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贵阳
  • 出版时间: 2012-10-15

主办单位: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建会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12年10月15日,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在学会的孕育地贵阳召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学术研讨会",并隆重庆祝学会建会30周年,本文论述了关于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的名称并总结了近30年的发展,最后就关于有中国特色民族学西南学派的创建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学派"是指在同一学科中,因学说与基本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也指在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同类型而在学术建树上有聚合力的群体。中国当代民族学西南学派不同于旧中国民族学的"南派"(历史学派)和"北派"(功能学派),对中外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兼收并蓄。有中国特色民族学的西南学派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展起来的,学派的理论体系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推动各民族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其核心。未来30年是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发展的黄金时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为有中国特色民族学的西南学派作出新的贡献,为"西南学派"的理论作出新的概括。
  • 摘要:人类认识到工业文明带来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同时,也预感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力度加大,文化帝国主义现象加重,在"可持续发展观"成为普遍共识的时代,贵州的发展机会已经到来。过去"守住青山绿水"就是对人类的贡献,而今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贵州特有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以这样的发展方式引领贵州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这是贵州发展的必由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外国有资金、人才、技术,还有丰富的创造力,他们将中国的文化素材稍加改编就成为全球的产品,既赚钱又拥有了版权,利用版权反过来还可以赚钱。"文化产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人,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释放和解放。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然后,文中分析"文化创意产业"与"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区别与联系贵州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同,贵州的自然与生态结构形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微型化的"小生境"和"小气候"在这里不仅俯拾即是,而且类型各别。在这样的背景下,留住了一个"青山绿水"的贵州,目前,这一代人需要为之努力的就是将这样的"青山绿水"与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及其文化结合起来,造就贵州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按照"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路,精品打造"蚩尤"生态文化创意产业,不止于此,还要去打造贵州各民族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就要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有"民族学"的理论做文化创意产业的学术指导,加强以民族学为主干的相关学科的建设,以民族学的方法为基础,系统展开田野调查,努力将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结合起来,建构出具有"文化逻辑"和"文化生命"的产品,在民族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展文化展演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培养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营销策略。
  • 摘要:村落是由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组构而成的人居环境整体,是村民生产、生活、交往的核心.村落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舞台,村落的历史就是一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书写的编年史。崇山峻岭间的贵州古老民族村落正在被贵州省城镇化带动战略所影响,这种影响渐近渐强、越来越近,城镇化对村落环境和物质结构改变的同时也影响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民族交往文化的影响更是直观、直接的.上千年的少数民族交往文化和数百年的村寨历史虽然很难在短期内彻底变化,但渐变在所难免.贵州山地生活着17个世居少数民族,拥有大量的民族聚居村寨。古朴的人际交往和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民族村寨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人文特色。在交往中道德约束在长时间内作用大于法律的约束。人与人友好互助、人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是交往中的共同特点。文化是动态的社会活动,交往文化体现了文化的动态性,也是文化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农耕生活慢慢消逝,必然造成以农耕生活为基础的民族村寨发生环境的变化。封闭的生活环境逐步被打破,村寨和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外界的影响力量渐次增强。环境变迁促成交往文化的不断变化,城镇化的逐步推进让古老的村落环境不断变化,甚至有彻底颠覆村落原生交往环境的趋势。现代城市文明在营造了繁华的城市环境、充裕的物质条件和丰富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环境污染、唯利是图、人际关系的淡漠,这些城市特征与村落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背道而驰,此外还导致了传统教育与交往中心的变迁,如何在城镇化带动战略中引导健康、和谐的交往,保护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村落悠久历史是一项新兴课题。实地考察、全面分析、深入研究把城镇化过程中负面影响降低,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要切实营造良好的交往环境,要注重健康精神文化生活在城镇化后村民中的影响,同样要提倡适度竞争中的友爱互助,要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城镇中的传承,要协调城镇化过程中多民族融洽相处。只有优秀的交往文化继续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其人际交往、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核心价值,社会才会繁荣和谐。
  • 摘要: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潮流之一,各级各类的城镇已成为当下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力量,在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城镇化的程度,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直接推动下,近些年来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为了进一步有效推进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步伐,科学谋划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合理制定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规划,为国家及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问卷分析,对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提出几点建议包括准确定位城镇发展,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城乡一体的城镇化体系,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增强城镇发展后劲,注重自然协调,体现民族特色,出台特殊政策,支持民族地区城镇化。
  • 摘要: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客观需求,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族自治地方要始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相结合等原则,积极思考扶贫与脱贫、城乡统筹发展、各民族共同繁荣、文化保护与发展等问题,不断促进贵州"工业强省"目标的实现.笔者就布依族文化融入城市建设思考作粗浅分析,笔者认为在思想认识上重视布依文化,在城市规划上融入布依文化。在管理服务中提升布依文化,在实践创新中拓展布依文化。总之,在城市建设中融入布依族文化,是关乎黔西南州可持续发展的大计;在城市建设中要提高对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认真谋划,切实做好,那么,黔西南州的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
  • 摘要: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总人口40多万人,近90%分布在贵州省东南部,其中半数以上人口聚居在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水族自治县.其余散居于荔波、独山、都匀、榕江、从江等县市.水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保存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三化'同步进程,以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民生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城乡发展统筹、扶贫攻坚、生态环境建设等6个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为贵州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贵州摆脱贫穷落后勾画了宏伟蓝图.随着水族地区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水族文化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如何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矛盾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一矛盾,笔者赞同潘年英等部分人类学者对该问题所持的"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观点,这是在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传承和发展水族传统文化的总体方向,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点。借助水族文化生态旅游发展水族文化,加大水族文化进校园工作力度,培养水族文化人才,加大水族文化研究,采用现代科技保存和记录水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水族文化馆园,注重"申遗",努力提高水族传统文化的知名度。
