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辐射光源
同步辐射光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2篇,主要集中在原子能技术、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28篇、专利文献236197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核技术、原子能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4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九届中国核学会“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等;同步辐射光源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功发、李为民、李川等。
同步辐射光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36197篇
占比:99.92%
总计:236375篇
同步辐射光源
-研究学者
- 刘功发
- 李为民
- 李川
- 宣科
- 王季刚
- 鲍循
- 吴圣川
- 张思齐
- 陈廷康
- 冼鼎昌
- 王琳
- 郭卫群
- 刘祖平
- 徐宏亮
- 李永军
- 蒋迪奎
- 何金龙
- 刘志国
- 周安奇
- 宋哲
- 康慧君
- 张卫华
- 徐加强
- 徐坚
- 徐朝银
- 朱才镇
- 李玉德
- 杨铁莹
- 林晓燕
- 江强
- 王劼
- 王勇
- 王同敏
- 肖体乔
- 范国华
- 董塞
- 赵振堂
- 邵正中
- 金玉明
- 陈新
- 高兴宇
- Shen Weizu
- Xu Jiaqiang
- 伍文科
- 何多慧
- 兰日清
- 关朝亮
- 冯振杰
- 凌盛杰
- 刘以勇
-
-
无
-
-
摘要:
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要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将在北京市怀柔区建设一台高性能的也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2021年5月,PILZ中国为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实验站提供了人身安全联锁系统的设计、改造和调试服务。该项目作为HEPS的光束线人身安全联锁验证平台,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验证。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基于BIM技术与物联网自动采集数据及GIS信息融合的智能建造平台,搭载智能安全帽、智能基坑监测等硬件,让项目管理实施在“云上”和“指尖”,为超级工程拔地而起奠定坚实基础。从千年古都的历史文脉保护到世界一流的“文化粮仓”开启;从全球首座大盾构扩挖车站到全球最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从亚洲最大地下交通枢纽到北京最大综合性会展场馆,北京建工集团聚焦“服务合作促发展、绿色创新迎未来”主题。
-
-
张晶晶;
杨春霞;
李玥;
李泽霞
-
-
摘要:
鉴于当前常用的大科学装置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在逻辑性、贴合性及全面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为充分发挥装置运行评价在装置管理决策方面的参考性,引入软系统方法对大科学装置运行评价指标的构建进行指导。在充分采纳装置相关方意见的基础上,构建出涵盖装置“投入—转化—产出”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同步辐射光源为例展开实证研究,依次构建光源的根定义及概念模型,进而形成涉及六大维度的111项具体指标,并对庞大指标体系的筛选方式进行初步探索。研究结果显示,基于该方法构建的装置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可明确指标间逻辑关系,更具系统性、灵活性和指导性。
-
-
李春华;
王梓豪;
周宁闯;
董岚;
王小龙;
屈化民
-
-
摘要:
基座作为磁铁支架的基础,其制作工艺以及与地面连接固定方式的不同将影响磁铁与支架的稳定性.基于先进光源对磁铁支撑系统稳定性的极高要求,开展了基座安装浇筑实验,选取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混凝土施工工艺,制作统一外形尺寸的实验件,通过锤击法逐一测试其固有频率,评估其稳定性,得到二次灌浆可有效提高稳定性、环氧基灌浆料获得的稳定性优于水泥基灌浆料等结论.基于固有频率测试结果,以HEPS支撑系统为例分析了不同的基座安装方式对系统模态的影响.
-
-
虞雨洭;
吴正凯;
吴圣川
-
-
摘要:
先进材料及结构的损伤表征和在役性能评价是重大装备研发与服役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目前,依托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的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在金属材料细观损伤力学行为研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兼容于同步辐射光源相应光束线站的各类原位加载装置对材料内部微结构损伤演化的动态高分辨表征具有重要意义.简要介绍了国内外依托世界各大高性能光源的原位加载试验机研制进展与应用成果,重点阐述了可实现单向拉压、循环加载及具备极寒、高温、真空等样品环境的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的原位加载装置的设计原理及结构特点.最后,结合第三代高能X射线三维成像技术特点、先进光源线站建设、高通量试验要求等,对材料原位加载条件下的高时空分辨率动态成像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发集拉伸、压缩、低周疲劳、高周疲劳和超高周疲劳加载机构于一体的多功能原位试验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
-
-
-
摘要:
cqvip:2021年6月28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立项支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承担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L1]首台科研设备安装,标志着这一大科学装置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与此同时,为其提供技术研发与测试支撑能力的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PAPS)转入试运行。
-
-
李明;
吴介立;
吴永前;
徐燕;
张东霓;
洪振;
杨福桂;
万勇建
-
-
摘要:
本文总结了当前同步辐射X射线反射镜光学制造技术的需求背景、发展现状以及未来方向.同步辐射光源是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作为同步辐射光源重要光学元件的X射线反射镜,直接决定着光学调制品质.短波长掠入射的特殊应用场景,使X射线反射镜有着更为特殊且高精度的面形要求,其加工与检测技术长期为国外所垄断,国内发展较为缓慢,面对国内未来同步辐射装置的建设需求,我国亟需打破这一现状.
