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2012年辽宁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2012年辽宁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2012年辽宁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2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2-10

主办单位: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

会议文集:2012年辽宁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地震映像法是采空区探测中常用的浅层地震方法之一,最佳偏移距的确定是该方法效果好坏的技术关键,也是技术难点.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地震映像法,在不增加野外工作量的前提下,可得到多条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记录,可方便地确定最佳偏移距,提高方法的探测效果。文章指出,地震映像法进行采空区探测,的确有一个最佳偏移距存在,最佳偏移距的大小与采空区的埋深、形态、围岩性质等因素有关。在采空区探测中,采空区的埋深、形态等参数变化很大。对不同埋深的采空区,有不同的最佳偏移距。传统的地震映像法用一种固定的偏移距(最佳偏移距)工作,只对某一特定深度的采空区反应灵敏,影响探测效果。基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地震映像法,在不增加野外工作量的前提下可得到多条不同偏移距的地震映像记录,实现对不同埋深的采空区的探测,提高方法的探测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地震映像法工作方法。
  • 摘要:目前,抗浮锚杆的设计和施工还没有现行的规范可循.本文针对丹东地区大型地下工程中的抗浮锚杆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锚杆在岩土中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得出了抗浮锚杆的抗拔力,为抗浮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注浆体与岩土体间的剪应力沿锚杆长度不是均匀分布的,在孔口附近最大,从孔口沿锚杆长度逐渐衰减。
  • 摘要:预应力管桩属于半排土桩,打桩过程中会对桩身周围的土体产生推挤,由此产生挤土效应,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预应力管桩的适用范围。因此,施工人员需了解打桩挤土效应中土体位移的分布,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挤土效应。对于黏性土层,当桩进入较浅土层时,由Terzaghi所提出的桩周土位移模式可看出,桩尖以下土体的破坏面一直延伸至地表,从桩侧呈楔形破坏挤出川。当桩进入较深土层时,Meyerhof提出了桩周土破坏模式。可以看出,桩尖土体发生体集破坏,近地表处的土体隆起要比深部的土体隆起大。本工程通过锤击桩施工过程中对桩周土体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得出有效降低锤击桩打桩挤土效应方法主要包括合理的打桩顺序、严格控制打桩节奏和速率,加强挤土监测,设置防挤沟和泄压孔等减挤措施。
  • 摘要:煤矸石(Coal Gangue)是煤层形成过程中与煤伴生或共生的一种岩石,随着煤矿的开采而成为煤炭生产中的副产品。随着煤炭生产的发展,煤矸石的产量与日俱增,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固体废弃物,占全国工业废料的20%以上,大部分作为工业固体废弃物混杂堆积。文章对煤矸石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理论上煤矸石桩可以代替碎石,而且煤矸石质量较轻,对于沼泽地可以减轻桩基础的重量。在含水量较大的软弱土层中,排水是主要问题,砂石桩能够形成砂井进行排水,但是由于砂石的吸水率较低,不能较多地排出土质中的水,只能被动地使水向砂井中渗流,从而提高旁边土的地基承载力。煤矸石代替砂石的优点多于砂石,是可以利用的材料。煤矸石如果能利用起来,既节省成本又保护环境,是一项好的研究项目。煤矸石作为桩基础的可行性和优势较为显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
  • 摘要:本文叙述了沈阳市某地基强夯的振动监测,通过对距强夯点不同距离振动波的监测,得到了不同距离处的加速度和速度峰值,并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加速度和速度与距强夯点距离的关系式,并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的规定,得到了建筑物距强夯点的安全距离,并总结了减少强夯影响的措施。结果表明,在考虑强夯对建筑物影响分析中,采用地震烈度对建筑物危害标准进行评价是比较合适的。
  • 摘要:本文基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岩土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明晰环境对岩土施工的制约因素,力图找到一种岩土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相契合的模式。文章指出,岩土工程施工引发的环境破坏和污染问题主要包括引起建筑物变形,引起震动造成环境破坏,施工带来的噪声污染和化学污染等。同样,环境对岩土工程施工也有反作用。例如,施工现场小或无法处理泥浆污染时,钻孔、振动水冲等方法应重新评估;在进行大的工程,如大坝工程的方案论证时,不得不考虑生态环境破坏、水库诱发地震等各种次生效应对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今天的岩土工程师们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振动、噪声和化学污染等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必须注意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文章最后介绍了岩土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契合路径,即充分利用废料降低环境污染,科学使用工程施工法防治自然灾害,正确填埋处置废弃物。