  •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笔者认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以文化为依托,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要敢于批判落后文化庸俗落后文化是背离文化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截然对立的低级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庸俗落后文化的批判和改造中逐渐形成和最终确立的主流价值导向。总之,要践行习近平同志"加强对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 摘要: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日益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也正受到日益加大的冲击.因此,少数民族文化如何面对现代化过程中带来的冲击,充分利用现代化带来的技术进步及其手段,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构建文化自觉的适应机制,是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只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民族精神力量才能够得以充分发挥,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笔者认为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包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来保护民族文化,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要科学进行"扬弃",要创新发展民族文化等。
  •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是人类基于对自身以往发展历程的理性思考而提出的应对当代发展困惑的一种重要方略.文化多样性如同生物多样性一样,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和环境要素.以工业文明为推动力的全球产业化发展趋势,使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存续面临新的挑战,而文化多样性的不断削蚀,又使得人类在解决自身发展问题时愈来愈感到启发减少,变得反应迟钝,看似普遍的法则在具体运用中效果不好,甚至适得其反.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如环境恶化、生态脆弱、自然灾害、资源减少、社会动荡、恐怖威胁等问题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日趋严重.保护文化多样性,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相互学习中吸取力量和智慧成为人类应对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挑战的自觉选择.各种各样不同的文化相对于各自文化主体来说,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而从人类的整体存在和发展来看,多样性的文化构成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特定的文化生态,因而,只有着眼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更深入地认识文化多样性的存在价值.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多样文化的存续应当有利于作为发展主体的人的全面素质的提高。具体地讲,各种文化在相互的碰撞、交流和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应当有利于人的社会存在和自我实现,有利于人的创造力的养成和充分发挥,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绵绵不竭的原动力。从社会发展的整体和系统的过程来看,它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存续总有着一定的价值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的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不断完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文化多样性构成社会发展复杂的功能系统的一部分,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价值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另一方面,文化多样性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 摘要:文化生存是近年来学术界颇为关注的研究内容,意指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或者弱势群体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其民族传统的权益战略.本土传统文化受到外来因素冲击、生产生活方式等发生的巨大变化往往直接导致传统文化的逐渐消亡.同时,面对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局面,当前的诸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又常令本土文化处于消亡的边缘.由此,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存、生态保护与日益恶化的文化生态平衡交结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文通过考察武定县中国彝族罗婴文化生态保护区暨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建设项目,探索因地制宜、因族而异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存、生态保护与文化生态平衡三者共赢的民族地区发展模式,寻求区域经济与文化共同发展的新路子。"罗婺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严格遵循了文化传承发展的规律,采用重点扶持、以点入户(选定文化生态保护点、创建文化专业户)、以户带村(文化专业户带动文化村、文明村)、以村带片(以文化村、文明村带动猫街村委会下片15个彝族聚居自然村,百分之百的彝族罗罗颇支系居民约5000人口,为全州唯一)、以片带区(以彝族聚居片区组合成传承保护区)、以区带镇(以传承保护区打造县级创新品牌、州级特色品牌、省级优势品牌、国家级独有品牌)的创建形式,最终以猫街镇为核心,武定县为中心,辐射涵盖西南地区罗婺文化的所有辖区和周边地区。为了保护区建设顺利开展并发挥当地少数民族的示范作用,正逐步落实以下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保护区建设设计民族宗教、金融财政、文化体育、农业、餐饮食宿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在初期建设的阶段,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进行政策扶持。完善保护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机制,认真落实国家、省、自治州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在保障保护区农民受益的基础上,鼓励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妥善处理、合理规划布局,支持保护区发展等。
  • 摘要:当代中国仍然处在变革剧烈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当中,特别是中国的西南部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特殊性,一方面拥有丰富的水利、矿产等宝贵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这一区域的社会与经济水平仍较为滞后,尚未实现实质性的现代化转型.尤为重要的是,西南部地区是中国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世代生息于此的各民族同胞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文化财富,急需在社会变迁的时代浪潮当中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本文主要阐述社区影像民族志(Community Visual Ethnography)作为一种影像赋权、文化传承与自主教育的方法,在西南少数民族的社会发展中可能发挥的建设性作用.笔者所论述的"社区影像民族志"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数民族社区成员的文化教育、表达与传承的能力,并可通过"影像赋权"的方式,获得向外界宣示、捍卫其文化权利的话语权。对于参与到这一进程当中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而言,尊重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与文化权利,倡导民族成员以"社区影像民族志"或其他方式传承其文化血脉,维护其民族文化尊严,是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
  • 摘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据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56个民族在贵州均有分布,各少数民族的人口占36%.在贵州世居的少数民族之中,各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宗教信仰、生存方式等等,文化呈现出多元性与多样性的特征,这成了孕育贵州特色民族文化的沃土.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精华荟萃的历史文物,精美繁多的民族民间工艺,艳丽缤纷的民族服饰,风味独特的民族食品……这些得天独厚、别具特色的具有较高文化内涵的民族民间文化,蕴藏着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奥秘,构成了贵州省极为丰富、最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手工艺群落以及手工艺制品在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冲击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总的来看,当前贵州世居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在这四个方面问题突出,面临严峻考验。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了系统的文化发展战略,在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中,明确重点发展"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业",要"加强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开发"。笔者认为,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加强制度建设,推动《贵州省传统手工艺产业促进条例》的出台,以人为本,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与传承机制,转变观念,推进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产业化,实现文化自养,优化传统工艺技术水平和手段,做强做精,打造品牌,以"市场化"求得社会选择与社会应用。
  • 摘要: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在谈到全球化与地方性时,曾乐观地指出,两者是同步的,即现代科技、经济在全球到处扩张的同时,也必然有一个地方化的过程.或者,地方文化可以借助全球化来传播自己,譬如"一种旅游文化无疑正广泛地把土著看家存货推向市场"、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等等,但人们没有理由因此而高枕无忧.大量的事实表明,全球化已造成了诸多民族文化的损伤.不过,在对全球化进行口诛笔伐的同时,应欣慰地看到,民族文化的确也有了自身的传播或发散,涵化与濡化.萨氏所言"在变迁中发现连续,在现代化中发现传统,甚至在商务中发现习俗"的文化景致,在相当部分的民族地区,也多有展现.文章分析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特征,种种文化现象表明,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传播已有了质的变化。其次,民族文化的市场意识和交换体系的显现与成熟。最后,文化传播导致较大的,且情形较为复杂的文化变迁,往往使得人们陷入矛盾心理状态,介绍了民族文化的涵化和民族文化的濡化的概念,并指出这两者使得文化创新的自觉性成为可能。
  • 摘要:所谓古镇,是指历史小城镇.从历史遗存保护的角度看,它形成发展在明清时期,载有一定历史文化的、民族或民俗信息的镇、小县城或城关镇.古镇具有厚重的历史、鲜明的文脉和独特的风格.古镇是传统农副产品交易的传统市场,是自然环境与人类需要千百年来朴素交融的结晶,是历史上曾经集中反映一个地区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镇,是乡村居民活动的边缘社会.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大都为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吊脚楼、石板街、商业会馆、宗教寺庙等建筑群落,镇上都保留有独特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祭祀巫术等民间习俗和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总之,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浸染着独一无二的、永不枯竭的民族文化,传承着丰厚沉甸的历史遗产,不仅是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文章研究乌江流域民族地区古镇的特征、现状以及遭到破坏的原因,提出保护策略,要形成共识,全民保护,建立保护古镇文化遗产的专门机构,摸清家底,制定保护规划。制定地方性的古镇文化保护条例,保护古代建筑。保护古镇环境,重视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这既有助于深入了解山地型古镇的历史与特点,也有利于有效地保护古镇文化遗产与合理地开发古镇的文化价值.
