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右室心尖部

右室心尖部

右室心尖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88801篇;相关期刊55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4届中国心律学论坛等;右室心尖部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家亮、吴强、孙建辉等。

右室心尖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88801 占比:99.96%

总计:188881篇

右室心尖部—发文趋势图

右室心尖部

-研究学者

  • 毛家亮
  • 吴强
  • 孙建辉
  • 宿燕岗
  • 成益
  • 杨玲
  • 王卫明
  • 王小青
  • 程亚敏
  • 章隆泉

右室心尖部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金洪文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永久性起搏器的起搏部位对植入患者心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1月到本院心血管内科进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120例患者,根据心脏起搏器植入部位不同分为一组和二组,一组植入部位为心脏右室心尖部,共52例,二组选择希氏束起搏(希浦系统起搏),共68例,对所有患者心脏起搏器植入前和植入后6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左房射血分数、血浆脑钠肽等指标进行比较,统计两组研究对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本文两组患者6个月之内均没有出现死亡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无差异(P>0.05);②两组患者植入起搏器前心功能指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植入起搏器后差异明显(P<0.05);③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一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二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改善优于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二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明显比一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希氏束起搏相对于右室心尖部植入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左房和左室射血功能的改善,不会对心脏功能产生较大影响,可更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建议选为首选起搏点考虑。
    • 崔姣姣; 张申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器植入在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AVB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右室心尖部植入起搏器治疗,观察组采用右室间隔部植入起搏器治疗,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QRS波群时限、心功能指标、心率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起搏器参数、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QRS波群时限短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心率、每搏量、心脏指数、左室舒张早期最大充盈速度/左室舒张晚期最大充盈速度、R波振幅、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等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电压阈值、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室间隔部植入起搏器治疗AVB效果更佳,能够保护心功能,减轻对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安亚平; 俞杉; 郑志伟; 陈亚宁; 吴强
    • 摘要: 目的 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评价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左室心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30例,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26例.运用2D-STI测量患者术前、术后3、12个月的整体及各节段左室心肌纵向应变(LS)、左心室前间壁和后壁的最大收缩期达峰值径向应变的时间差(TAS-POST),评价右室不同起搏位点对左室功能及同步性的影响.结果 (1)收缩功能:两组术后3、12个月整体纵向应变(GLS)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小于术前,其中术后12个月GLS分别较同组内术前、术后3个月明显下降(P<0.05),且RVA组术后12个月GLS较RVOT组明显下降(P<0.05).两组内术后12个月与术后3个月分别相比较,各个节段LS均降低,其中RVA组有7个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组有5个节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同步性:两组术后TAS-POST均较术前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且术后同时期RVA组较RVOT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 右室两种不同起搏位点对左室内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均有不良影响;RVOT起搏对心室电-机械活动及同步性的影响较RVA起搏小,可能有益于延缓长期起搏后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恶化.
    • 毛婉; 徐健
    • 摘要: 目的 探究右室中位间隔部(RVS)起搏对左室心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心功能与QRS波群时限(QRSd)的关系.方法 根据电极植入位置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将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23例患者分为RVS组(65例)与右室心尖部(RVA)组(58例),比较两组术后起搏参数、不同时间点心电图QR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心脏指数(CI)及二尖瓣血流E峰/A峰最大充盈速度(E/A),Spearman相关性分析QRSd与心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两组起搏阈值、感知阈值、导线阻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RVA组术后3、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下降,QRSd、LVESV、LVEDV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VS组除了QRSd外,术后3、12个月上述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VS组术后3个月、12个月LVEF、CI、E/A均显著高于RVA组,QRSd、LVESV、LVEDV均显著低于RVA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QRSd与LVEF负相关,与LVESV、LVEDV均正相关(P<0.05).结论 RVS对左室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且QRSd与心功能相关.
    • 干艳捷; 田少江
    • 摘要: 目的 评价心室再同步化治疗(CRT)右室不同部位起搏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6例CRT病人分为右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7例)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9例).观察两组病人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心电图中QRS波群时限变化,起搏器程控参数、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右室内径(RV).结果 RVA组与RVS组的起搏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后RVS组脑钠肽水平与R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6个月LVEF、LAD、LVEDV、RV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后RVS组与RVA组LVEF、LAD、LVEDV、R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T右室间隔部起搏改善病人心功能的远期疗效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近期疗效差异性较小.
    • 吉立双; 孙丽颖; 刘刚; 郑明奇; 王乐; 朱秀芳; 田立
