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1年内共计28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信息产业经济(总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65467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瞭望、杭州科技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0年全国有线电视、卫星、微波及视频技术研讨会等;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相关文献由285位作者贡献,包括本刊编辑部、丁兴富、包国庆等。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65467篇
占比:99.92%
总计:365751篇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研究学者
- 本刊编辑部
- 丁兴富
- 包国庆
- 卢毅敏
- 张震
- 曾华燊
- 汪小钦
- 王书汉
- 祁玉萍
- 肖桂荣
- Allan Sh
- Joanne Wing Har Leung
- Kai Hu
- Lin Fang
- Ling Li
- Tong-mei Ma
- 丁秀丽
- 万小初
- 万齐鸣
- 丹心
- 之光
- 乌家培
- 乔宇
- 于中华
- 于媛
- 于惠
- 于桂兰
- 付婕
- 何宗就
- 余学林
- 倪芷萍
- 傅佐琴
- 党燕妮
- 冉蜀阳
- 冉隆科
- 军青
- 冯博
- 凌云志
- 刘京娟
- 刘大椿
- 刘宝学
- 刘彩
- 刘慧同
- 刘晓艳
- 刘晨
- 刘景福
- 刘林沛
- 刘桂霞
- 刘海燕
- 刘珅
-
-
南光
-
-
摘要:
一、概述导航、定位和授时(PNT)体系是为各类用户提供包括位置、速度、时间等关键时空参数的基础系统,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科技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门类和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GPS、北斗等一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与建设的不断深入,PNT体系的组成越来越多样,其主要服务功能也日益强大。但与此同时,由于现代PNT体系对各类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ALILEO、GLONASS、北斗等)的依赖越来越多,其内在的一些性能问题也逐步暴露,对于日益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可靠导航定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为此,发展能够兼容集成不同类型PNT手段,提供具备较好的弹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综合PNT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命题。
-
-
-
鲁俊群1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从日常购物到智慧交通、从商品交易到政府新型治理等等各个层面,数字经济正在极大地改变13亿多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美、日以及欧洲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数字经济潜力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
-
-
卿苏德;
宋扬;
赵丽;
曹磊
-
-
摘要:
2015 is the year whe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fully completed,and "the 13thFive-year Plan" starts.To discover problems,judge trends and solve problems are the top priorities in the first year of plarming.According to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5" that released by World Economic Forum,China is also facing three weaknesses,such as the low per capita internet bandwidth,the limited mobile broadband penetration and the urgent need of innovation environment.Situation analysis 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were presented,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given from three major aspects,such as improving broadband capabilities,developing Aerospace integrated networks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 environments,which break down into six sub-directions such as domestic broadband networks,international network layout,mobile communications,space infrastructure,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software-defined network.%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谋划元年,发现问题、研判趋势和解决问题是谋划元年的重中之重.我国正从网络大国、数据大国迈向网络强国、数据强国.根据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2015年全球信息技术报告》,我国也面临互联网人均带宽偏低、移动宽带普及率有限、创新环境亟待改善三大短板.从提升宽带能力、发展天地一体化网络和创新应用环境3个大方面,国内宽带网络、国际网络布局、移动通信、空间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和软件定义网络6个子方向进行现状分析和国际对比,并给出政策建议.
-
-
-
-
-
-
摘要:
受国务院委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29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信息化建设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工作情况。关于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苗圩说,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超前布局,推动网络长期演进和技术升级,为两化深度融合提供坚实支撑。“首先是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深入推进‘宽带中国’战略实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服务便捷、高速通畅、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
-
-
-
无
-
-
摘要:
开年以来,信息安全领域危机频出,“涉军黑客”和“棱镜门”事件一再警示我们,美国以思科等信息产业“八大金刚”为“马前卒”,对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关键业务网络的全面信息控制和潜在信息毁瘫能力触目惊心,信息安全已经从“信息获取”、“信息共享”进入“信息控制”的新阶段,网络空间成为“信息控制”的全域空间,国家安全与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培育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战略文化,科学应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变化的新格局,
-
-
陈冬;
戴琼海
- 《2000年全国有线电视、卫星、微波及视频技术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IP是因特网的核心协议.现在一般用IP来代表因特网的所有技术,简称IP技术. IP技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分组/包交换网络技术,它对通信资源的利用率远远高于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通信网络技术,通信费用也低得多,其最成功和最伟大的应用是Internet.Internet已经成为世界范围的最热门话题,它几乎成为信息网络的代名词,并最终演化成为当今全世界各国极力推行的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 作为一个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源于70年代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的内部试验网络ARPANET,经过近20年的缓慢发展,因特网已从一个最初用于科研的计算机联网演变成全面商业化的全球信息网;自1993年WWW站点主页浏览器发明以来,Internet已成为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网络,用"爆炸"来形容其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一点也不过分.有关统计表明,因特网上的主页数量每隔100天翻一番.目前,越来越多的人都已经感受到因特网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及其对传统观念的冲击.可以说二十世纪90年代才真正显露峥嵘的因特网,是本世纪人类社会向着信息时代发展所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它的历史作用已经超过了本世纪许多重大发明.正是由于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才促使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建立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高速、宽带信息网络以满足用户对通信信道带宽和速度日益增长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