  • 摘要:苗寨具有独具特色的好客民俗传统,有稀客、贵客来到苗寨,往往是主人家请客人喝酒吃饭以后,主人家的兄弟、房族、友邻甚至全寨的人家都会接着来请,真可谓"一家客人全寨亲".苗家人热情宴请宾客,不但要奉上美酒佳肴,要敬酒劝酒,还要唱古歌、飞歌助兴.但这种优秀的民族传统一旦纳入到产业化体系,将苗寨好客民俗作为优质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成为满足消费者观赏需要的展演文化产品,成为开发商和原居民商业性盈利的手段和方式,就会对苗寨好客文化继承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好客的历史擅变与产业化开发,文化产业化中的好客消费趋向,文化产业化中的好客传承之困将苗寨原居民的义务性好客进行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其主要目的不是将苗寨"好客"文化如何本真性展现,而是如何使该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实现文化产品的逐利性。但商业性好客的开发需要探寻好客文化中的本真性问题,否则会使其失去发展的根源,苗寨好客的本真性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好客开发的内在本真性。好客互动的行为本真性,好客产品展演的本真性。总之,苗寨好客文化需要适度保护和适度开发,这对苗寨好客民俗的传承和开发都很有必要。对苗寨好客文化保护性开发,可以同时满足商业性好客的产品深度广度和义务性好客原生态性保护的双重需求,进一步对好客文化的本真性和展演产品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设置和保护,将有利于苗寨好客民俗的传承和发展。
  • 摘要:党和政府历来重视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西藏,各级政府把民族教育作为大事来抓,不仅加大经费投入,改造和新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还对包括门巴族、珞巴族等边疆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三包"(即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怀.墨脱地区的教育发展历程最能反映出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西藏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全国人民尤其是相关援藏省区的无私支援。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教育从无到有,已呈现出立体发展的格局,形成了较完善的教育体系。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西藏边疆民族地区不仅兴建了许多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好的新学校,还对原有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条件进行了大规模改造。门巴族、路巴族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升。
  • 摘要:广西边陲小城靖西县的壮族提线木偶戏虽然古朴简陋,但却承载着壮民族丰富的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的文化信息,数百年来偏居一隅,原生态地顽强生存、代代传承着,被称为"壮族提线木偶戏的活化石".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提线木偶戏的一部分,它的起源、传播途径、传承方式和文化意蕴以及艺术特质,应该引起学界重视.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的来源及其与山歌文化、民间宗教文化的互动关系做一粗浅探讨,提出外来文化和本土壮族文化的互动融合催生了靖西壮族提线木偶戏,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但因为缺乏确凿的考古实物和文献一记载,提线木偶戏传入靖西的确切时间和演变脉络已难以考证。从提线木偶戏的音乐唱腔和本地山歌曲调的密切联系上看,壮族提线木偶戏的唱腔属于板腔体,曲势雄浑悠扬,奔放洒脱,极富壮族特色,木偶戏艺人都是山歌高手,语言大师,精通各类唱腔,能承担各种角色,另外提线木偶戏的演出与歌墟的对歌比赛在表演程式上相似。
  •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勤劳智慧的侗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侗族文化,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如何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拟以侗族傩戏"咚咚推"为例,进行初步探讨.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严峻的生存危机。针对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困境,为了及时拯救摊戏"咚咚推"这一传统文化,需要采取以下保护对策,包括政府主导,统筹协调保护工作,以人为本,发挥民众主体作用,整体保护,创造良好传承环境,及时抢救,做好记录整理,坚持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进行适度开发。
  •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语言文字的创造和发展总是被打上深刻的民族烙印,反映着使用该语言文字的民族历史、文化、地理、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特点.语言文字不仅成为识别民族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保护和传承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对少数民族语言的重视与保护是体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团结、合理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不容乐观,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对策尤为重要.如何了解一个少数民族,就应该从这个少数民族的语言入手.水语是一种有声调的单音节语言,音节组成跟汉语、拉萨藏语、壮语、苗语基本一致,句子的格式也和汉语相仿。完成水语基础录音,才是水语调查最基础工作的一部分。接着对水语录音材料的编辑、整理、归纳、试音、分析等工作。对整理后的水语材料,不但进行人工试音,而且还借助荷兰国RTT语音识别系统对所有在水族民间的水语录音进行识别分析。从黔南州和黔东南州两个州的五县市的16个水族村寨水语调查情况来看,打破以往水语分为"三洞、阳安、潘洞"三个土语区的模式开展村寨村民水语录音,通过16个村寨水语进行上述对比分析,每1个村寨的水语都通过15个村寨的水语都进行多方面的语音相通性对照,在水语语音RTT结果、水语土语实际语音距离、水语土语同源词百分比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都成为上述16个水族村寨及这些村寨所辖附近相同水语区的相通语音指数最高的水语语音是三都县三洞水语语音,所以,可以把三洞水语称之为水语的普通语音。在语音结构上,三都县三洞水语的声母应该在71个的基础上,加上w.f.v三个声母成为74个声母,其韵母55个不变,原来的声调8个不变,使其成为较完整的一个语言系统。
  • 摘要:在当代环境保护诸领域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无疑得到了全球性的关注.深受科学思想影响的自然科学学者们认为,生物物种是否丰富,生态系统类型是否齐全,遗传物质的野生亲缘种类多少,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丧失逐渐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学和政治事项.随着生境变化、人口的增加以及技术的更新,生物多样性丧失正在加剧.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人类历史上第一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全球协议,生物多样性公约获得快速和广泛的接纳,150多个国家在里约大会上签署了该文件,此后共有175个国家批准了该协议.由此足见生物多样性在当今环境保护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值得欣慰的是,社会科学家们广泛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去,并形成了诸多极有见地的观点.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壮族地区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生境和物种,德保苏铁、白头叶猴等更是全球范围内仅存的珍稀物种,德保苏铁的发现、濒危与保护在生物多样性的过程中,国家和学界常常是通过划入自然保护区来实现物种及其生境保护的,德保苏铁的保护也不例外。然而,无论是林业部门的德保苏铁保护,还是外部学者倡导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都没有充分考虑社区的参与,没有维护社区民众的合法权益,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正当权利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正当权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从笔者进行的多个访谈来看,上述两位村民的陈述基本上代表当今上平屯民众的普遍想法,他们因为得不到国家保护苏铁的拨款与好处,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其实,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环保组织与本土民众之间的对话与冲突只是全球睦资源冲突的一部分。