-
-
张辉
-
-
摘要:
"支持武汉筹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住鄂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教授何建华对记者说,这次参加全国两会,他带上了这一提案,希望得到国家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住鄂全国政协委员徐旭东、黄立、袁志明、高宗余、童金南为联名提案人。何建华委员说,同步辐射光源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所罕见。
-
-
吴圣川;
吴正凯;
胡雅楠;
宝剑光;
李飞;
肖体乔;
袁清习
-
-
摘要:
具备高时空分辨率的同步辐射光源是标志着现代基础科学核心创新能力的一种大科学装置.介绍了基于高能X射线三维成像的原位加载装置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要论述了作者团队自2011年以来基于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和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自主研制的系列原位加载装置,包括原位拉伸、压缩、低周疲劳、高周疲劳、超高周疲劳试验机及其样品环境,以及针对轻质高强材料(激光焊接铝合金和激光增材制造铝、钛合金等)缺陷安全性评定开展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原位加载装置是表征先进材料微结构损伤演化的核心,也是关系国家竞争力的大科学装置的重要支撑.
-
-
阚强;
谢天光
-
-
摘要:
根据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建筑的工艺要求和空间特点,分析其办公用品、电缆等主要火灾荷载,针对设计方案中的防火设计难点,从防火分隔、灭火系统、排烟系统、电气系统等方面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利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设定8个代表性火灾场景,通过数值模拟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验证.结果 表明,该防火设计方案能够实现限制火灾大规模蔓延和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达到了规范要求的同等水平.
-
-
Zhentang Zhao;
赵振堂
-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光源大科学装置,包括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人类在原子核分子层次上认识和控制物质内部结构及其动态运动过程的实验平台,是前沿科学研究取得突破不可或缺且具有极端手段的工具.中国的同步辐射光源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九十年代初建成第一代光源—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和第二代光源—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开启了同步辐射应用阶段.
-
-
Liu Sixin;
刘嗣鑫;
Xu Jiaqiang;
徐加强;
Shen Weizu;
沈卫祖;
Qin Ruifang;
秦锐芳;
Zhangdong;
张冬
- 《中国辐射防护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这样的中高能粒子加速器的运行伴随有瞬发辐射和残余辐射.在加速器运行期间由于有足够的结构屏蔽,因此在此期间残余辐射不会危害到屏蔽体外工作人员的安全;但当加速器停机后,运行维护人员进入隧道进行相关工作期间,隧道内的残余辐射可能对进入隧道维护的工作人员带来辐射照射.为系统把握上海光源停机维护期间残余辐射剂量水平,为停机维护期间工作人员防护和安全积累重要数据,从2017年初开始到暑期停机维护期间,我们对上海光源例行停机后隧道内加速器设备的残余辐射进行了一系列的测量.重点分别比较了260mA流强下运行后,停机1小时部分加速器设备的残余辐射水平.设备表面(<5cm)最大的残余辐射剂量率在5μSv/h左右,距离设备表面50cm处的均不大于1μSv/h,实测结果表明,上海光源的残余辐射水平是非常低的.
-
-
伊福廷
- 《2014年全国电火花成形加工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LIGA技术自其发明和公开报道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带动和激发了微机电系统-MEMS(Micro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加工热潮.经过十几年的努力,LIGA技术日已成熟,在很多领域内得到了应用.LIGA技术以大高宽比结构和加工厚度著称,结构高宽比可达100以上,结构厚度可在1mm以上,是其他任何加工技术所不能够相比的.这一优越的加工能力为在微机械制造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该技术的目标是制造模具,用于注塑和模压工艺过程中所需要的金属模具.但由于注塑和模压工艺的问题,以及同步辐射光源的普及,更多的LIGA技术采用了直接利用同步辐射进行机械结构零件的生产,即所谓的直接LIGA技术,北京同步辐射LIGA技术就是选用了直接LIGA技术工艺.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同步辐射LIGA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