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墨彩

墨彩

墨彩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工艺美术、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专利文献50篇;相关期刊85种,包括今日中国:中文版、美术、青少年书法(少年版)等; 墨彩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志新、冯林华、夏明来等。

墨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3 占比:71.10%

专利文献>

论文:50 占比:28.90%

总计:173篇

墨彩—发文趋势图

墨彩

-研究学者

  • 王志新
  • 冯林华
  • 夏明来
  • 杨华尧
  • 吴冠中
  • 屈梅
  • 李友富
  • 段细群
  • 王晓朝
  • 袁剑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薛小华
    • 摘要: 张广才教授既能创作巨幅墨彩大画,一尺的精美插画也能信手拈来。题材既有当今都市的时尚美女,也有边疆地区的民族之花;既有令人神往的古典人物,也有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取材之广、手法之多、表现力之强、艺术性之高,在当今画坛实不多见。
    • 邓乐群
    • 摘要: 中国绘画艺术代有璞玉潜珠吐辉。自由职业画家王守田数十年来栖居海南民间,师法自然,博采众长,默默地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耕耘国画艺术园地,终于另辟新境,光华毕现。王守田的墨彩花鸟草木画集中于花鸟生态、菠萝蜜梦想、南海蕉风、雨林幽境、橄榄古树系列题材。其绘画艺术特征分别为富有地域特色与创新思维的选题;心物相生的取象与倚侧平衡的构图;兼工带写、笔随意至的笔墨韵致;墨彩融衬、冷暖碰撞的色彩晕染;阴阳调和、刚柔并济的生命律动;苍劲热辣而又清新滋润的艺术风格;壮美清幽的审美特征;热爱和赞美自然生命力的思想意蕴。王守田的墨彩花鸟草木画重笔墨而珍色彩,近自然而尚意境,致广大而尽精微;其大型作品景象壮美,墨彩交辉,元气淋漓,新颖奇异,予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异度审美感和生命震撼力。王守田工写合一、墨彩互助的绘画技法汲古纳新,异质同构,成功地实现了工致与放逸、鲜妍与素雅、活泼与端肃的有机统一。其画作笔墨洒脱而又准确严谨、色彩缤纷而又融浃自然、生机灵动而又气象从容,从中很难发现今昔各花鸟画派作品的影响痕迹,独立自在而又形神并茂,格高意远。王守田以彩辅墨、以墨焕彩的新型画格及其硕美成果,再次续写了民间自由职业画家破茧化蝶的艺术传奇。
    • 摘要: 浅绛彩瓷画是流行于安徽、江西等地的一种民间美术样式,始于清同治年间,距今约有150年。由安徽籍画家参与景德镇瓷器绘画发展而来,因设色淡雅、格调高妙,深得宋元以来传统文人画之神韵,后人遂以“浅绛彩”命名。制作材料讲究,所用黑彩以珠明料与燕黑料配制而成,接近传统文人水墨画所用松烟墨的效果,设色彩料以淡雅的赭、绿、蓝为主。制作时在白胎瓷器釉上以墨彩勾勒皴点,浅设色料为主体画面,并以墨彩书写题款,红彩描画印章,最后入窑以低温烧制完成。
    • 雷虎; 阮传菊(摄影)
    • 摘要: 谈及传统国画颜料及整个国画行业所面临的危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姜思序堂国画颜料制作技艺”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年逾古稀的仇庆年担忧道:“这些化工颜料,‘只争今朝’,用它们作画,过不了几十年就会褪色,如果现代人都用化工颜料作画,那一百年后我们的子孙,就再也看不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作品!”
    • 罗成楠; 宁伶
    • 摘要: 粉彩瓷与墨彩瓷同属釉上彩范畴,但两者之间的艺术特色却不尽相同,尤其在色彩形态方面区别很大.本文在对粉彩、墨彩瓷进行概念厘清的同时,对两者在山水题材上的审美表现进行了辨析.
    • 王雪峰
    • 摘要: 中国绘画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丹青向水墨的演变。唐代出现了"水墨之兴",此后,水墨与丹青成为中国绘画的两个主要面貌。可以说,墨与色的不同比重与变化左右着中国绘画的风格走向。当水墨以极端情绪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就成了泼墨。同样,以极端情绪化的方式着色,就成了泼彩。中国水墨画中的泼墨之法在唐代始现端倪。《历代名画记》中记载张璪在作画时"或以手摸绢素",王墨则"醉后以头髻取墨,抵于绢画"。由此可以看出,运用泼墨之法的画家在作画时往往充满激情,即兴而发,以气夺人,正如苏轼诗词中所写"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 冯彬; 吴鹏昊
    • 摘要: 墨彩山水瓷画用色少,墨色浓淡相宜、画面雅洁宜人,它舍弃不必要的背景,用白来衬黑,突出了陶瓷材质美和造型美.墨彩山水是一种釉上彩装饰,它虽受中国水墨山水画影响,但它和中国画山水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工艺美术类,一个是纸本绘画类.墨彩山水以其巧夺天工、技艺精湛的工艺折服世人.本文详细介绍墨彩山水画的由来、发展、传承和创新,探讨我们如何将这一技艺守护和发展下去.
    • 黄勇
    • 摘要: 本文以墨彩描金从业者角度,根据墨彩描金和墨彩,两种制瓷工艺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文化传承角度,阐述这两种制瓷工艺的同异点.以现在墨彩描金瓷为实物参考,墨彩描金一般为墨彩、矾红彩、描金三种制瓷工艺组成,而墨彩加描金工艺,也能成为墨彩描金,而矾红彩加描金就是矾红彩描金.而题材上,墨彩更加宽泛,而墨彩描金受描金工艺影响,需以线描为基础.总体而言两者在装饰追求和工艺流程上,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
    • Irina; 谭硕(摄影);
    • 摘要: 想跟上流行,怎能不沾点东方的纯粹之色!取中华太极之阴阳,描绘中国水墨之雅韵,古典黑与白书写时髦中国风。基础黑白双色融入婀娜旗袍、瑰丽刺绣与诗性水墨。
    • 杨丹; 薛志勇(摄影)
    • 摘要: 明清两代,经制瓷与瓷画艺人的不断尝试,将以纸绢为载体的中国画成功绘制到了瓷器上,变成了极富装饰意味的瓷板画。容城县华实博物馆创办人陈占学,在几十年间历经寒暑,走遍了南北,收藏了几乎所能见到的所有不同工艺及题材的瓷板画,“虽未能藏之于名山,将以传之于同好”,在3个面积共1800平方米的展厅及3间面积共1200平方米的文物库房中,馆藏的瓷板画整齐列在展台上,像是打开了一扇扇缤纷的窗,那里青花、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争奇斗艳,人物、山水、花鸟、鱼藻、吉祥图案令人目不暇接,观者无不沉醉在瓷板画所构筑的新奇世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