在笔者看来,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跟整个全球经济进程密切相关,跟日常生活消费习惯密切相关,跟不经意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只是这个全球经济政治生态联系网上的一个结点罢了,要想真正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质,必须要到它被抽象出来的历史场景中去。在本文所研讨的上平屯案例中,德保苏铁之所以刚发现两三年就致濒危,固然有当地民众偷挖乱砍的原因在内,但更深层次的是,外部世界的需求导致了这种令人伤心的局面的出现。但是,在现行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中,基本上限制了保护区内民众正常的生产活动,致使他们的生活一度陷于困境。因此,在德保苏铁保护的问题上,如果需要他们配合生物多样性保护,就必须让他们参与,给他们解决实际的困难,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从行动上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 摘要:在我国的领海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数以万计的岛屿,大体分布在我国的四大海域里面.它们有的比较靠近陆地,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近海岛屿",而有的则几乎是靠近了国界,亦即我们所称的"远洋孤岛".近海岛屿的开发,历代王朝都十分的重视,而远洋孤岛的开发则相对滞后,即令是到了当代,远洋孤岛的开发仍然具有巨大的空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目光从对陆地开发和近海岛屿的开发,而慢慢地转移到了这些远洋孤岛的开发上.再加上为了满足国防的需要,保卫我国海疆的完整,对这些远洋孤岛也必须是要像我国内陆的边疆地区一样去认真、谨慎地对待.简单地说,架田种植就是在水域的表面人为建构耕地进行作物的耕种,是斯维顿耕作的特殊样式。在现代科学技术的辅助下,架田种植必然能够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架田种植必然能够为解决当前我国在对远洋孤岛开发中所面临的淡水和新鲜蔬菜资源缺乏等问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更为关键的是它能够为我国的国防建设,能够为海疆的戍守和安全发挥极大的帮助,真正做到以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利用价值。
  • 摘要:佛教自西汉年间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汉族地区后,经过长期的传教、译经、讲习,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进而融合,形成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各种学派或宗派,被称为汉地佛教,或汉传佛教,简言之即指中国佛教中的汉文经典系佛教.汉地佛教还包括传入我国的汉族地区后又传蒙古、日本、朝鲜等国的佛教及佛典.汉传佛教主要盛行于中原汉族地区,但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亦有悠久的传播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如地处我国西南的云南、贵州,汉地佛教的传入时间很早,而且分布广泛、信仰人数众多.,此外还对汉地佛教传入云贵的年代及路线、汉地佛教在云贵的主要宗派等进行了综述。
  • 摘要:2009年8月20日,我国民族学界著名学者、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不幸因病逝世.噩耗传出,学界悲痛不已.李绍明先生的离开,可谓我国民族学界的巨大损失.李绍明先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民族学家,亲身见证和经历了60多年来我国民族学发展的风风雨雨.作为一位将毕生精力致力于民族学学术传承、交流和创新的民族学家,李绍明先生不仅亲自长期深入土家族地区进行社会与文化的调查研究,收集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而且还积极为土家学学科的完善和发展奔走呼号,献计献策,为我国土家族研究和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文章分别介绍了李绍明先生的学术历程及学术贡献,三部扛鼎之作《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土家族卷》、《川东酉水土家》、《土家族史》及学术论文无数,此外其重视实地田野调查和基础研究,运用多学科、多方位综合研究的方法,发扬协作精神、拓宽研究领域,加强应用研究、坚持学以致用,吸取前人的治学心得、教导后进学者的工作研究方法成为留给后人的宝贵学术经验。
  • 摘要:城镇化是指依托于工业发展,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积聚,农村人口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城镇化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贵州少数民族与农耕文化相吻合的乡村社会文化逐渐让位于城镇社会文化已是大势所趋.城镇是相对于乡村而言.城镇化的发展必然以乡村的逐渐萎缩甚至最终消失作为结果.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是生长于传统乡村这一土壤中,并与这种文化生态相适应的.城镇化的推进必然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和挑战.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既顺利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同时又最大限度保留民族文化特色,保住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对此首先要从战略高度尽快制定产业布局规划和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方案。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作为支撑,或者说必须实施工业带动战略。产业布局中包含文化产业布局。做好产业布局要在做好民族文化普查基础上划分文化区域,其次,城镇建设中要始终贯穿民族文化理念。城镇化的结果往往搞得千城一面,这已经遭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垢病。民族地区的城市化、城镇化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再次,全方位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建筑形式民族化只是在外观上体现了民族文化特征。要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需要全方位推进,切实做好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营造浓厚民族文化氛围,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和完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 摘要: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出现表明生产力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工业化带来的是科技的创新,科技创新又推动着工业化的步伐,二者相互促进.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是人类生产关系从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的转变.如果说工业化是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那么城镇化则涉及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不同文化碰撞所带来的困惑,体现在贵州,就具体表现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保护与再生.作为民族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探讨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其实对贵州各民族来说,工业化并不陌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打工已经常态化,城镇化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完成了的。但由于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他们豹身份却仍然是农民,因而,他们有着强烈的城镇化要求。少数民族文化是建立在农耕经济基础之上的文化,文化形式大都体现在日常生活及各种节日中,除去农忙时节,人们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传承这些文化进入城镇化的生活之后,他们发现这些文化形式没有了存在的基础。众所周知,文化有民族性,还有地方性,这是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些,少数民族文化很快会被他文化、强势文化所吞噬,所以,要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必须要在原地域、原文化圈内才会收到明显效果。