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线粒体DNA控制区

线粒体DNA控制区

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水产、渔业、遗传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476051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嘉应学院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动物学报(英文版)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2010广州-东莞首届国际小型猪学术论坛、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养猪业创新发展论坛等;线粒体DNA控制区的相关文献由248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天翔、宋娜、李洪涛等。

线粒体DNA控制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476051 占比:99.99%

总计:1476128篇

线粒体DNA控制区—发文趋势图

线粒体DNA控制区

-研究学者

  • 高天翔
  • 宋娜
  • 李洪涛
  • 顾为望
  • 黄族豪
  • 龙进
  • 刘迺发
  • 吴清洪
  • 王万山
  • 王文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建; 赵祥; 徐浩; 宋娜
    • 摘要: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为探究青岛近海小黄鱼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及遗传多样性变动情况,本研究利用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及微卫星标记,对青岛近海小黄鱼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和微卫星标记均检测到青岛近海小黄鱼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略高于历史数据;在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构建的NJ系统树和网络图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谱系结构;基于微卫星标记的遗传距离(δ_(μ))^(2)、主成分分析和STRUCTURE分析结果与线粒体DNA标记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青岛近海不同季节的小黄鱼样本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以上结果表明,近年来青岛近海小黄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有所上升。
    • 韩大勇; 赵旭庭; 周春宝; 陈章言; 倪黎刚
    • 摘要: 为研究姜曲海猪保种群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及种质特性,选取姜曲海猪保种群中58个体进行mtDNA D-loop高变区序列扩增测序,获得的长度为427 bp有效序列基因片段,然后对有效序列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姜曲海猪的mtDNA D-loop高变区扩增测序的有效序列基因片段中,碱基A+T含量为63.2%,G+C含量为36.8%,碱基A+T含量明显高于G+C含量;(2)在58个序列中共有15个变异位点,其中T/C转换10次、G/A转换3次、A/T颠换1次、C/A颠换1次;(3)检测出单倍型3个,总的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686和0.0052,表明姜曲海猪种群遗传多样性偏低,姜曲海猪保种群母系来源单一;(4)单倍型间遗传距离计算结果表明,种群内3个单倍型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在0.003~0.005之间,单倍体间的遗传距离较近,表明保种群近交的情况比较严重。
    • 蔡紫紫; 张才先; 李渊; 刘成; 向佳丽; 林龙山; 宋普庆; 张静
    • 摘要: 为了解增殖放流后山东石岛近海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遗传特征的变化情况,对采自石岛近海2016年和2020年两个年份三疣梭子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个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均较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显示群体内部遗传差异大于群体间,且统计检验不显著,表明两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和单倍型邻接系统发育树(NJ)也显示两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由此可得,经增殖放流,石岛近海2016—2020年三疣梭子蟹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并未发生显著的遗传分化,种质资源较好。
    • 赵祥; 郑建; 高天翔; 宋娜
    • 摘要: 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由于受到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野生黄姑鱼资源量急剧下降.为了解黄姑鱼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种质资源现状,本研究扩增了2个野生群体和2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高变区部分序列,同时结合NCBI数据库中部分已发表序列进行分析.研究显示:173个黄姑鱼个体共检测到62个单倍型,其中养殖群体仅7个;养殖群体和野生群体之间仅存在1个共享单倍型;养殖群体单倍型多样度(0.4160~0.7123)明显低于野生群体(0.9130~0.9926).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单倍型构建的网络图未发现明显的谱系结构.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显示,黄姑鱼养殖群体间以及养殖群体与野生群体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分化.AMOVA分析结果显示,群体内部遗传变异占绝大部分.黄姑鱼野生群体的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暗示,其可能经历过近期群体扩张事件.综合上述结果,黄姑鱼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显著降低,有必要开展黄姑鱼遗传多样性监测工作,并采用科学的人工繁育方法,保护黄姑鱼的优质种质资源.
    • 岳华梅; 阮瑞; 曹宏; 周莉; 蒋伟; 李双; 李创举
    • 摘要: 为研究重庆市长寿和涪陵地区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采用PCR扩增获得175尾岩原鲤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mtDNA D-loop)部分序列片段.对其中692 bp序列分析共发现11个单倍型,其中Hap1为主要单倍型,占总样本的76.57%.单倍型Hap10演化速率较快,并且与单倍型Hap6遗传距离最远.长寿及涪陵地区岩原鲤人工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分别为0.4100±0.0550和0.3970±0.0820,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0013±0.0003和0.0013±0.0004.通过与长江上游江段野生群体(苍溪江段、合江江段、木洞江段、通江江段、万州江段、武隆江段、习水河和唐河)及北碚区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发现岩原鲤长寿及涪陵地区人工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明显低于野生群体,但略高于北碚人工养殖群体.为保持岩原鲤人工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应尽量选择遗传距离较远的亲本进行配对,并定期补充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
    • 李岗; 吴功果
