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装甲
复合装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2篇,主要集中在武器工业、军事技术、力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599068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兵工学报、爆炸与冲击、国外坦克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全国强动载效应及防护学术会议暨复杂介质/结构的动态力学行为创新研究群体学术研讨会 、2011年中国兵工学会学术年会、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等;复合装甲的相关文献由703位作者贡献,包括朱锡、李炯利、王旭东等。
复合装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99068篇
占比:99.96%
总计:599281篇
复合装甲
-研究学者
- 朱锡
- 李炯利
- 王旭东
- 王胜强
- 侯海量
- 曾首义
- 董明
- 蒋志刚
- 谭清华
- 周庆
- 方宁象
- 原梅妮
- 崔毅
- 万喜莉
- 何业茂
- 刘婷
- 刘立明
- 张海平
- 李向荣
- 武岳
- 王国辉
- 王成
- 贾楠
- 陈智勇
- 吴晓颖
- 周泳
- 姚宇航
- 姚磊斌
- 姚鎏
- 张国军
- 张国庆
- 张海伟
- 徐彬桓
- 徐志伟
- 李淑春
- 段丰安
- 王智慧
- 苏忠亭
- 赵海静
- 辛乐
- 钟孟春
- 钟秉松
- 陈斌
- 陈玉华
- 陈长海
- 韩方洲
- 刘建寿
- 卢天健
- 叶益聪
- 宋磊磊
-
-
张林;
陈斌;
谭清华;
张炜;
高颂
-
-
摘要:
大口径反装甲杀伤武器在战场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装甲材料和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探究陶瓷复合装甲在14.5 mm穿燃弹侵彻作用下的抗弹机理与抗弹性能,设计一种铺层顺序为陶瓷/纤维/金属/柔性芯材/金属的复合装甲结构,采用试验研究方法分析厚度匹配、底板材料和柔性芯材3个因素对其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面板厚度对抗弹性能影响显著,抗14.5 mm穿燃弹打击时,陶瓷面板厚度为1.38倍弹芯直径,抗弹性能较优;面密度相近、陶瓷厚度一定时,复合背板的厚度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对抗弹性能影响甚微;面密度相近、底板选用装甲铝时,厚度较大,抗侵彻性能更好;柔性芯材的设置既可以降低损伤面积,又可以发挥偏转功能,改变子弹侵彻底板的入射角,从而提高复合装甲的防护能力。
-
-
王晓东;
徐永杰;
董方栋;
王昊;
郑娜娜
-
-
摘要:
为研究凯夫拉-129(Kevlar-129)材料与氧化铝(Al 2 O 3)陶瓷面板复合装甲结构对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建立平头弹丸侵彻该复合装甲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数值模拟侵彻过程中,通过改变侵彻体的速度与复合装甲的结构,得到不同速度下的侵彻体速度变化曲线,分析了不同速度侵彻体击穿复合装甲的靶后速度与复合结构对其动能的吸收能力。分析结果表明:Kevlar与Al 2 O 3陶瓷的复合装甲结构可以更好地抵抗侵彻;Kevlar夹层的位置对抗侵彻能力有较大影响,可为今后轻质复合装甲板设计提供相关技术参考。
-
-
王威;
胡鹏程;
张攀;
刘均;
程远胜
-
-
摘要:
针对一种由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高强钢组成的复合装甲结构,开展其在圆柱形弹体侵彻下的弹道行为研究。基于验证后的数值模型,采用Kriging代理模型技术,建立了复合装甲结构抗弹性能快速预报代理模型,检验了代理模型的预报精度,并开展了变量相关性分析。建立了玻璃纤维复合装甲抗弹性能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采用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获得了复合装甲结构多目标优化设计帕累托前沿。结果表明:弹道极限速度与芯层厚度的线性相关性最强,与后置面板厚度的线性相关性最弱;靶板面密度与芯层厚度的线性相关性最强,与前后面板厚度的线性相关性相等。针对典型复合装甲结构初始设计方案,通过开展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方案能够在相同抗弹性能的前提下使面密度降低15.64%,或者在相同面密度水平的前提下使弹道极限速度提高14.75%。
-
-
张志倩;
赵太勇;
于寅业;
陈智刚;
马玥
-
-
摘要:
为研究7.62 mm穿甲弹垂直侵彻陶瓷金属复合靶板的弹道极限速度,基于能量守恒提出一种改进的理论分析模型,进行了7.62 mm穿甲子弹侵彻陶瓷/装甲钢复合靶板的试验研究,并通过理论分析的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验证计算.研究结果发现:陶瓷/装甲钢复合靶板利用该理论分析模型计算出的弹道极限速度与弹道试验结果吻合的较好;综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得出弹道极限速度与陶瓷锥质量正相关.基于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可预测不同复合靶板厚度下弹芯剩余高度,得出陶瓷厚度是决定弹芯剩余高度主要因素.