因而,只有故乡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了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家门口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才有可能留下来,在固有的人际社会和地域中捡拾起已经失落的文化,用现代的方式重新诠释民族文化并有所创新。民族文化的保护,不是一味的固守,必须在创新的过程中实现保护,工业化能带来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地区性财富的增加也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更是需要民族文化的扶持,民族文化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也不能一成不变,可以在保留文化因子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调整,其实这种调整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也是一直存在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只是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一种方式,要让这些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转化,必须实现产业模式的转变,让民族地区能走得出去,也能回得来,让大多数人在家门口实现劳动力转换,让农村社会也兴盛起来,这样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才能欣欣向荣,民族文化也才能更具魅力和活力。
  •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现代化三大战略的实施,在"三化"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开发,也就是如何实现两者的同步发展,是多民族聚居的贵州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大问题.就此,笔者深入到黔东南州的部分县和省内部分企业,对贵州省民族工艺品资源、民族工艺品的开发、民族工艺品开发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等进行了调查,针对当前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品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如下思考和建议,包括要加大对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加大对民族民间工艺技术与市场有机结合的研发,以现有企业为载体,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民族工艺产业,加大民族工艺品工业园区建设力度。
  • 摘要:贵州省的民族乡绝大多数地处偏远山区,只有少数处于省会城市郊区,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是最典型的一例,文章从贵州山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视角,对该乡城镇化的进程做一些调查研究,介绍了禾丰布依族苗族乡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特点,并结合它作为旅游小镇实现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几点经验,禾丰旅游小城镇是禾丰山地文化的具体体现,既要按照城镇化的"四化"特征(身份由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产业从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生活方式从分散的、较单一的农村生活方式转变为集中的、多样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包括居住形态从分散、较独立型的居住转变为集约的、社区型的居住;观念从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转变成具有较高文化和文明素养的市民)来操作,还要遵循禾丰山地自然规律和禾丰山地人文传承的规律,只有二者的和谐运行,才能造就出具有禾丰特色的旅游小城镇。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在节约土地、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农民盖好房,需要各级政府引起重视,认真考虑。农村发展旅游观光要坚持农村的特色,保持田园风光,禾丰特色旅游小城镇建设必将沿着可持续竞争力的理想城市路向发展,使之成为以人为本宜居的旅游小城镇。
  • 摘要: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过程.为了完成"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查"课题,课题组三次深入武陵民族地区调查,对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及其路径选择做了探讨,指出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路径选择主要包括旅游带动,特色引领,政治中心带动等方案,以及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复兴古镇文化,包括特色产品开发引领,矿产开发等具体措施。
  • 摘要:城镇化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过程,也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城镇化进程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何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保护和传承好松佬族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包括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把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群众从中受益,让群众自觉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坚持扩大宣传,让民族文化进课堂,让群众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中受益。
  • 摘要: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步骤,宗教文化是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那么,在城镇化进程中,怎样加强宗教文化建设,开发和保护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笔者认为必须坚持要服务于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妥善处理做好宗教工作与发展宗教文化旅游的关系,要细致处理信教群众与游客的关系,要注意保护和开发宗教文物、宗教场所和宗教景观等宗教文化载体,合理设置和建设寺观庙宇。具体在昆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比如城市品牌定位要准确明晰,城市发展和文化旅游规划要系统化,城市文化旅游要有差异,城市文化旅游资源要整合,要在保护和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利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发挥宗教和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总之,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实践来看,城市文化旅游对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发展城市文化旅游,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普遍的共识。
  • 摘要:凤凰县山江镇有人口1.86万,其中苗族占人口总数99%,是典型的苗族聚居地.近几年来,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苗族小镇因苗族文化保护与开发获得巨大成就而名扬四海,已然成为湘西乡村风情游、自然风光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山江模式"也因此横空出世,成为民族文化界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前往山江镇调研的学者、媒体记者、政府官员等等,可谓络绎于途.笔者认为"认同主体化、眼光世界化、保护生态化、开发品牌化、受益群众化."就是原因,其中"认同主体化的民族文化保护模式"是关键,山江模式的实质,就是通过建立苗族群众的文化主体精神,从而实现全体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活动中来。"认同主体化"是这个模式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保护与开发活动的主线。就是通过对苗族文物的保存与展示,对苗族传统文化活动的再现,激发本民族成员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使每一个民族成员都能以主体身份来面对民族文化,而山江模式的实践效果也体现在旅游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主体切实感受到了益处,同时文化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民族的主体精神得到张扬。