  • 摘要: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施工技术走向科学化。施工技术走向科学化要求建筑企业和公司要在施工过程中要大力推广新工艺,要不断钻研新技术,企业要面向市场需求、及时采用新型材料。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现场走向现代化。企业管理层面必须走出原有管理模式的局限而积极地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知识,全面系统地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市场的需求和企业自身拥有的资源和能力,找到与企业自身发展诉求相匹配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或方式,使企业的管理工作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为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先机和成功。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还要求施工过程走向信息化。施工过程管理走向信息化就是采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整合、分析和处理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信息及数据,最终以简便的形式呈现给管理者,以方便其进行管理决策的一种管理模式或方式。最后,岩土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人员管理走向人性化。企业管理层要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管理”施工人员,不要认为他们只是劳动的工具,要知道他们也是有个人追求的现实的独立个体,在给他们提供满意的物质待遇的同时,还要照顾其精神层面的追求,从而使其能对工作充满激情,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 摘要:本文介绍了桂林北至定江右客车联络线特大桥2-68m系杆拱桥的构造、设计及施工过程等。采用两跨简支系杆拱,有效降低了主梁截面高度,满足桥下净空要求,造型优美。文章指出,下承式简支系杆拱桥体系新颖,外形美观,适用于中小跨度城市、公路、铁路桥梁,这种桥型充分利用了拱肋混凝土的受压能力,有效地减小了梁体高度,且结构刚度大、性能优越。当桥梁下方跨越道路,桥下净高受限,系杆拱桥是一种较合适的选择,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采用满堂支架先梁后拱施工,施工方便。在系杆拱桥的整体分析中,分别采用GQJS和Midas-Civil 2006建模并计算,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和相互校核,确保设计可靠。简支梁拱组合式桥梁的端节点是该种桥型的关键部位,对其进行局部应力分析是必要的。
  • 摘要:本文结合基坑工程实例,对于桩锚支护在沈阳地区超深基坑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属于深基坑。工程所处地点位于沈阳市繁华地带,四面建筑红线紧邻街道,现场位置极其狭小,厂区内外管线密布,近邻多为商铺和住宅,对施工噪声、环境及基坑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较高。支护范围的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填土、粉质赫土、中砂、砾砂、粉质黏土等。该场区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水量丰富。本工程基坑四周均采用支护桩+预应力锚索、桩间喷射混凝土面板的支护方案。本工程基坑降水采用管井降水与入渗井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基坑的重要性,对基坑采用深层土体位移监测、桩顶位移监测、锚索轴力监测和基坑冻胀性监测。监测数据表明,基坑在桩锚支护作用下,水平位移在合理范围之内,基坑边坡稳定。同时,从锚头轴力的时程曲线中可以看出,第一层、第二层锚索的预应力有一定的凸起现象,这是因为在冬季土体发生冻胀,土的摩阻力减弱,土体抗剪强度降低,导致支护结构分担的荷载进一步增加。因此,此期间预应力锚杆所受拉力明显增大。冬季过后,土地冻胀作用消失,锚杆拉力值回落,继而趋于平稳,预应力锚索承载力得到了有效发挥。
  • 摘要:岩土工程设计应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安全运行,并满足所有预定功能,包括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三个方面。岩土工程的设计需要多方面基础资料,因具体工程的需要而异。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材料:地形、水文、气象资料;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建筑结构资料;其他资料。岩土工程设计要考虑施工的可操作性和质量的可控制性,技术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环境限制和负面影响,基本资料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等。岩土工程动态设计的基本方法是: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估计算一个预测目标,例如位移(正演)。施工过程中利用现场观测数据反演设计参数,再用反演所得的参数正演目标,如此反复,一次比一次更趋正确。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施工勘察”核查地质条件,调整设计方案和施工程序,保证工程安全和经济性,并满足所有预定功能,包括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三个方面。
