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T细胞亚群
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6405篇;相关期刊79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四川生理科学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等;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文献由28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韬、张英波、徐静等。
外周血T细胞亚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405篇
占比:99.90%
总计:106507篇
外周血T细胞亚群
-研究学者
- 孙韬
- 张英波
- 徐静
- 李泉旺
- 王亚非
- 肖俐
- 胡凯文
- 邢姝琴
- 严洁
- 付正传
- 何世杰
- 何刚
- 何华
- 何忠惠
- 何颖蕾
- 何颖辉
- 余芬
- 侯宁宁
- 俞涟芳
- 关小明
- 冯志强
- 冯睿婷
- 冼丽英
- 凌慧琪
- 刘丽园
- 刘亚娴
- 刘国辉
- 刘学伍
- 刘慧
- 刘晓富1
- 刘正君
- 刘维
- 匡文斌
- 卢润豪
- 卢贤立
- 卫芳征
- 古开心
- 史光军
- 叶伟标
- 叶凤
- 叶巍
- 吕爱平
- 吴叶健
- 吴建波
- 吴月超
- 吴燕瑜
- 吴琼
- 周世明
- 周佳林1
- 周曾同
-
-
郭旦;
周露;
曹琬琪;
张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及Hans分型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差异与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1年2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附属邵阳医院收治的56例DLBCL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4例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水平,分析不同分期及Hans分型的DLBCL患者上述检测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与DLBCL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均高于观察组,CD8^(+)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CD3^(+)、CD4^(+)/CD8^(+)均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均是DLBCL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LBCL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与其临床分期及Hans分型存在一定的关系,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或当疾病Hans分型分类为non-GCB型时,DLBCL患者免疫抑制较重。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
陈锴;
关小明
-
-
摘要:
目的观察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痰瘀阻络证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佛山市中医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86例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瑞巴派特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CD3^(+)、CD4^(+)、CD8^(+)、CD4^(+)/CD8^(+)的变化,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TNF-α、IL-6、IL-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均显著增高(P均<0.05),CD8^(+)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37/43)、72.09%(31/4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覆花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阻络证CAG患者可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继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
侯宁宁;
李静;
古开心
-
-
摘要:
目的:探究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5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3)。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观察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疗程均为7d,于治疗后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效果、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表达情况、心肌酶指标、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退热时间,口咽疱疹消失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比观察组长;对照组CD4^(+)和CD4^(+)/CD8^(+)比值低于观察组,而CD8^(+)高于观察组;对照组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均较观察组高(P0.05)。结论: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改善免疫功能及有效改善患儿心肌酶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
-
周益平;
廖文莲
-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栓对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68例,采用盲抽法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可调节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张振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对乳腺癌手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6年8月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癌(BC)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为健康组,比较三组的血清CEA、CA19-9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比较观察组手术前、后的血清CEA、CA19-9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手术随访3年根据复发转移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76例和未复发组124例,比较两组的血清CEA、CA19-9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上述指标分别与术后复发转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CEA、CA19-9和CD8+水平分别高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健康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的CEA、CA19-9和CD8+水平低于手术前(P<0.05),CD4+和CD4+/CD8+水平高于手术前(P<0.05);复发组的CEA、CA19-9和CD8+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CD4+和CD4+/CD8+水平均低于未复发组(P<0.05);术后复发转移情况与CEA、CA19-9和CD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与CD4+和CD4+/CD8+水平呈明显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EA、CA19-9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能够准确评估BC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
冯睿婷;
赵继智
-
-
摘要: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2018年1月-2019年10月于郑州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作为试验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对比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试验组CD3+、CD4+水平低于对照组,CD8+、CD(16++5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D3+/HLA-DR、CD8+/HLA-D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低于正常群体,而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鼻咽癌患者的外周血细胞亚群及活化T淋巴细胞可有效反映患者肿瘤的免疫活化状态及病情变化.
