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吸能盒

吸能盒

吸能盒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3年内共计76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41804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河南科技、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第十六届汽车安全技术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国塑性工程学术年会等;吸能盒的相关文献由17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黄文臻、罗世兵等。

吸能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1804 占比:99.97%

总计:341892篇

吸能盒—发文趋势图

吸能盒

-研究学者

  • 张勇
  • 黄文臻
  • 罗世兵
  • 林继铭
  • 李吉祥
  • 张锋
  • 曾庆国
  • 李德兴
  • 王春燕
  • 王良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林峰; 苏来华; 王文
    • 摘要: 汽车发生低速碰撞时,动能主要由车身前部吸能盒屈曲塑性变形来吸收,从而保护与之相连的前纵梁等比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以减少汽车的维修成本。本文以六边形截面吸能盒为研究对象,利用非线性显示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 LS-DYNA,研究了截面参数及壁厚对吸能盒耐撞性的影响,并在Isight软件中建立二阶响应面模型,采用多目标粒子群(MOPSO)算法,以初始峰值力和比吸能为目标函数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初始峰值力降低7.47%,比吸能增加11.14%,平均压溃力降低8.16%。
    • 张庆永; 王宇超; 王辉
    • 摘要: 通过在铝合金成分中添加316L不锈钢制作功能梯度材料吸能盒,同时对其横截面形状进行优化形成五边形截面结构,并基于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模型对五边形横截面的具体结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五边形功能梯度材料吸能盒能够实现稳定的从头部至尾部的折叠溃缩。和传统吸能盒相比,单位位移吸能效果提升,能够有效削弱碰撞对车身的损伤。
    • 杨昆; 王江波; 邹健; 任明杰
    • 摘要: 汽车吸能盒作为保险杠内的一个重要吸能部件,在碰撞中可以起到吸收碰撞能量、保护纵梁、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对提高整车的耐撞性具有积极作用。其截面形状、倾斜角度、诱导槽的开设位置和尺寸对其碰撞吸能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吸能盒的落锤冲击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选取比吸能较大的正六边形作为吸能盒的截面形状,且截面倾斜角为80°的吸能盒吸收能量最快且溃缩变形最小。通过响应面分析的方法,以减小载荷峰值为目标,对诱导槽位置和深度进行了优化。
    • 汤广财; 刘佳慧; 佘占蛟; 李鉴松
    • 摘要: 为了提高某电动轿车前保险杠的吸能效果,文章选取某电动轿车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分析软件HyperMesh建立整车与正面刚性墙的碰撞有限元模型,并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求解器求解该模型,最后基于后处理软件HyperViews得到整车及吸能盒相应部件的应力应变云图,对比多种吸能盒结构方案并得到最优方案,为之后整车碰撞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
    • 罗耿; 赵剑南; 陈亮; 柴成鹏; 王童; 陈轶嵩
    • 摘要: 为了提升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进行了新型波纹结构吸能盒设计与耐撞性研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具有不同波纹形状的等距连续波纹管与等距离散波纹管的变形模式与吸能特性,对等距连续波纹管的波纹参数、壁厚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波纹数量大于或等于8时,等距连续波纹管在轴向压缩下发生稳定变形;多目标优化设计所得的等距连续波纹管与相同结构参数的等距离散波纹管相比较,比吸能基本保持不变,初始峰值载荷降低了14.31%。等距连续波纹吸能盒较传统等距离散波纹吸能盒具有更加优良的吸能特性,在提升汽车被动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郑竹安; 郑精干; 汪伟文; 吕红明; 戴广金
    • 摘要: 研究了汽车内部吸收碰撞能量的主要装置——吸能盒,其作用是尽可能减少车辆发生碰撞时的人员及财产损失。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汽车碰撞时的变形和恢复过程,通过仿真、构造模型,分析对比了截面为四边形、六边形、圆形吸能盒的碰撞结果;探讨了对吸能盒结构优化的吸能效果。
    • 任梦; 董万鹏; 李佳意; 张吉超
    • 摘要: 对截面为六边形的薄壁吸能盒引入折纸图案,形成折纸结构。通过ABAQUS软件对铝制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结构以及CFRP/AL混合结构进行准静态压缩仿真模拟,分析不同组成组分对吸能盒性能的影响。对于CFRP/AL混合结构进行不同的铺层角度设计,并运用子程序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不同铺层角度对CFRP/AL混合结构耐撞性能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组成组分的吸能盒研究发现,CFRP/AL混合结构的吸能效果远远大于铝制结构、CFRP结构,而且对于不同铺层角度下的CFRP/AL混合结构,表现性能较好的是AL-1-COM-30,其吸能量提升91.48%,比吸能提升24.03%,压缩效率提升43.41%。
    • 秦龙传; 金智澎; 刘旭东; 张鸿
    • 摘要: 以汽车吸能盒用6008合金型材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的过时效制度下,研究不同升温时间对产品力学性能和压溃性能的影响。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测试型材的力学性能和压溃性能,分析和对比其拉伸性能、压溃形貌及压溃等级。研究表明:升温时间会影响合金性能的均匀性,而6008合金型材在220°C/65 min的时效制度下,采用升温时间为65 min的方式可取得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稳定的压溃性能。
    • 肖金涛; 张帅; 徐锐良; 徐立友
    • 摘要: 为了提升车身前端轻量化性能,本文设计与优化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与铝合金吸能盒.首先,建立了某乘用车钢制车身前端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然后,运用拓扑优化技术对防撞梁及吸能盒进行拓扑设计,优化出其最优形状,确定新型防撞梁及吸能盒的三维模型.结合新型防撞梁及吸能盒模型,通过自由尺寸优化、尺寸优化和铺层顺序优化,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铺层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佳铺层块、铺层角度及铺层顺序.最后,基于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及铝合金吸能盒低速正面碰撞有限元模型,设置6个设计变量和5个响应,采用最优拉丁超立方法对各设计变量随机取样,以构建各响应值的Kriging近似模型,运用NSGA-Ⅱ算法对防撞梁及吸能盒进行多目标优化,确定其最佳厚度.优化结果表明: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吸能量为787.993 J,下降0.25%;吸能盒截面碰撞力峰值为20.2085 kN,下降了58.67%;最大侵入量为-64.2847 mm,增加了118.69%;防撞梁及吸能盒总质量为0.9537 kg,降低了45.34%.优化后碳纤维复合材料防撞梁及铝合金吸能盒在满足碰撞性能要求的条件下,比原钢制材料结构质量减少了67.2%,轻量化效果显著.
    • 徐中明; 王青青; 范维春; 张志飞
    • 摘要: 吸能盒上诱导槽的分布形式对汽车碰撞性能有很大影响.以汽车前纵梁吸能盒结构为对象,建立整车正面碰撞仿真模型,对吸能盒结构的耐撞性进行了多目标优化设计.以吸能盒上诱导槽之间的间距为设计变量,使用Hammersley方法采集样本点后,以车辆吸能盒的最大吸能量E、最大刚性墙反力F以及车身最大加速度a为目标函数,通过kriging法以及径向基法构建各目标函数的近似代理模型,并检验了近似模型的精度.采用第二代非劣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与原模型相比,优化后的非均匀分布形式的诱导槽结构耐撞性改善明显,变形压缩模式更充分、有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