  • 摘要:观光与产业化以及其后的城镇化是难以分开的.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经济飞跃,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至50年代,二是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而1978年正是观光人类学在世界范围的全面开花期,笔者分析了德格县的概况与Derge文化、德格的开发及近年的观光开发等,提出包括旅游开发在内的德格文化的保护发展的构想,实现德格集合性文化遗产的动态保存,加强多方的跨行政区划的协作,将传统街区的恢复与传统产业的保存及发展列为目标等。
  • 摘要: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保存最好、文化积累最深厚、文化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不仅是民族地区展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空间和载体,也是旅游者感知、体验和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不断高涨,民族村寨旅游的市场魅力日益凸显,逐渐成长为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一朵奇葩,发展势头迅猛,带动效应显著.针对村寨旅游开发的两种不同声音,笔者基于上述三个民族村寨的个案研究、共性和差异分析,得出村寨旅游的实质是文化开发,利弊并存中利大于弊的结论,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就是文化开发,是民族文化的扩大再生产。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变迁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但以积极影响为主。因此今后要采取务实的态度,积极面对民族旅游开发的现实,力争能够从中找到一条既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又有利于传统文化保护的"双赢"之路,开发旅游首先要考虑当地人的利益,构建有效的社区居民参与机制。文化开发"度"的把握要从产品和村寨文化空间两方面入手,但要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因地制宜选择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有效促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 摘要:"光韵(Aura)"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成员瓦尔特·本雅明(1892~1940年)的核心理论范畴.这一范畴最初出自德国学者阿尔弗雷德·舒勒,但本雅明抛弃了舒勒那里的神秘主义成分,把它转化为一个具有历史维度的文化批判概念.早在1931年所写的《摄影简史》中本雅明就使用了光韵概念.什么是光韵?它是一种空间与时间交织的在场,无论离客体有多近的一定距离之外的独一无二的现象.在一个夏日的午后,你一边眺望地平线上连绵的群山,或凝视在你身上投下绿荫的树枝,直到此一瞬间或时刻也变成这种显现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那群山和树枝的光韵开始呼吸.本雅明的光韵理论对于认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着多方面的启迪意义。首先,当今大规模的城市拆迁不仅使得具有膜拜价值的民族建筑荡然无存,而且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其次,在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不少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遇濒临失传的境地。拥有2500多年历史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差不多险遭厄运。光韵意味着对艺术永恒价值的追求。《亚鲁王》蕴藏着苗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的海量细节,是苗族人民的性格和精神的诗性表达,保护《亚鲁王》,其实就是保护苗族的历史。笔者认为,西部开发与贵州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现代建构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文化生态观作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在发展中提高文化敏感性,进而和谐民族关系。发掘、抢救和整理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字记载、制作出版物等等工作迫切在眉睫,保护和传承好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具有良好的赖以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艺术表达,更是这个民族文化及其精神的传承、凝聚和直接呈现,它具有独一无二性、本真性和不可重复性,一旦失传就不可再生,因此应当得到科学有效地抢救和保护。唯其如此,人类才能永远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协调发展、不断进步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之中,必须制止损害文化生态的短期经济行为,充分弘扬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 摘要:两高"建设即贵(阳)广(州)快速铁路和"厦蓉"高速公路贵州段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加快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改变贵州区域发展条件、推进贵州与泛珠三角地区紧密联系、构建贵州区域发展大格局和出海新通道的新世纪宏伟工程.在"两高"带来发展和机遇的同时,大量外来文化的传播和输入对周边民族村寨的冲击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注重交通设施改善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把民族文化保护提上议事日程,建立规范健全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持续有效地健康发展。笔者提出可以,以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为载体,以'两高"沿线旅游景点为引导,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长廊,以"两高"沿线民族村寨、文物古迹为平台,建设原生态民族文化走廊,总之,"两高"建设对于周边沿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挑战与机遇并存,应该充分看到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价值,看到民族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并积极行动,调动当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对民族文化价值的认识,使他们变被动保护开发为主动开发保护,从而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该民族古老的历史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拥有难以完全表达的深刻意义和不可估量的价值.青海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之地,也是中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交融、荟萃地区.青海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青海高原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研究开发价值.笔者展开了对青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路径思考,包括树立青海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可再生产的意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尊重和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内容及其自然发展规律,加大宣传力度,使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扶持与监管,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等。
  • 摘要: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的长江上游地区,与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陕西等省份接壤.巴渝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建了众多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巴渝古镇.这些古镇承载着至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交通文化、民俗文化等,这里主要考察巴渝古镇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巴渝的文化生态、商贸文化、民间文学、文化信仰、节庆文化、民族乐舞、手工艺等,总之,巴渝古镇有着至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去搜集、整理和挖掘,需要科学地加以保护,迫使人们去进行利用和开发。
