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捕率
回捕率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专利文献133957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技术与市场、淡水渔业、河北渔业等;
回捕率的相关文献由244位作者贡献,包括武清爽、贺建新、兰天等。
回捕率—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3957篇
占比:99.89%
总计:134101篇
回捕率
-研究学者
- 武清爽
- 贺建新
- 兰天
- 周永东
- 张洪亮
- 徐开达
- 邱盛尧
- 丁图强
- 万志
- 刘瑞玉
- 刘谞
- 华丹
- 卫绍群
- 吕国华
- 吴功果
- 崔玉珩
- 张呈祥
- 张坷
- 张玉钦
- 徐东坡
- 徐成旭
- 徐承旭
- 徐跑
- 李岗
- 李鹏飞
- 殷禄阁
- 沙青
- 王俊
- 王宇庭
- 王林
- 蔡秀丽
- 费本武
- 郑冰清
- 郑岩
- 郭金富
- 金武
- 闻海波
- 陈涛
- 陈琳
- 陈莉萍
- 顾若波
- 马学艳
- M、C、Gebbes
- M、Smallribge
- 丁凤琴
- 丁汉明
- 于旭光
- 付仲
- 付海鹏
- 任一平
-
-
杜兴伟;
朱新艳;
朱信超;
任文强;
曹瑞;
曹卫清;
朱芳明
-
-
摘要:
随着高标准池塘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常熟地区现有池塘养殖面积9.02万亩,其中90%为河蟹单养或蟹虾混养。对于蟹虾混养模式来说,大部分养殖户选择青虾作为混养品种。2019年以前,套养青虾亩增收可以达到1 000~2 000元,效益尚可。但近两年,青虾回捕率明显降低,不少养殖户反映回捕率在50%以下,也有不少养殖户回捕率基本为零。
-
-
陈倩;
赵永锋;
魏友海;
印方成
-
-
摘要:
一、泗洪“7318”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模式“7318”模式,即为亩均放养蟹种不超过1 000只,雄蟹占70%、雌蟹占30%,亩效益达1万元以上,成蟹回捕率高达80%。可亩产河蟹150千克以上,其中雄蟹平均规格200克/只以上、雌蟹平均规格150克/只以上,此模式养出的河蟹口味鲜香甜,很受高端客户的欢迎。泗洪县宋义军采取了“7318”河蟹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效果较好。宋老板有成蟹塘10亩,扣蟹塘30亩,成蟹塘主要养殖措施如下。
-
-
吴春;
王宣朋;
张高伟
-
-
摘要:
河蟹食用有“九雌十雄”的民间谚语,其含义为雌蟹和雄蟹的最佳食用季节分别为农历九月和十月,但在这段时间内河蟹大量上市,其销售价格一直不高。于是有养殖户考虑越冬暂养避开秋季河蟹大量上市期,在春节期间销售以增加收入。如果暂养方式得当,不仅能确保河蟹丰产丰收,还能调节市场供求矛盾。本研究根据宿迁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水域环境,开展不同越冬暂养方式对河蟹影响的试验,探讨不同越冬暂养方式对河蟹成活率、回捕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本地区的暂养方式。
-
-
焦金菊;
张玉钦;
张金浩;
李灵智;
邱盛尧
-
-
摘要:
cqvip: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属腔肠动物门、钵水母纲、根口水母目、根口水母科、海蜇属,营浮游生活,栖息于近海水深5~20m的水域[1-2],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和福建等沿海地区[3-4]。海蜇是大型食用水母类中经济价值最高的种类[5],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碘、磷、铁、盐以及维生素B1、B2等多种营养元素[6-7],另外,还具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降血脂等药用功能[8-11]。海蜇的生命周期较短,具有活动能力弱、食物链短、生产速度快、能够形成渔汛、易于捕捞、加工较为便捷等特点,成为较理想的增殖放流品种。
-
-
李岗;
吴功果
-
-
摘要: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显示,放流群体200尾个体和回捕群体155尾个体共得到114个单倍型,其中放流群体29个单倍型,回捕群体106个单倍型;放流群体与共享群体共享21个单倍型,包括41尾回捕个体,占比26.45%.结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回捕率为26.45%.回捕群体的单倍型数量高于放流群体,这与放流群体苗种繁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变低有关.
-
-
李岗;
吴功果
-
-
摘要:
目的:研究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卵形鲳鲹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比分析显示,放流群体200尾个体和回捕群体84尾个体共享10个单倍型,包括59尾回捕个体,占比70.23%.结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卵形鲳鲹回捕率为70.23%,这与卵形鲳鲹的生活习性有关.
-
-
无
-
-
摘要:
放养蟹苗的注意事项:选择在天气晴朗、气候稳定、温度变化不大的天气放养蟹苗,水位需保持在80厘米左右,水质以"老水"为宜,放养前要将蟹苗放入高锰酸钾,或者抗应激反应药物的水溶液容器中消毒。一、放养蟹苗的时间春季3~5月份是南北方集中投放蟹苗种的时间,期间做好蟹苗的包装运输和放养工作是成品蟹回捕率、稳产高产的前提。二、蟹苗包装运输注意事项1.蟹苗从越冬池拉网的时候,需要注意清洗干净蟹苗身体内的淤泥,保持蟹苗种鳃丝的水分.
-
-
王彬;
王玉龙;
刘修泽;
李玉龙;
董婧;
王爱勇;
于旭光;
王小林;
李成久;
栾春钢
-
-
摘要:
根据2018年6—8月在辽东湾对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后进行的4个航次的对比调查结果,定量分析了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自然群体和增殖放流群体的数量,并根据三疣梭子蟹放流苗种数量和放流后捕捞产量调查数据,对辽东湾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效果开展评价.结果显示,2018年6月上中旬辽东湾海域三疣梭子蟹增殖放流前,自然群体资源量较低,相对资源密度为2.80只/h;在6月下旬共放流苗种3678.94万只,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和8月下旬三疣梭子蟹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6.60、2.20和13.33只/h.通过6月上中旬放流前本底调查和8月下旬放流后跟踪调查分析增殖放流前后三疣梭子蟹资源量的变化,通过内禀增长率来计算自然群体在放流前后的种群扩繁能力,计算出2018年辽东湾三疣梭子蟹放流后,放流群体所占比例为30.10%;同时采用世代分析法,分析出2018年三疣梭子蟹当年补充群体占比为94.54%.统计2018年秋汛期间三疣梭子蟹捕捞产量为1890 t,增殖放流回捕产量538 t,回捕率9.36%,投入产出比为1:12.02.通过扫海面积法估算三疣梭子蟹的资源量为2056 t,接近于回捕调查的实际产量.建议可以适当加大辽东湾三疣梭子蟹的放流量,促进辽东湾三疣梭子蟹资源修复和渔民增收.
-
-
-
费本武
-
-
摘要:
笔者在当涂乡镇任水产技术员,多年来一直推广水产生态养殖技术,下面介绍当涂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种草、投螺、稀放、配养、稳水"的技术经验,本技术可实现亩产河蟹100千克以上,平均规格150克以上,回捕率达70%以上,养殖的河蟹深受消费者青淤后曝晒15-30天,促进底泥中有机质的分解。然后进水20厘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亩全池泼洒,随即均匀翻耙底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