  • 摘要:地震液化是由液化土层的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埋藏条件、地下水位、沉积环境和应力历史等内因及地震动的轻度、频谱特征和持续时间等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规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的方法按点计算是否液化,按孔判别液化等级。实际勘察工作中,同一场地计算出的各钻孔液化指数IIE往往不在同一个液化等级区间范围内。文章指出,液化是一个宏观现象,综合评价场地的液化等级时,除了要考虑液化指数外,还必须考虑很多无法量化但对场地液化严重程度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例如,液化土层的产状、液化土层上覆土层的性质与厚度、液化土层在平面上分布是否有序等,这些因素虽然无法定量,也不能直接影响液化指数IIE,但对液化的危害程度与工程措施的选择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各种液化判别方法都是经验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模糊性。所以,场地液化的“综合判别”应该是由岩土工程师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判断,在规范中给出一个模式化的综合评价方法并不现实。对于液化土层在平面上分布呈现一定规律性,且范围比较大的场地,结合具体地质条件,按液化指数分区是一种办法。但要兼顾单幢建筑物地基液化等级的一致性。
  • 摘要:在室内试验箱中进行电渗排水试验,通过观测电流、排水量、电势分布和含水量对电渗排水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渗能显著减少阳极附近土体含水量,在一定的通电时间内,阴极附近土体含水量变化不大.同时,研究表明:电源输出电压越大,排水速率越快;阳极接触电阻的大小和电渗时间长短成正比,阴极的接触电阻波动不大;在电渗后期,能量消耗急剧增加,并且存在突变点.因此,可以通过能耗系数曲线来控制电渗时间,减小能量消耗。
  • 摘要:应本溪市政府的请求,辽宁省地震局为本溪市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和抗震防灾区划,确定了通过本溪市区的两条断裂构造—工字楼断裂和太子河断裂—为“发震断裂”。近几年,对于横贯本溪市区的两条“发震断裂”有了新的认识。太子河断裂北起本溪市偏岭,向南西经下卧龙、大峪沟、张家街、千金沟、北台孤字子、安平、望宝寨一直延伸到鞍山南,全长115km。太子河断裂在地形地貌上表现为:多从山体鞍部穿过,总体上呈线性地貌特征,但断裂两侧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地形。断裂两侧河流二级阶地有变形,但高度差异不大。工字楼断裂在本溪市工字楼与水塔山之间,在主断裂面附近见有牵引褶曲,判断为上盘下落的正断层,在破碎带内见数条强烈挤压带。有工程证据显示,太子河断裂不是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的断裂,更不是全新世断裂。按测年结果保守考虑,该断裂最新活动出现在中更新世中期(35万-38万年前),只是一条中更新世有活动的断裂,而非全新世断裂,更不是发震断裂。
  • 摘要: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事故频发。复杂的自然地理、地质条件,频繁发生的地震活动和极端气候,以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导致我国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分级进行,评估工作级别按建设项目的重要性和地质环境条件的复杂程度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标准和评估技术要求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第5.1条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范围,不能局限于建设用地和规划用地面积内,应视建设和规划项目的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予以确定。”第5.2条规定:“若危险性仅限于用地面积内,则按用地范围进行评估。”第5.1条主要包括了崩塌、滑坡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确定,泥石流地质灾害的评估范围确定,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的确定,强震区评估范围的确定和重要的线路工程建设项目。
  • 摘要:锚杆的检测分为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基本试验为设计提供锚杆承载力设计依据,验收试验用于验证工程锚杆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针对丹东万达广场大商业区基坑工程中的锚杆进行了现场试验,并给出了锚杆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的结果。锚杆的拉拔试验是采用分级循环加荷的一种试验方法。锚杆试验的最大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极限承载力的80%。对于锚杆的基本试验和验收试验,加荷应按相应的标准执行。试验所采用的计量仪表(压力表、测力针、位移计)应满足测试的精度;试验用加荷装置(千斤顶、油泵)的额定压力必须大于试验压力。岩土锚杆拉拔基本试验结果为,加载设计值后变形稳定,抗拉拔锚杆薪结强度特征值满足设计要求。岩土锚杆拉拔验收试验结果为,加载到设计值后变形稳定,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40,260,300,400kN。
  • 摘要:本文以某地下广场联络通道下穿既有给水管线工程为背景,在考虑应力释放及旋喷加固的基础上,采用三维有限元计算软件Midas-gts进行数值模拟,重点分析通道施工对给水管线变形的影响,评估通道初期支护及加固方案的合理性。文章指出,地下通道开挖后,给水管线最大沉降量发生在通道正上方管线顶部,但通道周边土体经过旋喷加固后,管线变形量均满足市政管线控制标准。初期支护变形量仍满足规范要求,受到的压应力小于喷射混凝土容许应力。施工时需严密监控给水管线、初期支护和地面的变形发展情况,并与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对比,互相验证数据的有效性。为避免给水管线变形过大,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