    • 摘要: 目的:研究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显示,放流群体200尾个体和回捕群体155尾个体共得到114个单倍型,其中放流群体29个单倍型,回捕群体106个单倍型;放流群体与共享群体共享21个单倍型,包括41尾回捕个体,占比26.45%.结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北部湾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真鲷回捕率为26.45%.回捕群体的单倍型数量高于放流群体,这与放流群体苗种繁育过程中遗传多样性变低有关.
    • 李岗; 吴功果
    • 摘要: 目的:研究海洋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效果,为海洋生态修复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卵形鲳鲹放流群体和回捕群体.结果:线粒体控制区序列对比分析显示,放流群体200尾个体和回捕群体84尾个体共享10个单倍型,包括59尾回捕个体,占比70.23%.结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南海油气田开发工程生态修复增殖放流的卵形鲳鲹回捕率为70.23%,这与卵形鲳鲹的生活习性有关.
    • 王荣琼; 孙利民; 胡瑀; 滕晓红; 邱立华; 苗永旺
    • 摘要: 为阐明盐津乌骨鸡的群体遗传背景和评估、监测其保种效果,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对保种群样品进行了mtDNA控制区的变异检测,并结合已发表的云南其他地方鸡数据进行了群体遗传学分析.结果 表明,在所检测的2005年样品中,共发现40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32个为简约信息位点,8个为单一信息位点;共定义27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939,核苷酸多样度为0.01595,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16;包含A、B、C、E、F和G等6个母系世系,所占比例分别为35.44%、3.80%、6.33%、10.13%、6.33%和37.97%.在所检测的2018年样品中,发现24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5个为单一信息位点,19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共发现到13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847,核苷酸多样度为0.01118,群体内遗传距离为0.011;包含A、B、E和G等4个母系世系,所占比例分别为31.67%、10.00%、50.00%和8.33%.研究结果提示,两种样品群体遗传组成存在较大差异,2018年保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比2005年的显著下降,群体中母系世系减少,存在较大比例外来鸡种的基因渗入,保种效果欠佳.
    • 方润东; 宋娜; 周永东; 李鹏飞; 高天翔
    • 摘要: 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比较分析了细条天竺鲷乳山、胶南、上海和舟山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显示:114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定义了30个单倍型,并检测到变异位点25个.4个地理群体的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均较低;基于控制区单倍型序列构建的邻接关系树显示4个群体个体相互混杂,没有明显的分支与之对应;两两群体间的Fst值在-0.015到0.067之间,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差异不显著;确切P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群体间存在随机交配现象.Tajima'sD和Fu'Fs中性检验的结果暗示细条天竺鲷经历过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结果也呈单峰型.基于核苷酸不配对分布的峰值r计算得到细条天竺鲷发生群体扩张事件的时间在62 450~12 490 a前,属于更新世晚期.乳山到舟山海域间地理障碍的缺少以及洋流的扩散作用可能是导致不同群体间无明显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 宋壵萱; 高天翔; 杨天燕; 韩志强; 宋娜
    • 摘要: Pleuronichthys cornutus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and studies on its generic diversity will exclusively provide the research basis for fishery management board.Mitochondrial DNA control seque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haplotype diversity and low level of nucleotide diversity existed in Zhoushan and Qingdao populations.From the neighbor-joining tree and the minimum spanning tree constructed based on haplotypes,we observed that the individuals from two populations were mix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re was no obviou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branches.The pairwise fixation index (FST=0.027 6;P=0.030 3) revealed a weak but significant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wo populations.The neutrality tests and Bayesian skyline analysis showed that P.cornutus may have experienced a historical sudden and special population expansion.Morphological studies revealed that some proportional measurements of Zhoushan population wer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Qingdao population,such as standard length/caudal,standard length/head length,and standard length/pectoral fin length on blind side.The standard length/pectoral fin length on blind (ocular) side existed conspicuou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Zhoushan and Qingdao populations.These results provided information for the genetic resource protection and heritable variation study of this species.%角木叶鲽(P leuronichthys cornutus)是中国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控制区第一高变区部分序列,对采自青岛和舟山近海的角木叶鲽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显示:舟山和青岛两群体均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度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度;单倍型邻接关系树与最小跨度树均显示青岛、舟山两个群体个体相互混杂,无显著的分支;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0.027 6;P=0.030 3)揭示了两群体之间存在微弱的遗传分化;TaJima's D中性检验和贝叶斯天际线分析的结果显示角木叶鲽群体可能经历过近期扩张事件.基础形态学特征测量结果表明,舟山群体的可量性状比值,如体长/尾柄高、体长/头长、体长/有(无)眼侧胸鳍长等均略高于青岛群体,其中体长/有(无)眼侧胸鳍长差异显著.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