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社会科学>2006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6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天津
  • 出版时间: 2006-06-25

主办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建设管理委员会

会议文集:2006城市空间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一、天津人口的急骤增长和城市边缘区的形成20世纪初至1928年,是天津近代城市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rn 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天津的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不仅纺织、面粉、化工、食品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天津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令人瞩目,天津在不长的时间里,已经成长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这是天津近代迈向全盛的时代。
  • 摘要:一般意义上的公共管理,指的是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多种方式对涉及公众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过程①。在近代新型城市公共管理体制下,政治统治与管理职能日渐分离,效能日渐式微的晚清各级政府已无法整合近代城市的各种社会资源,独立担负起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于是在努力把握城市公共管理的大方向的同时,倡导和支持以商会为主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保障、环境卫生、公共安全、交通运输等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构建起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协调合作的近代城市管理模式。因此,以商会为主的商人团体参与城市公共管理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
  • 摘要:一、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和特征公元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金朝在海河东岸设直沽寨,是天津城镇的雏形。元朝为了适应军事重镇和商业贸易的需要将直沽寨改设海津镇,天津城镇开始形成。明朝于1404年在直沽设卫筑城,城内干路十字相交,中心建钟鼓楼。府、县、镇、道等衙署均建于东西干路以北,以南则为居民区。商业建筑多集中于三岔河口以西南运河南岸的估衣街、针市街,三岔河口以南的宫南大街、宫北大街,以及北门外大街两侧。
  • 摘要:引言rn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注重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已经成为了国际思潮,中国也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最早提出了“山水城市”概念,其核心是“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用中国山水诗、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山水画融合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山水城市"。曾参与过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达拉斯和圣保罗的城市规划的美籍华裔城市规划专家卢伟民先生,结合东方文化特点也提出了未来亚洲城市的发展趋势--“山水人情城市"。
  • 摘要:现代博物馆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文化形式,它与中国有悠久历史的金石学和民间的收藏传统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一是现代博物馆具有公共性,它是面向社会所有人开放的,不是私人所有的或是少数人独享的;其二是现代博物馆传入中国时就带来了一种西方理性思考的态度,即一种建立在逻辑思维基础上的对知识追求的态度。博物馆在中国出现较晚,这与通常所说的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文化的顺序有关,即关于物质层次的文化如枪炮机器等接受较快,而观念层次的文化如核心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则接受较慢。不管怎麽讲,博物馆的引进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一个环节。
  • 摘要:一、城市的发展与演变据史料记载,城市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六千年以前,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和中美洲等处。在工业化时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使城市化进程达到一个高峰。随着工厂的建立与交通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产业工人往往成为城市居民的主体。最后,由于城市中市场的集中与集聚,进一步把更多的工业企业、人口、资金、物资吸引到城市中,使城市的规模和范围急剧扩大。英国在1600年,城市居民只占总人口的2%:到1800年,已增加到20%;到1890年有60%的人住在城市。美国在1800年,城市居民只有3%;1900年为40%;1920年猛增到51%。纵观城市发展的整个过程,城市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紧紧相随,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 摘要: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认识一个城市,首先要认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果把城市比作一座大厦,那么文化就是大厦之基;如果把城市比作一棵大树,那么文化就是大树之根;如果把城市比作长河,那么文化就是长河之源。rn 文化在城市空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非常独特的作用。任何一个城市的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条件中形成的,并具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特色。rn 天津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文化的“窗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rn 悠久的传统文化,现代的西方文化,在这里经过相互碰撞、融合,构筑了天津城市多元的文化空间。