-
-
李国铨;
郭峰;
王敏;
叶凤;
郑颜萍
-
-
摘要: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症(SSc)并间质性肺疾病(ILD)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40例SS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采用高分辨率CT扫描对SSc患者进行ILD分级.根据SSc患者是否合并ILD分为SSc-ILD组和SSc-Non-ILD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CD4+/CD8+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SSc患者ILD分级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对SSc-ILD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SSc-ILD组和SSc-Non-ILD组患者的CD8+[(33.64±7.28)vs(29.56±6.52)]水平比较,SSc-ILD组明显高于SSc-Non-ILD组,CD3+[(66.73±11.32)vs(70.51±10.84)]、CD4+/CD8+[(1.13±0.25)vs(1.58±0.35)]水平比较,SSc-ILD组明显低于SSc-Non-IL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Sc患者ILD分级与CD3+、CD4+/CD8+呈负相关(r=-0.755、-0.659,P<0.05),与CD8+呈正相关性(r=0.84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3+、CD8+、CD4+/CD8+水平对SSc-I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5、0.797、0.667,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7.65、32.70、1.29,敏感度分别为79.2%、83.8%、75.0%,特异度分别为68.4%、71.1%、73.7%.结论 SSc患者免疫功能紊乱与其并发ILD密切相关,外周血CD3+、CD8+、CD4+/CD8+水平改变对SSc-ILD病情评估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
朱海燕;
江志泳;
朱淑珍;
刘慧
-
-
摘要:
目的 探索肺挫伤后肺部细菌感染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于我中心接受治疗的104例肺挫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中是否出现细菌感染性肺炎分为感染组(n=42)和非感染组(n=62).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治疗前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均升高,CD3+、CD4+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均降低(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IL-6水平均降低,感染组治疗后各指标下降幅度均大于非感染组(P均<0.05).与治疗前相比,感染组治疗后的CD3+、CD4+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均升高,非感染组治疗后的CD3+T细胞百分比、CD4+/CD8+T细胞比值均升高,CD8+T细胞百分比降低(P均<0.05),感染组治疗后CD3+、CD4+T细胞百分比以及CD4+/CD8+T细胞比值上升幅度均大于非感染组(P均<0.05).结论 肺挫伤合并肺部细菌感染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较高,炎症反应较为强烈,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受到了严重损害,临床诊疗应予以高度关注.
-
-
聂莹
-
-
摘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伴腺样体肥大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炎性因子表达及其与病情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57例OSAHS伴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的4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的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同并且严重程度患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炎性因子水平及其及病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8、IL-6、CD8^(+)与患儿病情呈正相关,CD4^(+)、CD4^(+)/CD8^(+)呈负相关(P<0.05)。结论:儿童OSAHS伴腺样体肥大与外周血T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其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
李仪;
叶伟标;
冼丽英;
戴绍文;
莫玉前;
刘国辉
-
-
摘要:
目的分析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Th22变化。方法将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IgA肾病患者纳入B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者纳入A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特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T细胞亚群、Th22细胞。结果A组与B组男性比例、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素氮>7 mmol/L、高血压、腰痛比例明显高于A组,肾小球过滤率>60 ml/min比例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D3^(+)、CD4^(+)、CD8^(+)、Th22高于A组,CD4^(+)/CD8^(+)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小球过滤率下降等,伴外周血CD3^(+)、CD4^(+)、CD8^(+)、Th22升高,CD4^(+)/CD8^(+)降低。
-
-
-
-
-
-
-
刘维
-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RA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痹祺胶囊治疗组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各10例,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CD4+、CD8+及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CD8+细胞则低于正常人,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RA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痹祺胶囊可调节RA紊乱的T细胞亚群分布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恢复.
-
-
刘维
-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RA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痹祺胶囊治疗组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各10例,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CD4+、CD8+及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CD8+细胞则低于正常人,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RA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痹祺胶囊可调节RA紊乱的T细胞亚群分布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恢复.
-
-
刘维
-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RA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痹祺胶囊治疗组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各10例,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CD4+、CD8+及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CD8+细胞则低于正常人,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RA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痹祺胶囊可调节RA紊乱的T细胞亚群分布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恢复.
-
-
刘维
-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RA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痹祺胶囊治疗组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各10例,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CD4+、CD8+及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CD8+细胞则低于正常人,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RA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痹祺胶囊可调节RA紊乱的T细胞亚群分布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恢复.
-
-
刘维
- 《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痹祺胶囊对RA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Th1/Th2型细胞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RA患者20例,随机分为痹祺胶囊治疗组和尼美舒利对照组各10例,与治疗前及治疗8周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CD4+、CD8+及血清IFN-γ、IL-4水平.结果:RA患者外周血CD4+细胞明显高于正常人,CD8+细胞则低于正常人,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明显降低.经治疗后,CD4+细胞明显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CD4+/CD8+比值降低.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升高.结论:RA存在明显的免疫紊乱,痹祺胶囊可调节RA紊乱的T细胞亚群分布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有利于机体免疫稳态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