    • 摘要: 目的 比较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对老年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2016年收治的78例SSS患者,按照右室不同起搏部位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40例)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组(38例),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两组起搏器QRS波时限、总计右心室起搏百分比和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QRS波时限和各项左心室收缩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9个月,RVA起搏组患者QRS波时限较RVOT起搏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两组总计起搏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RVOT起搏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RVA起搏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小于RVA起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VOT起搏对SSS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作用优于RVA起搏.%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sites on left ventricle systolic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ick sinus syndrome (SSS).Methods A total of 78 elderly patients with SSS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4 to 2016,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group (RVA group,40 cases) and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oup (RVOT group,38 cases) according to sites of right ventrieular pacing.The QRS duration,accumulative total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percentage and left ventricle function indica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 and 3,9 months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QRS duration and left ventricle function indicators before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The QRS durations in the RVA group at 3,9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RVOT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accumulative total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percentage at 9 months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At 9 months after operation,the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in the RVO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VA group,and the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VA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s of RVOT pacing on left ventricle systolic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SSS is superior to the RVA pacing.
    • 杨肖平; 江朔晨; 焦鹏
    • 摘要: 目的 比较右室心尖部起搏(RVA)与右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对左室和左房结构和心功能的影响,探讨更接近生理的起搏位置.方法 选择具备有永久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试验组62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对照组58例),以超声心动图(UCG)和心电图评价两组术前、术后左室功能指标射血分数(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分数(FS)间的差异;左房功能指标最大左房容积(LAVmax)、左房最小容积测量(LAVmin)、左房收缩期前容积(LAVp)测量、左心房总射血分数(LATEF)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的差异;起搏QRS波宽度差异及起搏器植入前后P波离散度(Pd)与P波最大时限(Pmax)的差异.结果 RVA组与RVOT组患者起搏心电图QRS波群时限均较植入前时限有明显延长,但RVA组延长的程度更大(P<0.01);起搏器植入术后6个月,RVA组LVEF、FS较植入前降低,LVEDD较植入前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RVOT组差异显著(P<0.01).而RVOT组,植入后与植入前相比,上述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RVOT组左心房客积参数LAVp、LAVmin、LAVmax较RVA组显著缩小(P<0.01),LATEF和LAAEF较术前均有提高,但RVOT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术后6个月的Pd及Pmxax均高于术前,但RVOT组术后显著低于RVA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由于起搏位置更接近房室结水平,使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更接近于生理,从而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 曾芳; 邹坤香; 黄秀婷
    • 摘要: 目的 研究并分析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RT3D-STI)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取从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进行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组(对照组)34例,心尖部起搏组(观察组)32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RT3D-STI采取心尖全容积成像,测量并对比两组患者的NT-proBNP、EF、GLS、GCS、GRS以及GAS水平.结果 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EF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GLS、GCS、GRS以及G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T3D-STI对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和心尖部起搏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显著,数据表明,选择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为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顺保; 张嘉莹; 宋卫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右室心内膜心尖部起搏和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儿童患者起搏电极参数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心脏人工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儿39例,根据心室电极植入部位分为RVA组(心尖部起搏)18例和RVS组(右室间隔部起搏)21例,随访18个月.观察两组患儿术中、术后18个月电极参数(感知值、起搏阈值、阻抗)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8月心脏彩超、脑钠肽(BNP)变化,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记录两组患儿不同阶段的收缩达峰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术中、术后18个月电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同阶段的收缩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前、术后18个月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儿童患者心尖部和室间隔起搏术后起搏电极参数均较好,心脏功能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