  • 摘要:问题的提出rn 以城市为单位的行政管理机制,是近代以后出现的,是从长期延续的城乡合治到城乡分治的进步。中国城市管理机构有两种模式,其一是外国人占领的大连、青岛等殖民城市,二是通过地方自治的发展而成。后者的形成过程,一般来看大致从19世纪末出现地方自治雏形,随着地方自治的推行和市政思潮的引进,形成行政法规的模式,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市组织法》得以确立并推行全国。以往研究城市管理机制的论著比较少见,何一民主编的《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40-1949>设有专章;赵可的《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是从市政角度研究城市管理机构;另外,一些研究上海、北京、天津、南京、苏州等城市的论著也以不同的篇幅描述会各城市的管理机构。以上研究都曾经论述到地方自治是城市管理机构的雏形,而且研究地方自治的论著也强调了清末地方自治对城市管理的重要作用,并着重研究天津和上海的地方自治。
  • 摘要:一、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承载市民活动的“容器"和“场所"rn 1.城市的两种空间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interior space)。另一种是由建筑物的外壳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open space)。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辩证地阐明了建筑空间的虚实关系。所谓“实”,是指建筑物的外部结构,如墙、门窗、屋顶等物质实体;而真正为人们所使用的是其“虚”的部分,即由建筑物所围合的空间。
  • 摘要:前言rn 从明清到清末民初的漫长岁月里,天津相继形成三大不同性质的城市空间(也称社会空间):一是中世纪城市空间。它以漕运(包括河运与海运)和芦盐运销为支柱,推动着传统工商业的发展繁荣,并达到中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形成典型的中世纪城市空间,创造出中世纪社会文明的辉煌。二是外国租界空间。天津开埠后,列强“永租”租界而形成的外国租界空间,是殖民地的产物。虽然租界由列强“永租",但是租界社会空间的营造者、纳税人和租界管理的监督者,则是西方商人、银行家和实业家,他们是租界空间的主人,而不是侵略者。rn 在租界主人的营造下,租界又是传播近代文明的基地:并促进和参与天津社会文明的更新,推动者着天津城市空间走向近代。三是天津城厢内外城市空间。天津开埠后,西方列强逐渐分割天津城外海河两岸的土地,划定和扩展为“永租”租界,遂把天津完整的城市面积横加割裂,造成天津城厢内外的面积仅是租界面积的十二分之一!天津城厢内外城市空间,实际上既是中世纪城市空间的延续,又是学习西方和营造近代文明的社会空间的新趋向,形成新旧杂陈、中西共生的城市空间。除此之外,还有独特的天津军屯空间。因为天津是京城的屏障,屯兵的重镇;天津开埠后又是中国最早以西法练兵、最早编练现代化新军的“圣地",当是天津城市空间的另一支柱。天津多种形态的近代城市空间,必然营造出多样、丰满、甚至超前性的社会文明。
  • 摘要:一、“永久黄”工业团体概况“永久黄”工业团体的构成主体是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工业公司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①。该团体的兴办与发展,开创了近代中国化学工业的新纪元。rn 1914年7月,为改革中国盐政的弊端,在张謇、梁启超、范源廉等人的赞助下,范旭东招股集资5万银元,在天津塘沽海滩创立久大精盐厂。1916年正式投产,所产精盐品质纯净,深受消费者欢迎,结束了中国人食粗盐的历史。盐厂经济效益显著,在抵制进口精盐,挽回利权方面,也博得了社会好评。范旭东赢得了股东的信任,吸引的社会资金越来越多。短短几年,久大的资本扩充到100万元。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日本在青岛的盐田,范旭东以80万元得标,与山东盐商组织永裕盐业公司,取得我国盐产输日的供应权。rn 以后,为打开两淮市场,范旭东又在江苏大浦设立久大分厂,产品打入长江流域。1936年冬,久大精盐厂更名为久大盐业公司。
  • 摘要:在近代华北区域的社会转型中,城市化进程是重要指标之一。rn 与以往规律不同的是,由于近代交通技术的引入,近代华北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开始摆脱旧有的以河流为依托,以行政中心或商业集镇扩展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出现了完全凭藉铁路、公路枢纽以及自然地理优势成为商品集散地及经贸中心进而演变为城市的新特征,如石家庄、济南、郑州、徐州等地;与此同时,天津、青岛、秦皇岛、烟台等新开商埠的命运在近代交通线路的延伸过程中也发生了天壤之变。天津的成功转型,青岛、秦皇岛的崛起与烟台的相对衰落,形成鲜明对照。石家庄一类形态的城市发展,笔者已有初步研究。①本文关注的是沿海港口城市在铁路运输作用下的近代化变革。
  • 摘要:一、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城市病"是人类当前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城市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由于全部技术落后,工业革命前城市化的过程缓慢。再到1800年,世界城镇人口仅占总人口的3%。18世纪以来,城市化是继工业化之后席卷全球的大潮浪。20世纪是城市化的年代,城市化是20世纪影响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最重要的力量。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而造成巨大的“城市问题”或称“城市病”。