  • 摘要:对填方路基来说,充分利用填土本身使之参入结构,成为结构的一部分,并能有效地恢复原有的植被环境的加筋土挡墙将更具发展潜力。本文通过介绍加筋格宾复合结构在高速公路填方路肩挡墙工程中的运用,向工程界推介这种新型加筋土结构特点和复合结构的应用示例。文章指出,在人多地少矛盾愈来愈突出的情况下,工程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将愈加受到控制,高速公路填方路基采用一般放坡路堤的方案,也将愈来愈没有生命力,采用加筋土挡墙作为替代是最佳选择之一。工程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已写入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那些兼具优良的工程结构功能和生态美观与环境亲和效果的防护结构将愈来愈被重用,作为新型加筋土挡墙结构的加筋格宾与绿色加筋格宾正是顺应了这一方向,其势必将成为传统刚性结构最佳的替代。
  • 摘要:拟建工程为沈阳站新建西站房及高架候车楼。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级标准,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性等级为站房主体基础拟采用钻孔灌注桩。地基复杂性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综合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并配合钢筋应力计测得各个土层及桩端承载力,从而达到优化桩基的目的。因试验初期工期紧张而过早进入试验,测得结果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尚未发挥完全,虽然承载力对桩本身而言已到达要求,但并未起到优化作用,不能为设计提供依据。第二次是在延长了休止期后做的试验,结果显示,各桩的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为设计以及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钢筋应力计测桩身侧摩阻力和桩端承载力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发挥作用。
  • 摘要:在“上部土层,下部岩层’的土岩结合的复杂地质条件地区,深基坑支护方式主要是上部土层桩锚、下部岩层锚喷的联合支护体系。本文对上述支护结构的计算模型进行探讨及合理简化,以满足现行相关规范的计算要求。利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进行了极限平衡计算分析。文章指出,在土岩结合的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用上部土层桩锚支护,下部风化岩层锚喷支护的形式技术上可行的。桩前土台提供的桩前抗力应按有限土压力计算等效为半无限空间应力状态。按桩锚和锚喷上下两种支护结构分别进行受力分析计算,适当提高上部桩锚的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能满足基坑整体稳定要求。本文实例采取了管井降水,因而未考虑地下水的影响。对于基坑侧壁地下水的渗流对支护结构安全稳定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钻孔压灌桩是由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及钻孔压浆桩演变而成的。对于长桩(大于20m )、大直径桩(大于800mm ),其施工难度较大,极易发生质量事故。而单柱单桩的设计,对桩的质量要求更高,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后,处理的难度也较大,且费用较高。工程勘察主要存在勘探孔间距较大、孔深较浅、原位测试数据失真,土工试验数据离散性较大、桩周摩阻力和桩端阻力数值不准等问题。设计文件主要存在对地质勘探资料没有认真阅读理解、桩型选择不当、施工场地地面标高不清等问题。因此,在桩基础开始施工前,应针对这些问题对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压灌桩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桩顶高程的误差,钻孔深度的误差和孔径误差等。而混凝土灌注和钢筋笼安装的控制问题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灌注控制,钢筋笼安装位置控制以及注浆时产生的串桩现象等。文章指出,引起钻孔压灌桩质量事故的原因较多,各个环节都可能会出现重大质量事故。因此,在桩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审查地质勘探资料和设计文件,实行会审和技术交底制度,做好现场试桩工作。详细做好各项施工记录,牢牢把握好钻孔、混凝土硷灌注和钢筋笼安装等关键工序的质量关,是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 摘要:在我国许多沿海城市,淤泥等软土是土建工程不得不面对的地基条件。在这样的地基条件下沉桩,挤土效应是比较严重的,由此引发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本文根据某软土地区沉桩工程位移实测数据,分析了打入式预制桩对现存预制桩桩体径向位移、轴向位移和上浮量的影晌。文章指出,在含有超厚淤泥层建筑地基上打入预制方桩时,当与各目标预制桩处于同一纵轴线上且处于最边缘的中心预制桩最后打入后,随着目标预制桩与中心预制桩桩距的增大,桩体径向位移量、轴向位移量和上浮量均呈对数形式递减。经过对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可知:约94%的目标预制桩桩体出现上浮;约97%的目标预制桩桩体轴向位移量为正值(沿轴向远离中心预制桩);约74%的目标预制桩桩体偏移角度绝对值小于200。所有被监测的目标预制桩中,最大桩体上浮量为14.9cm,最大径向位移量为8.7cm。因此,含超厚淤泥层建筑地基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沉桩过程中,实施桩基信息化施工技术是有必要的。
