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蟹养殖
成蟹养殖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5篇,主要集中在水产、渔业、农业经济、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专利文献115865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江苏农村经济:品牌农资、技术与市场、海洋与湖沼等;
成蟹养殖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宋长太、于忠诚、刘淑新等。
成蟹养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5865篇
占比:99.92%
总计:115955篇
成蟹养殖
-研究学者
- 宋长太
- 于忠诚
- 刘淑新
- 吴旭干
- 周志新
- 夏梦
- 张建祥
- 成永旭
- 李宗群
- 滕江峰
- 赵恒亮
- 丁余其
- 严爱平
- 乔华强
- 仇加勤
- 付龙龙
- 任永平
- 何俊1
- 何杰
- 侯文琦
- 傅太康
- 傅纯洁2
- 刘皓
- 华正利
- 占家智
- 叶胜佳
- 吴仁福
- 吴艳丽
- 吴芸
- 吴长青
- 周东
- 周光
- 周威
- 周登明
- 唐玉华
- 奚业文
- 姚金权
- 姜晓东
- 姜琴
- 孔金妹
- 孙伟
- 孙勇
- 孙延亮
- 孙玉良
- 孟祥华
- 宋迁红
- 宫会鼎
- 宫树桥
- 常泰
- 庄会杰
-
-
-
杜兴伟;
朱新艳;
徐怿;
朱方明;
孔金妹
-
-
摘要:
常熟现有河蟹养殖面积8.3万亩左右,其中成蟹养殖面积7.5万亩,蟹种培育面积约0.85万亩,年均生产虾蟹类水产品1.05万吨,创造产值14亿元以上,已成为常熟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为市民餐桌提供了丰富的优质地产农副产品。2020年,蟹种亩产175kg左右,平均规格在80~100只/kg之间,全市繁育扣蟹309吨以上,产值超3170万元。
-
-
顾佳;
汤亚斌;
王勋伟;
窦亚琪
-
-
摘要:
一、基本情况洪湖市德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德发)位于洪湖市螺山镇复兴村,拥有老渔民良种蟹苗基地500亩,成蟹养殖基地1000亩、合作社成员150名。苗种属于本地化繁育,从2019年开始培育良种蟹苗,以5两母蟹,7两公蟹作为亲本繁育,全程使用大北农河蟹料。
-
-
马行空;
葛家春
-
-
摘要:
河蟹养殖的关键在于良种和良法,若无良种,后期管理和投入都将付诸东流。本文总结了优质蟹种选购要点,以供参考。一、选取优良蟹种目前已审定的河蟹良种有“长江1号”“长江2号”“诺亚1号”“江海21”等,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养殖。可以选择具遗传优势的蟹种放养,提高成蟹养殖的规格、质量和存活率。
-
-
严爱平;
奚业文
-
-
摘要:
河蟹“插苗”养殖,是指在成蟹养殖池中套养蟹种的一种轮养模式,旨在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收益,是当涂县养殖户对河蟹轮养模式的通俗说法。一般在每年7—8月份,放养规格为300~800只/kg的蟹种,密度为每667 m^(2) 2000~3000只。河蟹“插苗”养殖,在当涂县大陇镇已有10年左右的养殖史,但是采用“插苗”专业养殖“六月黄”的模式,尚未见报道。
-
-
张建祥;
常泰
-
-
摘要: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在蟹种培育全过程中,中后期管理是重中之重,必须把关键措施做好、做细致、做到位,才能实现蟹种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现将蟹种培育中后期管理的关键要点介绍如下,供养殖户朋友参考。一、饲料投喂。
-
-
赵恒亮;
罗明;
陈文彬;
刘皓;
周威;
纪连元;
周光
-
-
摘要:
河蟹为江苏省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随着河蟹产业的稳定发展,遗传选育培育新品种已成为改良河蟹种质、促进河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而培育大规格品系为当前的主要遗传选育路线。本文以体重150、200、250克雌蟹亲本培育的不同规格一龄蟹种进行成蟹养殖性能对比试验,旨在探索不同亲本规格品系的最佳放养规格,为河蟹新品种示范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
-
赵俊胜
-
-
摘要:
扣蟹是苏州的第一大水产养殖品种,扣蟹培育做为成蟹养殖前的一环,在本地也深受重视。近几年随着亲蟹质量的提升,微孔增氧、微生态制剂调水技术的普及,苏州地区扣蟹亩产有了较大提升,普遍在200-250kg,高者甚至达到600kg,产量上去了,但我们发现扣蟹培育的成活率仍普遍在10%左右,并没有大的提升,通过对本地区扣蟹生产的调研了解,总结了除日常管理水平外的几个影响成活率的因素,供大家参考。
-
-
张建祥;
宋长太
-
-
摘要:
优质蟹种是成蟹养殖的基础,在蟹种培育过程中,中后期管理是重中之重,必须把关键措施做好、做细致、做到位,才能实现蟹种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
-
-
付龙龙
-
-
摘要:
2020年12月份以来,随着气温逐渐降低,河蟹一龄蟹种培育进入越冬管理环节。在较低的水温条件下,一龄蟹种新陈代谢变慢,摄食量大幅下降或趋于停止,水温偶尔回升时,蟹种又会逐渐恢复摄食能力。如果越冬期间管理不善或饵料投喂不足,容易导致蟹种体质变弱、质量下降,对次年成蟹养殖期间的存活率极为不利。鉴于以上情况,为提高蟹种越冬期间营养积累,提升蟹种质量,降低成蟹养殖过程中第1次蜕壳伤亡等情况发生,建议各蟹种培育基地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