  • 摘要:民族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在特定的自然环境里,经过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逐步形成的,是一个民族文化实践与创造、积累与传承、培育与共享的结果,既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与重要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系的纽带,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多重的社会功能,对其民族社会与文化发展和传承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多样化及外来文化的传入,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变化,包括节日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当前,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如何加强包括民族节日文化在内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重建与创新,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是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共同面临的问题.壮族节日文化也是如此.壮族传统节日与其他古老民族的传统节日一样,每个节日都有其起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而且多有与之相应的神话传说故事。与其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生产与生活方式、原始信仰有着密切关系,与其所具有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密切相关,民族节日文化是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而约定俗成的,基于民族节日文化自然的新陈代谢规律和现代文化冲击是导致衰落与消失两个方面的原因,事实说明,政府主导、学者支持、民众参与、企业赞助,是保证节日文化重构与创新得以实现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只有进行节日文化的重构与创新,才能达到传统节日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目的;只有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民族节日文化才具有新的活力,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 摘要:省际结合部是一种特殊的地理单元,它指以省级行政边界为起点向行政区内部横向延展一定宽度所构成的、沿边界纵向延伸的窄带型区域.从行政区划看,边界划分十分清晰,行政隶属关系十分明确;从范围上看,包括若干县及县级市,延伸数百千米及上千千米,远离省级行政中心或经济中心;从自然环境角度看,划分界线一般是以山脉或河流等自然屏障为界,差异较小,更多则体现其整体性特征;从人文生态角度看,省际结合部具有地缘结构、文化习俗、民族传统、经济发展状况等多方面的相似性和经济区位的同一性,因而作为一个特殊的地理边界区域,它会对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省际结合部仍然是一座未被开发的学术富矿,文章介绍了其自然和人文生态,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特征和特性,省际结合部民族理论体系的构建、族群利益导向、群体性事件、民族发展战略、小城镇建设、边贸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区域联合与协作等问题.不仅可以根据有关省际边区的历史文献资料去了解一个文化过去的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调查去了解它的现状,包括探讨这一文化的文化特征,从各种文化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认识这一文化的特征和一个群体的文化面貌,研究文化变迁,一方面要从文化本身的变化,以及不同群体、不同文化间的接触与交融来认识一个文化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要研究文化变迁的规律和方向。因此更多地从地方小传统的角度去研究族群文化或族群内部不同地方群体的文化,去解读省际结合部的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在民族学人类学视野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 摘要:阳戏是以驱鬼逐疫、祈福禳灾、酬神还愿为本质,以崇奉川主、土主、药王"三圣"为主要标志,以喜庆娱人为表象特征,以"阳戏(或阳字的谐音字扬、杨、羊等)"为名称的一种祭祀戏剧.阳戏在四川北部,重庆南部、东南部,贵州大部和湘西、鄂西地区广泛流行,尤其是在苗族、土家族、布依族、仡佬族、侗族等聚居相对集中的少数民族地区演出更加频繁.它是在我国西南地区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戏剧形式,其传承方式值得关注.在阳戏的流播、传承过程中,坛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内、族内和艺人间师徒授艺的形式完成。阳戏文本在阳戏传承中同样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保护意识淡薄和某些传统习俗的制约,无论纸质文本抑或口述文本都大量散佚,实施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积极保护,是当前各级相关部门值得思考的重要课题。
  • 摘要:侗族是我国南方著名的稻作民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的毗邻地带,处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处.按照语言特点,学术界将侗族语言分为南北两部方言,北部方言区以贵州锦屏"启蒙话"为代表称为北部地区(简称北侗)——多属长江水系;南部方言区以锦屏"大同话"为代表称为南部地区(简称南侗)——多属珠江水系.本文正是沿袭学术界的称法惯例,对侗族民歌的分类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针对南侗民歌现状,提出个人分类方案,并详细论述此分类过程,试图使南侗民歌的分类更科学合理,以期侗族音乐的研究更加深入.本文提出的侗族民间歌曲新的分类方案较以往侗歌分类法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包括分类的着眼点兼顾时间发展顺序,给人一种纵向上的立体感,类属的构架上强调横向上的系统、网络化,坚持按音乐曲调划分的同时,兼顾"约定俗称"的称谓和分类。
  • 摘要:养蜂是一项古老的谋生手段,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养蜂史.养蜂技术的发展和养蜂业的扩大,都与相关民族文化的进化与社会的变迁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显示出各不相同的特色或发展轨迹.然而,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华民族所面对的各种挑战和特殊的经历,都对中国养蜂业的现代化发挥过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致使中国当代的养蜂业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模仿抄袭西方同类产业的烙印.中国各民族的居民绝大多数属于黄种人,汗腺非常发达,汗液所含的蛋白质和脂肪极少,汗液清澈,排汗十分畅快。这就使得中国各民族居民即令比同样体重的西方人每餐摄入超过一倍的食盐,也可以通过汗液顺利的排出体外。体内盐平衡的生理调节功能比西方人要强得多。即令摄入食盐过多,也不像西方人那样,需要大量喝水、频繁排尿。正因为体质本底特征如此,所以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建构会很自然地将食盐定位为主导性的调味佐料。观念上将食盐定位为五味之首,把油香盐咸定位为美味,同样应当正确的理解为中华文化对自己体质本底特征的成功适应。即令长期不食用甜味佐料,对中国人的饮食而言几乎不构成明显的负面影响,摄入食盐量偶然超标,对中国人的健康而言也不会造成明显的副作用。这正是中国各民族饮食中,食盐的输入量尽管很大,但中国人的冠心病发病率反而比西方人低得多的生理原因所在。基于体质的上述差异,在西方各民族中,养蜂业容易形成规模性的大产业,也就容易理解了。西欧各国养蜂业技术建构的合理性,主要适用于白色人种,而不能很好地适用于黄种人。尽管中国各民族饮食习俗丰富多彩,但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却明显偏少,中国各民族对养蜂业的技术要求也就很自然的转向对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生物活性激素的获取。蜂蜜被中医药定位为必需的药品和营养滋补品,其合理性正有赖于这种传统的毁巢压榨法的取蜜方式。养蜂业和其他各种,包括第二产业相比,显然具有其特殊性。它不是纯粹的资源消耗型产业,而是一种兼具生态公益服务的产业。在当今的世界上,农业补贴己经成了所有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惯例,中国反倒是农业补贴额度最低的国家。中国对养蜂业的补贴与其他农业项目补贴相比,更是低得不近情理。这对中国的生态安全极其不利,与中国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庄严承诺也不相称。正因为当前我国养蜂业的技术是围绕单一提供甜味佐料而建构,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获取甜味佐料的工业廉价产品又层出不穷,这就为行业的弄虚作假和产品冒烂大开方便之门。治理行业的假冒伪劣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只需要在蜜类产品的质量检查规程中,做出新的规定就可以迎刃而解。具体做法是必须在蜂蜜中检测到与商标相符合的花粉种类,而且是经蜜蜂发酵过的花粉"蜂粮",那么上述各式各样的作伪都无处藏身。当然,围绕离心摇蜜机而建构的检测标准必须修改,最好是鼓励恢复传统的取蜜手段,必须确保正式上市的蜜类产品含有规定数量的酿造过的花粉和一定量的蜜蜂的幼虫。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才得以声张,养蜂产业的冒烂也才能够得到有效的遏制。看准了中国养蜂业困境的实质及其由来,有鉴于此,摆脱困境的切实可行的政策莫过于,将农业专项补贴、非物质文化保护投入、生态建设投入和民族特困地区的扶贫投入,实施"四方捆绑",用于资助中华蜂及传统养蜂技术的复壮和技术创新,并在这一基础上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检测技术手段,那么中国养蜂业的新生也就指日可待了。