  • 摘要:本文根据对抚顺莱河尾矿坝坝体的渗流计算,所得浸润线位置与实测浸润线位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渗流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说明参数选择合理,可以为其他运行条件下浸润线的确定提供合理的参数输入。渗流计算结果显示,现状尾矿库坝体在正常运行沿初期坝坝坡逸出,系透水堆石坝的正常排水现象。通过现场勘察,确定该尾矿库坝体最危险地段剖面(主坝现状坡比约为1:2.76 ),并以此剖面为计算对象,对坝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显示,该尾矿库坝体在正常水位下表现为稳定状态。坝体的地震反应动力分析和液化分析结果显示,坝体在输入地震条件下的反应不是很强烈,虽然液化范围稍大,但距离尾矿沉积滩滩顶较远,且尾矿堆积坝坝坡处未见有液化现象,因此,尾矿库内的液化区对尾矿坝坝体的稳定没有影响。本文研究也说明通过模拟计算对尾矿坝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 摘要:本文通过营口鲅鱼圈某项目基坑支护中预应力锚索施工,介绍了预应力锚索施工的各个技术环节,主要包括预应力锚索主要选取参数和锚索施工质量的控制等。文章还介绍了锚索的验收试验和应力监测。文章指出,由于基坑周边环境不同,且基坑施工过程中开挖不同步,导致锚索应力实测值相差较大,支护结构稳定,基坑处于安全状态。测试结果表明,锚索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 摘要:沈阳地区常见的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分别是换填垫层法和CFG桩法。换填垫层法通常就是通过挖掘的方式,将地面以下比较浅的软土层挖除,然后换填性能比较稳定,强度比较高,压缩性比较低,承载力比较高的碎石、卵石等材料。对于换填垫层,既要求有足够的厚度置换可能被剪切破坏的软弱土层,又要有足够的宽度以防止垫层向两侧挤动。换填垫层法施工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基坑开挖时应避免坑底土层受扰动,垫层底面宜设在同一标高上,换填垫层施工应注意基坑排水,垫层的施工方法、分层铺填厚度、每层压实遍数等宜通过试验确定等。CFG桩全称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是由碎石、石屑、砂和粉煤灰掺适量水泥加水搅拌,用各种成桩机械在地基中制成的强度等级为C5-C25的桩。CFG桩的施工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沈阳地区一般常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或长螺旋钻孔结合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这两种工艺。前一种工艺主要应用于地下水水位以上的黏性土、粉土、素填土和中密以上的砂土;后一种则适用于黏性土、粉土、素填土、砂土和对噪声或泥浆污染要求严格的场区。
  • 摘要:基坑开挖后坑底土体回弹,将会带动坑内基桩回弹,并在桩侧产生侧摩阻力.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对单桩及群桩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回弹位移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桩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回弹位移分为桩侧土体回弹引起的基桩回弹和下卧层回弹导致的基桩回弹两部分.由于群桩外侧桩的遮帘效应,中心桩的回弹位移小于外侧桩,中心桩桩侧摩阻力的发挥量也小于外侧桩.随下卧层相对刚度Eb/Ec的变大,5×5群桩回弹位移相对减小量Wr变大,且Wr的变化与桩位置有关.对3种不同构形群桩的分析结果表明,群桩桩数越多,遮帘效应越明显,Wr受桩数的影响大于受桩间距的影响。
  • 摘要:在盘锦水游城和沈阳桃仙机场竹航站楼工程中都使用了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工艺也类似,但在两个工程中,使用后注浆桩的目的不同:盘锦水游城工程中的后注浆技术用于大幅提高桩基承载力,单桩承载力提高了90%以上;桃仙机场工程中的后注浆技术用于加固桩端土层,以保障工程在现有条件下最优基础方案的安全性。实践表明,后注浆桩可以大幅提高灌注桩的单桩承载力,减少桩数,降低筏板厚度,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效益明显。
  • 摘要:近年来,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市政管线工程也随之增多。市政管道是城市的“血脉”,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所以建设科学完善的市政管线网络是十分必要的。营口市跋鱼圈区大伙房输水配套工程,掘路修复和沟槽回填工程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选择科学的回填工艺就显得尤为重要。沟槽回填的工艺有如下几种,碾压法,夯实法,振动压实法和水撼砂法。具体介绍了水撼砂回填工艺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在鱿鱼圈市政输配水管线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实际效果证明水撼砂回填工艺可以解决回填土压实度不足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从而保障道路的完整性。水撼砂回填工艺不仅减少了回填土的后期沉降,而且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快捷、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对指导类似回填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意义。
  • 摘要:本文通过对朝阳地区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应用研究,主要对强夯法夯击能及夯击次数与夯击效果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无论强夯试验的夯击能大小、单点夯击数多少,总能消除一定深度内的黄土湿陷性,也就是说,采用强夯法处治黄土湿陷性有效。在辽宁朝阳地区的黄土条件下和工地现有设备条件下,采用强夯法处治黄土湿陷性,满足按现有试验场地和试验设备条件,强夯试验中满足规范规定的强夯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宜大于5cm的要求,最小的单点夯击次数应为8击。在同一场地条件、试验设备情况下,单点夯击次数的不同,处治的有效影响深度不同,单点夯击次数大,影响深度越大,但变化不大。
