我也曾多次在文章当中专门论述。要学好草书特别是大草,学书者的天分一定要高,天分高,方法巧,用功勤,才可能会真正有所作为。而许飞飞有比较扎实的楷书、篆隶书和行书基础,且在草书方面花费了很大力气,不仅具有一定的二王行草书功底,且对王铎、于右任等草书多有心领神会处。他后来认识到,大草的高境还是在于唐代,在张旭怀素那里。故而,他加大了对张旭怀素经典大草作品的学习力度。
    • 王方呈
    • 摘要: 书法是祝允明富于传奇的一生中重要的精神寄托,而草书无疑代表他在书法领域中的最高成就.明中期吴地古代草书遗迹极为丰富,在此基础上,祝允明得以于经典『无所不学』,兼之其书学思想中『功』 『性』并重,使得其草书创作前后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发展形态.本文基于其不同时期的书论、草书作品及相关交游活动,试图准确梳理其草书创作的风格分期、取法对象及风格成因.
    • 张树天
    • 摘要: 感人的艺术留给人的记忆是长远的,书法艺术中摄人心魄的应该是连绵不绝的大草。在书写大草的艺术家中,让我最难忘却的,是初见潘文志大草书法的汪洋恣肆以及后来初见他时他那一双清澈的眸子,还有一脸的青涩。
    • 辛尘
    • 摘要: 西晋索靖《草书势》成为后世理解草书“法”与“意”的经典依据。与之一脉相承,南朝梁武帝萧衍《草书状》也对草书给书写者和观赏者引发的意象有详加描述。草书状,即索靖所谓“草书之为状”(“状”亦可作动词解),是草书的书迹形象(法)所能表达的自然万象之状态,是草书的“象外之象”(意)。从士大夫到帝王,基于草书书写用笔的动作、速度及其所呈现的点画结构笔墨形态,产生对经验中自然万象的联想;又在这种联想的基础上,以对自然万象生命状态的体验来调整用笔的方法、丰富笔法的变化。
    • 潘红波
    • 摘要: 本文从艺术学、生态学、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出发,从书法艺术的外生态、内生态及自生态三个层面着手,对大草书法生成环境进行多角度的考察,揭示大草书法生成的社会生态特点,以期对当前书学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有所启示.
    • 摘要: 周启垠,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员工,现为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同作家协会会员、中同摄影家协会理事。书法学习专攻人草,师从导帅刘洪彪。作品多次存全国各种展览中获奖或入腱,书法理论文带在多家报刊发表。近年来,书法作品在2014年“情系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全国产(行)文联书法精品展览”、2015年“我们的中国梦——全国优秀艺术作品展览煤矿职工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2016年“创新·创业·时代之歌——企业书法美术摄影创作展示系列活动”、2017年第四届中华艺魂·峨眉山杯全同书画作品展、2017年新四军成立80周年诗词书法展、2017年第八届全国“长城杯”书画展中入展。
    • 许传良
    • 摘要: 自汉兴草书起,大草的艺术魅力为历代书家所向往,张芝、『二王』、『颠张醉素』、黄庭坚、傅山、王铎……代代相因,灿烂辉煌.而今,真正的大草作品却差强人意,大草书家寥若晨星.本文旨在分析此中原因,从展览体制与创作主体等层面入手,探索如何使大草艺术进一步凸现时代性、书卷气以及充分发挥主体性情等.使命与担当同在,重塑大草艺术特质,成为当今书坛不可回避的时代课题.
    • 武鹤轩
    • 摘要: "笔"和"意"是大草书体的表现形式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在大草学习中对"笔"与"意"的关系关注甚少,平日对草书的学习方法很难对"笔"与"意"之间的关系获得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对草书的连绵气势产生许多误解.基于这些误解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主要草书作品中"笔断意连",反观今日对大草研习中"笔断意连"的认识,应该对我们的大草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