  • 摘要: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器。天津自1860年开埠以后,用了六七十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为近代中国最发达的都市之一,这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rn 近代中国是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由一个闭关自锁的封建国家向着被融入世界资本主义系统转化。教育随着社会转型也发生了转型性改革与发展。这种转型是由儒家文化教育传统向近代新教育的转型,亦即从科举应试的封建教育向以模仿西方工业社会形成的大、中、小“学校”形态而出现的“近代型学校"转变。在这大变局中,天津教育走在前列,不但形成了在全国教育中的领先地位,而且涌现出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家,培育了一大批新型知识分子,推进了现代性在精神与文化领域中的萌生与发展,在民族文化自省的前提下,对西方形形色色的文化和观念的浸染,兼收并蓄,吸收过滤,形成了天津包容中西多元文化的风格,凝练了开放、时尚、创新、重商的天津近代城市精神。
  • 摘要:近代中国城市--这里主要是指发展比较快的城市,没有出现诸如美国城市的“郊区化"趋势,而是出现了“中心化”的趋向,即资源和财富向城市中心区流动,结果形成了社会上层聚居中心区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商业、住宅投资的“中心化”。事情的另一端便是“边缘化”趋向:社会下层向城市边缘流动并形成下层聚居的边缘区。这里所说的边缘区,是指在空间上有明显界线的边缘城区,在人口构成上表现出明显的社会分层。
  • 摘要: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历史建筑和街区的保护利用一直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大规模的旧城改造、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使很多历史建筑面临被拆除、被淘汰的危险。在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环境需求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双重要求下,寻觅一条保护和利用双赢的道路,已成为各界的共识。本文试图对天津历史风貌建筑的现状和保护情况进行梳理,期望对今后的进一步保护利用有所裨益。
  • 摘要:一、问题的提起rn 价格运动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的物价水平,是研究该国家或地区相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1994年,笔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就选择了近代中国的价格结构变动,题为:相对价格变动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笔者的博士论文中曾经引用了唐启宇和沃尔塞姆编制的批发物价指数相接作为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分析中国物价变动总水平的变动。但是这两个指数都是用对外贸易物价资料,而不是根据中国市场上实际的批发价格编制的。当时笔者也曾经试图利用已经找到的上海、天津和广州批发物价指数重新编制一个全国批发物价指数。
  • 摘要:2003年至今,天津市实施了滨河地区复兴建设。本文通过对滨河地区开发规划和实施建设的概括描述,介绍了特大城市通过城市建设实现城市滨河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为大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
  • 摘要:什季堂李氏,据《李氏家谱》载,原籍安徽,明建文四年(1402)迁山东临清;弘治(1488-1506)初,李实父侨寓津门,是为天津支始迁祖。82入清后,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族人李朝贵以银三百五十两价买朱姓小辛庄“熟园地、荒地共计小地十顷零三十玖亩,官房六十壹间,庄窠一处,场院一段,树木并走水沽道。。。",又在雍正十年(1732),用银一百四十两购买李姓桃源沽“民灶地、民船地、包认马厂地。。。共小地二顷十七亩七分八厘”作为家族祭田。83传至乾隆中叶,又有李锦捐银三百两,买置地基以及修盖祠堂,事载史册。84晚清时,族人李世继涉足长芦盐业,以引名富有元,自同治七年(1868)起租办武强.其后人李玉麒(号少舫,1874-1942),年轻时曾于天津八大家中李善人的“瑞昌"店担任账房,后得到其少东李宝诗和八大家中“长源"杨家的支持。以富有元、恒裕合、谦吉等引名,行办武强,武邑,固安,安平等引岸,并出任纲总,其女婿亦是八大家中“乡祠后"卞家后人。
  • 摘要:2005年底,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开始由城市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继上个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特区、长江三角洲上海浦东新区快速腾飞之后,座落于环渤海地区中心的天津滨海新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此举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对提升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竞争力,促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农民工大量进城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根据中国交通部门提供的消息,2005年全国春运发送的旅客已突破2亿人次。专家分析认为,打工农民占70%。在制造业发达的广东省,10年前外来打工者只有100万人,而现在这一数字己突破1200万。北京的农民工估计在300万,天津也有200万左右。然而,农民工进了城是否变成了真正的城市人,完成了从农村人向城市人的彻底转变,还是悬而未解的。许多研究认为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不仅有距离,而且相去甚远。
  • 摘要:一、导言rn 今日,在天津古文化街的中间地点设有天津民俗博物馆。此地本是妈祖庙(即天后宫)的原址,庙殿目前还在。晚清时期,天津的众多寺庙当中,天后宫最博得众人信仰。这个事实可以说表示着天津文化的海洋性格。天津天后宫的庙会叫做“皇会",19世纪后期,过来进香的人,络绎不绝。rn 目前为止,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城市空间现代化、民间文化与祭祀活动的互动关系。253尤其是,批评民间文化的新知识分子的态度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是重要的研究题目。254本文就天津天后宫进行个案研究,以阐明清代到1930年代的妈祖信仰是如何变迁的,批评民间信仰的论理有什么改变,政权对于祭祀活动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本文先从天津的妈祖信仰的起源着手,对民国以后天津皇会经常受到停止措置的理由进行分析,而且将分析1936年重新举行皇会的历史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