  • 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地铁某输变电所深层处理压实填土的具体工程实践。沈阳地铁某输变电所拟建在隧道中,该段地铁为明挖法施工,地铁隧道顶板至变电所基础基底处采用压实填土进行处理。场地长约35m,宽约16.5m,该输变电所为3层,拟采用浅基础。在施工过程中和每层压实填土均要进行质量检测,每层压实填土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行下一次填土铺填。实践结果表明:采用压路机与振动夯实器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压实填土,可以满足设计对压实填土的一般技术要求.自制大环刀对于大颗粒级配砂土填土的检测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是我国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多向性的管理过程,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同时需要各部门共同努力,以最小的成本投资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工程造价管理主要包括工程投标阶段造价管理,施工合同签订阶段造价管理,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和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 摘要:本文通过有限元法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途径,对某崩塌堆积体在不同库水位条件下的应力场和应变场及稳定性进行分析,给出了库水位变化对该崩塌堆积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水位处水平位移和剪应力值最大,随着水位的上升,位移和剪应力值在逐渐减小,稳定性系数在逐渐增大,因此发生深层滑动的可能性在减小。而通过计算强度折减法要比极限平衡法计算的稳定系数偏大。
  • 摘要:岩土工程可靠度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分别为均值一次二阶矩法、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JC”法、蒙特卡洛法、正交变换法和广义随机空间内的一次二阶矩法。均值一次二阶矩法一般适用于基本变量为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极限状态为线性且可靠度要求不高(β=1-2)的情况。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只有在各随机变量间是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且功能函数为线性时,计算结果比较精确。“JC”法适合独立随机变量任意分布下的情形,对非线性程度不是很高的功能函数,精度能够满足需要。蒙特卡洛法应用广泛,对高次非线性及功能函数不能用显式表达的情况都适用。由于此方法耗费机时,一般不直接用于工程计算,而是用来检验其他计算方法的精度。正交变换法适合于随机变量相关时,将相关的随机变量转化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但此方法比较烦琐,适合于变量较少的功能函数。广义随机空间内的一次二阶矩法是直接在广义空间(仿设坐标系)内建立求解可靠度指标的迭代公式,可以直接求解变量相关情况下的可靠度指标而不必对变量进行正态变换。
  • 摘要:地下水赋存和运动于岩土的空隙中,空隙的多少、大小、连通的程度及分布规律,决定着地下水的赋存、分布和运动特点。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上层滞水含水层是潜水含水层的特殊情况,它是包气带中的重力水。上层滞水埋藏较浅,在雨季时分布广泛,因此它对工程的危害性最大。地下水对于细粒土(小于细砂颗粒的土)、粉状土和裂隙泥沙、淤泥、黑土等稳定性的影响。这些土的渗透性很小,水容量很大,被水浸湿后成为软土、流土,大大降低或完全破坏黏结力和内摩擦力,完全丧失土的稳定性。与地下水活动有关的工程地质现象主要包括潜蚀和流沙。流沙对建筑工程破坏性很大,轻者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麻烦,重者破坏整个地区的建筑物。防治流沙的措施:主要是冻结法、砂化法、疏干法和电化学法。上层滞水是包气带的重力水,埋藏变化大,受大气降水和人工排水的影响很大,工程建筑常遇到上层滞水,对工程危害性很大,需要进行气象调查、水文调查等。处理地下水最简单而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排水法和止水法。排水法主要有基坑淘水、井点降水和电渗排水三种方法。止水法就是把地下水止住,不让它渗入到基坑中来。
  • 摘要:建筑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建筑物应避让断裂带,或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能否准确查出断裂带的平面出露位置,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场地的规划方案及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对经济效益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抚顺市区域性断裂带FlA于某拟建小区北侧沿东西方向贯穿,且地方相关部门要求建筑物的地基基础不应置于FlA断裂带之上,致使小区的规划工作无法开展。文章采用了物探与钻探结合的方法对断裂带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由于大的断裂带附近往往存在次生断裂带,可能造成所调查断裂带的上、下盘岩石破碎程度严重,从而导致严重破碎的岩体与断层破碎带于物探成果中不易区分,造成干扰。所以采用两种不同的物探方法,综合分析,去伪存真,令初步判定出露范围的偏差尽量减小,以更好地指导钻探查证。断裂带附近的岩体破碎严重,钻探时,易于将断裂带与破碎岩体混淆。应仔细判别岩芯的性质,断层泥是鉴别两者的最主要特征之一。