-
-
朱新成;
狄长安;
林朝东
-
-
摘要:
为了研究玻璃纤维复合装甲在穿甲弹侵彻下的抗弹性能,根据某型坦克的首上装甲结构特点和其材料的抗弹特性,采用LS-DYNA数值仿真的方法,分析了不同着角下复合装甲的侵彻深度变化以及不同纤维层厚度下弹丸的速度变化、能量损失情况,发现玻璃纤维层厚度为16 mm时,该复合装甲抗弹效果最佳,着角大于20°则无法击穿复合靶板.拟合出侵彻深度随着角的变化曲线;采用水平等效密度的方法计算出了该装甲的抗弹能力,得出了该装甲的抗弹性能相当于150均质装甲钢,可以为其他装甲结构的设计提供支撑.
-
-
杨彬
-
-
摘要:
作为军用直升机被动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弹装甲一直被视作恶劣环境下直升机执行低空飞行任务时的安全依赖.本文对防弹装甲产品的发展历史、主要结构特征、制备方式和应用场景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装甲受到子弹浸彻过程中的防护机理进行了阐述.此外,本文还对新型装甲研制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
-
-
-
-
武岳;
王旭东;
刘迪;
李炯利;
郭建强;
李文博;
张海平;
曹振
-
-
摘要:
目前国外军用武装直升机及运输直升机上均配置了轻质装甲材料.相比之下,国内直升机装甲配置在级别类型、数量、单架机面积等方面都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随着新一代军用直升机对抗弹生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外对于新型装甲材料的开发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武装直升机用复合防弹装甲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直升机用复合防弹装甲未来的发展需求,分析了目前复合防弹装甲的抗弹机理、选材原则和材料在被武器打击过程中的吸能方式,并展望了梯度功能材料、微叠层材料、石墨烯改性陶瓷等新材料在军用直升机上的应用前景.为满足我国直升机的自主发展需求,我国对于性能优异的新型先进轻质防护材料的开发需求已刻不容缓.只有开发新型装甲材料才能提高我军直升机的生存能力,满足我国武器装备的作战需求,实现与世界先进直升机水平的同步发展.
-
-
黄晓明;
方志威;
侯海量;
李典;
李茂;
朱锡
-
-
摘要:
针对反舰武器爆炸产生的破片,舰船舷侧可以设置陶瓷/钢复合装甲进行防护.本文利用数值方法分析陶瓷/钢复合装甲抗高速破片侵彻性能,在验证数值方法的基础上,探究破片形状、破片初始速度、陶瓷与钢板不同厚度组合对陶瓷/钢复合装甲抗侵彻性能影响,分析破片侵彻陶瓷/钢复合装甲过程.结果表明,陶瓷/钢复合装甲抗FSP弹侵彻性能最差,在设计陶瓷/钢复合装甲时,可选FSP破片作为设计载荷;抗锥形弹侵彻性能最好,抗锥形弹的最优陶瓷/钢复合结构比钢板的弹道极限速度提高了224 m/s;随着侵彻速度增加,破片的剩余质量近似呈线性减小,弹靶之间的作用力峰值不断增加,作用力峰值出现时间不断提前,弹靶作用时间降低.
-
-
王和平;
王鹏;
赵斌
- 《2011年中国兵工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轻型战车的防护,目前主要采用在车体外部披挂材质较轻的复合装甲.陶瓷复合装甲机械加工成形,是复合装甲生产周期中最耗时、成本消耗很高的工序,是批量生产环节的"瓶颈".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防护装甲材料连接、加工与修复技术及装甲车辆制造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披挂装甲需要标准化、系列化.探索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复合装甲制造技术,提升陶瓷复合装甲抗多发弹打击能力,战场快速修复、更换能力,是装甲生产制造领域的一项重大革新.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