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法

国法

国法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9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7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406种,包括党课、法律适用、法制博览等; 国法的相关文献由625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建新、李可、付文明等。

国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7 占比:99.71%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29%

总计:699篇

国法—发文趋势图

国法

-研究学者

  • 任建新
  • 李可
  • 付文明
  • 肖扬
  • 习鸿健
  • 亦可
  • 何勤华
  • 刘德禄
  • 卓泽渊
  • 史鑫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学强
    • 摘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其性质及创建新中国的历史决定了“规”“法”互动的创新形态是引“规”入“法”。引“规”入“法”新形态,符合工人阶级政治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系,主要体现为价值方面引导国法建设,而价值方面的引导主要通过指导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具体内容、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引“规”入“法”。早期党规与国法的关系伴随党自身建设和国家建设进程不断深化,渐渐形成互嵌共生的关系。作为组织之规与国家之法在各自发展后,法规之间的区隔必然要求它们在政治共同体中互相衔接。
    • 魏倩
    • 摘要: 作为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衙,河南内乡县衙二堂之上的“天理、国法、人情”牌匾反映了清代司法运作的准则,承载了具有传统特色的法文化。“天理国法人情”表明施政办案要顺应天理、执行国法、合乎人情。中国传统法律司法文化对当今法治建设能够提供有益借鉴。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应当体现时代的新要求,在司法观念上注重“天理国法人情”;倡导能动司法,在法院审判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强化主导责任,在检察监督中彰显“天理国法人情”。
    • 李宏伟
    • 摘要: 中国古代司法秩序的衡平对于现代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天理、国法与人情等多规范综合法源的模式为衡平司法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制度基础。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始终秉持衡平观念,以践行中庸的治理思想,追求无讼的法律目标。引经决狱、执法原情、以礼入法是司法衡平理念下的技术实现。衡平理念可作为古代法律规范的法理加以解读,以此进一步深入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理观念,寻找传统法律文化的当代法治的借鉴资源。
    • 张金会
    • 摘要: 国青国法,家育家规,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学校,都育我们应该遵守的规则,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守规则的自律的新时代优秀少~D~!
    • 路璐
    • 摘要: 在济南铁路局推广应用的众多新技术中,"任氏诀窍"和"光缆纵剥技术"这两项属于同一个人,他就是该局铁路通信专业的维护高手、被授予"济铁工匠"称号的济南通信段聊城抢修整治工区工长任国法。光缆接续是要在抢修作业中把几十根比头发还细的光纤焊接到一起,中间容不得一丝失误。通过学习总结,任国法研究出一套光缆接续"十六字"诀窍,被同事们称为"任氏诀窍",可最大程度避免作业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有效保证接续质量,大大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 丁宇航
    • 摘要: 国法,天理,人情自古以来一直是法治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泱泱大国,人民群众如何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法官如何进行裁判才能让三者实现交融贯通,使得一个判决结果真正令当事人满意,让社会大众认可与信服?我国如何才能在国法,天理,人情中实现真正的正义,其实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实现依法治国,必然要处理好情与法与理的关系。
    • 杨晓培; 俞钦耀; 饶家宁
    • 摘要: 党规与国法作为权力治理的制度符号,其权力主体兼具政党成员与社会公民的"双重身份".党规强调党员"义务优先",国法凸显公民"权利本位",二者制度结构、功能相异,主体双重身份同域互动,极易出现规范党员(干部)手中权力时其公民身份的私权利被忽视或漠视的情况,形成利益失衡的"治理悖论".是故,党规与国法在权力治理中应依赖特定的价值性与技术性进行"再组织化"的利益配置和纠偏,既防范、约束压迫性权力,又保障公民正当性权利,在限制与保障之间,实现纪法有效衔接,寻求权力主体在宪法话语体系内权利义务关系配置的基本均衡,从而达致权力治理的利益均衡.
    • 王斌林; 王文芊
    •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纪委、监察委合署制度下党纪与国法的协同性问题.首先对研究纪委、监察委合署制度下党纪与国法协同的基础,具体而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委、监察委内部机构的设置及其工作衔接机制等等;然后从协调性的基础入手,进而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再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 摘要: 2020年,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面對全球疫情和逆全球化浪潮的嚴重衝擊,中國法治和中國法學不斷釋放制度力量和思想力量,經受了社會發展實踐對法治和法學的檢驗32020年中國法學研究最鮮明的特徵就是更加自覺立足宵踐、回應時代,在法治實踐中提煉法學理論。
    • 高云朵; 孙成武
    • 摘要: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反腐败的主旋律,这其中重要的制度,就是党纪和国法.然而党纪和国法不可混同,国法高于党纪,党纪严于国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纪与国法对党员的双重约束,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和先进性的要求,也是由党员的双重身份决定的,更是党员精英属性的应有之义.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党纪与国法对党员的双重约束,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对党员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约束;约束党员行为,发挥巡视利剑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