  • 摘要:城市地质灾害是指发生在城市区域内的、自然或人为的、对城市居民造成生命财产威胁的地质灾害。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形成具有特殊的区域性规律,沿海地区城市的地质灾害以海侵、海蚀为主;平原地区城市的地质灾害表现为地下水漏斗引起的地质灾害;山区城市的地质灾害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地质灾害集中而突出;矿业城市的地质灾害为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等。城市地质灾害主要指以地质应力作用而引起的自然灾害,它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条件:致灾的动力条件,即因地质动力作用形成的灾害事件;致灾的后果条件,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生存环境产生损毁的地质事件。减轻地质灾害系统工程主要包括监测、预报、防灾、救灾和援建,并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因此,要加强对城市地质灾害的综合研究,建立健全的减灾法规和规章,制定城市灾害防治目标及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加强防灾工程建设,推动减灾工作的社会化,加强城市灾害防治的科学管理。
  • 摘要:花岗岩球状风化是花岗岩地段一种比较突出的不良地质现象,是特殊地质环境下形成的产物,它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气候环境、风化作用类型等有关。如果不能充分地了解其分布特点,在工程勘察及施工中就容易误判为中等风化基岩,给工程建设造成不利的影响。花岗岩风化程度由上而下呈渐变过程,各层的力学性质在水平方向上较均匀。花岗岩球状风化在工程建设中虽很少见,在个体工程中也只是偶见于几个孔或几根桩,但极易造成误判,给构筑物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因此,在勘察设计中要认真对待,仔细鉴别。有时,球状风化因勘察孔间距较大不易揭露,在基础施工中遇见也要与周围岩性情况认真分析、对比,并合理处理,尽量避免和减少球状风化对基础的危害。
  • 摘要:根据线路工程特征及线路设计要求,本文在充分收集查明沿线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与灾害地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线路区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概略性描述。文章指出,线路区基本位于低山丘陵区、山前坡洪积斜地区、河流(山前)冲洪积平原区、波状准平原区,主要沿寇河流域纵穿,地表河流冲积地貌发育。设计带主要分布下元古界、古生界奥陶系、中生界白奎系地层,侵入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以及华力西晚期;山间谷地、冲积、冲洪积及坡洪积平原区、山前坡洪积斜地区以及各河流的河床漫滩区,主要以第四系冲积、冲洪积和坡洪积地层为主,各路段地基土层相对稳定。设计带区域地质构造在地史上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地质构造复杂,但近期未见明显的活动迹象,对线路及构造物影响较小。
  • 摘要:膨胀土指上中黏土矿物主要由亲水矿物组成,具有吸水膨胀、软化、崩解和失水急剧收缩开裂等特性,并能产生往复变形的黏性土。膨胀土路堑边坡的破坏形式是多样的,但从破坏的深度上来区分,可归纳为浅层破坏与深层破坏两种类型。浅层破坏是指发生在气候影响层内的边坡变形,超过这层厚度的边坡变形便是深层破坏。而对于膨胀土路堑边坡的防护措施,文章研究表明,膨胀土边坡坡面处理应立足于坡面排水,加强坡脚支挡,坡面植草进行防护。渗沟、桩板墙、抗滑桩均为路堑边坡加固防护行之有效的方法。膨胀土边坡的设计方法通常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结合一般黏土的计算方法,还没有一种完全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计算方法。
  • 摘要:边坡工程风险预警及处理是在对边坡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估计和评价之后,采取各种风险管理技术,权衡风险的大小,相应地采取风险处理和决策机制,期望对边坡工程风险实施有效的检测、控制和科学、及时的处置,使损失最小化,并以最小的成本损耗获得最大的工程安全保障。边坡工程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依赖模糊综合评价,也就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边坡坡体介质与预应力锚固体间的藕合作用,对该类边坡的预应力锚固行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应力锚索框架在边坡工程风险的处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广泛应用于边坡的加固之中。文章指出,边坡工程风险预警及风险处理分析相关概念在边坡工程中的引入,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条相对可靠的思路。风险预警方法分析方法能够克服安全系数法的不足之处,充分考虑到边坡工程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并以承认存在结构失衡的可能性为前提。
  • 摘要:桩基托换技术在地下工程建设中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应用性研究,桩基托换的核心技术是新桩和原桩荷载的转换,要求在转换的过程中托换结构和新桩的变形限制在上部结构允许的范围之内。根据桩基托换的机理,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主动托换技术和被动托换技术。成绵乐机场路隧道地处成都平原区,该机场路隧道(明挖施工)下穿三环路与既有成都西环联络线铁路桥连续刚构边墩干扰,需进行托换处理。根据铁路桥竣工资料,应用迈达斯有限元软件对既有桥、墩桩进行结构建模模拟(桥面采用板单元、墩桩采用杆单元),对托换施工的全过程按施工阶段进行有限元分析计算。该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包括以下几点,托换荷载难以计算准确,托换变形控制要求高,托换节点的抗滑移性等。