  • 摘要:元明清以来,湘西土家族地区一直处于土司统治之下,主要有永顺土司、保靖土司、桑植土司.随着大清政权的巩固,雍正五年(1727年),清廷在湘西土家族地区推行了大规模的和平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的世袭特权,各土司在该地区的统治就此终结.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此设立了永顺府,下辖永顺、龙山、保靖、桑植四县.改土归流,是湘西土家族历史上划时代的变革,伴随着改土归流的进行,清政府对土家族地区开始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开发.学术界研究该时段经济开发的不少,然而,关注到改土归流后由于经济开发而引发的生态问题的不多.本文拟采取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湘西土家族地区片面推行农耕垦殖政策为切入点,对改土归流后清政府的经济开发所引发的生态后果进行全面分析,希望能够为当今政府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湘西土家族地区地处西南大山区,宜农地少,宜林牧业地多,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合农耕而宜于发展多种经营的农业。改土归流之后,传统农业结构被打破,农耕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主导,单一农耕经济的畸形发展,与土家族地区地理生态环境不相适应,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改土归流之后,清政府虽然花了大力气强行推行水稻种植,但是由于永顺府地,其境内山多,田之灌溉十分困难,水稻即使种植了,其收入也不高。改土归流后,由于大面积的垦荒、农耕的推广,也毁掉了大量的森林资源。水旱灾害也频频发生。进入20世纪后,这里的生态恶化已经酿成了严重的灾变,危及到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该影响一直延续至今,这与中央王朝施政的初衷相违背。认为政府治理生态灾变的关键是,需要找到合理的生态资源利用方式,这就需要仰仗当地各民族群众的地方性知识。并且将这些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中归纳出既能高效利用生态资源又能维护生态环境的方式,我国的生态问题就有望解决。同时,也应该注意,政府在进行经济开发时,必须考虑到当地的实际,与当地实际相结合,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注意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平衡,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佛教于两汉交替时期逐渐从印度通过西域传入中国内地,迄今有近2000年历史.佛教传入我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中国儒学和道教相融合,逐渐中国化.而在南诏故地的云贵彝、白族地区,佛教又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相互浸透,相融发展,尤以阿吒力教的本土化更突出.对此,本文试作初探.公元7世纪末,阿吒力教从印度、缅甸、西藏和中原多路多向传入云南、贵州彝、白等民族地区.按经典分类,阿吒力教属梵文经典系佛教,又称印度密教.阿吒力是梵文,意为"规范师"或"导师".其教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礼仪、民俗信仰为特征,主要经典是《金刚顶经》《大日经》《苏悉地经》.印度密教阿吒力传入云贵后,施展了巫术密法的专长,并吸收和融合了彝、白、一汉等民族的原始宗教,取得了唐宋以来历代统治阶级和世俗群众的崇信,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阿吒力传入南诏后,与当地民族宗教相结合,与儒教和汉地佛教相融合,形成地方和民族特色很浓的佛教流派。元朝统一中国后,汉地佛教各教派陆续传入云贵,其中的禅宗势力较大,也受到当政者的支持,因而逐渐排挤或融合该教,其内部也出现分化,一部分被禅宗融合,成为禅宗的附庸;另一部分则失去自己的宙宇和教徒,被迫从城市转入农村,世代相传。近30年来,该教十分活跃,有所发展,但其教义、仪轨、法术等己非8世纪从印度传入的密教阿吁力,而是演变为中国佛教的一支,成为具有显著云贵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
  • 摘要:中越边境地区的苗族宗教文化核心的根本体现是对祖先的崇拜,这一区域里的苗族人普遍认为神灵是至高无上的,神灵支配着人们的生活.因此,苗族的家族宗教祭祀,无不以神灵为核心来开展,这个"神灵"就是"祖先".笔者对云南省麻栗坡县董干镇龙树脚自然村杨氏家族祭祀形态进行调查记录并提出以下建议,包括研究苗族传统文化,要敢于冲破禁区,深入开展田野调查,增强对苗族传统文化抢救和保护意识的紧迫感,建立一支有一定规模的专兼职苗学研究队伍。
  • 摘要:20世纪40年代初,学术界正式提出"巴蜀文化"命题,至今70余年来,巴蜀文化研究已在若干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尤其是最近30年来,随着考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大量新材料不断问世,使学术界得以比较充分地运用当代考古新成果,对巴蜀文化进行不懈探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就,不但彻底否定了前人所谓"蜀无礼乐,无文字"的旧说,而且提出了"三星堆文明""巴蜀古代文明"和"巴蜀是中华文明又一个发源地"的崭新论断.将巴蜀文化放在中国文明以至欧亚古代文明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研究,正是21世纪以来巴蜀文化研究的着力点之所在。三星堆文化和南方丝绸之路是相互关联的两个研究领域。将三星堆文明放在世界古代文明体系中去观察和研究,必将涉及文化交流互动的途径和具体内容,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是打开这道大门的钥匙。只有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南方丝绸之路,才能够最终解决三星堆文明的开放性和世界性问题。另一方面,对三星堆文明的深入系统研究,又将为南方丝绸之路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实证和理论资料。通过对这两个紧密关联领域的透彻研究,必将在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做出突出贡献。
  • 摘要: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主办,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承办的"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10月14日至17日在贵阳隆重举行,会议主题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有来自京、川、滇、渝、桂、藏、鄂、湘、粤、闽、青和黔等12省、自治区、市从事民族研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聚集贵阳,一是认真总结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30年来学会工作的经验和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今后的发展;二是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研讨会"对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对于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不能停留在某个局限甚至固定的空间和视野里,有学者认为:"长期以夹,人们对城市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对城市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一种正确的理念。对于民族村寨的开发,有学者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实质是文化开发,有学者提出以"重构民族主体精神"为主线经过田野调查和研究,凝练出了"五化"的保护模式,有学者提出"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理论,以文化事实体系为生态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工业化发展与民族民间工艺技术的传承和产品的开发,是相得益彰,可以相互推动,共生发展的会议承办方还表示,将对专家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形成材料,向上级有关部门呈报,以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甚至直接进入决策层面,让理论思考与现实对接。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