  • 摘要:本文以弓长岭露天铁矿排土场边坡为例,在工程地质勘察和岩土力学性质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排土场边坡在降雨入渗和正常情况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给出了重要结论和建议。文章指出,排土场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有排土场边坡内部滑动、沿软弱基底滑动和基岩内滑动3种类型。在两种破坏模式下,通过Bishop法和Janbu法对该排土场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剖面2内部滑动外,该排土边坡现状稳定性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安全系数限值,是安全稳定的。由于剖面2的排岩体堆积较高,导致产生滑坡的可能性。依规范要求,该边坡稳定性处于欠稳定状态,而排土场边坡整体是稳定的。降雨入渗计算结果表明,降雨入渗能导致边坡安全系数降低,也将导致滑面进一步向边坡内部延伸,是边坡稳定分析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坡顶滑面位置进一步向内部扩展,计算所得坡顶滑面位置与7月份所产生实际裂缝位置基本吻合。应当指出,尽管模拟尽量反映现场实际情况,但由于勘察手段的局限性,缺乏降雨资料以及对岩土渗透特性参数难以准确确定,降雨入渗模拟过程仍可能与现场实际有所出入。本文的降雨入渗分析是按弓长岭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考虑的最不利工况。定性分析棋盘岭排土场的岩土体特征:排土料导水性较好,地表排泄通畅,径流快,较难赋存地下水,且年降雨量较少,因此预测降雨入渗对边坡影响不大,不会发生大的滑坡。正确判定滑坡发展阶段是预测滑坡发展趋势的基础,掌握滑坡发展趋势是制定防灾预案的前提。
  • 摘要:在地铁隧道附近进行深基坑开挖必然改变隧道周边的地层应力,从而导致衬砌受力变化和变形,对地铁隧道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本文结合邻近沈阳地铁一号线某区间隧道的某建筑基坑开挖的工程实例,采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文章指出,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主要是侧向变形以及坑底隆起两部分,由于本工程距离地铁隧道有一定的距离,坑底隆起对邻近地铁隧道的影响有限。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衬砌的内力影响较大,建议基坑施工加强侧壁支护,以减少隧道衬砌的内力。综合采取可靠设计、施工措施、参数试验、加强结构监测及检查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实施信息化施工,可有效掌握隧道变形状况,并控制基坑施工对地铁隧道的不利影响。基坑工程附近的地铁隧道变形的控制设计与施工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如何通过设计分析、施工工艺、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对其变形机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 摘要:地下建筑物越来越多,当地下水位对结构荷载不能抵抗地下水浮力时,地下建筑物的抗浮问题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解决地下结构的抗浮问题,当前普遍采用压重法、抗浮桩基础和抗浮锚杆。抗浮锚杆是一种嵌入地层深处的抗浮构件,它一端与建筑物基础的底板相连,另一端锚固于土层中,以承受水的浮力和其他荷载等所产生的拉力,用以维护构筑物的稳定。岩土抗浮锚杆抗拔试验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岩土抗浮锚杆质量,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抗拔试验对于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掌握锚杆抵抗破坏的安全程度,揭示锚杆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其承载力的缺陷,调整锚杆参数和改进锚杆制作工艺,验证锚杆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掌握锚杆在地层中的变化特征具有现实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墙柱复合基础处理软土地基的设想,在土体中加入工业废料矿渣对土体进行改良,从而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以控制构筑物的沉降量。该基础采用了在深度方向呈梯形分布的柱形地基改良及基础的外围部分采用浅层墙式地基改良形的复合地基。筏板与柱形及外围墙式地基改良相结合的复合基础。在地基土层发生变化时,呈三角形分布的柱状改良,可以提高地基的水平抵抗能力,有效地防止由于外围地基土的固结沉降等造成的构造物的相对上升,从而维持建筑物的长期使用性能。
  • 摘要:本文分别以成都双流机场隧道D1K173+335-D1K173+400围护桩段及D1K179+600-D1K179+650全放坡段为例,检算了是否需要进行围护桩抗拔处理,对需要抗浮处理的区段验算抗拔处理方式是否满足抗拔要求。通过检算,两段均需进行抗拔处理,并分别通过增加围护桩段冠梁界面尺寸及在全放坡段增设抗拔桩的方式来满足抗拔要求。
  • 摘要:在沈阳市某近地铁段基坑工程中采用桩+钢支撑的支护形式.本文讨论了该工程支护设计的问题,考虑到在建地铁段的稳定和变形,进行了基坑位移验算,以及该方案支护结构构件的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构造措施。文章指出,经过现场跟踪监测,支护结构和地铁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和沉降均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坑临近主道路未产生不利影响。该基坑支护方案是在道路、地铁、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方案结合了基坑常用的内支撑支护方法和结构上钢结构构件的设计方法,并利用了建筑主体结构作为支护结构一部分进行设计。实践证明,方案是可行的。
  • 摘要:本文针对图们至珲春公路K0-K1公里处图们方向北侧山体滑坡,提出了采用水泥土重力式边坡支挡结构设计方案与施工措施。利用计算机程序的反算并考虑了水文地质、降水等影响因素对治理方案土体的力学指标给予正确可靠的评价。治理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治理技术具有造价低、施工简便、无噪声污染、不破坏原状土体系平衡的优点。通过检测,证明治理方案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得到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